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探析
2022-05-30程曦
程曦
摘 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角度阐述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即“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彰显了党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行动自觉,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关键词:农村养老;养老服务;问题;建议
截至2021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其中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深、速度更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空巢老人数量逐年上升。空巢老人对医疗护理、康复护理、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比其他群体更强烈,尤其是部分患有特殊疾病的老人、贫困地区交通不便的老人,对于现代化、系统化、细致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更为迫切。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医疗设施、服务设施等养老资源较为匮乏,且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导致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较为缺乏,养老服务体系难以形成。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
一、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资源相对匮乏
无论是从城乡养老机构数量看,还是从养老床位数量看,机构养老资源在城乡间的分布差距较大。城乡养老服务发展不仅在数量上表现出失衡,在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主要是公办的乡镇敬老院,且政府对敬老院的投入有限,部分敬老院建于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当年的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后期维修投入又相对有限,导致这些敬老院设施陈旧。加上这些敬老院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仅能满足入住老人的吃、穿、住等基本的生活所需。一些农村特困供养机构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也相对落后,保障能力不足。
(二)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有所弱化
与城镇相比,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深、速度更快,与此同时,子女进城务工离父母越来越远,且该比例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意味着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尽管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已大幅提升,但是其保障水平相较于企业职工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较低。子女的补贴仍然是农村老人的重要经济来源,但子女的补贴相对有限,年龄越大的农村老人贫困发生率越高。农村老人较低的经济能力限制了其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可能性,在子女外出无法提供照料服务时,可能使老人陷入无人照料的境地。适合我国农村的养老模式是比较温情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但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服务供给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需要政府、市场等主体的共同参与。
(三)养老护理人才比较短缺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超4000万,而我国农村地区缺乏一定数量和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多数养老护理人员年龄较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养老服务所需要的社会工作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匮乏,养老服务行业年轻化、專业化人才数量和养老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据民政部门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有养老机构34万个,床位800多万张,按照国家标准,养老护理人员跟老人的比例不应低于1:4,那么至少需要2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还不包括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养老护理人员存在很大缺口。
此外,农村养老服务行业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能在养老护理岗位坚持工作3年以上的相关专业毕业生比例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专业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是养老服务行业普遍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繁杂、缺乏晋升发展渠道等。
二、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改进建议
(一)以产业、人才和文化振兴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第一,以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康养产业的发展。乡村康养产业是一种以健康产业为核心,集健康、旅游、疗养、养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采用运动、康复、调养、灸疗、食疗等方法,激发人的身体潜能、增强人的自愈能力,融合健康疗养、旅游文化、运动休闲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产业模式。乡村康养产业通过开发一些养老服务项目,建设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医养、康养基地,利用闲置农房、学校等资源发展养老服务项目,形成老年餐饮服务、老年健康教育、老年旅游服务、老年文化娱乐、老年志愿服务、老年护理服务、老年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态。相对于城市,乡村在空气、山、水、林、田等生态资源上具有独特的、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可以利用生态资源来发展乡村康养产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使人心灵上受到美的熏陶,产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身心得以放松,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甚至是治疗的作用。
第二,以乡村人才振兴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基础。养老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康复、家政等多种服务,需要医生、护士、康复师、社工、家政、志愿者等人员的参与。因此,整合、协调好农村老人所需要的服务,是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应大力培养专兼职相结合、能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护士、康复师、社工等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培训,促进养老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强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养老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基地,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第三,以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孝老文明乡风的树立。创新推行“道德评议会”制度,积极开展孝善敬老活动和最美人物评选活动,把孝善敬老活动、最美人物评选活动等纳入村规民约,以村民自治实现乡风文明转变。利用文艺下乡演出,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孝善敬老思想深入人心。以“五星”党支部创建为抓手,聚焦“文明幸福星”创建要求,党员、村“两委”成员以身作则,孝老敬老,立标杆、作表率。持续开展“好儿女”“好媳妇”评选活动,把子女给老人洗头、做饭、看护等照顾老人的行为进行量化,按月评比,树立典型。开展孝善敬老活动,活动开展前入户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摸清60岁以上贫困户、空巢老人和7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为活动开展奠定基础;子女上交孝善敬老金到孝善理事会,孝善理事会要及时公示名单,将敬老金按月发放给老人。同时,要加强孝善敬老金的管理,健全孝善敬老金审批监督制度;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助,为孝善敬老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制度层面,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财政投入机制,重点支持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建立健全探访、帮扶老人制度,通过多种方式,比如依托第三方社会组织机构向独居、空巢、失能(失智)、经济困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提供探访和帮扶服务;建立健全老人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有效防范老人的安全风险;依托农村社区,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创新公共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满足老年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根据老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制定分类指导的政策条款,精准施策。此外,还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实施“养老+行业”行动,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模式,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老产品供给等新型消费领域,打造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品牌。
(三)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的合作
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通过一体联建、签约合作、托管、派驻医护人员等形式,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简化审批手续,推动医养深度结合,加大养老供给。加强养老机构与高校的合作,通过长期、全面、务实的合作,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水平。在人才培养方面,支持高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心理、康复、护理、营养、社会工作、养老理论研究等专业人才;在继续教育方面,根据养老服务人员继续教育需求,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在实训方面,高校要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教学基地,鼓励学生到养老机构锻炼学习。
(四)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政府主导,搭建各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服务。建立由社区、街道、家庭组成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明确养老服务的内容、形式、标准、人员持证上岗要求、组织管理和监督评估机制等,鼓励养老服务相关企业积极参与。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实际运行模式开展养老服务,以养老机构为中心,以医疗机构为支点,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为老人提供“线上+线下”娱乐、医养、康复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五)发展互助养老模式
目前互助养老认同度不高,要通过线上或线下等方式积极宣传互助养老,开展现场观摩体验,增进人们对互助养老的了解,消除养老对象及其家属的顾虑。互助养老最大的困境是资金问题,主要的资金来源包括村集体投入、政府补贴、社会捐助等。很多农村因为集体经济薄弱,难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财政补贴仅能起到辅助作用;社会捐助和企业募捐的积极性也不高,缺乏稳定的外部资金供给渠道。对此,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参与进来,更多地吸纳社会资金和人力资源。此外,还要进一步丰富互助养老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老年娱乐健身项目,组织健康、低龄老人参与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培训等方式传授老人护理知识,保障高质量互助养老服务。
三、结语
近年来,国家对老年人的保障体系在加速完善,为给老年人带来“稳稳的幸福”而不断努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中敬老爱老的美德,关乎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也关乎社会整体幸福指数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存在养老资源匮乏、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护理人才短缺等问题,可以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入手推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的合作,发展互助养老模式等,进一步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相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农业会更强、農村会更美,农村老人也会享受更多好政策,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2009/20200900029333.shtml,2020-09-08.
[2]韩俊江,张箴薇.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政策探讨[J].中国劳动,2017(3):28-32.
[3]民政部对“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gk/jytabljggk/rddbjy/201911/20191100021118.shtml,2019-11-07.
[4]魏娅.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思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
[5]聂日明.谁为中国人养老?老龄化的现状与问题[J].健康中国观察,2020(05):65-67.
[6]陈伟涛.农民工返乡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双重影响——基于河南省的实证研究[J].经济界,2019(06):77-86.
[7]周佐建.七星关: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提升居民养老服务水平[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326629906912990&wfr=spider&for=pc,2022-05-31.
[责任编辑:王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