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服私访”与“虚荣梦碎”

2022-05-30高吉国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赫拉凡人宙斯

摘要:通过对《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症候式阅读,可以发现这则寓言远比表面看上去要复杂,涉及的层次也相当繁多,比如神使与凡人的关系、雕像价格与尊重的关系、赫耳墨斯的多重身份及不被雕像者重视的内在原因等;其寓意也并不仅限于文末提示的“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还可解析出更富时代面向的寓意。

关键词:化作凡人尊重雕像价格虚荣梦碎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因其精湛的艺术和深刻的寓意成为经典的名篇,后被收入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22课“寓言四则”a 。不过对这则寓言的解读多停留于文末的提示“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没有深入挖掘寓言本身包含的更复杂的层面,比如:(1)赫耳墨斯化作凡人,而不是以神使的形象现身;(2)雕像价格与尊重程度的关系;(3)赫耳墨斯的多重身份及不被雕像者重视的内在原因,等等。本文将聚焦于以上几个问题,在做出分析之后尝试对这则寓言的寓意做出新的解析。

一、神使与凡人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人间。寓言的这个开头就起笔不凡,对下文的情节走向及结构布局具有支配和统摄作用,也就是接下来他的遭遇都是在这个背景或前提下发生的。

首先,来到人间之前,在他心目中,凡人对他的态度应该是尊重,他来人间的目的只是探知自己被人们如何尊重或尊重程度有几何。在神人关系中,作为神使的赫耳墨斯先入为主地认为他理应受到人类的尊重。这里没有不尊重,更没有亵渎,只有尊重程度的差异。用解释学的术语来说,赫耳墨斯是带着先见和“前理解”来到人间的。至于他的这种先见最后得到确认还是反驳,就要看下文了。如果从谋篇布局的角度来说,这个开头蓄的势能就很足。如果把“受到多大尊重”,换成“被人类如何评价”,力度上就会差一些。

其次,他来到人间,不是以神使的形象直接现身,而是化作或假扮成凡人,以实地走访的形式得出人们对他的真实看法。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之点。赫耳墨斯是神,而且身兼多职。如果他以神的形象现身,凡人会认得他是神;如果他不是以神的形象现身,他就不会被认为是神或被看作与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在这两种情形下,人们对他的看法会有不同,乃至大相径庭。也就是说,设若他不是以凡人的形式,而是径直用神的形象现身,再问一般人对他的看法,得到的多半不是真话,或真实的看法可能不会被完全表达出来。正是因为他的“微服私访”b,才得出了人们对他的真实看法。赫耳墨斯改头换面化作凡人,才听到了真实的声音。在正常的情形下,人们并不会也不需要假装;但在一些复杂的情境下,特别是关系到自己的利害时,人们往往有假装的情形发生。

再次,赫耳墨斯伪装成凡人来到的是雕像家的工场,而不是其他地方。这个地点的选择初看漫不经心,实则另有深意:赫耳墨斯在人间得到的是雕像者对他的看法,实际不是对他,而是对他的雕像的看法。这里面涉及神(神使)与雕像、雕像与价格、价格与尊重等复杂的关系。这个放在后文另行论述。

二、雕像与价格

赫耳墨斯到了雕像者的店,先后问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价格,前者值一个银元,后者还要贵一点,之后才问了他自己的雕像的价格。雕像的价格,周作人的译本是“一个德拉马克”c 。一个德拉马克就是一个银元,因为并不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所以存而不论。这里有一个细节容易被忽略:宙斯雕像可卖的一个银元到底是贵还是贱。说贵或贱似乎都说得通,但如果联系全文,如姚建庭分析的:“根据前后文判断,拿一个银元买一尊宙斯的雕像,不是贱,而是比较贵的价格。”d

赫耳墨斯分别问宙斯、赫拉和他自己雕像的价格这个顺序是不能变的,它一方面是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按照阅读的心理惯性和赫耳墨斯的自我期待,它的雕像应该比宙斯和赫拉的都贵一些,也就是这三个雕像的价格呈现由低到高的次序排列。另一方面,看完下文会知道,读者和赫耳墨斯的期待都落空了,他的雕像不但不比前两者更值钱,而且其价格可以低到如果买了那两个,这个可以算添头,白送。

