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之五

2022-05-30孙鸿飞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精神世界情感

孙鸿飞

摘 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语文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语文能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力量与精神世界的感动与震撼,从而唤醒生命中的文化基因,埋下精神的种子,彰显人性的力量。文字在课堂中要由一种表达的符号变成情感的火焰,这种情感之火能够点燃学生的生命世界,让他们的情感沸腾,让他们生命中的文化因子复活,在一节一节的课堂唤醒中,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中便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诗意语文;诗意课堂;情感;精神世界

“诗者,吟咏情性也”,诗是情感燃烧的火焰,诗是血脉沸腾的岩浆,诗意的课堂也必然是师生情感共生、情感共鸣的舞台和阵地。语文课的课堂一定是情意绵绵,一定是豪情万丈,一定是情丝万缕,一定是一往情深,这样的课堂必然是充满诗意的。

一、深刻体会作者在文本中融入的浓厚情感

在所有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语文课堂對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精神的塑造方面有独当之任,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几千年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力量蕴含其中。

体会《台阶》中作者李森祥在父亲的人物形象上蕴含着的深深情感,他们用他们的一生,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筑成我们成长的台阶,支撑着家庭,抚育着儿女,并把他们的精神传承给我们,筑成我们生命的台阶。这就是以父亲为代表的中国式父亲的形象,他们劳苦一生奉献家庭,最后身劳体衰,可悲可叹的一生恰恰是父亲们可歌可赞的精神。体会《心中的鹰》中作者唐敏在人们心中的“鹰”被射杀后痛苦、悲伤、无奈和惆怅,用他所述的故事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美好,我们不能破坏;总有一种信仰,我们要去坚守。体会《黄河颂》中光未然在祖国危急存亡之际,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黄河之歌”,歌颂黄河,就是告诉华夏儿女,面对民族灾难,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无所畏惧,勇敢坚强地抗击,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要充分体会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浓厚情感、深刻的意蕴,在文字间还原、复活这种情感和意蕴,让一篇篇作品变成一把把燃烧的火焰,照亮、温暖并点燃课堂。

二、表达自己在教学中感受的真挚情感

课堂不是无情物,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授课前的文本研读和相关内容了解中,在课堂上师生学习研讨中,在课堂设计实施的情境创设中,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挚的情感融入。当教师融入课堂氛围之中,教师本身就成为课堂中的课程资源,感动着自己,诠释着作品,感染着学生,点燃着课堂。

(一)《台阶》教学片段

师:正是千千万万个父亲生命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才代代相传,中华民族的文明才生生不息,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台阶、民族的台阶,传承着生命,绵延着民族。同学们,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也受到深深震撼,我也是一个儿子,我感谢我的父亲为我奠定坚实的台阶;我更是一个父亲,我深深地感到父亲的责任和父亲给我带来的光荣。我脑中总是想到这样一首诗,让我们恭恭敬敬地来读一下(师生合作配乐诵读)。

师:挺起来。

合: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

师:躬起来。

合:就是世界上最坚的桥。

师:倒下去。

合:就是世界上最长的路。

合:父亲啊!我们的父亲。

(二)《心中的鹰》教学片段

师:这是痛苦的心声。同学们,黑格尔说悲剧就是善的冲突。人要生存是对自己的善,众生平等是对宇宙的善。小战士为了班长而枪杀了鹰是对战友的善,他痛苦忏悔是对鹰的善。在善的冲突中我们感受到心灵的震颤、痛苦、反思,这就是悲剧价值,这就是悲剧的力量。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自然是美好的,生命是美好的,美好是用来珍爱的,美好是用来敬畏的,这是自然法则,更是宇宙法则。心中的鹰,是作者心中的美好和信仰。同学们,也允许我恭恭敬敬地写下这两个词。(板书:美好、信仰。)

师:康德说,人类有两种事物必须敬仰,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个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有多么充分的理由,我们一起说——

