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兰奶酪:坐着“轿子”去称重

2022-05-30张可心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轿子荷兰人奶酪

张可心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奶酪出口国,荷兰人自己平均每人每年消耗掉的奶酪达10多公斤。荷兰奶酪历史悠久,在当地出土的公元前800年的陶罐中就发现了凝乳;在《高卢战记》中,也记载着荷兰人包含奶酪的菜单。

荷兰的许多城市都建有奶酪博物馆,但荷兰国家奶酪博物馆并不在首都阿姆斯特丹,而是在阿尔克马尔镇的奶酪称重所内。博物馆的三楼是历史展區,陈列着制作奶酪的各式各样的传统工具,如奶酪压榨机、奶酪槽、黄油搅拌器等;二楼是现代化乳品产业展区,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奶酪等乳制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一楼是售卖区,有各种与奶酪相关的商品,包括明信片、奶酪菜谱,当然最多的还是琳琅满目的各式奶酪。

这个博物馆门前的小广场虽然面积不大,却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奶酪市场之一。据介绍,这里自14世纪起就形成了专门用于奶酪交易的市场,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夏天的几个月里,每周五上午就是奶酪市场开张的日子,也是小镇最热闹的时候。近几年,随着荷兰政府日益注重打造奶酪文旅产业,这里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在这里,一块块轮胎大小的圆形奶酪整齐地堆叠在一起,等待着买家们来挑选购买。

奶酪市场的交易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买卖的第一步是验货。买方挑选信得过的业内专家,拿着专用工具来检验。那是一种带尖头的钻管,插入奶酪深处后,可以像开启红酒瓶那样旋转着把长长的一条奶酪转出来。检验者通过捏、闻、尝等各种方式检验奶酪的品质和熟化程度。有时候,他们还会邀请现场的旁观者一起品尝,问问旁观者评价如何。鉴定完品质后,买方就开始和卖方谈价。讨价还价的方式古老而独特,谈价过程中只见买卖双方频频拍击对方的手掌。最终,出价最高者购得奶酪。

买卖谈成后,才到了全场的高潮。奶酪搬运工成为人们视线以及镜头追逐的主角。他们身着整洁利落的白衣白裤,头戴红、黄、蓝、绿4种不同颜色的草帽,每组搬运工所戴草帽的颜色和他们运输奶酪用的船形板颜色一致。那种板子中间低、两头翘,前后各有两个把手,有点像中国传统的旱船。搬运工两人一组抬起奶酪,像抬轿子一样,长长的肩带绕过搬运工的肩膀系在船形板两侧的把手上。不过与抬轿子不同的是,船形板离地很近,搬运工的手并不接触把手。每块奶酪大约40公斤重,一次只能运输8块。只见两人腰背挺直,一前一后,双手大幅度、有规律地甩动,迈开长腿健步如飞,把买家选好的奶酪抬到称重所,用高达四五米的老磅秤来称重。不同颜色标识的搬运工来回奔走的身影,成为交易广场上移动的风景线。

此时,交易仿佛变成了一场演出,身着传统服装的乐师随着搬运工的步伐加快演奏老式手风琴的节奏,步伐和琴声你追我赶,仿佛在比赛,引来围观者的阵阵大笑。集市上还聚集着各种售卖荷兰传统商品的摊位,包括各式各样的奶酪、传统小吃,还有现场手工制作荷兰木鞋等各种手工艺品的小摊。每一位摊主都穿着传统民族服装,游客们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纪。

荷兰奶酪的品种和口味数不胜数,品牌也非常多。当地人最得意的是各家养牛场自己的作坊生产加工的传统奶酪,可以说是“一家一品牌,百品百口味”。国际驰名的荷兰奶酪其实都是按照大类区分,以有传统奶酪交易市场的交易地命名的。奶酪从质地上分,有硬质的、半硬质的,也有绵软丝滑的;从口味上分,有甜味的、咸味的、咸甜相间的,还有烟熏的、孜然的、五香的等。

奶酪的吃法也多种多样,可以做配菜,也可以作为零食直接吃,还可以用来制作深受儿童喜爱的爆米花和小饼干。面包上抹奶酪是最常见的吃法之一。什么奶酪配什么面包,荷兰人自有心得,比如有点粗糙的微酸黑面包搭配丝滑的老阿姆斯特丹奶酪,从口感到味道都堪称绝配。荷兰人平均身高世界第一,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达到1.8米。荷兰人相信,当地孩子常吃奶酪,是荷兰人身材高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人称荷兰人为“奶酪脑袋”。相传这是因为拿破仑占领荷兰时,法国士兵总爱偷当地人的奶酪,在反抗法国人时,农场主会将制作奶酪用的木头模子戴在头上当头盔。还有一种说法是荷兰地势低洼、河网纵横,过去荷兰人经常用头顶着车轮大小的奶酪过河,所以有了“奶酪脑袋”的称号。

荷兰人民以勤劳勇敢著称,这从当地的很多民谚俗语中可见一斑。有意思的是,荷兰的许多俗语也散发着浓浓的“奶酪味”。比如荷兰人教育孩子要勤劳,会说“只有老鼠夹子上才有免费的奶酪”;鼓励孩子要勇敢,会说“别让人吃掉你面包上的奶酪”。

(摘自《环球时报》2022年5月24日,郭旺启荐)

猜你喜欢

轿子荷兰人奶酪
膨胀的奶酪
轿子抬狗,碍着谁了?
“小气”的荷兰人
假如给你一块奶酪
奶酪大作战
谁动了中医的奶酪
#毕业一起去旅行# 荷兰人的书香生活:离“天堂”最近的书店
超越
荷兰人这样惯孩子
浑然天成的《荷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