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戏剧在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效用机制

2022-05-30袁颖玲王文佳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育校本戏剧

袁颖玲 王文佳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期。学生的压力不仅来源于高中较为繁重的学业任务,而且还源于青春期的烦恼、人际交往的困惑、社会竞争的激烈等。因此,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全程地健康发展,成为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心理健康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日趋丰富,其中教育戏剧的运用在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教育戏剧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就是旨在通过開设教育戏剧课程,充分发挥教育戏剧的艺术效能,增进学生对他人及自我的理解,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湖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自2018年起,积极开发和建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通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将教育戏剧运用到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中,以戏剧促进学生情感体验,以情感体验深入学生内心世界,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心育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戏剧心育校本课程的优势

目前,心理健康课程设计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 “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为核心目标,如向学生讲解情绪“ABC”理论,指导学生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另一种是以“团辅”形式开展活动课,如以破冰游戏开展减压活动。这些课程设计虽然注意到了学生的参与和情感体验,但更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放在了次要位置。

事实上,心理健康课的学习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教育的关键,心育课程更应该帮助学生探索自我、获得心灵的成长,从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到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进行教育。

与以上两种倾向相比,以教育戏剧模式开展的心育课更有生命力,通过文本选择和情境构建,学生可以进入故事主人公的世界,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同时,由于故事情境发生在“他人”身上,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了安全感,使得学生可以更投入地探索各种心理情境,“看见”不同的可能,从而引发与自我的联结,让课堂真正回到关注自身的体验。

教育戏剧心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奇迹一英里》是学校为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开设的一节心理健康课。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由于学业难度的增加及对新环境的不适,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目标、自我认知产生了怀疑,在遇到挫折时往往会产生放弃、无能为力等想法。本课主要运用“自我效能感”相关理论,以教育戏剧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探索在学习中如何培养信念感。根据教育戏剧心育课程实施过程,本课的实施有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文本的选择与情境创设阶段。教育戏剧的文本选择是否恰当决定了课程质量。好的文本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提供开放的视野,让学生在戏剧中找到“共鸣”。

本课的文本选取英国短跑运动员、神经学家罗杰·班尼斯特创造一英里跑世界纪录的真实案例。事件发生在1945年—1954年,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时代背景下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师利用影音文字材料,带领学生想象并塑造出“罗杰·班尼斯特的生活”情境。

第二,团体活动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热身游戏以及上一阶段的情境构建,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并展开活动。运用定格雕塑、大脑拳击场、旁述默剧等戏剧策略,带领学生走进焦点人物的生命历程,切身感受人物内心的冲突与抉择,体验人物内心的信念感。

在定格雕塑环节,教师创设情境:假如罗杰向他人说了自己的想法,会收到什么反应?请学生分组演绎罗杰的家人、朋友和记者,表演定格雕塑。学生在肢体的表演中感受焦点人物面临的各种“声音”和“阻挠”。

随着故事的发展,教师开始讲述罗杰勇敢尝试但屡次失败,对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产生了动摇。在大脑拳击场环节,两组学生分别收集质疑自己的想法和坚持下去的理由,并以“恶魔”和“天使”的角色展开擂台,互相说服对方。结束后请学生思考刚刚提到的质疑或是坚持下去的理由,有哪些触动了自己。

第三,总结与分享阶段。团体分享总结阶段是引发学生将焦点人物的命运与自己“联结”的关键阶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生活中,有哪些特别想实现的理想或者目标;对照戏剧中的人物,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和增强自我信念感的行动路径有哪些;理想目标未能达成后的应对与调适等问题,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观察学生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从以上课例中可以看出,将教育戏剧融入心育课堂,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在感到安全、放松的环境中,更愿意主动调动思维,积极参与情境体验。另外,课堂本身注重体验的过程而非结果,营造了更加开放与包容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到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从而培养学生自我觉察、关爱他人的积极心理品质。

教育戏剧心育校本课程的设置

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及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学校在教育戏剧校本课程开发中,主要设置了自我意识、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习辅导及生涯规划五个模块。课程的实施均采用教育戏剧的方式,课程文本则选择适应学生思维的新闻、影视、绘本、故事、歌曲等,帮助学生解决在高中3年不同学龄阶段的实际问题。

以高一上学期为例(如表1所示),围绕自我意识、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习辅导、生涯规划的主题方向,通过单元内容的设定、戏剧文本的选择、心理教师的引导,帮助新学生解决入校后面临的环境适应、目标设定、选课分班、心理普查等问题,从而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生活,悦纳“不完美”的自己,赞赏“比我好”的伙伴,尊重“不一样”的同学,最终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教育戏剧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不同阶段校本课程的实施和不同学龄段校本课程的设置,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达到正确自我认知、全面自我体验、实时自我调适的目的。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心育校本戏剧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有趣的戏剧课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