这里也涉及这篇寓言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通过对话推进情节,展示形象。赫耳墨斯抱着满满的期望来到人间,先后问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价格,一个比一个贵,蓄足了势,以为自己的雕像价格还会更贵一些。不过,结果却是他的雕像根本不值钱,让他满腔的期待完全落了个空。用中学语文常用的一个术语来说就是“欲抑先扬”,这样会使行文更曲折,增强阅读的兴趣和艺术感染力。

三、庇护与偷骗

在赫耳墨斯问自己雕像价格之前还有一句描写:“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庇護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接下来的问题是:他对自己的认知,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是片面的还是整体的?如果想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稍微多介绍一点希腊神话的知识了。

宙斯是众神之王,是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首,是统治世间万物至高无上的天神。赫拉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奥林匹斯众神中地位及权力最高的女神,同时也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赫耳墨斯(Hermes)是宙斯与迈亚的儿子,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与宙斯、赫拉和赫耳墨斯相对应的罗马神分别是朱庇特、朱诺和墨丘利(Mercury),一些英译本是用罗马神的名字来对译希腊神的名字。

赫耳墨斯是天神宙斯和诸神之间的传令使者e,后也把天上的消息传送到人间。他通常的形象是头戴宽边帽,手拿信使的权杖,一个手袋,双脚生有双翼。 f 神使是他的一重身份,是真实的。那他的另一重身份“商人的庇护神”呢?希腊神话中说他“既是道路和旅人的保护神,又是商业和商人的保护神。他能使商人在买卖中获得利润,取得财富”g。这样看来,他的商人庇护神的身份也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他的神使和商人庇护神的身份都是真实的。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这两重身份足以使他获得人类的尊重吗?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1)神使。赫耳墨斯的这重角色——诸神之间沟通的使者,和人间的普通人,再具体一点就是雕像者,实际关联度不大。(2)商人的庇护神。在古希腊,说到商人,一般指的是驾着船从事远洋贸易的人。雕像者,至多算一个小手工业者,算不得商人。所以,作为商人庇护神的赫耳墨斯并不被作为人间普通一员的雕像者所看重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里的商人如作广义理解——包括雕像者在内,“商人的庇护神”意思就是周作人译本中的“招财进宝”,那他就应该受到包括雕像者在内的商人的尊重。实际情形却是他根本不受待见,这背后有没有一些隐情呢?

有一个方面容易被忽略:神使和商人庇护者的两重身份是赫耳墨斯的自我认知,而我们不能完全陷入他的这种认知中。对自我的认知,涉及两个重要维度,就是真实与否和是否全部。具体到这篇寓言中,就是一个隐藏得较深的问题:神使和商人庇护神这两重身份是赫耳墨斯的全部吗,或者说他除了这两重身份还有其他的身份吗?

如果想回答上面的问题,视野就不能仅局限于寓言内部了。教材对赫耳墨斯也做了简单的介绍:“古希腊神话里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众神之首宙斯的儿子。”掌管旅行的神的身份在正文中是没有出现的,这里可以继续追问,赫耳墨斯除了这几重身份还有没有其他身份呢?而这对理解凡人对待他的态度是有影响的。事实有可能是这样的:赫耳墨斯心里对自己身份的认定都对,但不够全面。据俄国库恩的《希腊神话》记载:“赫耳墨斯发明了度量衡、数字和文字,并将这一切都教给人们。”而且,“他还是雄辩之神,同时又是狡狯和欺骗之神”。值得一说的是他的偷窃、欺骗和狡诈,这一点在他刚出生偷走阿波罗的牛群事件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库恩这样总结赫耳墨斯:“在古希腊,旅行家、演说家、商人、竞技家,甚至还有窃贼,有谁不敬奉赫耳墨斯啊!”这透露出一个关键的信息:窃贼也敬奉赫耳墨斯。从这个方面来说,关联着赫耳墨斯的是偷窃、欺骗和狡诈。作为小手工业者或者商人的雕像者对以上行为都是痛恨的,因此对作为小偷和骗子之神的赫耳墨斯也就殊少好感,把他的雕像做得简单、粗糙一些就变得顺理成章,他不被包括雕像者在内的人们尊重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赫耳墨斯实际上身兼多重身份,如果他拿出光鲜亮丽的一面,想以此获得人们的尊重,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是故意把阴暗可憎的一面隐藏起来,不但不体谅甚至不想搞清楚不被人们尊重的背后原委,而只是责怪人们为何不尊重他,那他的这种选择性言说涉及的就不仅仅是不诚实那么简单,这种有意为之的背后隐藏的可能是深深的“恶”。

