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文化进校园的价值、困境及路径探析
2022-05-30余雪琼
余雪琼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宜昌是屈原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宜昌市中小学校探索、挖掘和发扬屈原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动屈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青少年中凝聚起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责无旁贷,使命光荣。
屈原文化进校园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指导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推进屈原文化进校园,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校文化的提升与社会的发展,更有助于屈原文化的传承。因而,可以从时代育人价值、校园文化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认识屈原文化进校园的价值意蕴。
回归教育育人本原,助推屈原文化传承。学校教育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屈原文化中蕴含着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哀民多艰的民本思想、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独立不迁的高尚情操、九死未悔的初心信念,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够在他们心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成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助其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中诠释、运用和发展好屈原文化,这是教育回归原点和育人本质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应有之义。
基于文化回应教学,促进学生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学校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屈原文化静水流深,是涵养中华文化根脉的源泉,由此延伸发展出的家国天下情怀,几千年来在不同层面指引和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屈原文化蕴含提升文化自信的丰富资源,“竭诚以事君兮”的忠诚,“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的忠正,这些都很容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进而激发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构建以文化人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浸润,只有彰显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品位,学校才能实现时代发展、学生成长的要求。可以说,学校建设的核心体现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文化建设凸显着学校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核。屈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屈原作品以及后人对屈原作品的阐释和评述、“屈原精神”与社会风俗融合形成的文化现象、屈原生平活动轨迹及其诗赋内容命名地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依托屈原文化构建健康向上、风清气朗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创建师生健康良好的精神家园。
屈原文化进校园的现实困境
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21年,教育部颁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些指导意见的出台引起了中小学校在课堂内外对屈原文化的关注,但由于体制机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屈原文化进校园仍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
教育力量相对薄弱。一是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在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对屈原文化等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掌握的深度不同,而职后对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明显不足。一方面,教师对屈原文化内涵掌握不够精准、缺乏专业深度,使得屈原文化进校园核心支撑力不强;另一方面,教师对屈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认知不足,实施方法不当,从而降低了屈原文化进校园的影响力。二是教育资源配备不足。师资方面,由于专业的、专门研究屈原文化的教师相对不足,屈原文化课程多由校本课程教师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课程设置方面,只有语文课程和校本课程中涉及屈原文化,其他学科与屈原文化的有效衔接明显不足。三是社会力量参与不够。教育系统尚未形成组织化的屈原文化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缺乏经常性地屈原文化教研交流,关于屈原文化进校园的特点、载体、方式、评价等还处于教师个体摸索阶段;社会层面对屈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屈原文化研究仍停留在学术探讨阶段,学术成果进校园渠道不够畅通,教师参与校外屈原文化研究的机会微乎其微,学校往往陷入“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
