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忆是泽曲

2022-05-30王玉兰

雪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小城草原生态

接连下了几天雨,天气逐渐转凉了,之前的燥热已被初秋略带凉意的细风渐渐吹散,我常常伫立窗前,看雨丝飒爽地落在地上,自由翻滚撒泼。雨季的朦胧似乎更容易打开人记忆的闸门,令人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自拔。那些漂浮于脑海的过往一次又一次把过去和现在串联在一起。我想,一生中的太多人和事犹如播放幻灯片,能让我们记住的、怀念的并不多,岁月沉甸甸的锦囊往往更能收纳打动人心的那些瞬间。

泽库,高原上的一座小县城,藏语大致意为“泽曲河流间的洼地或谷地”。小城并不大,只有6550平方公里,然,东西南北既紧邻相依又分而不隔,蜿蜒曲折的泽曲河流经县城,这条河流见证了小城发展历程中所有的不平凡,我也更喜爱用“泽曲”这样一个充满律动诗意的名字来称呼她。

小城与我青梅竹马,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春的整个美好时光和回忆都与小城息息相关,小城留给我的,不仅是纯真岁月里的快乐无忧,也不仅是一望无际的空旷寂寥、苦涩甜蜜和悲欢离合。离开小城那么久,以至于很多时候她的样貌在我的记忆里变得越来越远。也许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会越来越身不由己的回忆过去,实际上,我唯恐自己因记忆减退或者思维模糊而忽略了对小城的眷恋。在我看来,有些过往和情感尤其值得回忆,并从内心深处牢牢记住它。

一年前八月的一天,驱车前往泽曲小城,这是草原最美的季節,视野所及处呈现在眼前的一切,完全覆盖了我想象的空间。楼宇房屋鳞次栉比、平阔马路四通八达、各色野花遍地芬芳,远处洁白的羊群犹如散落在草原上的颗颗珍珠。蓝天白云、微风吹拂、行云流水、自由翻滚,阳光铺洒在犹如绿毯的草地上,惬意舒爽,大自然赋予了草原纯净自然的美,这是一种令内心通透的干净和辽阔。独具高原特色的城市建设,使高原小城早已脱离旧时容貌,并以崭新的姿颜出现在世人面前。别过数年,小城于我,已不是今朝,我于小城,不是归人,只是匆匆过客。

小城紧挨在一座名曰“夏德日幸福山”的小山脚下,“夏德日”藏语意为事业发祥地,幸福山伫立于县城西侧最显眼处,这或许就是大自然的赐予,一种最好的安排。幸福山旁夏德日河自东向西,一路蜿蜒,环抱幸福山,整个小城也像极了依偎在夏德日河臂弯里的爱人,这山河用深情的眼眸注视着泽曲小城的历史变迁。山河于是朝夕相处、日夜相伴。

作为一座高原小城,其山水和气势,虽不能与大城大山相媲美,但也不乏其钟灵毓秀之美。风里来,雨里去,幸福山岿然不动、沉稳秀气,夏德日河流一路向西、灵动澄清。静在动中美,动在静中秀,山静水动,和谐相融,充满祥和气息。小城的发展变化仿佛都在这种自然的指引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着。且看那攘来熙往的集市,错落有致的城市建设,桑烟袅袅的静穆寺庙,淳朴善良的草原儿女……每一天,小城都在散发着青草香气的雾霭里沉睡和苏醒。

三岁时我第一次离开故乡,跟随父母来到泽曲,从那时起,我的命运就与这座小城亲密相连。这里留下了我童年稚嫩的足迹和青春懵懂的过往。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童年往往是其生命的底色,不论你走得再远,童年的岁月都将永远根植心底。我深信此话,并越来越懂得没有草原,没有这座叫泽曲的小城,也绝不会有我今天拥有的一切幸福。

野花野草,酥油奶茶,羊儿叫,牛儿壮,马儿驰骋在草原,童年受到它们的滋养我的生活因此丰盈知足,也因它们的陪伴和存在而快乐无忧。为生计、为许多不可名状的追求,十三岁,父母带着我们离开泽曲,斗转星移,有些东西命中注定不可违。二十三岁,我又辗转回到小城。努力拼接记忆,找寻我们曾经的家。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取代了记忆中的土坯房。物是人非,一切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我想,无论过去的岁月曾经留下怎样令人难忘的痕迹,也抵不过世事变迁带来的怅然和喜悦。世间万物与人一样,无论于你多么重要,终究不能陪你走完一生。很多时候世事无常,但也极其寻常。

徜徉在大街小巷,漫步在草原湿地,登上幸福山,走近夏德日河,心之所念,眼之所见,已统统证明,时间不语,却已悄悄改变了一切。

小城是黄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泽曲河及境内蜿蜒崎岖的三十多条支流,形成群山环绕、细水长流、水草肥美、风景旖旎的自然湿地景象。湖泊、溪流、草甸、沼泽等多样性并存的生态环境,是野生动植物们极佳的栖息之所。群山叠翠,绿野千里,花草葳蕤……夏末秋初的泽曲草原满目青翠,令人心旷神怡。这些年,小城以“生态立县,有机富民强县”为战略目标,使泽曲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挂牌,措日更获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而那四季苍青的麦秀国家森林公园和享有“世界石书奇观”的和日石经墙早已声名远播,成为许多省内外学者和旅游者前往踏查和旅游观光的必经之处。如今,湿地公园中的唐古特大黄、甘松、红景天等药用植物、微生物所形成的特有生态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金雕、白肩雕、黑颈鹤、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鸟类来这里安家落户。天蓝、山绿、水清在这里不再是传说,此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动人画面,胜过妙手描摹的所有丹青。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2021年小城下大力气推行林长制工作,确保一山一坡、一草一木都有专人专管。保护生态,势在必行,不久,县、乡(镇)、村、社四级+生态管护员+牧户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管理和建设利用模式形成,林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自觉行为在小城蔚然成风,“人草一体”的理念家喻户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草原是逐水草而居的牧人世代栖居的家园,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天然瑰宝和生态富矿,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战略资源库,蛰伏于这一方土地上的民众亲近自然的基因与生俱来,他们敬畏自然、感恩草原,他们具备与生俱来的坚毅、进取和豁达的民族性格,具有吃苦耐劳、合作共生、不畏艰辛、守望相助的草原精神。于是将这种精神中渗透出的力量视为一种固有的生态理念,这不仅为生态文明保护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将美丽草原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于心。如今,每一个生活在小城泽曲的人,都深知草原也是绿水青山的朴素道理,成为了草原生态的忠实守护者。

大美无言,大爱无疆,无需更多爱的宣言,海一般辽阔的草原净地,鸟儿和鸣,天地日月映照,记忆更新跌换,时光也渐行渐远,然而对小城泽曲,执念如初,深情依旧。

世间万物,大抵真的存在因果循环,面对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累累硕果,除了敬畏和同生共长,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

【作者简介】王玉兰,青海湟中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南州作协副主席。出版散文集《时光里的碎语》《一个人的河流》。

猜你喜欢

小城草原生态
小城雪花
小城大爱
讲解《草原图》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即使从未走出小城的孩子,也不会有逼仄的童年
生态之旅
小城红梅赞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