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需把握“三个关键点”

2022-05-30单文周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带头人高校

[摘要]教育部党组要求各地区高等院校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然而,在各地高等院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实践中,其成效并不理想,难以让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其主要症结在于,有很大一部分高等院校没有真正厘清培育“双带头人”的“选任标准”“培养教育”“履职尽责”这三个关键点之间内在关联及其应对策略。基于此,“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要取得实效,应切实把握好“三个关键点”,即应把选优配强作为“双带头人”培育的工作基础、把培养教育作为“双带头人”培育的重要保障、把履职尽责作为“双带头人”培育的着力重点。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作者简介]单文周,玉溪技师学院汽车技术系讲师,云南玉溪 653100。

[课题]本文系2020年度云南省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研究课题“职业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20DJZS029。

[中图分类号] D267.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10-0064-03

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不仅是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内在要求,也是解决教师党支部建设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2017年8月,教育部党组提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简称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即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同时培养成学术带头人与党建带头人。①次年5月,教育部党组正式提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发展目标,即在2020年底前,要使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②此举标志着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正式启动。然而,此项培育工程在全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并未得以真正地全面实现,其建设成效甚微,其主要症结在于,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沒有真正厘清“双带头人”的“选任标准”“培养教育”“履职尽责”这三个关键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其应对策略。为此,亟需各高等院校以新时代的组织路线为指导,即着力聚集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为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③在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实践中,各地区高等院校应切实把握好此“三个关键点”,即应把选优配强作为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工作基础、把培养教育作为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重要保障、把履职尽责作为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着力重点,“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方能有效推进。

一、把选优配强作为“双带头人”培育的工作基础

选优配强是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的工作基础。“双带头人”具有鲜明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效用,既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又要业务精教科研能力突出。换言之,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既要当好党建带头人,也要当好学术带头人。只有选优配强“双带头人”,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双重效用。

(一)选任“双带头人”需具备四项基本条件

首先,“双带头人”选任标准的基础性条件是,需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是博士学历者。另外,“双带头人”选任还应具备其他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党务工作能力强;二是热心党的建设工作,有较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三是群众威信高,师德师风好。④概言之,“双带头人”选任标准应从思想政治素质、党建工作能力、教学科研水平和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考量。在明确选任标准的基础上,在具体选任过程中,务必需要采取科学规范的选任方式,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师党支部组织实施,并在党员大会或支部委员会上选举产生。⑤

针对当前一些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双带头人”“选任难”的问题,首先,各高校必须要加强自身认识,转变观念,重视人才强校战略。只有加强认识,转变观念,明确人才储备的重要性,方能在实际的行动和工作中做好人才储备;其次,必须重视人才引进工作,特别是重视培养和引进博士、知名专家到校工作。

(二)各高校应积极重视“双带头人”选拔

在“双带头人”选任中,应把热爱科研的优秀教师党员培养为学术专家,把真正有热心于基层党建工作的优秀科研人才,选配为党支部支委,使之在党支部书记的“传帮带”下不断成长。总之,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拔,除注重考察党务、业务能力外,还要重视教师党员的师德师风、群众基础等方面的因素,把真正形象好、作风正、群众认可度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选拔出来。各高校只有重视把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乐于奉献的教师党员,选拔为“双带头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方能取得实效。因此,选优配强,是推进“双带头人”培育的工作基础。

二、把培养教育作为“双带头人”培育的重要保障

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当中,党支部书记是关键人物。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决策者,是本单位党员群众的带头人。因此,各级党委需要抓好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的培养教育。⑥开展好“双带头人”培养教育,对于保持党员先进性进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双带头人”培育应采取“双向培育”策略

在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教育培养中,对于“业务强、党建弱”或“党建强、业务弱”的问题,各地各高校应着眼于供给侧需求,教学科研、党务管理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教育提供人力资源质量保障。⑦“双带头人”培养教育,需要采取“双向培育”的应对策略。“双向培育”,就是对于符合“学术带头人”条件、党务工作能力弱的党支部书记,需要通过实践锻炼、专题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其党务工作能力;对于符合“党建带头人”条件、教科研能力弱的党支部书记,要在课题科研方面加强培训与辅导,帮助其不断提高科研的能力,最终实现科研与党建工作双融合、双提高,从而促进学校党建和科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如此一来,作为党建带头人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可以在学术科研中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教师党支部的整体科研能力提高;作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师党支部书记,不仅可在学术科研中开展科研攻关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也更有组织力和领导力。⑧这样不仅有利于破除党务工作和科研业务工作“一手硬”“一手软”以及“党务与学术”不平衡的弊端,而且亦可达到“双带头人”双角色融合、效用合一之目的。

