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功能发挥探析

2022-05-30周宇

东方收藏 2022年11期
关键词:功能

摘要: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运河文化的珍贵价值不言而喻。“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已成为共识。作为传承、保护、弘扬运河历史和运河文化的重要阵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如何发挥好自身独特的功能,尤为重要。本文从公共服务功能、对外交流功能、旅游观光功能和科学研究功能四个主要功能着手,对其功能发挥进行探讨,以期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功能

目前,学界与业界在大运河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中国知网,以“运河博物馆”为主题词进行搜索,截止到2021年8月31日,获取相关文献79篇(如图),而其中关于大运河博物馆功能的文献研究十分少见,然博物馆的功能发挥应是博物馆的存世之基、立身之本。因此,笔者试图结合国内外已有经验,探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下简称中运博)的功能发挥,以供参考。

一、公共服务功能

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展览展示、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教育,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公共服务功能可以说是博物馆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是面向包括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各个年龄段群体在内的全社会群众开放服务的。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博物知识和历史学识的普及,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全民综合素养,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最终起到增强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目前,中运博有2个常设展览、6个专题展览和3个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常设展览包括“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向观众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专题展览有“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隋炀帝与大运河”“紫禁城与大运河”“运河湿地寻趣”,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观展群体的需求,从不同角度展现大运河的各种风貌;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则有“河之恋”“运河上的舟楫”“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①,通过“科技+艺术+文化”的理念,大大提升了观展的体验感。

整个博物馆的实体建设是其功能发挥的基础,包括馆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创意设计、藏品的数量和质量、服务队伍的构建等。首先,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互动性。随着社会进步,群众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只有经过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才能真正地吸引访客参与其中,“科技+艺术+文化”的设计理念是必须要坚持贯穿其中的。中运博是新建场馆,自然吸取了较为前沿、更加科学的设计理念,现有的十余个展览也定是精品力作,但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密切关注群众需求也是中运博办展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次,要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一方面,中运博作为一个新建博物馆,与其他同类运河博物馆相比,不具备藏品资源上的优势,因此须通过提高藏品资源使用效率来优化公共服务功能。针对已有藏品进行精准分类,组织深挖藏品的文化艺术展览价值,明确中运博具体时期下的办馆目的和服务宗旨,如为弘扬扬州本土文化特色服务,为弘扬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服务,为满足群众特定阶段的特定文化需求服务等,在此基础上,策划形式多样、主题多变的藏品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物收藏和展示体系。另一方面,中运博须秉持开源理念,通过拓宽藏品征集渠道、与其他博物馆开展藏品互借互鉴等,进一步丰富馆内藏品资源,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功能。

二、对外交流功能

博物馆是人类记忆的宝库,是展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在将重要文物整合的过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起到了对民族形象进行表达的作用”,博物馆自身的属性使其天然具备巨大的文化外交潜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1]“博物馆外交”作为文化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学者认为,“博物馆外交是发展中的博物馆国际方面的工作与国家支持的文化外交政策相结合的交叉性实践活动。”[2](P8)由此可见,博物馆外交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文化外交的需要。

中国大运河全长27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八个省级行政区,贯通长江、淮河、海河、黄河、钱塘江五大水系。而世界上也有美国伊利运河、英国曼彻斯特运河和摄政运河、埃及苏伊士运河、俄罗斯莫斯科运河、比利时阿尔贝特运河、瑞典约塔运河、日本小樽运河等,因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不同,各条运河沿岸都形成了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岁时节日、习俗饮食和诗词歌赋等。运河文化基因使得运河城市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有了互信基础;运河城市的比较优势使得运河城市间可以形成大量相互補充的合作领域;特色鲜明的运河城市,更可以催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运河城市间合作交流平台。[3]

首先,中运博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江苏地处“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中运博要利用好这一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格局,密切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相关动态,加强与“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节点城市的交流互动,如荷兰的乌特勒支、比利时的布鲁日和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充分发挥大运河藏品和研究成果的特色和优势,在求同存异、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以合作办展、藏品交流、建立联盟等形式,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运河城市建立长期友好合作交流机制,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从而了解中国大运河、了解中国,为实现我国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助力。

其次,聚集国内力量形成对外交流的合力。国内目前建有六座大运河主题博物馆,分别是山东聊城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安徽淮北的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浙江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江苏淮安的中国漕运博物馆、江苏无锡的大运河数字博物馆,但是国内这些大运河主题博物馆在开展对外交流中基本处于自主自发状态,馆与馆之间的联系交流很少,没有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也就无法形成运河文化对外交流的合力,使得古老大运河文化资源对外交流的文化魅力优势未能得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国内成立了一些与大运河相关的联盟,比如大运河博物馆联盟、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大运河城市全媒体联盟、大运河城市智慧文旅消费联盟、大运河文旅产业投资联盟、大运河品牌联盟等,这些联盟都成立不久,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中运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积极参与相关联盟举办的活动,一起探索发展,同时通过联盟机制将国内大运河文化发展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形成对外交流的合力,齐心协力为提升中国大运河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

