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追问驱思辨

2022-05-30薛峰姜有荣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10期
关键词:例文动因内涵

薛峰 姜有荣

《中国高考报告丛书》指出:高考命题“突出了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广大师生要“将提高思辨能力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而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习惯于按照套路行文,根据模块码字,怕动脑筋,疏于思辨。这就要求广大学生以追问为驱动,倒逼自己深入思辨,把事理想通透,把逻辑捋清楚。下面以一道文题的实训为例,对追问的三个基本维度进行剖析。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典籍里的中国》以主持人穿越千古时空和先贤对话的新颖方式,拉近观众和民族经典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了心灵共鸣;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一路开挂,惊艳全网,其中刺绣、剪纸、皮影等非遗元素亮点纷呈;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品开发风生水起,朝服布包、彩绘陶人佣晴雨伞、故宫建筑微雕等很多“爆款”潮品早已名声在外……中国风搭配时尚感的“潮”式表现,让中国故事融入各种当代元素,在年轻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借以表达自我的方式。

学校校刊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辨佳作

认同传统向未来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  周泽宇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需要每个人当下有新作为,而要有新作为则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窃以为,只有做到“三探”,才能切实增强这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

首先,要探寻“认同什么”。答曰:既要认同其表现形式,更要认同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内核。为什么后者更重要?因为前者悦的是耳目,其体验是瞬时的;而后者撼的是心魄,其作用是恒久的。为此,我们不应买椟还珠,而要缘“形”而入“神”。“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我们去收看《典籍里的中国》之《楚辞》篇,就不仅要追随主持人的脚步去吟《九章》,去咏“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感受其超越时空的神奇想象、弘博丽雅的美学风貌,欣赏其积极的浪漫主义风格;更要去吟《离骚》,去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悟其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中的爱国情感,传承其大胆探索的求知精神。

其次,要探明“为什么要认同”。答曰:因为它是维系中华文明五千年而不衰的文化根脉。只有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当下文化才有“源”可溯,有“魂”可守。只有增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才能给亿万华夏儿女以文化的自信和定力。英国学者汤恩比曾预言:“21世纪是属于中国的世纪,只有中国的文明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的确,当下的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发展不断地贡献着中国智慧。那么,智慧是从何而来的呢?其源头活水便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只有读懂了《淮南子》中的“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才能更好地读懂中国当下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只有读懂了古代的“丝绸之路”,才能更好地读懂中国当下的“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

再次,要探索“怎么认同”。答曰: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何为“内化于心”?它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要“内化于心”?因为只有“内化于心”,才能一往情深,保持定力。须知,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挚爱,才能抵得住岁月漫长。何为“外化于行”?它就是“从‘知走向‘行”。为什么要“外化于行”?因为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光喊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须知,只有做到了“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将认同落地,并产生实效。源于此,前浪后浪,薪火相承。“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以“一生”为注脚,演绎了什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爱。面对漫天黄沙,她毅然奋袂前行,用“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的执着拂去了敦煌艺术历史的风尘,使之一步步走向了世界。在其感召下,深爱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钟芳蓉,以高分决然地选择了北大考古系这一冷门专业。

青年朋友们,“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让我们携起手来,在认同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共同为庚续中国传统文化、一起向未来注入青春力量,谱写青春篇章。

【维度剖析】

例文先后用了6个问号和9个疑问词,不断发出追问,一步步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的思辨推向了深入。

维度一:是什么。

这个维度的追问旨在界定事物内涵。要通过追问,将事物内涵的构成要素一一地说清道明。如果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上的内在关联,那么还要通过继续追问,将这种关联性进一步揭示出来。无论是事物的构成要素,还是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都需要通过深入的思辨方能得之。这种思辨是一个提炼概括、琢磨探寻的过程,是一种高阶的思维活动,伤脑费神,非“上下求索”莫能得之。而有些学生存在着思想上的惰性,他们对于思辨往往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就需要以追问为驱动,推进其去思、去想、去梳理。

例文通过这个维度的追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内涵进行界定。一方面,作者界定内涵的维度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即“内容与形式”。这是一个带有思辨性质的普适话题,作者经过深度思考,用“既……更……”这组关联词语,精要地揭示出了其“两者都需要,前者更重要”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作者不仅界定了认同的内涵,而且又深入一层,阐明了为什么要这么界定的深层考量——前者施于身,故瞬时;后者动于心,故恒久。在此基础上,再佐之以对《典籍里的中国》之楚辞篇的精准分析,让人心悦诚服。

维度二:为什么。

这个维度的追问旨在探明内在动因。“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其内在的动因。只有探明其动因,我们才能把握其发展的机理,从而因势利导地促进其发展。而这个动因往往不是外显的,而是内在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由外而内的探究,而且探得越深,把握得越准。那么,怎样才能探究出其最根本的动因呢?追问是其不二法门。它可以引领我们“不停地找,不停地想”,从而逐步向其本源掘进。此所谓“有追问,才有思辨;有思辨,才有见地”。

例文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的动因探究上,没有流于浅表,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其中,追根溯源;没有囿于“小我”,自说自话,而是放眼“大我”,有见有识。作者何以能从“浅表”一层层探入“本源”,从“小我”一步步走向“大我”?皆得“追问”之力,收“思辨”之功。其探究不仅有深度,能聚焦“文化自信”;而且有高度,能瞩目“培根铸魂”。再佐之以对当下中国治国理政智慧的文化寻根,打通了历史经脉,厘清了思想渊源,让人叹其大气,服其见识。

维度三:怎么办。

这个维度的追问旨在研制实施方案。“学”的真正目的是“用”,“知”是为了更好地“行”,“做”是一切认知活动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属点。为此,马克思说:“一打宣言不如一个行动。”议论文要彰显其经世致用之力,就必须亮出实招,解决实际问题,而时下最热的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尤应如此。那么,行动方案怎么才能得来呢?它不能武断地提出来,而只能从反复追问而展开的思辨中得出来。其实,苦苦追问、冷静思辨的过程就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等进行推演、论证的过程。也只有经过推演、论证的方案,才有其可信度、认可度。

例文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的实施方案研制上,不仅从情感层面、认识层面落实到了行动层面,而且形成了其环环相扣的逻辑推理链条,即“只有挚爱,才能投身;只有认同,才能坚守;只有笃行,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代代庚续、发扬光大”。这一条条逻辑推理链何以能如此严密?皆因追问而生发、延伸,因思辨而生成、闭合。再佐之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考古团宠”钟芳蓉的立身行事,烛照其“爱我所爱、无怨无悔”之心,观照其“忠于所爱,笃定作为”之行,让人顿生担责之心,甘倾尽责之力。

头脑越用越活,问题越辩越明。以上述三维追问驱动思辨,不断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才能使文章闪烁出夺目的理性思辨光华。

猜你喜欢

例文动因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假如我是……”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挖掘习题的内涵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