(二)“双带头人”培养教育应设计科学培训方式和丰富培训内容

在采取“双向培养”的基础上,“双带头人”培养教育还应设计科学规范培训方式和探寻实践丰富培训内容。就培训方式而言,应通过交流、分享、参与、听课等多种形式,对“双带头人”进行不定期培训。对“双带头人”培训内容设置,应当突出国家基本政策、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党规党纪及党务工作基本要求等有关内容。⑨同时,应加强学术业务能力培养,通过搭建课程建设、科研立项、高水平团队组建等多元化平台,开展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技能、职业精神、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学习等,不断提高教师党员和党支部书记的学术科研能力。

(三)尚需创新“双带头人”培育机制

有了适宜的培育策略、科学规范培训方式及丰富培训内容,尚需创新“双带头人”培育机制。具体操作机制可设计为:一是加强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不断提高党建带头和学术带头人的队伍规模。引进政治思想素质好、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教师队伍的行列中,以不断提升教师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二是制定培训成效后续跟进机制。省级、市级和校级层面需要形成系统设计与安排,全省、全市性的“双带头人”培训需要进行常态化跟踪管理,确保教育培训取得实效。

总之,对“双带头人”教育培养,要把政治思想素质好的党员教师培养为学术骨干,让真正有志于基层党建工作的科研人才逐步成为教师党支部支委、党支部书记,实现“把教师党员培养成学术骨干,把学术骨干培养成支部书记”的双向良性互动。抓好了“双带头人”教育培养,“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才能持续性推进。可见,培养教育是推进“双带头人”培育的重要保障。

三、把履职尽责作为“双带头人”培育的着力重点

高校教师党员处于教学、科研第一线。倘若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教师大力发扬忠诚事业、服务学生、矢志奉献的精神,将会为其他教师树立起标杆,使整个教师队伍充满活力。⑩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是否真正履职尽责,直接决定着“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成败。各地各高校不仅需要完善激励机制,还应积极制定考核评价机制及监督机制,方能确保“双带头人”履职尽责。

(一)建立健全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动力机制

干事创业动力机制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应由学校党委组织部门牵头,会同教学、科研、组织人事等部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其提供发展平台,切实增强教师“双带头人”吸引力、职业幸福感。二是将“双带头人”的工作业绩作为其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的重要参考,对获得“优秀”等次的“双带头人”给予奖励。三是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譬如,通过计算工作量、发放岗位津贴、纳入绩效考核等方式,落实“双带头人”的工作待遇,为“双带头人”作用发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四是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各高校应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双带头人”培育细则,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充分保障其待遇,增强“双带头人”的工作动力。

(二)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使其明确自身角色定位与职责

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考核评价应做到“三个明确”:一是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实施考评办法,将集中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将组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定量分析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二是设置合理的评价内容。应结合本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实际情况,围绕理论学习、服务师生、社会实践等方面,设置“双带头人”的年度工作目标或季度工作目标,制定任务清单,解决好“干什么”的问题。三是增强“双带头人”荣誉感。建立履职档案和信息库,对于在考核中群众满意、成绩突出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大力挖掘他们的先进事迹,积极向师生进行宣传和推介,增强他们的工作荣誉感。当然,对于考核结果不达标、工作作风不踏实、群众反映不满意的教师“双带头人”,要及时予以批评教育、督促整改,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督查制度

严格督查制度,在“双带头人”培育运行管理中时刻“敲警钟”。督查可以激发争当“双带头人”的动力形成。为此,只有落实好“双带头人”培育的督查工作,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不足,“双带头人”培育机制才能有效运行。面对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一是监督好“双带头人”履职尽责情况。按年度、按任期目标责任落实制,在“双带头人”目标管理中,健全党务与科研督查。二是将上级主管部门专题督查与基层党组织督查相结合,对“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查,确保培育工程规范和科学地进行。?因此,只有使“双带头人”真正做到履职尽责,“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才能得以反复循环地持续下去,“选优配强”“教育培养”两个环节才能实现应有的实践价值。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師党支部建设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17-08-23)[2020-11-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moe_1417/201708/t20170823_311692.html.

②④⑤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18-05-24)[2020-1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1805/t20180524_337021.html.

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1):517.

⑥⑨张荣臣.党支部书记实用手册[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12):20,50.

⑦杨娜.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应把好“三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55-56.

⑧陈森青,魏雪婷.“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生成理路、现实困境与思路创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面),2018(12):16-17.

⑩于安龙.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9(07):74-77.

?刘晓燕.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探索——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5):14-15.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