再次,拓展与国际相关机构的合作。通过凝聚国内大运河文化大展的力量,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在充实国内大运河文化实力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常态化、持续性联系与交流,利用世界各运河城市提供的平台获得人才、技术等资源支持,与世界运河城市在环境保护、城市治理、文化旅游、经济贸易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大会、国际运河旅游推介会等国际重要活动,推动重要的国际运河展览和活动在我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举办。积极“引进来”,中运博应主动联络运河联盟成员,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举办国际运河城市主题展览、学术研讨、商贸活动等,邀请国内外运河城市、国内外运河组织成员、国内外运河研究会成员共襄盛会。

三、旅游观光功能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伴随着文化的多元化诉求和旅游的体验性需求增加,博物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新地标,成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4](14)。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博物馆早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必选打卡点,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巴黎卢浮宫艺术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等。赵迎芳分析了我国博物馆旅游开发的五种主要类型:“综合类、历史类博物馆的全面多元开发模式”“行业博物馆的工业旅游开发”“生态博物馆体验式旅游开发”“博物馆群落规模式旅游开发”“纪念馆+旅游演艺、影视休闲开发”[4](P16-18),关键词在于“特色”“体验”。扬州自古素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名,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美食之都”,而中运博地处扬州三湾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景色怡人,作为反映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工程,其场馆建筑本身已经是三湾风景区的地标性建筑,加之“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示中国大运河历史和文化以及运河两岸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文化内涵,中运博在旅游观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游客吸引力,且馆内设计和布展在沉浸式体验方面也做足了功夫。有了这样的基础,中运博旅游观光功能的发挥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创新。

第一,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展览和文化活动。同其他运河主题博物馆比较而言,中运博目前已有的展览辨识度较高,但“临时展览是博物馆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5],“在博物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博物馆在基本展陈之外都会举办大量短期展览”,中运博的策展团队需在临时性展览方面加以探索。通过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商业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办展,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提升展览质量、扩大受众覆盖面。同时,在“小而精”的展览上面做文章,充分利用如商场的餐饮购物区域、交通的休息等待区域、景区的停留休憩区域等开放展览,在多部门的跨界合作中实现多方共赢。在文化活动方面,各地博物馆都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如南京博物院的“博物馆奇妙夜”、常州博物馆的“常博夏令营”和“墨香苑艺术手工坊”、成都的“夜游武侯祠”、中国园林博物馆的“仲夏夜之梦”等,不难看出,这些活动主要是根据青少年的需求体验而设计出来的,中运博应将大运河文化主题与当代青少年的文化旅游需求结合起来,设计系列特色活动,巧妙应用AR技术、3D互动等科技手段,调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参与激情,从而带动整个家庭的旅游热情。

第二,重视对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复合型开发与利用。借鉴国外经验,博物馆建设通常都会联合商场、餐饮、书店、休闲娱乐区域,打造博物馆旅游综合体,通过业态积聚实现集聚效应。在内部空间上,旅游观光功能的发挥不仅要在上述活动内容方面有所创新和创意,也要在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方面做好相关工作,比如休息空间的划分、卫生环境的维护、购物区域的设置等,需充分考虑到旅游的需求。目前,扬州三湾风景区建设的定位尚属于自然风景观光旅游,中运博的外部规划应融合进整个风景区的规划,从跨界融合视角来看,随着景区规划建设的逐步发展,中运博的外部规划可朝着集教育、学习、研究、休闲、娱乐、购物、体验于一体的泛博物馆旅游产业聚集区发展,实现博物馆事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科学研究功能

科学研究功能是发展博物馆事业、提高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是有所区别的,主要在于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必须与其业务工作的开展相结合,并服务于业务工作。目前,科学研究能力不足是普遍制约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设好中运博,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依托和支撑。中运博设立了“大运河文化研究部”,在开展研究项目和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本馆研究力量和业务工作的需要,在此基礎上可通过以下措施来持续性推进中运博的科研能力建设:一是开展馆校企合作,根据自身的馆藏特色选择与对口的高校、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其人力和资金优势,为开展科学研究夯实基础条件;二是关注国内外运河博物馆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论坛、会议和热点问题研讨,通过吸收借鉴不断拓展本馆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水平;三是积极搭建各类大运河研究平台,包括定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出版高质量的会议论文集,创办大运河相关的学术期刊等。

注释:

①根据微信公众号“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资料整理所得。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向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致贺信[EB/OL].[2016-11-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10/c_1119886747.htm.

[2]齐政文.法国“博物馆外交”研究 ——以阿布扎比卢浮宫项目为例[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3]中国网.周伟:运河城市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EB/OL].[2017-09-08].http://news.china.com.cn/2017-09/08/content_41554193.htm.

[4]赵迎芳.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旅游创新发展[J].东岳论丛,2021,42(05):14-22.

[5]单霁翔.试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丰富性与实效性[J].南方文物,2013(04):1-8.

作者简介:

周宇(1991—),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文化旅游。

猜你喜欢

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深刻理解功能关系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钳把功能创新实践应用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