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试题解析
2022-05-30魏国靖
魏国靖
一、答题模板
大气受热过程主要涉及太阳辐射、下垫面状况、季节等方面的因素,在解答试题的时候,要遵循以下模板:热量来源+受热过程+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第一,热量来源。大气的能量最主要、最根本的来源是太阳辐射。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
第二,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第三,削弱作用。削弱作用是指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一般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对于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第四,保溫作用。保温作用主要是指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热量的补偿作用。
任何物体受到辐射都会产生热量变化,当物体的温度最高时,其本身的辐射也达到最强。就某区域来说,12时左右,当地的太阳辐射最强;下午2时左右,大气的温度达到最高,大气辐射达到最强状态。
高考地理试题有时会以某地区的农业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学科核心素养。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熟练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新的试题情境中进行迁移应用。
二、试题解析
【例】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结合下图分析,其原因是青藏高原( )
①地势高,距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小得多 ③云层厚,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⑥
解析:青藏高原的海拔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地势高,距离太阳近”说法错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太阳高度相差不大,因此②说法错误。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因此③说法错误。由示意图可知,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相比,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弱,地面长波辐射失散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低。因此气温日较差大。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较多,云层较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白天气温没有青藏高原气温高。晚上,云层较厚,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因此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较小。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