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2022-05-30董平

理论观察 2022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政教育高校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传递思想体系中的教育内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具有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职能,在促进学生接受、认同、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影响着能否顺利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着主导、主渠道的作用。探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感、思政教学方式、思政宣传载体、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立足高校思政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全方位提出高校思政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11 — 0058 — 04

一、高校思政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阐释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传播的现实成果,满足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相应工作者在传播学习过程中不脱离人民群众、不脱离现实社会。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含义,多位研究人员给出相应的阐释,大众化即为接地气,贴近百姓。由这一角度出发来解读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答案明确要求“马克思主义”说“大众话”,表述内容要趋于老百姓在平时沟通、交流、生活中的方式和内容,做到贴近大众,避免小圈子流通的现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现今发展的关键课题。在新时代的进程中,切记发展的关键特征:指导性、通俗性、分层性。马克思主义如何做到大众化,关键在于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的通俗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贴近群众,深入浅出,简单明了”,这将影响着推动大众化工作进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确保马克思主义通过简单通俗的方式表述,才能保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顺利开展。

二、高校思政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校思政教育在马克思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教学系统中的关键内容,具备系统的教育体系、专业的师资团队、完善的教学课程,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发挥着核心职能。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重点课程。在大学思政教育课程设置上来看,其中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专业课,关注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通过课堂形式进行理念和知识的传授,引领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认知程度,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认知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理念,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主动学习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人民群众众中广泛传播。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学习的意义,就是保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和传授,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相关的课程在开展马克思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凸显优势体现在整体布局和局部重点等关键性节点目标上,在理论传播的过程中,承载着专有的意识形态,引导和巩固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理想信仰,营造出马克思主义浓厚氛围,培养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在不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贡献出全部力量,这种具有崇高理想的行为便是高校思政教育所倡导的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从思政课程的功能性考虑,当代各类各级高校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利用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给当代大学生一场关于思政教育的头脑风暴,帮助他们熟悉、掌握并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灵活应用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去观察,辩证看待问题,找出问题关键,以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进而引领学生的理想信仰和价值理念。在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化不断冲击着青少年,国家教育部门针对思政教学工作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其目的在于要满足青少年的内在需求以及适用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线上信息共享、线下研讨分析等多种授课方式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贡献了多功能多渠道的沟通交流,真正做到了理论内容完与时俱进,宣传形式多种多样,使得马克思主义脱离抽象化,以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通俗的语言进入广大青年的视野里,深入浅出传播理论知识,适应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形成具备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二)高校思政教育在马克思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当今社会,大学教育中设置的思想政治课堂不但作为培养青年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渠道,而且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

首先,高校设置思政教课课堂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向当代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接受并认可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具备完整的教学流程,囊括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需求,从而系统化地形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其理论内涵、精髓、实质等重要内容。无论是课上教学还是课下实践,其推动大众化的目标相同、方向一致,那么两者将会产生反应,互相影响,融合为一种合力作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举动,就像一颗种子深深的生长在大学生的心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着引领、推动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目标上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次,大学思政教育对青年在未来形成何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校思政课程针对渴望成长的青年们,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立场、价值导向、行为方式等,作為社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利用得如何,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与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着固有的教育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意识形态,拓宽思维广度,科学处理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发展。

三、高校思政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现存问题

(一)思政教育理念偏向陈旧

各大高校的思政老师在授课和传递时,经常带有明显的主观立场,缺少针对学生们内在需求的课程准备,尤其是对当今社会青年所关注热点问题准备不足、引导不够,思政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求学热情,更严重的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大大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当今社会,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然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不适用于当下的思政教学体系,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老旧,脱离了现阶段的社会实际情况,思政教育工作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理论知识的传输和行为规范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教学模式趋于个人化,单打独斗的情况降低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资源整合机制不够完善,缺少全面系统化的思政教学思路和改革方向,科学性的教学格局尚未形成。同时,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加,外来的文化形式、思维模式、思想观念不断涌入我国社会,一部分学生对于外来的文化过度崇拜,再加上缺少学校和社会正向理念的引导,导致了学生主体意识和民族意识逐步变弱、政治信仰迷惑、价值观念发生扭曲,以上因素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的顺利实现。

(二)思政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思政教师的授课形式过于守旧,形式敷衍了事,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采用理论知识讲解、课本内容照搬、书本上划重点、上传下达的说教模式等大规模课堂固定形式来开展教学工作,缺乏个体性思维引导以及思维启迪,使得大家对学习思政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缺少动力。考虑到现今社会所提倡的个人化教育和理念,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用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甚至会给学生造成强烈的抵触情绪。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由于教学方式落后,导致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衔接不顺畅,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仅包含理论传授,更体现在提高社会实践运用能力上。眼下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过于落后,使得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因此,现在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基本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方式缺乏创新,不利于大学生对思政教育课堂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与认知,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三)思政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在思政课堂中,专职思政老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授主体,其自身必须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灵活的实践应用能力等,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在多种类的思政教育平台上,向学生生动形象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思政教育不重视,缺少规范化管理和规划,相关授课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刻,不具备授课资格,这使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受到严重阻碍。同时,在国内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唯分数和学分论,这意味着高校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受到了制约,仍未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多以教师照本宣科的读教材为主,学生缺少发言的机会,造成了思政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使得思政教育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制约了学生人生道路的长远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信息调查,约有62.3%的高校思政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认知不足,理解不够,缺少系统化教学方法;47.2%的高校思政教师存在知识更新不及时,閉门造车、与时代脱轨的现象,过时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方法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思政教育平台较为单一

