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究
2022-05-30曾斌李伟
曾斌 李伟
摘 要: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革命,教育出版企业要顺势而为,主动求变,积极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和深度媒体融合发展,围绕教育出版的生产、运营和服务全链条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从教育内容提供商向数字教育服务提供商转变。本文总结梳理了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五大典型模式,并基于人民邮电出版社三个层次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反思并指出了传统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商解决之道,共同推动教育出版向数字教育服务转型。
关键词:教育出版 技术赋能 数字教育 数字化转型 融合发展
2022年4月24日,中宣部发布《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出版融合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全行业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强劲动力。多年来,各教育出版企业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探索,尝试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数字出版业务,这些都为建设“数字中国”“学习型社会”贡献了力量。可以预见的是,数字化将进一步赋能教育出版,助力教育出版从教育内容提供商向数字教育服务提供商转变。那么,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模式有哪些?5G等新型数字技术应该如何赋能教育出版?下一步教育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之路将走向何方呢?
一、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指的是教育产品从传统纸质图书出版向新型数字化产品出版的转型和升级。[1]但是,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驱动下的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而是教育出版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数字化也许是这个世纪最大的机遇”,如何善用数字技术,把握数字化机遇,实现从内容生产、服务模式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综合转型,从内容供应商转型为数字教育服务提供商,是教育出版企业的核心任务。
(一)产业数字化: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必然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数字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创新增长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2]。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对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并提升区域教育新格局,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国教育部也正在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上都为教育出版的数字化指明了方向。
(二)媒体融合发展:教育出版产品创新的助推力
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审议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文章中指出,“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3]。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四全媒体”的概念,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全媒体”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实践的产物,是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趋势。作为兼具“出版传播”和“教学育人”双重属性的教育出版,务必要顺应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落实好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教育出版产品形态,满足用户在线阅读和数字化学习的需求。
(三)教育信息化:教育出版转型数字教育的催化剂
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在线教育服务”。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数字教育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得到明确。随着在线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支撑这一教学模式的各类数字教育产品、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得到了空前的重视。2022年,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要紧紧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这一切都为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契机、新思路和新需求。
二、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五大典型模式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各教育出版企业也在积极进行各种数字化转型的探索。综合来看,主要包括五种模式。
(一)数字教育内容开发及定制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成为高校课堂新常态,这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将越来越依靠数字教材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教育出版是供给教育内容的产业,数字教育内容开发是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最直接的一步,也是最能够发挥其优势的一步。一方面,以纸质教材为中心,做多元产品,如纸质教材的在线版本(电子书、有声电子书、数字教材等)、配套音视频资源、数字课程,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数字学习体验;另一方面,以擅长的专业领域为核心,建设专题教学资源库、题库等数字化产品矩阵,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作为传统教育出版的配套产品,此类数字教育产品很多都是不向用户收费的,是融合在传统教材的定价中的。但国外的这类服务也有面向个体学习者的,如圣智推出的无限订阅服务,用户只需按年或者按学期支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使用其数字学习平台、学习工具、数字教材和教辅。
从教材教辅的数字化到提供教材配套的数字课程,再到新的相关数字化教育产品开发,教育出版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与客户建立联结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意识到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内容,而是教育服务,甚至是一整套教育服务的解决方案。国内高等教育出版社就为用户提供数字化产品和在线教学的定制出版服务,开发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图书馆”立体教材包[4];国外的培生教育也通过从书籍、報纸文章、考试和作业题中挑选内容为客户定制教材和在线课程,充分彰显了纸数融合的综合性教育服务产品的生命力。[5]
