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概念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2-05-30王科娜
王科娜
[摘 要] 文章以分式概念教学为例,提出分式概念教学的路径,并以此教学路径(经历发现、经历类比、经历抽象)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关键词] 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分式;概念教学
在概念教学中,通过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概念发现、类比、抽象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生成[1]. 笔者以分式概念教学设计为例,探寻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有效路径,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教学设计与剖析
(一)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 讲清分式的概念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维的学习分式,从而得到研究分式的基本路径,不断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核心素养. 在整式的四则运算中,由于整式的除法的结果不一定是整式,由此得到分式的概念. 类比整数与分数统称有理数,获得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的结论,能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意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教学目标剖析
1. 掌握分式的概念,明白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 能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
3. 由分数的研究内容及路径获得分式研究的内容及路径.
第一个教学目标完成的标志:能判别一个代数式是分式还是整式,理清分式与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清分式与整式的相互联系;在分式有意义的情况下,能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第二个教学目标完成的标志:能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分式.
第三個教学目标完成的标志:回顾分数的研究思路,获得研究分式的基本流程是定义—性质—运算.
(三)教学难点剖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可以为本课学习的储备. 如:整式及其运算,分数及其运算等. 如果只是理解分式的概念并不难,难的是理解分式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分式与整式的联系和区别. 所以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经过类比分数、类比整式,获得分式研究思路,这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抽象素养.
(四)整体教学思路
首先,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实质是整数相除的商,当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结果用分数表示. 其次,让学生回顾整式的除法运算,当两个整式相除,当相除的结果不是整式时,怎么办呢?于是有了分式. 在研究分数时,先确定研究对象,再探索性质,最后研究运算法则,类比分数确定分式的研究也是这样. 根据数系的扩充过程,从整数、分数到有理数,类比代数式的扩充从整式、分式到有理式.最后,让学生厘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即整式与分式、分数与分式.
(五)教学基本流程
1. 从分数到分式,类比发现
问题1:任意取两个整数,计算它们的和、差、积、商. 其结果都是整数吗?
生:两个整数的和、差、积一定是整数,但是商不一定是整数. 如3与-4的和为-1,差为7,积为-12,但是商为-.
追问:当两个整数相除的结果不是整数时,结果用分数表示,你能说一下-的意义吗?
生:-是指把-3分成4份,每一份是多少?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整数的四则运算,发现分数的本质属性,为后面研究分式提供范例. 同时,看到数系拓展的发生过程,即从分数到分式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问题2:如果用s(单位:km)表示路程,用v(单位:km/h)表示速度,如何表示行驶时间呢?
追问:任意两个整式的和、差、积、商一定是整式吗?
师生活动:当用s表示路程,用v表示速度,时间可用来表示. 两个整式的和、差、积都是整式,如x+(x2-1)=x2+x-1,x-(x2-1)=x-x2+1,x(x2-1)=x3-x,而两个整式的商x÷(x2-1)的结果却不是整式.
追问:类比分数,如何表示x÷(x2-1)的商呢?
师生活动:类比两个整数相除,结果不是整数时,可用分数表示,那么两个整式相除,结果不是整式时,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即x÷(x2-1)=.
设计意图 用类比整数相除的方法,引导学生研究整式相除的运算,发现需要引入新的式子表示两个整式不能整除的结果,从而引入分式.
问题3:(1)有两块田,第一块x公顷,年产棉花m千克;第二块田y公顷,年产棉花n千克;这两块田平均每公顷的棉花年产量是______.
(2)一辆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从A城到B城需t小时,如果该车的速度增加v千米/时,那么从A城到B城需要______小时.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两个分式,分别是,,同时指出这是一类新代数式,本章主要研究这一类代数式的性质、运算及应用.
设计意图 引入两个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用分式这种代数式表示的事例,并指出本章的研究主题及其主要内容.
2. 类比发现,抽象分式概念
问题4:回顾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分数的有关知识,类比分数的研究思路,说说此类新的代数式应该如何研究?
师生活动:立足教师引导,师生一起回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数的通分约分及运算,从而总结研究分数的基本思路是先学定义、再学性质、最后学运算. 以此为路径,师生共同提出研究分式也应该按先定义、再性质、最后运算的思路.
设计意图 师生共同回忆分数是为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从而生成研究分式的基本路径. 同时,也确立了这一课的学习内容,即分式的定义、分式的性质以及分式的运算.
问题5:请比较这类新代数式与分数、整式的异同,说明这类新代数式的特征.
师生活动:教师让学生观察新的代数式:,,,,发现它们都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如果用两个A,B表示两个整式,那么这类代数式可以表示为(且B中含有字母).
追问:类比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那么整式与分式可以统称为什么呢?
生:有理式.
问题6:之前学过的整式与这里学习的分式有何区别与联系呢?分数与分式呢?
师生活动:通过是整式,而是分式,说明了整式与分式的区别在于整式的分母中没有字母,而分式的分母中有字母,二者的联系就是分式是整式的除法运算. 通过是分数,而是分式,这也充分说明分数是分式的特殊化形式,分式是分数的一般化形式.
问题7:下列式子中的字母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
问题8.当a取何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3. 回顾反思,小结提升
(1)分式是如何定义的?要使分式有意义,必须满足什么条件?(2)说说你眼中的整式与分式. (3)我们是如何发现分式,认识分式的呢?(4)对于分式,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应该研究分式的什么内容呢?
教学反思
(一)经历发现的过程
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组织活动的目的之一[2]. 在整数的四则运算中,整数的加、减、乘三种运算的结果都是整数,而除法运算的结果并不是整数,于是引入了分数的概念. 分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均分物品与度量的需要. 借助现实情境,把现实情境一般化处理后,获得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学生发现在整式的运算中,整式的加、減、乘三则运算的结果都是整式,而相除的结果不一定是整式,必须引入一类新类型的代数式,于是分式自然生成,分式是从数到式的抽象,是代数运算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历类比的过程
新的代数式——分式被发现后,为了能合理地进行分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师生共同回顾研究分数的历程,学生忽然发现,原来分式的研究路径与分数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即首先给研究对象下定义,接着探索研究对象的基本性质,然后制定研究对象的计算准则,最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现实中解决问题. 这也从整体的视角建构了学生研究的思路,对于学生系统化学习数学知识、丰富学习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经历抽象的过程
在整式的四则运算中发现了分数的本质,即分数是两个整数相除的表现形式. 通过类比的方法获得了分式的本质属性,即两个整式相除所得的商,且让学生在现实事例中发现分式的存在.学生给分式下定义时,认为两个整式的商就是分式,笔者通过举例的形式,让学生发现分式的分母中必须有字母这一关键条件. 在符号化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把分式与分数比较,把分式与整式比较,从而发现将分数一般化得到分式,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表现形式. 最后,通过两个例题,进一步巩固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等知识. 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抽象的过程,使学生积累了数学概念形成的活动经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孝辉. 基于问题驱动 凸显生本课堂——以“分式”教学为例[J]. 中学教研(数学),2021(05):26-29.
[2] 严艳. 单元整体教学中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以“分式”单元起始课为例[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2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