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恐龙“英贝贝”
2022-05-30江泓钮科程
江泓 钮科程
它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完整的
鸭嘴龙类胚胎化石,
它生活在
距今7200万~6600万年的
白垩纪末期;
通过它,
研究人员尝试
科学重建还原了
鸭嘴龙类孵化之前
在恐龙蛋中的样子,
它就是“英贝贝”!
“英贝贝”3D复原图(供图/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暗藏玄機的恐龙蛋化石
鸭嘴龙类胚胎“英贝贝”化石原产于赣南地区白垩纪末期的地层中,现藏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最初,人们以为它只是一枚普通的恐龙蛋化石,但是经过技术人员清理后发现,这枚恐龙蛋化石暗藏玄机——其中竟然藏着恐龙胚胎化石。研究人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英贝贝”。
只有极少数恐龙蛋化石内还保存有恐龙胚胎,而且早期发育阶段的恐龙胚胎骨化程度很低,难以分辨,只有“英贝贝”这样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胚胎才能留下完整、容易分辨的化石。所以“英贝贝”是最稀有的化石之一,为研究恐龙的生殖、行为和演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复原小恐龙“英贝贝”
“英贝贝”住的“房子”,也就是恐龙蛋,呈椭圆体,长径约9厘米、蛋壳厚约0.4毫米,蛋内的容积大约有660毫升。
恐龙蛋中的“英贝贝”是什么样子的呢?研究人员成功复原了这只小恐龙破壳之前的模样:它嘴巴前面有宽大坚硬的角质喙,这是鸭嘴龙类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其嘴巴上方、鼻子中间位置,有一个小角,孵化时可以帮助它顶破蛋壳。
恐龙蛋化石中显露出来的恐龙胚胎化石(供图/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离不开父母的小恐龙
看着“英贝贝”的长胳膊、长腿,你一定觉得它顶破蛋壳之后就可以独立生活了吧,可研究结果却恰恰相反。“英贝贝”的四肢发育程度远比看上去的要低,以至于破壳而出之后是无法站立和行走的,所以必须要有爸爸妈妈照顾才行。
鸭嘴龙类分为较进步的赖氏龙亚科和较原始的栉龙亚科两类。较进步的赖氏龙亚科不仅破壳之后就能活蹦乱跳,很快加入到种群的群体生活中,而且生的蛋也更大。较原始的栉龙亚科刚孵化出来的时候,四肢骨骼还没有完全长成,不能独立生活。“英贝贝”的蛋较小,而且孵化之后生活不能自理,和较原始的栉龙亚科更相似。
尽管“英贝贝”在鸭嘴龙类中较为原始,但生活的时代却很晚,大约为距今7200万~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也证明了较原始的栉龙亚科一直生存到了中生代的末尾。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对古生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成功复原了鸭嘴龙类的胚胎“英贝贝”。在古生物领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恐龙等古生物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一个个消失了的物种会在先进科技的光环下“恢复生命”。
延伸阅读 什么是鸭嘴龙类
鸭嘴龙类是恐龙的一大类,大部分鸭嘴龙类生活在中生代(中生代按时间顺序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白垩纪的末期。鸭嘴龙类的嘴前方的吻宽而且扁,就像鸭嘴一样,因此被科学家称作鸭嘴龙。早期研究认为鸭嘴龙类具有两栖习性,其实它们基本上是生活在陆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