“知人论世”与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
2022-05-30吴水英
吴水英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从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抓古诗词的背诵,而忽视了诗歌的文字美、韵律美以及意境美,使得古诗词教学索然无味。
“知人论世”可以引导学生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出发,感受诗人的悲欢离合,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古诗词。
一、何谓“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指要理解前人的作品,就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份、思想、经历和家庭背景,以及作者的时代、社会环境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尽量利用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路程和精神世界。这被认为是一种古诗词的研究方法。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知人论世”原意是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要研究他的时代背景。我们说“诗言志”,诗歌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而诗人的情感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所以,赏读诗歌,一定要“知人论世”。
二、“知人论世”学古诗词的意义
(一)“知人论世”可以准确理解古诗词的原意
古诗词阅读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地理解古诗词的原意。古典诗词以象寓意,那些抒情含蓄而寓意深厚的作品,必须通过“知人论世”才能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否则便只能停留在诗词的字面意思上,与诗人所表达的真正含义相去甚远。
例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一首抒情含蓄又意味深长的作品,写诗人与好友的相逢,前两句是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后两句以“落花”意象呈现了眼前相逢的场景。作品的原意是什么呢?正如清朝沈德潜的评价:“含意未申,有案无段。”如果不结合杜甫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历史现状,恐怕很难对该诗的真正含义作出正确的理解。
该作品大约是杜甫在唐大历五年(770年)长沙时所写,那时安史之乱已经过了十四年之久,但整个国家仍动荡不安,杜甫还在西南一带漂泊。在暮春时节,杜甫与流亡到长沙的著名王室歌唱家李龟年相逢了。老朋友相见,自然十分开心,但诗人当时的心情又不是“开心”二字所能道尽的。
杜甫与李龟年相识于开元盛世,那时他们经常一起出入于王公贵族的官邸,宴乐欢聚。在杜甫的印象中,李龟年是与盛唐时期紧紧关联在一起的。而今盛世已去、青春不再。两位历经沧桑的老朋友相逢于落花时节的江南(此处江南泛指长江以南),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饱含“多少盛衰今昔之思”。因此,用“开心”二字概括此诗的原意是不准确的。
(二)“知人论世”可以深刻体会古诗词的情感
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政治抱负会影响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影响诗人的价值理解和正反判断。只有把诗人的人生经历和理想联系起来,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古诗词的主题和情感。例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朝胡应麟《诗薮》评论:“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为什么这二十八个字之间的爱国之情如此感人?”这既是学生阅读的困惑,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如果你想深入体会陆游的家国情怀,你必须了解爱国者——陆游。因此,“知人论世”是教学生解读《示儿》的关键。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诗经验,具备了自己通过看注释、查资料理解诗意的能力,这时关注的已不仅是课文的外在语言,吸引学生的还有诗词的内涵。但是如何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深刻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对于学生来说还有较大难度。于是,課前我制作了介绍“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微课,补充介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到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情怀。然后,我又补充了陆游的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学生通过诵读诗句感受到诗人悲山河之破碎,悲百姓之疾苦,更走近了诗人。最后,我又加了一句陆游《关山月》的名句“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以及南宋林升《题临安邸》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学生经过反复吟诵诗句,感受到诗人对南宋王朝的不作为的悲愤之情。三首课外诗歌的延伸学习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体会陆游的悲与愤,以及他深深的爱国情怀,因此能准确把握诗歌的爱国情感。
(三)“知人论世”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解读古诗
古诗词语言简洁,意象跳跃,情感丰富。如果我们了解诗人的情感心境、身世际遇,就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诗人,解读古诗。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此诗作于公元761年的春天。杜甫在流亡一段时间后,由于陕西干旱,在四川成都定居下来,开始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他写这首诗时,已经在成都茅草屋住了两年。虽然这首诗的标题是《春夜喜雨》,但整首诗并没有流露出“喜”的话语,但充满了“喜”的意境。可见,杜甫不是由于一时的感动而产生这种情感,而是有其现实基础。根据史料记载,杜甫写这首诗的那年,京畿道发生了极其严重的饥荒,“米斗至七千钱,人相食”(《资治通鉴·唐纪》)。所以,杜甫一听到雨声,看到下雨了,就觉得特别高兴。这种喜悦之情恰好反映了诗人关爱百姓、心系人民疾苦的高尚思想和情感。教学时,我一直从“喜”字做文章,最后课件出示杜甫的《述怀(节选)》《羌村(其一)》《夏夜叹》等材料。学生通过读懂补充的材料,感受到诗人为老百姓久旱逢甘雨而喜,为守卫边疆的将士能洗洗澡去除炎热而喜,为官军平复叛乱打胜仗而喜,从而一个爱国、心系黎民苍生疾苦的诗人浮现在学生眼前。若不是“知人论世”,学生又怎么能这么深入地理解此诗的内涵呢?学生又怎能全方位地理解诗人呢?
