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脖子发黑洗不净,当心患黑棘皮病

2022-05-30孟昭群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角化皮损体重

孟昭群

初中一年级的晓妍(化名),由于平时酷爱吃肉和零食,体重明显超标,一米五六的身高,体重竟然达到了76公斤。最近,母亲发现晓妍的脖子后面有一层黑黑的“泥”,以为是她没有洗干净。但仔细查看才发现,她脖子上的黑东西根本不是泥,而是皮肤变黑了,而且还有小疙瘩。母亲感到纳闷,马上带她去市立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晓妍的颈部、腋窝下、胳膊肘关节处,都有明显的色素沉积,怀疑可能是由于肥胖引起的“黑棘皮病”,建议她做胰岛素水平检测。检测发现,晓妍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最终医生确诊晓妍患的是胰岛素抵抗引发的黑棘皮病,肥胖就是这个病的“罪魁祸首”。

什么是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又称为黑色角化病,是以皮肤角化过度、增厚、粗糙、呈黑色或灰褐色、伴有疣状和小乳头状、如鹅绒毛样为特点的一种皮肤病,通常是由于体内过多的胰岛素,刺激局部皮肤的黑色素沉淀所致。大多发生在颈部、面部、腋下、腹股沟等皱褶部位。黑棘皮病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被人们忽视。黑棘皮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以及家族中有黑棘皮病的人,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黑棘皮病通常分为5种类型:

良性型:又叫真性型,与遗传有关,出生时就有,或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病,皮损较轻,青春期后可逐渐缓解。

肥胖型:又叫假性型,好发于肥胖者,随着体重逐渐下降,皮疹可能会缓慢缓解,但颜色加深不容易消退,通常会持续存在。

症状型:好发于婴儿、儿童,皮损较轻,为伴随其他综合征的一种皮疹表现。

肢端型:好发于皮肤较黑的人的手、足背部,色素沉着较重。

恶性型:大多由腺癌、胃癌等内脏肿瘤诱发,通常皮损严重,色素沉着较深,并可出现瘙痒。

黑棘皮病的发病原因

目前,黑棘皮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肥胖、内分泌疾病、遗传、药物、恶性肿瘤及某些基因相关性疾病等。虽然本病的致病因素很多,但是青少年肥胖占了较大的比重。这是由于青少年肥胖者的腰围过大、体重增加,致使人体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同时也会使胰岛素的抵抗明显增加。为了维持血糖的浓度与稳定度,身体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如果体内的胰岛素产生过多,就会刺激皮肤增生,导致皮肤变厚、粗糙、过度角化,尤其是严重影响黑色素细胞,使患处出现皮肤粗黑、皮疹等现象。再则,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痤疮、代谢综合征等,均可引发黑棘皮病。另外,黑棘皮病与内脏肿瘤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两者呈正相关。如出现了黑棘皮病,要积极地查找内脏肿瘤,及早给予治疗。

黑棘皮病及早预防甚为重要

遗传虽然是不可控的,对此我们没有办法,但是尽早预防疾病发生却是有效的。所以预防黑棘皮病,我们要学习有关知识,提高思想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其拒之门外。

饮食均衡,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黑棘皮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管住口,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饮食,营养平衡,平时多食五谷杂粮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要少吃肥腻、油炸、高糖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适当地控制饮食,防止肥胖发生,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可避免黑棘皮病的发生。

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如果机体免疫力下降,黑棘皮病就会乘虚而入。因此要迈开腿,坚持每天适当的运动,保持一周锻炼3~5天,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选择快走、慢跑、球类、游泳、跳绳,骑自行车等。加强体育锻炼,可强身健体,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生活要有规律。遵循人体生物钟规律地生活,按時进行作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让机体处于一种良好的运转状态,保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同时,平时要注意保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如果内分泌系统出现问题,也有可能产生黑棘皮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理,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有力保障。当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或反常,消极自卑或者烦躁易怒,甚至有些厌世的情况出现时,要及时寻求家人或朋友的帮助,及时舒缓情绪、减轻思想压力,以避免破坏免疫系统,从而引发黑棘皮病。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理疗科退休副主任医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王凡)

猜你喜欢

角化皮损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称体重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