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被子”故事的精神内涵
2022-05-30王文珍彭岗
王文珍 彭岗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紅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他指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深入探讨“半条被子”故事的精神内涵,对于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半条被子”故事饱含着冷暖在心、风雨同舟的为民情怀和为民初心
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自诞生之日起,就心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勇担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就把“一切为了人民”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人民风雨同舟。“半条被子”故事见证的是美好初心,是宁可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的为民情怀,是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
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仍然不忘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后,虽然处于严酷的战争环境,党和红军仍然不忘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1934年10月22日,红军总政治部以代主任李富春的名义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队在白区行动中,不许丝毫损害工农群众的利益,以及无组织的乱没收行为。11月6日至13日,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二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陆续抵达汝城县休整。发布了毛泽东、朱德署名的《出路在哪里?》的文告,向广大群众宣传红军与广大劳苦大众是一家人,“我们要使每一个工人农民有衣服穿暖,有饭吃饱”。驻扎在汝城县文明司(今文明瑶族乡)沙洲村的红军,也广泛宣传党的主张,播撒革命火种,扩大党和红军的影响。当地像徐解秀一样贫苦的农民,正是从红军的宣传中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是他们的大救星。
用自己的模范言行与贫苦群众共克时艰。红军长征途中,物资供给状况很差,缺吃少穿是常态。尽管如此,每到一地,红军总是把打土豪得来的一部分衣物、粮食等分给贫苦群众,与他们一起共克时艰。1934年11月17日,3名女红军来到徐解秀家,跟她拉家常,宣传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还把打土豪得来的衣物、粮食分给她家。时值初冬,山区天气转寒,徐解秀邀请女红军住到家里,大家围着烤火盆取暖,很快就熟络起来。3名女红军平易近人、访贫问苦,尽力帮助老百姓的模范言行深深感动了徐解秀一家人。1976年,宜章县农民李庆武回忆道:红军过境宜章时,正好碰上收红薯的季节。群众见红军战士饥饿,请他们吃红薯,他们总是微笑着拒绝。后来见老乡们的态度实在诚恳,他们就吃了一些并照价付钱。
始终为人民群众送温暧谋幸福。1934年11月17日晚上临睡前,徐解秀带着女红军来到厢房,女红军见简陋的床铺上仅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破棉絮,根本抵挡不住寒冷,便拿出了她们仅有的一条被子,和徐解秀母子合盖,让徐解秀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夜晚。当大部队出发时,女红军商量把唯一的行军被留给徐解秀家,徐解秀不肯接受。女红军对她说:“我们干革命,为的就是老百姓。”相互推让间,红军大部队开始翻山,女红军十分着急。这时,一位女红军从背包中摸出一把剪刀,把被子剪成了两半,另一位女红军拉着徐解秀的手说:“大姐,这下你可别推辞了,这一半你就收下吧!”就这样,一条被子,剪成两半,一半留下温暖,一半带走希望。始终为人民送温暖、谋幸福,这就是共产党和红军永远不能忘却的美好初心。
“半条被子”故事印证了血脉相通、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和军民情谊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和人民军队自诞生那天起,就与人民群众血脉相通、鱼水情深。一部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深情的历史。“半条被子”故事传递的就是浓浓的军民真情带来的无比温暖。
在人民军队爱人民中见证血脉相通的鱼水深情。1934年8月18日,正是稻熟梨黄的时节,红六军团的一个通讯连进驻桂阳县城郊燕山村,露宿在一片梨树林里。第二天部队开走后,老百姓发现,黄灿灿的果子一个也没有少,这就是“夜宿梨山、秋毫无犯”的佳话。同年11月,文明司沙洲村驻扎着中央红军的总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当红军首长发现文明司秀水村一带正流行疟疾后,立刻派卫生员给患病者看病、送药,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群众十分感动。住在徐解秀家的3名女红军第二天起床后,也忙着在村里给老百姓看病,还帮助徐家做家务。秀水村村民欧辛娥一直珍藏着红军赠送的药箱,她告诉后人:“红军药箱是传家宝,红军精神忘不了。”红军经过通道县的临口、下乡、菁芜洲、县溪等地时,先后给近千余穷苦百姓送去粮食、衣被、食盐等物。
在人民群众爱党拥军中见证血脉相通的鱼水深情。群众把红军当成恩人、亲人,纷纷把藏起来的粮食拿出来主动献给红军,还自愿给红军当挑夫。很多还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为红军带路,站岗放哨,洗衣做饭,缝制军衣,安置伤病员,帮助红军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红军长征在湖南期间,广大穷苦百姓纷纷自愿加入红军。在大庸县永定镇,“侯清芝一家八口长征”传为佳话。红军长征经过汝城县全境前后19天,全县12万多人中,为红军挑担、带路、做掩护的等就有1.5万余人,许多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上演。3位女红军住在徐解秀家后,徐解秀热情为女红军煮姜茶驱寒、烧热水烫脚解乏,还为她们磨稻谷、缝米袋,徐解秀的丈夫朱兰芳则睡在厨房草垛上彻夜守护。文明司五一村村民朱五斤在百丈岭砍柴时,救回一个受伤的红军战士。大队伍离开时,这个红军战士硬要留下自己的行军被给朱五斤,好说歹说,朱五斤才收下这条被子。这就是“另一条被子”的故事。
