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一棵秋树
2022-05-30寒石
寒石
一棵树,在秋日里所呈现的那份朴素之美,有时候更让人心动。
我对朴素的事物向来抱有敬意,包括一个人、一棵树。一个朴素的人,意味着他是一个坦诚、真实的人,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不说一些言不由衷、不着边际的话。我不屑于一个人流露在厚重妆容外的美丽,妆容本身就是不真實的,脂粉无法掩盖一个人内心的落寞和不自信。
于我而言,每一棵树都根植于精神的高处,值得我敬羡、敬仰,值得我投去敬仰的目光,尤其是一棵秋天的树。郑板桥先生曾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他无疑是在阐述其妙法丹青之心得,上联主张以最洗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下联提倡“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在郑板桥先生看来,繁华落尽的三秋树与独领风骚的二月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美,给予他的艺术审美与创作灵感却是一样的。
有些树,在秋天里果实累枝,孕味十足,散发着母乳般甘美的气味。我幼时,村后坡上有几树橘子。橘子熟了,枝叶上打满了盏盏红灯笼。橘树是不落叶的树种,四季常青。这时节的橘子,红亮,橙黄,或青黄橙绿相间,在浓稠枝叶的映衬下,越发鲜亮、养眼。村里的孩子天天跑去树下仰着脖子看橘子,就像一群被灯光吸引的飞蛾,一边咽着口水,一边彼此交流各自发现的一夜间新点亮的橘盏。
被橘树吸引的还有各色鸟儿,它们雀跃、鸣啭,这个啄啄,那个亲亲,在满枝果实间挑挑拣拣,那富足、欢喜的神态,让人眼馋。
后来,村里派人来摘橘子,他们拖着板车,背着箩筐,呼啦啦上树,树上亮着的橘盏很快被采摘、熄灭。最后,他们扔下一句话:“可以了。剩下没熟的,不摘了,留给鸟儿……”
说是没熟,里面其实有好多将熟未熟、隔一两夜就会次第亮起来的橘子;说是留给鸟儿,更多是留给孩子的,这里面的心思,我们懂。一树橘,让不大谙世事的我,感觉到人与自然间某种神奇的亲近关系,也让我意识到一棵树的高度,那是一个孩子心里从未有过的高度,需要仰着头去看。就像一个人,天天躬身跟你说话,你习惯了,并不觉得他高。
有些树,在秋日里着一身秋装,傲立于浩荡秋气里,并不比春花逊色。
村后池塘边有棵乌桕树,树粗盈抱,冠幅饱满,像一朵丰硕的蘑菇。入秋后,几经风雨寒霜,整棵树会燃烧起来,一枚枚心形小叶子变得酡红光亮,像一朵朵跳动的小火苗。这是乌桕树一年中的高光时刻,整棵树像一朵闪光的蘑菇,仿佛把积蓄一年的能量,通过这样一种绚烂的方式释放出来。乌桕叶表面覆有蜡质层,显得滑润油亮,风起时,满树的叶子纷纷坠落,像一只只闪光的火蝴蝶,从高栖的枝头,晃晃悠悠,闪闪烁烁,飘向地面,美得让人心碎。
银杏的叶子像极了扇子,金黄是银杏叶在秋日的主流色彩。有一年,在川西,一个不知名的山谷,恰遇银杏泛黄时节,满山谷的银杏沸盈起来,水一样流动,潮一样汹涌,流动的是铁水,奔涌的是金液,让人莫名地兴奋、惊惶。进入林子,仰头,满目皆是旋转的金扇子,像高台跳水,奋不顾身地从高枝上跳下,纷纷向你扑面而来,让你不自主地伸出双手,想要把它们接住,拥它们入怀。那种感觉,就像恋爱。
印象里,凡是秋叶明妍的树,其果实大多寒碜,比如乌桕、银杏、胡杨、枫、槭、栾等,无一例外,它们的果实都其貌不扬,几乎可以忽略。自然造物,自有其神明之处,不偏爱,不偏废,是最高明的平衡术。
柿是一个例外。那天夜宿四明山,客栈窗外有棵巨柿,沧桑古拙。头天,我们几个围着它,仰脖看仿佛被火烧过一样的叶子及隐约其间的果实,像一缕被树枝牵绊住的红霞,纷纷叹曰:“可以入诗!可以入画!”一夜风寒,隔日醒来,仿佛被火烧过的叶子尽数让彪悍的秋风掳了去,唯留一树的柿果,红艳、光润、鲜亮……星星点灯,几只鸟儿在高枝上鸣转、唱和。
仰望一棵秋树,它的美,更简单粗暴,夺人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