(二)数字化测评服务
数字化测评服务即充分发挥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之优势,介入各类教育的测评服务,大多数以在线测评系统的形态出现。国内K12领域,大象出版社通过考试与教学测评服务系统,提供考试测评、教学效果测评、学业水平测试等多种测试服务,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科学的学情报告、教学指导,以及后续精准化、智能化数据分析服务与个性化教育内容推送服务。在高等教育领域,人民卫生出版社立足于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构建中国医学教育题库,为医学教育提供测评服务和教学资源支持,促进医药院校实现教考分离与推进教学改革。[6]国外的培生教育将评测业务作为其核心业务之一,通过提供评测产品以衡量和验证学习者的进步,并对其能力进行认定。PearsonVUE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计算机考试和评测公司,为超过17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政府和专业测试项目提供基于计算机的测试。[7]
除了上述专门的测评服务之外,数字化学习平台本身也具备测评功能,也能够通过学习者行为数据的分析、挖掘,评估学习者是否通过学习考核,并为其进一步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智能建议。
(三)在线教育/知识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持续增长,教育出版行业与教育、知识都具有天然的关联性,在线教育或知识服务成为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模式之一。借鉴社会上知识付费的思路和模式,教育出版企业通过挖掘自身的特色优势或行业优势,依托教材专家、作者队伍等资源,整合相关教学资源或者重建音视频课程,基于PC或移动端的学习平台,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培训或知识服务解决方案。又或者与互联网知识服务平台合作,运营作者IP资源,提供定制化的在线教育内容供给和运营服务。
在线教育产品一般以某个APP或网站为中心,整合海量在线课程资源进行运营。如清华大学的文泉学堂、高教社的“爱课程”“智慧职教”“实验空间”“iSmart”“数字课程云平台”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美慧树”等,都是此类产品的典型代表。培生教育也看到了社会对非传统学习机会的需求增长,自主开设线上课程并提供学位认证,还通过在线课程管理(OPM)帮助高校规划混合型课程以及教学解决方案,帮助其推出或扩大在线学位课程规模,增加入学率,提高毕业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并从学校获得的在线教育学费中得到报酬。[8]
(四)智慧平台开发
这是一种技术导向的转型模式。高校课堂的信息化教学需要工具和平台的支撑,这类服务为高校教学提供平台和软件工具服务,通过提供“课前+课中+课后”的平台,支持课堂教学场景的智慧教学。此类典型产品包括雨课堂、慕课堂、人卫教学助手、易课堂等,典型功能包括教师端的班级创建、备课、课中互动等教学环节,学生端的签到、课堂测试、互动参与及作业提交等。这类平台具备技术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强等特点,不但能够记录课堂数据及学习情况,更能够帮助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能够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练习、课后测试、教师评价等全流程在线教育服务。
(五)数字化教学综合解决方案
随着教育出版数字化产品的持续积累、在平台建设上的持续发力,很多教育出版企业能够在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支撑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提供数字化教学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国内,这类服务一般是基于一套技术功能完善、满足教学需求的平台为支撑,以2B模式运营,为高校混合式教学提供“资源+平台+运营”的全方位服务,以平台大数据为支撑,为课堂教学提供科学的、客观的多维度教学评价服务等。[9]
三、人邮社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
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指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技术、数据赋能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10]在信息化发展浪潮下,人邮社顺应时代呼唤,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全媒体”发展理念,以用户为中心,积极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和深度媒体融合发展,围绕教育出版的生产、运营与服务全链条,在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建设、教育出版服务支撑体系、多元融合业务延伸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数字化探索,构建了全媒体、体系化、生态协同服务系统。
(一)培本强基,赋能教育出版主业
数字化技术为教育出版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运维服务。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顺应用户需求变化,人邮社教育出版综合利用各类数字化技术手段为纸质教材赋能,以纸质教材为中心,配套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微课版、慕课版、移动教学版、VR/AR版、在线实训版等新形态教材建设,构建了“纸质教材+微课/慕课数字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相结合的全新教育出版形态。
通过构建人邮慕课平台、AR互动平台、云课云码云存储等辅助技术平台,依托AR、VR、微课、慕课等新型在线教育方式,将配套数字资源通过二维码技术、AR技术、富媒体技术等链接到纸质教材上,实现了数字内容与纸质出版的深度融合。这种纸数融合的新形态教材创新了内容呈现方式,重要知识点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和动画演示等,拓展了教材的內容容量,还使教材内容呈现从单一的图文转型为音视频、动画、VR/AR与图文的融合体,让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深层次认知建构。
此外,随着微课版、慕课版、移动学习版教材的大量涌现,院校可以基于人邮慕课、微课云课堂等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还能够帮助院校教师进行学情分析、测验/考试、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价,有力地推进了形成性评价的落实。2021年,人邮社新形态图书的累计销售码洋已超过6亿元,新形态教材所依托的“人邮学院慕课平台”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
(二)深度连接,支撑教学服务体系