穿越历史时空接力传递血脉相通的鱼水深情。跟随贺龙长征的桑植人,解放后剩下不到100人。在洪家关,就留下了70多个寡妇,她们时刻思念再也回不来的丈夫。1984年,84岁的徐解秀常常念叨:“红军姑娘还会回来看我的。”同年11月14日,记者罗开富在《经济日报》发表他写的报道《当年赠被情谊深 如今亲人在何方——徐解秀老婆婆请本报记者寻找三位红军女战士下落》。邓颖超、康克清、蔡畅、刘英、谢飞等15名当年的女红军看了这篇报道之后发表谈话,对长征途中的父老乡亲表达她们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在邓颖超亲自主持下,一场寻找3名女红军的行动在全国展开。虽然英雄已无觅处,3名女红军最终没有找到,但接力传递军民血脉相通的鱼水深情却是炽热滚烫、历久弥新。
“半条被子”故事彰显了同仇敌忾、生死与共的英雄气概和英雄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半条被子”故事留下了不走的宣传队、宣言书、播种机,坚定了人民群众紧跟共产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始终把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我们党和红军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军民一心、同仇敌忾。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中央红军长征时,每次战斗之余,红军一到宿营地,就要召开群众会议,宣传革命道理。红军经过汝城县乡墟屋场时,到处写标语、呼口号、画漫画、散传单,打土豪、分浮财,尽可能地帮助穷苦百姓,深受人民群众拥戴赞颂。苏维埃国家银行在文明街、沙洲村等处设立银行兑换处,红军所用“苏钞”按日兑现,方便了群众。红一军团一到宜章县白石渡,就广发传单,张贴标语,召开工人大会,宣传党的主张。在白石渡,红军还帮助当地组织了3个区苏维埃政府,发展了42名党员,组建了 3 个秘密党支部,成立了一支有60多人的游击队和一支有100多人的武装赤卫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紧紧地把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徐解秀老人在临终前立下家训:“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因为共产党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一半给你的好人。”
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红军选择长征,举起北上抗日大旗,拯救民族危亡,把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赢得了民心。正因为赢得了民心,1934年10月29日至11月13日,中央红军各部先后经过汝城县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当时,汝城濠头圩是敌军驻守的重要据点之一,峭石如壁,易守难攻。红军先头部队在当地群众引路下,顺利占领了石壁山天险,并乘胜攻占了濠头圩,突破了敌人精心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军委纵队和红军主力得以相继入湘。红军在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驻扎时,村民胡四德把从各家各户筹集来的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送到胡氏祠堂红军驻地,交给了红军司务长叶祖令。在红军撤离时,实在拿不出钱,叶祖令只好给胡四德写了一张借据。胡四德一直没有对外声张此事,直到1996年暮春他孙子胡运海在家里墙角上砌新灶时,才发现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装着这张借据。红军过宜章时,敌军在宜章境内修筑大小碉堡110余座。宜章人民为了红军顺利通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捣毁“乌龟壳”(即碉堡)斗争。在20多天的时间里,革命群众共烧毁、挖毁“乌龟壳”百余座,为配合红军突破敌人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就充分证明,因为紧紧依靠了人民群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才能克服千难万险,创造人间奇迹,掀起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滔天巨浪。
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红军在长征期间,与人民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长征途中,红军将领跟普通战士一样,穿草鞋、吃野菜、露天住宿。毛澤东的伙食费与普通战士一样,一角五分钱,没有任何特殊。当时,中央红军后勤部和先头部队来到了汝城县文明司秀水村。驻扎后,红军官兵把自己有限的饭菜分给穷苦老人吃,又给患病的群众看病送药。在家的村民都说红军是好人,是我们自己的军队。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传开了,躲在山里的老百姓都回到了村子里。红三、八军团一支部队驻扎在汝城县外沙珠目时,红军班长钟永帮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爷爷穿得单薄,冻得脸色苍白,嘴唇发紫。钟班长急忙把自己的裤子脱下来,递给这位老爷爷。老爷爷不肯接,他对老爷爷说:“这条裤子虽然不是新的,也不很厚,但穿着会暖和些。”老爷爷激动地说:“如果我穿了你的裤子,你又怎么办,你也会冷的呀!”钟班长恳切地说:“您还是收下吧!”老爷爷含着眼泪收下了这条裤子。1935年12月,红二、六军团经过会同县马鞍乡黄土村时,穷人梁利元怕军队来了遭殃,往山里跑了。红军过后,他回家一看,什么东西也没有损坏,只有几个南瓜不见了。但见厨房里桌上覆盖着一个碗,碗内放着两块光洋和五角铜钱,还写着一张纸条:“老板不在家,吃了你的几个大南瓜,付给瓜钱两块五。麻烦,再见了。”梁利元顿时心里热呼呼的,感到这个军队真好。这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和红军“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风范。
