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原则和功能导向

2022-05-30佘宋滨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减支架情境

佘宋滨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指导下,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围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探索提质减负新举措,切实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已经成为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工作。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既要保证符合学科素养,更要达到铸魂育人目标。从“四维八面”出发来设计作业,更加符合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让作业设计的实施,更符合教师实际教学现状。

一、优化作业设计原则,厚植铸魂育人根基

从现行教材编排体例来看,统编教材改精读课文为教读,改略读课文为自读,目前形成了教读、自读、导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只有遵照教材的编排体例,更新教学方法,摒除套路化训练,才能真正用好统编教材,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而基于“四维八面”来优化作业设计,则是保证课程有效实施的一种基本策略。“四维八面”是指坚持立德树人、基于课程标准、创新作业实践、体现单元意识等四个维度。与此同时,在实施中,还要以教育目标理论为指导,使学习、教学、评价之间彼此相符,保持一致。安德森等指出:“一致性指目标、教学、评估之间的对应程度。”

“四维八面”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为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新课标作为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依托点,将单元作为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点,将创新作业实践作为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的增长点。因此,从这个背景和原则出发,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才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作业设计方面,我们尝试加入设计意图、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维度等三个依据和标准,无论是基础性作业,还是拓展性作业,都不是凭空就手,而是围绕学科素养和不同能力维度来进行设计。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维度则是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认知领域分类,从识记、理解、运用,到分析、综合和评价等不同层次来考虑。这样的作业设计,有所依据,有所立足,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明确作业功能导向,发挥作业辅助作用

在进行作业设计之前,一方面,我们要明确作业的育人导向,正确把握作业的功能,作业是对课堂的延伸和检测,具备巩固和诊断功能,进而规范实施课堂教学,探索新型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要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总指导,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指导下,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包括统筹完成作业时间、创新研制作业类型等。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作业设计,笔者认为,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笔者认为,作业设计应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系统。而这种系统性关系表现在,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助学系统、实践系统和反馈系统。具体如下。

1.助学系统

梳理功能。作业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与课堂传授的知识高度关联,帮助学生梳理课堂所学,成为学生进行巩固、复习的有效助学系统。如通过设计表格或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系统性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训练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而作业设计的这一功能,引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知识传授的层次和逻辑,加强学生形成構建知识体系的意识。

支架功能。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的教学与评价,不仅在于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训练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培育这种能力,关键在于搭建学习支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构建其系统性思维。这也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在我们的作业设计中,有意识地采用搭建支架的方式进行设计,拓宽和延展作业的价值和意义,使作业不再局限于巩固旧知,而是训练学生在做中学的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的这一功能,则启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采用“支架式”教学,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

“支架式”教学这一概念,并不新鲜,在语文课堂中,善于搭建支架的教学设计,往往教学效果更佳。“支架式”教学以辅助学生学习、逐步获得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那何为“支架”,提供学习资料作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背景材料是支架,提供学习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也是支架。

2.实践系统

情境功能。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学习更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即情境化。具体来说,就是“将学科知识与技能及其运用的触发条件镶嵌在测评情境中,使测评指向的任务紧密地结合生活现实,使学生在与问题情境持续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理解提炼分析,并最终探究出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之道”。情境化作业既增加了语文的趣味性,还将探索知识的过程放到了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且用语文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走入真正的语文生活。研究指出:情境化试题是对语文学习情境的还原,同样需要具备“学科知识与思维方式”“实践环境”两要素。作业设计的这一功能引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借助信息技术设计真实学习情境,为学生创造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

整体功能。整体功能主要强调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求设计者有单元或课程的整体意识。现阶段“双线”并行的统编教材,每篇课文都有独立的课时目标和学习要求,但每个单元也都有统一的单元目标和学习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结合课堂教学做整体思考,既保证作业与课堂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保证作业的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同篇目或不同课时的作业,应指向课标或教材的同一能力要求和素养要求。作业设计的这一功能,引导我们在教学中要有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3.反馈系统

监测功能。作业设计的反馈监测功能其实更多地是体现在教师再备课层面,教师通过对作业进行“全批全改”,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真实的能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立足学情,进行教后反思、再备课,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这一功能,引导我们备课时要立足学情,基于学生实际实施有效教学。

循环功能。作业设计的反馈循环功能则体现在学生再学习层面,让作业从原本单一的课后练习,变成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且在闭环中循环,即“学习——检测——再学习”。学生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检测自身的学习结果,并根据学习结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向,达到最佳效果。这一功能,则启发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有连贯性、系统性,形成教学闭环。

因此,在明确作业设计的辅助作用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研发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具体如下。

基础性作业。基础性作业是必做题,要求所有学生都完成的。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认知领域分类,确定识记、理解、运用等较为基础的能力层级。如七上第一单元,在基础性作业的设计上,围绕教材“双线组织单元教学”的特点,巩固和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概括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对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这一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拓展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是选做题,围绕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能力层级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尤其是高阶思维训练。拓展性作业虽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其创新性和情境性,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在“双减”的背景下,围绕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为依据进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提质减负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无论是怎样的作业设计改革,都应以孩子为中心,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孩子,就是我们的将来。

猜你喜欢

双减支架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