虽然传统媒体平台始终持续发力,但是其影响力和作用范围的有限,这一直被众多学者所诟病。在现今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一些传统平台存在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的情况,缺少相关数据调查,未能考虑到大学生实际的内在需求,与日常生活脱离严重,内容抽象难懂,缺少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内容,仅仅依靠枯燥的课本内容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如《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的购买率直线下降,青年渴望新鲜事物,沉浸在互联网的世界中,对期刊、报纸、学校门户网站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传统平台所能提供的信息过于琐碎化、片段化,不能形成系统的体系,属于快餐式阅读,并不能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缺少深入的分析,更新速度缓慢,缺少指导说明,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多层面的立体式学习。因此,受限于平台的单一化,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广,应寻求新的平台,如微博、论坛、APP、自媒体、公众号等新兴互联网平台来开展普及工作。数字化信息技术不仅使得思政教育具备了渗透性、广泛性、平等性,而且汇聚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注入红色文化

常规的教育理念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出现了药不对症的现象。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势在必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广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关键的思政教育关节。思政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其一言一行,只有教师教学理念得到有效的转变,才可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内在需求,提升思政教育授课效率,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考虑到学生主要的活动范围在校园内,应多以实践活动、知识讲座、课外拓展等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使得思政教育深入到校园生活学习的各个角落中去,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举止,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有效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渗透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内在需求,重视青年群体的价值导向,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大学生进一步融入到思政教育理念中。在高校思政教育系统中,需要注入中华民族特有的红色文化,以增强青年的认同和归属感。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能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通过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融合,两者相得益彰,有效地满足了大众化的内在需求。

(二)开展思政课堂,丰富实践活动

关于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应破除老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思政教学实践,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得大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加快理论知识的普及。在日常授课中,应从多种角度出发,运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开展日常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研讨会、专题模块等等,根据实际需求,将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融合,全面系统地开展思政教学工作。因此,在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堂上,应集思广益,线下线上有机结合,给学生留有自由提问和讨论的时间,鼓励学生与教师建立面对面交流方式,深入探寻重点知识,深刻理解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多种观点的交流,擦出思想的火花,例如设立主题研讨会,由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老师收集相应的观点,其他学生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点评,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归纳,给出评价。这不仅调动了积极性,还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避免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各阶段大学生针对不同的内在需求每个学期以多种方式进行各主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群体既是此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运用者、普及者、受益者,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他们以自身作为媒介,以身作则感染者身边人,以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正如当下国家鼓励的支教工作和扶贫工作,各高校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偏远地区开展支教和扶贫相关工作,这些大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了全国各地的城乡基层,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主流观念,给百姓带来了理想信念,让马克思主义深入千家万户,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热衷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风暴,起到了强而有力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三)组建教师团队,提升业务能力

思政教师作为大学生生活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对其的要求不单单在于课堂教学中,更要对学生三观的树立起到导向作用。在社会主义高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思政教师的能力不仅包含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运用知识的力量,去观察、探究。面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在能力、素养、品质、道德等方面进行提升。组建优秀教师团队,要做到重点培养团队教师的专业带头人,参加理论知识研讨会,线上专业技能培训,加大思政学科占比率,给予科研扶持政策。

因此,一组合格且优秀的教师团队,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教学授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保持理论知识的先进性,做到与时俱进,以自身创新来引领当代青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重点关注教学科研,利用先进成果进行教学工作,推进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交流畅通的平台。

(四)传统平台发力,搭建网络平台

21世纪是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大学生崇尚个性化创新,热衷于数字信息、网络等新技术,并且十分渴望将新技术和新媒体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感受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与新奇。在网络信息时代,应顺应形势,要重视思政教育理论内容和传播形式与时代接轨,具备创新性,与社会发展保持同等速率,要重思政教育与数字信息化的融合,保证思政教育时刻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做到现实和虚拟相结合,设置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做到主体和主导相结合,正確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思政教育要重点关注受教者,协调好教育者和受教人之间的关系,发挥教育者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做到显性和隐性相结合,既要注重各种形式的公开教育,也要关注是否形成有效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保证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为确保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及普及程度更高,应该把网络现代化技术纳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当中。采取现代化信息平台、数字化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做好线下教学工作,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启发联想思维,丰富授课内容,还要做好线上教学工作,使用多媒体方式开展教学,如录像、PPT、图片、音像资料等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生动、贴近实际,进而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授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化等便利条件,将思政课程教学拓展到课堂以外,利用互联网把课内外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现代化设备关注热点新闻,开阔眼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把日常所学的理论应用于现实问题的思考,让数字信息化真正融入学习和生活当中,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参 考 文 献〕

[1]乔雪文.高校思政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J].理论观察,2021(06).

[2]周青.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评《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20(02).

[3]郑晓娜,姚奎栋.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09).

[4]魏银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困境与重构[J].理论观察,2016(10).

[5]金晔.微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J].理论观察,2019(05).

〔责任编辑:丁 冬〕

收稿日期:2022 — 11 — 09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规划办重点课题“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研究”(ZD20014)。

作者简介:董平(1982—),吉林长春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政教育高校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