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课文中汲取议论文写作经验
2022-05-30梁栋
梁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议论文是九年级学生要学会的一种文体。快速提高学生确定论点、选择论据、展开论证以及构建议论框架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议论文写作教学与议论文阅读教学相结合。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议论文篇目的学习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论点、论据的选取以及论证的相关方法,发挥议论文经典篇目在写作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议论文又被称为说理文,是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一种文体。《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会写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的简单议论文。”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中考对议论文的考查比重较小,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并不注重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议论文作文水平低,思辩能力不强。初中生刚接触议论文写作,写作功底薄弱,教师应如何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呢?笔者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是写作灵感的来源。课本是初中生目前能接触到的最直接的阅读文本,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如果教师能从课本资源入手,结合教材中经典的议论文篇目进行写作教学,会让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事半功倍。
一、定论点
议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眼睛。在写议论文前,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确定中心论点,其次才是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对初中生来说,选一个立得住的中心论点至关重要。初中生刚接触议论文写作,在论点的选择上往往会出现针对性不强、跑偏、繁冗等导致观点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根据作文题目给出的要求迅速确定论点,论点应态度鲜明,言简意赅。
在论点确定方面,最重要的是确定什么样的论点以及怎样提出论点。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所给材料的核心,抽丝剥茧,准确、明白地了解材料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论点的切入口一般是对陈旧观念的不同意见或者对新事物的思辨,确定的论点一般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挖掘事物的本质,选准角度,深入剖析,力争以小见大。其次,在确定论点时要选择合适的立论角度,要学会从整体俯瞰材料,不能以偏概全。除此之外,论点还要正确、态度鲜明。例如,在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课文《敬业与乐业》的第一段中,梁启超开门见山地提出:“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态度明确地指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要敬业,也要乐业。”
不仅论点的选择是难题,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引出论点也是教学重点。在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先生在文章开篇便指出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之后列举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进行驳斥,然后提出正确观点“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在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一文中,陶行知先生批驳了5种错误观点,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直接反驳的方式提出论点,相较于传统的提出论点方式,这种方式使论点更深刻,说服力更强。相较直接反驳法,在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中,顾颉刚在首段引用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了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种引经据典式的论点提出方法简洁明了,适合初中生使用。除了以上两种方法,提出论点的方法还有开门见山式、叙述引论式、设问引论式等,不再一一赘述。
其次,想写出优秀议论文,也可以补充分论点使总论点更加完整。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最苦与最乐》中,梁启超反其道而行,在文章首段否定了许多人认为的“贫”“失意”“老”“死”是人生最苦的事情,提出分论点“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接着,基于此论点提出第二个分论点“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责任”,与第一个分论点相互支撑,使论证更完整,更有说服力。最后,在文章结尾,梁启超画龙点睛,提出中心论点:人应当敢于负责。纵观整篇文章,论点相互佐证,浑然一体,说服力很强,让读者心服口服。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学会灵活利用分论点支撑总论点,那么学生就会对行文脉络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对要阐述的论点也会有更好的把控。
论点是否明确是评价一篇议论文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是议论文的核心,对文章质量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议论文,对学生进行确定论点方面的指导与训练,教会学生确定论点、引出论点、证明论点的方法,让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议论文。
二、选论据
议论文论点的突出和强化都离不开论据,论据是提出论点的理由和依据,是支撑论点的重要支柱。如果一篇议论文没有论据的支撑,那么提出的论点就如同无根的浮萍。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要保证论据准确,才能经得起推敲,在论据的选择上要做到真实、充分、典型。现阶段的初中生普遍存在阅读量少的问题,导致论据不足。对此,教师可以講解教材中的典型议论文,带领学生分析论据,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论据,并引入一些课外的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量。
论据包括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是对客观事物最真实的描述。例如,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列举的《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作者用佝偻承蜩的典故,有力地证明了“要敬业才能把事情做到圆满”的分论点。陶行知在写《创造宣言》时,列举了周文王在狱中作《易经》、文天祥被捕后写《正气歌》、莫扎特在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仍写出《安魂曲》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可以创造”的观点。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相关课文指导学生选取事实论据,注意事实要具有典型性、确切性、针对性以及新颖性的特征,不能为了证明论点而凭空捏造事实。
另一种论据是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是指从实践中来,已在长期实践中被证明和检验过,最终被确定为正确的观点。在初中教材里常用的道理论据为名人名言。例如,在《怀疑与学问》中顾颉刚引用了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儿的原话“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证明自己的观点“只有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运用道理论据可以使文章的论点更具说服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论据的选取上不仅可以选取中国的名人名家,必要时也可以引用国外的名人名言,使论据不至于单调。在统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是名家名作,不乏优秀素材。相较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他们并不理解的名人名言,教师不如充分开发课本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本内容、作家生平事迹进行深入挖掘,如此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积累议论文写作的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具有典型性的实例以及准确贴切的名言,不能为了证明论点而胡编乱造,东拼西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论据与论点相结合,让论据更好地为论点服务,从而写出严密准确、合乎逻辑的议论文。
三、巧论证
有了观点明确的论据,如何论证也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首先,论证分为立论和驳论。立论是从正面论述,驳论是从反面论述。初中生刚接触议论文写作,在写议论文时一般以立论为主。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中使用立论方法的篇目很多,如《敬业与乐业》《论教养》《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等都是典型的立论文。在立论文中也不仅都是正面论证,也有驳论。在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论教养》中,利哈乔夫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黑白分明,引人深思,让读者对有教养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知。相对立论文而言,驳论文在初中教材中的篇目较少,其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非常经典的驳论文。这篇文章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次,除了论证的基本类型,选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也是难题,“事实可以很好地证明中心论点,但达·芬奇曾说房子是由砖头堆砌而成的。可砖头堆儿却不是楼房。议论文必须在说理方法上下工夫。”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多且杂,在平时议论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课文中出现的论证方法为依托,传授学生常见的论证方法,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例如,在《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没有职业的懒人比作社会上的蛀虫和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人都要劳作的道理。在《怀疑与学问》一文中,顾颉刚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名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在《谈创造性思维》中,罗迦·费·因格运用举例论证法法,通过列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术、排版术和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发挥创造力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要学会运用知识,并且要持之以恒地尝试”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分辨各种论证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方法。
最后,如何选取论证结构也能体现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组织是写作的第一步。经了这一步,材料方是实在的。”在学习议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论证框架,并教会学生构建论证框架。论证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总分总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和并列式结构。例如,《敬业与乐业》采用的就是总分总式结构,首先,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着,分别论述了“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樂业之重要”;最后,总结全篇,鼓励世人敬业乐业。全文层次鲜明,论证合理,论点突出。在《怀疑与学问》中,作者运用了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其次,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最后,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全文围绕中心论点分条阐释,从不同方面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层层递进,结构严谨。在指导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创新地运用各种议论文结构,不能过度依赖所谓的满分作文。如果教师盲目遵循所谓的满分框架进行议论文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思维固化、写作模式固化,写出的文章必然与清朝的“八股文”无异?
“经典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应用研究的心态审视教材,挖掘课文的亮点,教出自己的特色。”教师要把课本学习与议论文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入挖掘课文内容,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