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教培时代,家长的“自我修养”

2022-05-30赵若慈

华声 2022年11期
关键词:自我修养教培辅导

赵若慈

“教培时代”的终结,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自主学习”和“家庭教育”时代的开始。尤其在孩子学英语这条路上,没有了补习班,再加上“全民网课”的大背景,家长们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原先主要负责给孩子递水果,现在每天要盯孩子学习”,这样的角色转换,让不少家长感到如履薄冰。

在失控与不确定之中,放手与负责之间,这是一场需要家长与孩子携手的打怪升级之旅,也终将是一场寻找平衡之旅。

“双减”之后,家长慌了

看着老师发来的期中考试成绩单,玮涵意识到,这次自己必须要给孩子辅导功课了。

玮涵是一位职场妈妈,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双减”之后,老师留的作业不多,只让孩子在家里练练字,连练习册都不用再做。英语是孩子的弱项,原本她每周要送儿子去上两节英语课外辅导课,练习对话和培养语感,她顶多需要在接送孩子时关心几句这一天学得怎么样,再买点儿子喜欢吃的零食犒劳一下。如今这部分课程被取消后,她也就顺其自然没再给孩子找辅导班。

由于自己和丈夫工作都比较忙,玮涵对儿子一直是“放养”模式。“锻炼的机会本身变少了,而你自己又不管他的话,考试的时候就会很糟糕。”儿子原本成绩稳定在班级的中上水平,“双减”后的第一次考試,儿子回来显得低落很多,玮涵没说什么,后来收到老师的短信,才知道他这次成绩下滑了不少。

有段时间,看着别人的家长想方设法给孩子“加餐”,玮涵怕孩子成绩下降影响自尊心,决定自己上手辅导孩子学习。但没想到半个月之后,儿子的小测验成绩反而不如从前,“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气得我后面不管了,结果他(成绩)又正常点儿了。”这让玮涵极度挫败,觉得自己挤出时间辅导没有丝毫意义。

玮涵原本猜测,这是由于孩子叛逆的性格。辅导孩子学习,最让她感到无力的时候,就是孩子笔直地坐着,盯着课桌什么话也不说,让他写的东西,一个字也不愿意动笔。即便狠下心来打骂也没有用,孩子好像每个毛孔都在向她表达着,“我就是觉得你说的不对。”

不过,玮涵后来反思原因,她觉得可能更主要是方式出了问题,“毕竟我都这么多年没碰语法了,有不确定的单词还需要翻字典。好不容易回忆起来了还没有用,你必须还得会用他正好能听懂的方式去讲——讲简单了,他不屑听;讲难了,他听不懂,还打击积极性。”

而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的快速成长,自己也开始有一些力不从心。上完一天班回到家,时间基本耗在了这上面,遇到怎么教都教不动的情况,玮涵有时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孩子最先感知到她的情绪,有时候还会劝她不要那么着急。

加之,现在听和说都进入了英语的考核范围,自己上学时学的是“哑巴英语”,时常会有拿不准的发音。有时候两个不同的单词,音标明明看起来差不多,但如果想当然地去读,就会读错。相比于孩子原先上的成体系的外语培训课程,自然会有落差。

有一次,儿子问她:“妈妈,你能不能用英式英语教我读这个呀?”玮涵找了个借口让他去找爸爸读,结果听到儿子在跟丈夫告状:“我妈说她在工作,但是我偷看她手机,她就是在玩!”玮涵哭笑不得。

最近儿子就快要期末考试了,玮涵的焦虑感再次上升,不管怎么样,“最近还是得带他复习复习。”

“盯”孩子学习时,到底应该“盯”什么

“教培时代”的结束,加上今年疫情下的“全民网课”背景,让家庭教育肩负起了更多的责任,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3月份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32.6%的家长为让孩子上好学校常常感到很焦虑。

几个月前,玮涵所在的城市由于疫情原因,要求学生统一在家中上网课。没有了同学和老师的现场监督,这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家长群里,她看到儿子班上有个同学,借口要去上厕所,实际上却是躲在卫生间玩手机游戏,玩得太着迷,翘了一下午的课,被发现后,他妈妈“揍”了他一顿。还有一个同学,课上老师喊她回答问题,刚把她的麦打开,就听到一阵音乐声传来,夹杂着说话声,这才发现这位同学在正襟危坐地刷短视频。

玮涵和丈夫两人都需要去坐班,见状又是一阵焦虑,商量之后,只好让孩子姥姥来家里盯着孩子上网课,但这样下去总也不是个办法。

尊重孩子特性,才能让真正的教育得以发生

在从“教培时代”到“家庭教育时代”的过渡期间,阵痛的由来看似是成绩的压力,实际上是力道错位的问题。

每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培育着力点都不一样。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不同学龄的孩子创造出相匹配的学习环境,需要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时的心理特征、思维习惯与学习节奏。

在家长对孩子英语学习的参与度上,家长们往往在“信任”与“放任”之间反复横跳,很难把握好尺度。而反常识的是,并不是家长参与得越多,孩子的成绩越好。据《家长学习参与和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高频参与与孩子的成绩并不成正相关(“小学生学业成绩随着家长学习参与频率的增加而增高,但初中生家长学习参与频率与子女学业成绩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家长需要找到适度的学习参与节点与频次,关注孩子在当前年龄学龄,是属于“掉队”还是“超前”,并及时扶正。

在学习方式上,家长同样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征,尊重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方式。比如,3~10岁左右的孩子,需要不断重复才能将知识内化,他们的形象思维更强,学习时最好借助图像的辅助;而10岁以上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显著提升,适合训练逻辑、推理、归纳等能力。根据不同年龄的特征去教育孩子,更容易让他们拥有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学习素材中,家长则需要给孩子找到适宜的学习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心理学家利维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理论,提供了一个广受业界认可的角度去观察怎样让学习内容更具针对性。“最近发展区”常用三个同心圆表示不同的学习“区间”,最里面的是舒适区,中间一圈是成长区,外面一圈是恐慌区。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进入成长区,如果学习内容太简单或者太难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要记住:教育不是把树苗拔高,而是培育适宜的土壤。如今的家长可以充分享受时代的便利,使用适当的工具,如相关学习资源社群、APP、或硬件学习工具,用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科学方法去耐心地浇灌与赋能。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2022年6月23日

猜你喜欢

自我修养教培辅导
退费难、找人难 教培机构悄然闭店却留下“烂摊子”
教培转型
探索青岛特色统战教培新模式
如何提高政工人员的自我修养
优秀小学班主任是如何炼成的
“妥者,稳也;协者,趋同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