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实证意识,构建历史认识
2022-05-30吴进罗文芬
吴进 罗文芬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高考考查的重點。以2022年广东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直接考查“史料实证”的题目就有第1题和17题,分值合计17分。除了广东卷外,全国卷、北京卷、山东卷以及湖南卷,也都对“史料实证”进行了考查。这些题目形式灵活、内容多样,比较难做。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源上弄清楚试题的命题意图及考查方向,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下面,笔者拟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典型的高考试题,对“史料实证”的考查方向及特点进行分析。
课程标准对“史料实证”素养的具体要求是:“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据此,高考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认识史料,特别是要弄清楚史料的具体类型及表现;辨析史料,能够判断出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运用史料进行历史叙述,构建自己的历史认识。
一、 认识史料
“史料”是指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对于史料的类型,有多种划分的标准。课程标准按照史料的载体,将史料主要分为四类:文献、实物、口述和图像史料。其中文献史料主要指保存下来的文字记录、文字材料,包括史书、档案文书、文集、笔记、书信、日记、地方史志、报刊、碑铭、简牍、族谱等。实物史料是指那些可以明确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的物体,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和遗迹等。口述史料是指人们口头讲述的对过去的回忆,包括回忆录与其他口述史记录,以及神话、传说和史诗等。图像史料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如绘画、雕刻、照片和古地图等。另外,史料还可以分为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和间接史料(第二手史料):“凡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史料”是直接史料,反之则是间接史料。
认识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前提。高考对于史料类型的考查,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20年北京卷的第16题,考查“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即是考查学生对文献史料的认识。再比如2022年广东历史高考的17题,该题设置了三则材料,分别是官方史书、文学作品和文集。第3问的设问:“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既考查了学生的史料互证意识,也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类别的掌握情况。为了让学生准确掌握史料的类型,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帮助他们认识不同类型史料之间的区别,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记忆。
二、 辨析史料
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辨析史料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判断史料的价值和鉴别史料的真伪。
1. 判断史料的价值
不同种类的史料,其再现历史的价值和功用不尽相同。正确判断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步骤,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如2007年广东卷的第26题,材料设置了四则史料,分别来源于《明会典》、《中国婚姻家庭史》和《醒世恒言》,针对这些文献史料,第3问设问:“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要求学生对这些文献史料的价值作出判断。另外,2014年山东卷的38题,有四则材料,分别来源于《中国婚姻史》、巴金的小说《家》和1919年《大公报》的一则新闻报道,题目要求:如果研究“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巴金的小说和《大公报》的新闻报道,应该优先选择哪一个?并说明理由。考查了学生对不同史料价值的比较。再比如2022年的广东高考试题第17题,其第1问“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也考查了学生对官方史书、文学作品及文集的史学价值的认识。
有鉴于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不同类型的史料,对其史学研究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讲解与说明。以文献史料为例:史书,特别是官方编修的正史,史料价值较高;但正史多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往往代表着政治斗争中获胜一方的立场。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内容多有虚构之处;但文学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对研究当时的文化史、思想史以及社会生活史有所帮助。实物史料大都由考古发掘,由于较少受阶级和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文献史料真实可信。但是其作为史料,也有局限性:一是可能“作伪”,二是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和原貌。因此,研究历史时,需要将实物史料与文献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印证、相互补充。口述史料往往是口述者亲历的,可以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但是,由于口述者记忆的偏差和主观上的好恶,也会有不真实的情况,需要辅以其他史料加以证实。以上述2014年山东卷第38题为例,在研究“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这一课题时,应该优先《大公报》的新闻报道。因为巴金的小说作为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的成分;而《大公报》的新报报道既具有即时性,又相对比较客观。
对于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一般而言前者的史学研究价值要高于后者,但也不能绝对化。在判断史料价值时,还“需要注意撰述者的知识背景、主观立场、时代观念、社会环境都会对历史的记载产生重大影响……需要结合研究目的和史料本身的特征判断其价值”。
2. 鉴别史料的真伪
史料是对过去的事情的记录,流传下来的史料,具有主观性、模糊性、残缺性和有限性的特点。因此,在史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能够正确判断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还要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鉴别史料的真伪。如下面两道高考试题:
【例1】(2015·江苏卷)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例2】(2020·天津卷)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
A. 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 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 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 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这两道试题考查了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2015年江苏卷的这道题,通过石刻与纸质文献记录的差异,说明“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而2020年天津卷的试题,则是通过《木兰诗》内容的变化,说明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会受到时代影响,在运用史料说明问题时,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进行辨析。另外,2016年北京卷第40题,要求对西高穴曹操墓的出土文物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说明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争议的原因”。
如何鉴别史料的真伪呢?“一是从资料的来源入手,研究某一文献、遗物的作者是谁,作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等;二是考证史料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事实,史料本身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能否通过其他史料来证明其可信或不可信等”。以上述2016年北京卷第40题为例,如何判断西高穴曹操墓出土文物的真伪?可以围绕材料中呈现的文物的信息,将其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看能否在其他史料中得到证明;判断其墓制结构与出土器物时,要看其是否符合汉代的时代特点;对出土文物上的文字进行辨析,判断其是否真实反映了历史真实等。
三、运用史料构建历史认识
“史料所反映的事实是一种不完全的事实,只有对史料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并通过历史思维,才有可能建构历史事实”。因此,在判断史料价值和鉴别真伪的基础上,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1. 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准确、全面的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是運用史料构建历史认识的前提。高考中几乎所有的历史试题都要求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典型的高考试题如下:
【例3】(2017·全国卷Ⅰ)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这题要求学生根据新、旧唐书中的不同记载,找出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即是对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直接考查。再比如2022年广东高考17题的第1问,要求“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解答这道题,不仅要根据史料的不同类型,判断其研究的价值;还要根据材料的内容,提取与“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相关的有效信息。二者结合,才能完整得出每则材料的研究价值。
2. 运用史料形成历史认识
(1)运用史料论证问题的原则
学生在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形成历史认识时,需要遵循“论从史出”和“孤证不立”的原则。所谓“论从史出”,指的是对历史的阐释、评价等都应该是从史料中总结出来的,不能按照某种事先设定的概念取舍、剪裁史料;而“孤证不立”,则要求多种类型史料互证得出结论。高考试题重视对这两大原则的考查,如2022年广东卷第1题:
【例4】(2022·广东卷)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这道题考查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是对“论从史出”原则的考查。另外,2007年和2009年广东卷的第26题,也都有对“论从史出”原则的直接考查。对“孤证不立”原则的考查,如2020年北京卷第16题,考查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对史料的运用,其第2问“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考查学生利用多种史料互证得出历史结论。再比如上面提到的2022年广东高考17题的第3问:“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也考查了学生史料互证的意识,体现了“孤证不立”的原则。
(2)运用史料得出结论,构建历史认识
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最后的落脚点在于能够引导学生在辨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得出新的历史结论,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典型的高考试题如2022年广东卷17题的第(2)问:“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学生解答这道题时,需要在准确、全面理解三则史料信息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分析、综合,才能够从财政、经济、社会生活、百姓负担等角度,说明白银货币化的影响。因此,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需要重视对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总之,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学科。认识史料、辨析史料和运用史料构建历史认识,是高考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三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根据这三个层次,再结合具体的高考试题,能够使学生形成较为清晰、准确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的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责任编辑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