三、“知人论世”学古诗词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在预学阶段,引导学生独立搜集、筛选信息
小学高年级学习的古诗词篇幅都较短小,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少。学生在预学阶段,教师可以依据解读文本的需要,要求学生搜集、筛选作者的人生阅历、时代背景、写作动机和古诗词的社会影响等资料。它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第一次阅读古诗时,回顾旧知,联系同一作家的古诗词或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家的古诗词,以一首诗的学习到多首诗的温习,从而做到“知人论世”,逐步学会收集、筛选和整合信息,从而为课堂上的阅读生成打下基础。
在教授《春夜喜雨》前,我让学生查找杜甫的生平资料,看关于杜甫的《百家讲坛》,学生对杜甫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自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留意它和《春夜喜雨》的创作时间、时代背景,让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当中,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从而为深入赏析《春夜喜雨》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
(二)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及时地运用“知人论世”教学法
大部分教师喜欢在课堂教学起始阶段,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因此,课堂上使用了大量的材料来进行所谓的“知人论世”,这些忽视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是无效的。“知人论世”教学法的基本目的是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古诗词。因而,有效的“知人论世”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在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回顾旧知环节基本了解了刘禹锡的生平。然而,刘禹锡在20多年的官场沉浮和人生态度是学生忽视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人在该诗中的内心世界。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适时、适量大胆地穿插背景资料,调整古诗詞教学环节。
在解读“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颔联的过程当中,学生凭着本身的阅读直觉对“怀旧空吟闻笛赋”产生了一些误解,以为“怀旧”“空吟”是纪念亲人。在使用课文注释理解“闻笛赋”这个典故的基础上,我适当插入对“永贞革新”失败后王叔文、柳宗元等好友不幸遭遇的介绍,在这样“知人论世”的教学中,学生非常自然地改正了对于颔联的误解。
(三)在课堂结尾处,巧妙使用“知人论世”教学法
在教学古诗词的课堂中,如果在教学的结尾处,巧妙使用“知人论世”教学法,会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用。如教学唐代李贺写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时。这首诗是马诗里的压卷之作,表面上是写马,实际上是诗人借物咏怀,托物言志。教授这首诗时,我先是情境导入;接着初读古诗,读好节奏;然后品读古诗,体会诗意。1.借助大漠、燕山、月似钩的图片,想象画面,指导朗读;2.师生一起共同讨论“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境。①抓住“沙如雪”赏析:引导学生感受视觉上沙的色美及触觉上夜间寒冷的感觉。②抓住“月似钩”赏析:引导学生联想到兵器和疆场征战的场面。③教师小结:塞外茫茫大漠在皎洁月光的辉映下,颜色仿佛雪一样白。燕山上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吊挂在空中。作者的这些环境描写,瞬间把学生带到了寂寥、冷峻的沙漠,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品读第三四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①指名交流如何朗读。如金络脑:语调上扬,读出自豪感;快走:短促有力,读出节奏感,表现马儿急切的心情。②听朗读想象画面:为什么马蹄那么急呀?它想干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马儿想建功立业、一展报复、大展宏图、上场杀敌的心情。教师说:“这不仅是马儿的愿望,也是诗人的理想,诗人借写马来抒发自己的人生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借马喻人,人即是马,马即是人,阐述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教师追问:“这个愿望实现了吗?哪个词可以看出?(遥遥无期)”最后关注诗人,感受诗人的生不逢时。通过前面的品读,已经做好了诗歌的情感铺垫,这时,我们用“知人论世”教学法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学时,教师故意说:“李贺呀李贺,你想被人赏识,你想一展抱负,那就去朝廷呀,那里可以一展你的才华,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这空悲叹呀?”然后,教师相机出示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朝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人。他满腹才华,有青云之志,傲气十足,渴望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但他一生有志无时,贫困潦倒,在27岁时死于抑郁和悲伤之中。他没有生在正确的时间,也不想讨好庸俗的人,所以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入诗中,使他的诗增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此人们称他为“诗鬼”。(写作背景:作者是处在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诗人不得意之时。燕山地区也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惨”的地区。)教师追问:“从李贺的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李贺想报效国家,却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最后,教师总结:李贺这个大诗人七岁就会写诗,满腹经纶,却生不逢时,得不到重用,他还写了《开愁歌》《日出行》《苦昼短》等失意之诗,悲慨人生短促,但他却有着远大的抱负和雄心,他曾有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壮志。课后,你们可以去读读他写的其他诗歌。
通过刚才“知人论世”的古诗教学法,学生能感受到《马诗》作者以骏马自喻,抒发若遇伯乐定当一展宏图的远大理想。同时,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四、“知人论世”古诗词教学法的局限性
“知人论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表达的情感倾向,了解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进而理解诗人想要通过诗词来表达的深层含义,更好地赏析古诗词的文学之美。但是,知人论世也有其局限性,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人论世”应该以帮助理解诗歌内容为目的
“知人论世”只是帮助我们了解诗词情感的工具,品读诗词才是重点,切不可本末倒置,为了知人论世而忘记诗词本身。如教学曹操的《观沧海》,应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了解曹操的政治理想和刚刚统一北方这一史实,帮助理解作者的伟大抱负,而并非是为了“知人论世”冗杂地输入无关的个人经历。
(二)应当先“论世”,后“知人”
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中国文人,更是难以完全脱离时代进行创作。所以,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作者身处的时代和创作背景。例如,教学文天祥《过零丁洋》时,应首先联系南宋末年宋元对战的惨烈情形,然后再感受文天祥以死殉国的悲壮和爱国情怀。教学杜甫《春望》就应先了解唐朝安史之乱的社会背景,然后介绍杜甫个人身陷困境的境遇。
古代诗歌与我们隔离了千百年的光影,要充分理解诗词中的情愫少不了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归当时的情境,“知人论世”,一探究竟。但诗词之美仅靠“知人论世”也只能一知半解,还有更多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