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幼儿从绘本阅读到课本剧表演的实践过程

2022-05-30沈雪梅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课本剧舞台绘本

沈雪梅

课本剧是基于绘本改编的,融合音乐、美术、舞蹈、语言、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称为“动态的绘本”。较之于幼儿阅读的静态图画书,幼儿在欣赏、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更能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切身感受到角色人物的情绪变化、情感体验。一部课本剧的诞生,需要幼儿在理解、改编绘本故事的基础上,制作道具、布置场景、尝试表现,最终以儿童剧表演的形式在舞台上精彩演绎。通过教师搭建的有效性支架,幼儿在童言、童语、童演中收获童趣,发展认知,提升情绪表达、艺术素养等综合能力。

一、选择绘本,应遵循审美性及多元化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编排课本剧选择绘本时,教师首先应选择符合幼儿审美趣味的绘本故事。例如在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可爱懵懂的甲龙宝宝“很好吃”因和幼儿年龄相近,对话语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受到幼儿喜爱。而善良勇敢的霸王龙“爸爸”又和幼兒在生活中亲近的人物形象较为接近,他充满爱的语言和行为打动了幼儿的心,符合幼儿对爸爸这一人物角色的设想。在绘本中,幼儿明白了原来温情可以战胜残酷的自然法则,要学会对这个真、善、美的世界报之以爱。

故事中的霸王龙原本打算吃掉小甲龙“很好吃”,后来却对“很好吃”照顾有加,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养育、爱护。情节的发展变化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不断吸引幼儿去思考和想象。另外,在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审美趣味之外,教师还要考虑故事是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例如《樱桃雨》这一绘本让幼儿懂得关爱他人、与人分享;《寄给蛤蟆的信》让幼儿对友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狐狸送枕头》帮助幼儿明辨是非,分清对与错。内容积极向上的绘本才具有欣赏、学习的价值。

其次,绘本的选择要多元化,应与五大领域教育相结合,从不同角度为幼儿的多元智能提供发展空间。涉及健康知识的绘本《牙婆婆》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保护牙齿和牙婆婆工作的重要性。社会领域,如遵守行为规范、承担责任、团队合作等的绘本有《大家一起抓怪兽》《11只猫做苦工》等。科学类别的绘本《神奇校车》《小威向前冲》等,蕴藏着有关自然、生命科学、逻辑等深厚的教育价值。艺术领域,诸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小蓝和小黄》《花格子大象艾玛》则借助艺术自身极强的感染力,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小绘本容纳大智慧,它没有一句教条,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在孩子轻松愉快的同化中,将生命成长的必需养料,润物无声地输送给他们。

二、师幼共读,自主改编课本剧

选择合适的绘本,明确绘本主题后,教师带领幼儿即可进入下一环节——精读绘本。绘本故事情节单纯但不单调,为了转换场景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教师可根据需要将绘本内容分成三到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对应课本剧中的一幕。角色形象的塑造是改编的关键环节。在情境中,教师要揣摩每个角色的特点,设计符合角色的语言,让幼儿共同商讨动作、表情,鼓励他们借助夸张、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再现角色的形象及特征,感受绘本与表演相融合的魅力。如绘本《暴脾气的熊爸爸》,“暴脾气的熊家族的问题就是,他们随时都会发脾气。早上醒来发脾气,晚上醒来发脾气。”经过探讨,幼儿改编为:

旁白:“暴脾气的熊家族问题就是,他们随时都会发脾气。”

熊爸爸:“嗷吼吼!我不想起床!我还困着呢!”

熊宝宝:“嗷吼吼!我不想睡觉!我根本就不困!”

三、制作道具,为表演添砖加瓦

服装道具能给表演增色,使演员更投入,情景更真实,共鸣更震撼。从舞台的布局到演员的站位到服装的设计,幼儿皆可参与设计、决策。幼儿能做的尽量放手让他们去做,让他们在天马行空的创意中大显身手。

在表演课本剧《会跳舞的狮子》时,需为扮演狮子的小演员进行装扮,教师先引导幼儿回忆狮子的外形特点,再鼓励幼儿用各种材料表现这些特征。有的幼儿尝试用麻绳做出狮子面部的鬃毛,也有幼儿剪出长短不一的锯齿状卡纸来表现,还有幼儿系上黄色披风扮演狮子。表演背景中所需的舞台道具,幼儿也努力尝试制作。在《狐狸送枕头》这一课本剧中,幼儿自主穿梭在各个活动室中寻找可用材料,他们用纸砖垒鸡窝,用纸盒搭建大门,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审美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着材料的提供者、想象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的角色,幼儿则沉浸在制作、创造的快乐中,爱在其中、乐在其中,努力让角色更形象、场景更逼真、游戏更好玩。

四、匹配音乐,增强课本剧感染力

音乐是课本剧的灵魂。恰当的音乐会让课本剧表演更富有感染力,同时也能让表演者很快沉浸到扮演的角色之中。谁来选音乐,如何选音乐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尝试根据故事内容及情节发展选择匹配的音乐,例如用紧张急骤的节奏表现角色狂怒的情绪、激烈的争斗、情节发展中的高潮部分;欢快活泼的乐曲表现欢乐的心情、角色间快乐的互动。

在音乐的选择中,幼儿的主动性也不容忽视。一般,教师会提供一些音乐片段,请幼儿倾听后根据故事内容进行选择。在课本剧《爱跳舞的狮子》中,幼儿选用《兔子舞》表现狮子模仿兔子开心跳舞的片段;赵成宇的《爱在四月雪》则被幼儿选择应用在旁白及故事的推进部分。另外,“爱给网”“熊猫办公”“酷狗”“网易云”等网站中的音乐素材较多,更易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

五、角色分配,发挥其教育效能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角色分配首要的原则是尊重幼儿的意愿。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引导幼儿优化表演团队的角色搭配,在角色的选择与分配中,发展幼儿自我决策能力和协商、合作能力。通常班里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会先承担一些较为复杂的角色,我们可引导幼儿以强带弱、以点带面,促使幼儿之间相互学习。

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角色的选择与分配环节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要在此过程中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适时有效的引导。

实践中,还会出现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例如在表演《小狗的一天》时,当时剧情里没有兔爸爸,可幼儿在讨论时认为一个真正的家应该有兔爸爸和兔妈妈才完整。于是,幼儿推选了一个男孩当兔爸爸,这样就使得剧情更加丰满、有趣。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幼儿这些鲜活的想法,并给予理解和支持,使幼儿的想法得以实现。

六、舞台呈现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本剧表演经过前期的师幼准备,教师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开展表演游戏,并利用“六一”“国庆”等节日庆典活动进行舞台呈现。但幼儿缺乏舞台表演经验,对表演也缺乏一定的认识,在表演时易出现以下问题:

首先,表演者在舞台上的站位问题。表演时,小演员易把后背给观众,不懂得在舞台中间位置表演。虽然老师多次提醒,幼儿在表演时总难以兼顾。

其次,幼儿表演时有时会提醒同伴,“不对,这样说(做)不对,你应该……”。对于表演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开展总结评价活动,不仅要指出不足,还应发现幼儿在表演中的亮点及优点,调动幼儿后续表演的热情与积极性。

幼儿从阅读绘本到表演课本剧,把静态的绘本转化为动态的戏剧表演。在这个充满无限想象和创意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将幼儿的生活经验融入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培养幼儿发现、感受、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注:本文系2022年度阜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课本剧”促进幼儿美育的研究》(课题立项号:EJK018)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课本剧舞台绘本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绘本
绘本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绘本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我们的舞台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