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大特辑银行篇(四)新金融力挺实体经济大行样本:制造业贷款2.2万亿,“劳动者港湾”服务2.2亿人次

2022-05-30盆盆

金融理财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余额普惠金融服务

盆盆

1954年10月1日,以建设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在全国陆续展开,为管理好巨额建设资金,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应运而生。时至今日,“因建而生,因建而兴”的建行已经历68个春秋。68年来,建行扮演的角色始终如一,从为国家“守计划、把口子”,到“拨改贷”、股改上市,建行始终都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践行者。

现阶段,建行已成长为全国第二家总资产超过30万亿的国有大行,践行国家战略,输血实体经济、以新金融行动为引领服务社会民生始终是建行的长期目标。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10月16日,建行发布《关于加快信贷投放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告》指出,2022 年以来,建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监管部门要求,强化大行责任担当,通过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成立信贷投放工作专班等举措,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靠前、精准发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主动担当:制造业贷款余额2.2万亿元,增幅3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作为继宇宙行之后第二家总资产突破30万亿的国有大行,建行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建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着力实施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有速度的政策措施,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大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金融等领域信贷投放,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九月末,建行制造业贷款余额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5400亿元,增幅32%;同时,建行加大了对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三季度末该行科技贷款余额1.22万亿元,累计为超4800个核心企业产业链的近10万户链条客户提供6000亿元供应链融资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一环,对稳住经济基本盘意义重大。作为商业银行中的“基建狂魔”,建行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得力的“后备军”。建行建立总分支多层营销对接机制,以基础设施基金白名单机制为抓手,加强内转价格优惠、审批绿色通道等资源保障,成立“提升基础设施领域经营质效工作小组”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基金项目,聚焦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重点项目,在促进投资的同时解决民生‘痛点。

目前,两批基础设施基金授信总额超4000亿元,确保基金项目配套融资有效推进。截至今年9月末,建行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66万亿元,新型基础设施贷款余额1194亿元。

服务民生:“劳动者港湾”服务超过2.16亿人次

银行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建行给出的答案是:服务人民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建行始终坚守“国家利益至上,服务建设为本”的职责使命,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全面开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金融之路。秉持“服务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理念,将科技、普惠、共享植入发展愿景,步履坚实地推进一系列新金融实践。

例如,建行与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携手推进的“劳动者驿站(港湾)” 公益项目,依托建设银行金融科技力量,在官网、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劳动者港湾”APP 等渠道上线“积分圆梦”捐赠平台,建行龙卡持卡人可将综合积分兑换为公益捐赠资金,通过捐赠积分助力站点工作。截至9月末,已开放“劳动者港湾”13883个,累计服务超过2.16亿人次。

二十大报告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角度阐述了房地产发展方向,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方面,过去五年是积极探索、打好基础的五年,而新的五年则是继续探索、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五年。

实际上在住房租赁领域,银行业最早发现这片蓝海的正是建行。在北京,建行投放1.07亿元贷款支持西红门“创业之家”项目,这是北京市首批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项目,助力解决周围园区产业工人等新市民的安居需求。建行从新市民需求入手,采取一系列切实举措,帮助新市民尽快解决居住难题,目前,已在全国主要城市对接超过500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截至8月末,建行住房租赁平台为1.5万家企业、4130万个人房东和租客提供阳光透明的交易平台,公司住房租赁贷款余额1397亿元。

科技引领:绿色转型,把金融服务带到田间地头

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服务乡村振兴,是服务“国之大者”的重要体现,更是建行开拓金融“蓝海”的必然要求。

2019年,建行在同业中率先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并在一级分行中设立相应部门团队。从专注“守城”到服务“下乡”,建行躬身入局,借金融科技之力重塑农村金融投送能力,以“裕农通”为重要抓手,着力优化线上服务渠道、共建线下服务点,趟出了一条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现如今,“裕农通”已经成为不少农村地区家喻户晓的品牌。

“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是建行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痛点,提升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设立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如今,只需一台银行终端设备,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存贷汇缴投”一站式基础金融服务。

“裕农通”服务点打通了金融资源和服务下乡的“最后一公里”,把原先“阳春白雪”的金融产品送到田间地头,把“银行窗口开到村口”变为现实。截至9月末,建行涉农贷款余额2.92万亿元;“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总量48万个,“裕农通”App注册量392万户。

此外,不仅是普惠金融服务点,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建行依托金融科技优势的打造的“裕农快贷”农户系列产品(含线上“裕农快贷”和线下“裕农贷”)实现跨越式增长。自2020年6月上线以来,“裕农快贷”余额已突破1000亿元,历史性突破千亿大关。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超过600亿元,较年初余额翻番,带动建行农户生产经营贷款新增近千亿。建行也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成为继农行之后,第二家主力支持农户生产经营、贷款规模达到千亿级水平的银行。

善建者行,成其久远。在国家战略践行者的队伍中总不乏建行的身影。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是服务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作为国有大行,建行不断提升新金融行动的绿色成色和底色,引金融“活水”保护大江大河,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为让绿水青山更美,建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发力绿色金融业务,为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美好生态图景持续贡献金融力量。截至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2.6万亿元。

猜你喜欢

余额普惠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余额宝的感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