师:有一种美好,我们不能破坏。

生:有一种美好,我们不能破坏。

师:有一种信仰,一定要去坚守。

生:有一种信仰,一定要去坚守。

“我也是一个儿子,我感谢我的父亲为我奠定坚实的台阶;我更是一个父亲,我深深地感到父亲的责任和父亲给我带来的光荣。”《台阶》一课让我更加理解了自己的父亲,而作为一个父亲,我感受到身上肩负的责任之重,将自己的感悟清晰地表述的时候,课堂上的我分明感受到自己的身体里充满了一种力量;“美好”和“信仰”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珍贵。纪伯伦说:“走得太远,忘记了当初为何要出发。”教育工作者如果迷失了自我又怎么给学生带来明晰的方向?“有一种美好,我们不能破坏;有一种信仰,我们一定要坚守”,这不是在读文句,而是我和学生一起订下的契约,修己方可育人。

教材首先要感动教师,课堂首先也要感动教师,在文本中教师只有精神受到了洗礼,情感受到了触动,心灵得到了净化,境界得到了升华,诗意课堂才能成为师生情感共生,生命共生的课堂。

三、适时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生发真切的情感

教材文本经过师生的还原、想象、复活,课堂经过师生的造境、蓄势、铺陈,很自然会形成一种课堂上的“场”,这种“场”实际指向语文能力的培养,指向人格精神的塑造,但表象呈现出来的是人文情感的笼罩,课堂情绪情感的表达。

语文课堂是需要情绪和情感的,这是一种生命力的呈现,这种生命力的表现不是学生森林般的小手的积极表现,而是一种与教材文本相呼应的课堂情绪情感的反映。比如讲《伟大的悲剧》时课堂情绪情感一定是悲壮的,师生一定是怀着敬意、崇拜而又痛苦、悲伤的情绪;而讲《黄河颂》,课堂的情绪和情感一定是充满自豪,饱怀激情,振奋人心而充满力量的。学生在这种课堂情绪感染下,必然会生发出近乎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情绪和情感,教师要在课堂上适时引导,让这种情感成为语言运用表达的基础,让这种情感成为一种精神塑造的力量。

《黄河颂》课堂教学片段:

师:感谢同学们用心用情的诵读,读着读着,这条长河似乎从眼前流进了我们的血脉、我们的体内、我们的精神、我们的魂魄,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板书)。

师:让我们齐读两遍“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的身上,有黄河一样的雄伟气阔,有黄河一样的精神血脉,我们就是黄河,黄河就是我们。

师:我就是黄河,我从青藏高原源起,一路奔向东南,一路上风霜雨雪,一路上电闪雷鸣,你觉得我会害怕吗?

生:我觉得不会害怕,我认为不害怕是因为有强大的精神支撑,黄河壮阔,大家齐心协力,不会害怕。

师:我也不会害怕,我就是壮阔的黄河,英雄的黄河,英雄无畏。

生:我也认为不会害怕,我是惊涛澎湃的黄河,这么有气势,不会害怕。

师:惊涛澎湃就是英雄力量,面对困难必然永往直前,你不会害怕,我也不会害怕,因为我们都是——(师生齐读“黄河的儿女”)。

师:你也是黄河,你到晋陕峡谷,水面由宽至窄,面对几十米的高空,你将腾空而下,你胆怯吗?

生:我不会胆怯,我是黄河的儿女,我是如此坚强的大河的儿女,我不应该胆怯。

师:黄河的儿女。

師:你会停滞不前吗?

生:我不会停滞不前,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应该勇敢,任何困难也不能把我们吓倒。

师:无所畏惧,永往直前,我们的这两位同学,就是黄河的儿女(师生读),我们都是黄河的儿女,人生路上犹如黄河奔涌,难免有坎坷,有磨难,有伤心,有挫败,面对生活的种种阻碍,种种不如意,你会怎么办?

生:我会永往直前,像黄河一样坚强。

师:黄河的儿女。

生:我会努力克服困难,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强大。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情境设计下和黄河浑然一体,合而为一,黄河流淌进学生的精神血脉,黄河精神注入学生的生命世界。在这种情境的感染下,学生的情感得以真切地触动、生发,学生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无意地进入到内心的精神深处,“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会永往直前,克服困难,勇敢坚强”,学生真挚的表达是生命深处的灵魂呐喊。

文字在课堂中要由一种表达的符号变成情感的火焰,这种情感之火点燃学生的生命世界,让他们的情感沸腾,让他们生命中的文化因子复活,在一节一节的课堂唤醒中,每一名学生的生命中便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精神世界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民俗与信仰:探访夯卡苗民的精神世界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当代关照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