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独辟蹊径
2022-05-30何己派
何己派
一颗鲜红娇弱的草莓,从开始结果到完全成熟,需要多久?
1个月左右时间。
它本是春末夏初的水果,但有温室大棚,冬天就能迎来草莓上市,这背后,是种植者对栽培技术的钻研和不断探索。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正在提速。过去看天浇水的传统农耕模式,伴随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及农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正在被一点一滴地重塑,无人化种植、智能化管理越来越受关注。
聚焦温室种植场景,给大棚装上“大脑”,让作物变“聪明”,
这家公司专注于泛农业数据服务,借助仿真模拟技术和算法的力量,建立作物的最佳生长模型,帮客户提升农作物产量及降低成本。
何阳预估,公司已建立1-2年的技术领先优势,未来可覆盖国内绝大部分工业大麻市场。目前,中农互联的年营收在千万量级。
4年前才开始运营,国内融资在A轮水平,中农互联算得上初出茅庐,但已野心勃勃地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并计划通过反向并购的方式,于明年年初在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上市。
参加工作前基本没见过农田的何阳,机缘巧合之下,一脚踏入农业大数据领域,用科技改善农业的憧憬,后来成为其追逐的创业方向。在他身后,千亿数字农业的崭新篇章,正徐徐铺开。
生长模型
工业大麻,这个普通人不甚了解的领域,是中农互联最先切入,也是最为关键的作物品类。
无需谈“麻”色变,工业大麻是指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的大麻,含毒量低。
它是典型的经济作物,花、叶、茎秆等均有利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医药、饲料等领域,生长周期短,单位盈利高,有效提取物每公斤达上千美元,是普通农作物的十几倍至几十倍。
中国是工业大麻种植大国,管控严格,仅有黑龙江和云南地区获准种植。种植面积最多的省份黑龙江,2018年即提出要打造国内甚至全球最大的汉麻产业基地,做强产业链加工体系。
工业大麻的销售、流通环节高度市场化,同时由于种植牌照稀缺,在中国能实现工业大麻规模化种植的,全是付费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何阳相信,如果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中农互联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2019年,中农互联开始探索工业大麻的精细化种植,和当时市面上大部分竞品不同,其选择从作物的生长研究角度切入。
“简单地说,是远程控制的升级版。”何阳向《21CBR》记者介绍,传统厂商是用人工操作软件系统以实施温室内的管控,在远程控制上下功夫,通过人的经验判断加上机器控制自动化设备,完成作物生长过程的调配。
中农互联的做法,则是多维度采集作物生长数据,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图像、光谱等技术手段,研究从空气温湿度、微量元素、作物本身的光合作用过程、结构形态,到种植时间、植株密度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通过神经网络不断优化训练,最终形成作物最佳生长模型。
在此基础上,部署在温室大棚里的物联网传感器会对环境参数进行持续实时监测,系统自动调节参数,从而让作物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这套逻辑用在工业大麻种植上,效果明显,工业大麻有效提取物CBD和THC含量,分别提升了8%和12%。
“传统厂商远程控制的做法,会设一个较宽的阈值,比如最佳温度可能在30-35摄氏度之间,我们则是直接把区间数据收敛至一个精准的数字。”何阳说。
何阳团队以免费试验的形式切入,2020年在黑龙江拿下第一家工业大麻付费客户之后,迅速在这个圈子不大的市场闯出名声。今年年初,公司拿到工业大麻的种植许可牌照,已在黑龙江地区试验性种植4000株。
工业大麻之后,中农互联一边做项目,一边找市场,接着又覆盖了草莓、小番茄、大叶生菜这三类作物品种,服务对象包括北京市农业局,以及全国各地的大型种植基地、农业产业园等。
不同作物的生长模型并不通用,做一个作物模型,往往需要3-4个连续的成长周期,算下来需要一年半到两年左右时间来构建,成本并不低,因此,选择哪些品类就格外重要。
何阳表示,公司现阶段布局的四大作物,共同特点在于温室种植比例高、高附加值、规模化种植,生菜、小草莓和小番茄,50%的产量都由大型企业产生。
“目前还有4-6種作物,正处在模型构建或前期数据收集阶段。”他透露。
两手准备
2018年底,全国有5.39亿亩耕地,在不同主体间进行流转。土地规范化流转步伐加快,意味着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型,更多农业科技可以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种植环节。
这一年,头顶着某农业信息化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头衔的何阳,决定出来创业。他拉上两个小伙伴,分别负责技术和销售,成立了中农互联。
创始团队的发家业务,是农业卫星遥感大数据服务,对应的平台为“耘瞳系统”。其融合了遥感卫星、气象卫星、无人机数据,利用自研AI算法及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提供标准化数据服务,服务的客户主要是农业金融机构、农业种植企业、政府部门等。
做了一年,何阳意识到,遥感大数据在农业上的应用仍是个新兴市场,“市场接受度还需要几年的铺垫,业务推广存在阻力,同时客单价偏低,在十几万至几十万之间的水平。”
掉转航线,2019年,中农互联切入成熟度更高的温室大棚数字化方向。
依托作物生长模型的独特方向以及工业大麻领域的耕耘,公司的运营走上正轨。这部分业务有个专属名词——CEA(可控环境农业)系统,按软件+硬件收费,主要为项目制,客单价在几十万至大几百万的量级不等。
中农互联的两块业务形成了互补。一方面,贡献公司营收八成左右的CEA系统,担纲增长引擎,处在标杆项目复制拓展期;另一方面,遥感数据业务,作为毛利较高的现金流业务存在,仍在不断拓展新场景。
何阳坚信,千亿规模的中国农业数字化市场前景广阔,“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呼声、乡村振兴等政策方向,以及亟待解决的农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都催动数字农业展现出新的变化。
“根据我们的测算,仅黑龙江的工业大麻种植数字化的潜在市场,就有70亿元左右。”何阳说。
数字农业赛道还没有出现绝对巨头,玩家们的收入基本维持在千万级,各自专注的细分方向不一,竞争态势较为分散。中农互联正加紧将数据积累和算法转化为先发优势,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前几年,农业一直不是热门赛道,最近半年突然火热起来。”何阳感叹。
拓展海外业务,已在计划表里。
何阳希望,借助在加拿大上市完成品牌背书,强化海外影响力,进入蓬勃发展的北美工业大麻市场。同时,基于国外更为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磨作物生长模型和技术,用海外市场的服务经验反哺国内业务。
“目前已经在谈的大麻种植商大概有5-6家,其他作物类型的3-4家,可以作为我们最早一批海外种子用户。”何阳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