方法途径单一保守。一是教学方式传统。在屈原文化进校园已有的探索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教学方式一般为多媒体直观展示,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用传统的朗读来强化记忆。这些简单的方式导致学生对屈原文化认知相对粗浅,缺少情感共鸣,缺乏对屈原文化价值意蕴、时代内涵的理解与反思,使得学习效果停留在认识、了解的浅层阶段。二是活动载体单一。屈原文化进校园的方式应该是多样态的,而不应局限于单一僵化的知识传递方式。就当前而言,仅依靠校园内部力量支撑,屈原文化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多以单一式、断点式、硬融入的方式出现,如朗诵一首屈原作品,画一幅关于屈原的画作等,缺乏系统地谋划、持久地发力和全方位地融合。三是教学资源不足。学校、教师可利用的屈原文化资源仅限于为数不多的校本教材、有限的多媒体资料等,校外优质资源如屈原文化专家学者、端午习俗(文化)平台以及节庆活动、比赛等,学校能够综合运用的机会较少。
深度融入效果不佳。一是学科融合度不高。屈原文化应注重各学科融合发展,教学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和体系化。但在当前学校开展屈原文化教育实践中,学科教材里面涉及屈原文化的并不多,只有语文学科涉及部分节选,屈原文化进教材范围不够广。二是过程形式化突出。一方面,由于不少学校、教师对于屈原文化进校园还处于一种观望态度,使其犹如蜻蜓点水停留于表面的现象较为突出。另一方面重形式、輕素养的问题普遍存在,没有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达到以文培元的目的,也没有真正与校园文化融合,更没有内化为学校自身的文化,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三是成效差异化明显。当前相对进展明显、形式丰富的多为市区学校,而在乡镇及农村学校则推进缓慢。如,在宜昌市,各城区学校及屈原故里秭归对屈原文化教育较为重视,但乡镇中小学暂无明显进展,推进力度呈现市区向外依次减弱的现象。这种差异反映的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更是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在屈原文化进校园的起步发展阶段,断崖式的差异会影响屈原文化进校园的整体成效。
屈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路径
屈原文化进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既体现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注重统筹推进,致力协同发展。加强统筹设计,兼顾学校师生的共性与特性。一是建立科学的指导意见。相关文化教育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重点针对屈原文化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对屈原文化进校园进行科学安排,强调素养导向、系统规划,对课程教材进行体系化凝练,分学段、分学科提出要求,明确指导性、操作性意见。二是建立普适性评价体系。在该体系之上,鼓励学校结合当地特点创新发展,以避免各地学校与学校间的差距过大。鼓励各学校间加强学习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做出亮点和特色,切实推动屈原文化进校园取得实效。
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素养。教師是屈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展者,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确保屈原文化教学的有效展开,就需要提升教师的屈原文化综合素养。一是做实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屈原文化专业知识培训,促进屈原文化教学相长,实现文化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通过听专家学者讲座、参加学术研讨交流会、组织参观等形式,让教师对屈原文化了解得更深、更透。二是加强交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开展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之间自觉主动地进行交流,不断进行课后反思,逐步提升屈原文化素养。通过屈原文化精品课比赛、教师学生评课等引导教师自觉探索屈原文化融入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的认知与方法。
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效。课堂教学是传承文化最好的载体,一定要抓好这个关键。一是屈原文化有机融入全学科,渗透在全学段各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屈原文化教学,让屈原辞赋走进语文学科,屈原生平简介走进历史学科,屈原《天问》走进物理天文学科,屈原思想文化走进政治学科,把屈原作品编成歌曲走进音乐学科,描绘屈原风骨走进美术学科等,实现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屈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二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屈原文化传播载体。用活动育人,以“弘扬屈原文化、传承屈原精神”为主题,通过情景演绎、模拟教学等形式,讲述屈原文化的历史渊源,解读屈原爱家爱国、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精神,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屈原文化的精神内涵,自觉承担起发扬传承屈原文化的重任。
整合多方资源,拓展传承路径。一是让社会资源融入校园。把研究屈原文化的专家学者“请进来”,为学生讲授纪念屈原的相关知识,用专业的水平吸引学生。让学生“走出去”,参加与屈原文化相关的活动、表演、诗会等,开阔视野。其他力量“联起来”,打造“重走屈原路”研学旅课程,从秭归乐平里,经湖北荆州的纪南城,到湖南汨罗江畔,追寻屈原人生踪迹,在身临其境中理解屈原,歌咏并撰写诗歌,抚今追昔敬先贤。二是用文化活动浸润校园。搭建平台开展活动,开展“屈原少年”评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学屈原,争当屈原一样的新时代爱国者。利用端午节、青年节等节日开展屈原文化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诵读大赛、文化研讨等多样化活动,寓教于乐,在赛中受教、学中受教,建设体现屈原文化的校园特色文化。利用校园基础设施展示屈原文化,如打造与屈原作品息息相关的“芝兰门”“修远坊”“橘颂坊”“香草园”等校园景观,让屈原文化视野可及,随处可见,熏陶学生,激发学生对屈原文化的认同。
责任编辑/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