除了对教育出版物本身的赋能之外,数字化技术还深刻改变了教育出版从策划到生产再到营销服务的教育出版产业链,为新型的教育出版服务体系提供了支撑。通过数字化、精细化、专业化的流程再造,以媒体深度融合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为基本要求,人邮社构建了以人邮教育社区为中心的全媒体教育出版服务体系,如图1所示,构建了从用户联结到运营再到服务的生态闭环,极大提升了全流程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在平台建设方面,构建了以用户中心、内容中心和信息中心为主体的数据中台,实现了教育出版从选题、生产到运营的全流程数字化,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同时也重新定义了教师服务的产品形态。平台由数据中台、用户联结系统、用户运营系统和用户服务系统四大模块组成,能够支持所有数据在所有子系统与子产品中的融通。通过平台的用户信息采集系统、样书跟踪系统、数据关联系统、订单管理与统计系统,实现了整个用户服务过程的数字化,同时还能够基于强大的后台管理,实现内部的营销规划和数据可视化管理。此外,作者和合作伙伴也可以基于该平台进行出版物销售情况的数据跟踪查阅、稿费查阅等。同时,各子系统、子产品采用统一的技术框架,具备数字产品模块化组建能力,能够极大缩减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以用户为中心,充分考虑了用户服务的应用场景,基于平台的教材管理系统、教学资源服务系统、样书服务系统、社区运营系统等,为院校教师用户提供教材查阅、样书申请、电子样章预览、教学资源下载、社区交流等全方位、一站式教学服务。此外,围绕用户的核心需求,人邮社充分借鉴在线教育、知识服务的运营思路,开发了人邮题库系统、人邮考试系统、人邮Pro-edu在线资源库等多个数字教育服务产品,实现了教育知识服务的新生产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新运营。
在运营管理与用户服务方面,该平台实现了用户和内容的可管、可控和可见,以及内容数据与用户数据的融通。首先,初步建立了用户画像,对传统教育出版无法触及的用户有了数据化的认识,为后续的教学服务提供依据,也为后续精准推送活动和服务提供参数。其次,通过用户数据、内容数据与营销数据的分析,尤其是新形态图书的课程资源学习行为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够为后续的选题开发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知识服务“用户价值再挖掘”提供了支撑。
(三)拓展融合,助力教育生态构建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人邮社还积极响应用户需求,面向院校教师、学生等群体,开发了“互联网+出版”的数字教育产品及服务,推动教育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在教师发展领域,围绕教学拓展和师资培训,针对性开发人邮大讲堂、人邮教师发展中心等服务品牌,基于数字化学习平台、互动直播技术等,为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前沿知识更新以及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培训服务。
在学生拓展领域,搭建在线教育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专业化培训课程,服务于各类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一方面,搭建人邮考试与培训平台,针对学生考研、考证、就业、创业等各类学习场景,联合名师、名校、名企、优质教育机构,提供优质的在线教育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整合产业头部企业的教育资源,为院校学生提供双师课堂服务,如“头条学院新媒体线上线下混合课”“泰迪大数据双元线上线下混合课”等“双师”课程资源建设,即整合了企业师资和院校师资,共同服务于院校前沿课程的开设。多元数字化业务形态的拓展使得人邮社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链,构筑了新型竞争力,从教育出版向综合性教育运营服务迈进。
结合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模式,反观上述数字化转型实践,我们发现,人邮社目前的数字化转型更多还是集中在数字教育内容开发及定制、在线教育和知识服务方面,并以前者更为凸显。这比较符合教育出版企业的优势所在,同时也充分说明,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尚有很多可以探索的业务范畴,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资源情况、企业实力等方面制订转型的具体战略方向。
四、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
基于上述实践,笔者认为,数字化技术支撑了新型的教育出版服务体系的构建,既有效赋能了传统教育出版,提升了传统出版物的吸引力,顺应了主流用户的数字化学习习惯,也有效支撑了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同时还拓展了业务范围,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然而依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配套数字产品的创新性及生命力存在问题
目前,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大多是以纸质教材的知识点为中心开发的辅助性教学资源,有些视频课程是纸质教材内容的翻版,形式上从图文变成了视频讲解,没有实现本质上的创新,更没有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认知需求。有些微课则针对重点和难点,无法覆盖全部的知识点。作为教材的配套资源,其作用是显著的,然而在慕课课程大规模建设的今天,这类配套资源如何吸引用户学习,促进教师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此外,数字教育产品具有更高的集中度,同一门数字课程不需要太多版本,后续也需要持续运营优化和迭代。因此,要想研发高质量有生命力的数字产品,还需要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树立数字课程出版的理念,联合头部专家资源甚至自带流量的IP专家来研发高质量的数字课程或数字教材产品,满足用户学、练、测、评、管等各类需求,才能够持续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
(二)收入依然主要依赖传统教育出版,科学的考核機制亟待探索
新形态教材已经是各大教育出版企业的产品标配,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为纸质教材增值,却很难实现独立销售。此外,数字教育产品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较高,且需要经过市场培育、用户运营、流量转化等环节,短期内无法以经济效益考核。尤其是在线教育产品,需要进行长期的投入和运营,以培养用户习惯、积累课程资源和提升用户信任,且平台的用户总量、访问量、日活、月活等具备互联网属性的指标也是达成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评估数字教育产品是否走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对于传统教育出版企业也是一个挑战。
(三)平台的用户体验亟待提升
因教育出版企业的数字平台的技术研发多为外包,产品迭代优化的及时性不足,用户反馈很难及时响应,且存在用户体验不足、无法与互联网公司的平台相媲美的情况,这大大弱化了优秀内容的吸引力。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任何一环的体验都可能影响产品运营效果。教育出版企业可在用户体验、学情数据分析、智能化平台建设、个性化推荐技术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加强自主研发的数字平台建设,或与互联网技术服务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数字教育业务发展。
五、结语
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带来的是整个教育出版生态的升级和变迁。作为新时代教育出版人,需要积极拥抱技术发展,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和产品能力,以大数据推动数字教育服务生态的构建,启动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面对多样化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教育出版企业一方面需要守正出新,进一步树立互联网思维,塑造创新文化氛围,做好数字化产品能力储备和精品内容构建;另一方面也需要认真审视自身所长,科学制订转型战略,将优势资源集中突破,形成合力,从而真正探索出一条支柱性业务,打造互联网时代教育出版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系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