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的“极限运动”

2022-05-30赵君鹏

知识窗 2022年11期
关键词:郦道元白帝城江陵

赵君鹏

突破自我是人类的生存需要,生活在中国古代的人们也是如此。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需要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那么,中国古代有哪些“极限运动”呢?

衔枚疾走取蔡州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宋代欧阳修的这几句话描写的是大部队急行军的情景。为防止被敌人发觉,急行军时要求马摘鸾铃、军士衔枚。那么,古代军队倍道兼行一昼夜能走多远呢?

唐朝元和年间,唐将李愬率军奇袭蔡州,一昼夜急行军一百三十里(约70千米),成功擒获割据一方的军阀吴元济,成为军事史上教科书般的战例。这是一次知己知彼的极限行军。通常情况下,由于需要考虑道路、天气、粮草、装备、军队规模及侦察反馈等情况,作为军队的主力,步兵一天行进约四十里(约22千米)。

“马上飞递”如流星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唐代岑参笔下的这几句诗形象地写出了古代传递加急文书的场景。

中国的邮驿最早出现在周代,汉代沿重要道路每三十里(约12千米)置驿,唐代邮驿遍布全国,元代称邮驿为站赤,即使是穷乡僻壤,也必设站赤。明清以后,邮驿称驿站。清代末期,驿站逐渐停用,代之以邮政。邮驿在传递官方重要情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每逢有紧急情况,传递公文的信使身背小黄旗,鞭打快马,路人看到小黄旗纷纷让路。信使飞马赶到下一个驿站时,不管马力是否衰竭,都要更换马匹,继续纵马狂奔。

唐代,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六天之后,三千里(约1620千米)外的唐玄宗就收到了前方通过邮驿送来的奏报。宋代,送赦书及最紧急的军事情报时还要用金牌,由内侍省派人递送,信使昼夜不停,日行五百里(约270千米)。为避免耽误时间和行程,清代的加急公文包装封套上有“马上飞递”的字样,便于各驿站识别和记录。

按照规定,信使每昼夜必须行三百里(约162千米),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行四百里(约216千米)、六百里(约324千米),最高不超过八百里(约432千米)。这是电报、电话等现代通讯方式出现之前,信息传播速度所能達到的极限。

轻舟一叶去如风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中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也这样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是长江三峡的起点。长江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全长193千米,终点是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这一地区地壳上升,长江水下切,使得两岸高山对峙,水流落差较大,水势湍急。

郦道元和李白生活的年代,一里的长度是今天的四百多米。白帝城到江陵实际距离约为350千米,和郦道元、李白笔下的“千里”略有出入。夏季江水大涨,顺流而下,舟行似箭,白昼时间又较长,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并非完全不可能。

这就是古人徒步、骑马、乘舟时的极限速度。虽然相对于现代的通讯、交通工具,古代“极限运动”的速度要慢得多,但它们凝聚了中国古代的经验和智慧,是古人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出的最大努力。

猜你喜欢

郦道元白帝城江陵
江陵愁望寄子安
地理学的先导郦道元
早发白帝城
游白帝城有感
庆夺金
白帝城下,收藏一片彩云
文人反腐遭报复
梁季江陵政治骈文的文学书写
《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郦道元所见早期园林——《水经注》园林史料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