四、寓意之分析

经过上面的分析再来看这则寓言的寓意“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多少会觉得有点错位。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不被重视”。这则寓言中,不被重视的是赫耳墨斯。他认为自己理应受到尊重,实际上却不被重视。说他不被重视,并不是直接说他不被重视,而是拿他的雕像价格与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价格相比而言。事实是,不管是从地位,還是从权力来看,赫耳墨斯都无法与宙斯和赫拉相比。他的雕像价格比前两者低没什么意外,如果说有意外,那也是他感到意外;雕像家和买雕像的人都不会觉得有什么意外。如果说有“不被重视”,也只是他觉得自己没有被足够重视而已。从这个逻辑来说,他的不被重视是理所应当的,是常态,或者说他的不被重视就是他在人间真实的境遇,他认为的应该得到尊重恰恰是他的虚荣之所在。

上述推论要能成立,在逻辑上还需要一个环节:雕像价格的高低表征了尊重的高低。也就是雕像的价格高或卖得贵,代表人们对他的尊重就大,否则反之。这个逻辑有必然性吗?一般来说,雕像的价格高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好,艺术价值好不一定就意味着尊崇程度就高。比如,可以用复杂的工艺雕刻一个坏人的雕像,却并不就表示对他的尊重。辨析雕像与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只是简单提及,并指明这个寓言的寓意之所以能够成立,在逻辑上依赖于如下闭环:雕像的价格高低反映了对被雕像者本人的尊重程度的高低。

其次,“爱慕虚荣”。爱慕虚荣一般指的是喜欢名利和荣耀,羡慕钱财。在这则寓言中,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这句话可作两种理解:(1)想知道自己被人们如何尊重,事实却是并不被重视。这是一般理解的这则寓言想表达的寓意。(2)想知道人间如何看待他,想知道他在人们心目中真正的位置,所以把自己假扮成人,走进雕像家的工场,听取雕像者真实的看法。在这个意义上,赫耳墨斯是有点虚荣,但并不是爱慕虚荣,至少不够典型,他只是想知道人间对他真正的看法而已。周作人的译本比较准确地传达出了这层意思,他是这么译的:“这故事适用于那些为别人所看得毫无价值的虚荣的人。”

结合上文分析,这则寓言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寓意:自视并不等于他观。要走出自己的认知舒服区,学习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需要有从自身立足点对自我的认识,更需要参照他人的眼光来重新校正自我认知。对于那些自视甚高、平时高高在上的人,这点显得尤为重要。那些自视甚高的人,如果受困于“信息茧房”,不能及时吸取来自他人的真实声音,就极易做出看似“理性”、实则有失偏颇甚至南辕北辙的决策,从而给现实带来难以扭转的伤害。这或许是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启示。

a 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页。(文中如无特别说明的汉语译文,皆引自本教材)

b 微服私访一般指的是帝王或官吏为隐蔽真实身份而以平民的装扮秘密出行,探访民情民意或巡查疑难案件。一些影视剧也是以此线索制造冲突和卖点。最后的结局一般是主角亮明身份后,恶霸得惩、奸臣得罚、正义得伸、沉冤得雪。

c 〔古希腊〕伊索:《伊索寓言》,周作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12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d 姚建庭:《一个银元是“贵”还是“贱”?》,《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1年第10期,第52页。

e 〔古希腊〕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周作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81页。

f  Roman L,Roman M. EncyclopediaofGreekandRomanMythology. New York: Facts on File,2010,p220.

g 〔俄〕库恩:《希腊神话》,朱志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参考文献:

[1]罗良清.寓言文体解读——从《伊索寓言》说起[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谢君.寓言的语篇分析——以《伊索寓言》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张励耕.假装与语言游戏[J].世界哲学,2016(5).

基金项目:2022年衡阳师范学院院级教改课题“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编号:JYKT202217)

作者:高吉国,文学博士,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文学批评与文学教育。

编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赫拉凡人宙斯
探索不凡,引领可持续
凡人光阴
凡人善举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陆地开来“宙斯盾”
蜣螂的报复
不要迷恋神,神也是凡人
谈赫拉巴尔“河畔小城”三部曲的诗化叙事艺术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