“半条被子”故事揭示了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必胜信念和必胜斗志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鲜明的精神符号和特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大敌人,面对艰巨而繁重的革命任务,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仅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更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唯有这样,才能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挺起民族的脊梁,完成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
用英勇的斗争牺牲开辟前进道路。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后,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用斗争牺牲开辟前进道路。红军进入汝城后,经过了热水、集龙、益将、濠头、永丰、土桥、附城、泉水、井坡、大坪、东岭、马桥、外沙、延寿、小垣、岭秀、盈洞、文明等18个乡(墟)205个村,行程130余公里,历经大小战斗20余次,摧毁敌碉堡100余座,毙敌千余,顺利突破了敌人第二道封锁线,谱写了红军战士英勇善战、克敌制胜的诗篇。当然,要奋斗就要不怕牺牲。1934年11月5日,红军先遣队为了掩护主力红军和辎重部队通过汝城县延寿乡青石寨封锁线,被敌人追至狮形岭悬崖边。红军一个排只剩下7人,而且弹尽粮绝。他们不愿被敌人俘虏,英勇地跳下悬崖。所幸7名跳崖勇士,在下杨村白金洞群众的保护下,得到及时抢救和治愈,伤好后有的赶紧追上部队,有的回到江西中央苏区。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苦战5个昼夜,鲜血染红了湘江。牺牲的红军将士达3万多人,其中师级干部18名、团级干部28名,在湘江转弯处密密麻麻摆满了红军烈士的遗体。但红军将士凭着不怕牺牲的精神,最终突破了敌人重兵布防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聚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的狂妄计划。滔滔不绝的湘江,见证了红军将士的英勇不屈,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
抱着必胜的信念和斗志勇往直前。绥宁瓦屋塘之战中,红五师师长贺炳炎的右臂被敌人炮弹炸成肉泥状,只有锯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当时,没有任何麻醉的条件,医生只能用木工锯子截去他的右臂。手术持续了2小时16分钟,贺炳炎把嘴里的毛巾都咬烂了。手术后,贺炳炎见到贺龙的第一句话是:“老总,我的胳臂没了一只,但心还在,我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继续跟敌人干!”凭借着这样的信念,贺炳炎仅在担架上休息了6天,便又重返战斗岗位。坚定的必胜信念,这是长征之魂的真谛!1984年11月,罗开富在沙洲村采访时,站在一旁68岁的村民朱青松说:“当年红军走后,敌人把全村人赶到祠堂里,逼大家说出谁给红军做过事,大家都不说,敌人就搜家。女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被搜走了,还强拉踢打让徐解秀跪在祠堂里半天。”徐解秀说:“虽然那时候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一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徐解秀始终不忘女红军离开沙洲村踏上长征新征途时的承诺:“等胜利了,我们给你送一条新被子来。”这种不怕牺牲、相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感天动地。徐解秀的孙子朱和荣说:“奶奶临走前的几天,眼睛总是闭了又睁,断断续续地说,那3位红军姑娘会回来看我的。要永远记着红军,要听共产党的话。”
在新时代新长征路上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说,进京赶考没有结束,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新的长征。革命先辈在长征中创造的不朽功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之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将会更艰苦、更漫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阳光在罗霄山绽放,沙洲村早已不复当年模样。2020年,沙洲村的游客接待量就超过了7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了600万元。村集体收入从2014年的3600元提高到4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当地党员干部坚守和传承“半条被子”故事蕴含的精神力量,带领老百姓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半条被子”故事承载的是信念的高度、血脉的浓度、情感的温度、艰辛的程度和奋斗的力度,是推动我们在新时代新长征路上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作者王文珍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一级巡视员;彭岗系二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