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革命时期广州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研究

2022-05-30苏爱荣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纪念广州

[摘要]大革命时期广州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第一次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就在广州举行,此后规模不断扩大。通过集会纪念和文本纪念,传播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号召废除传统观念对妇女的歧视与束缚,促进了妇女运动的统一和妇女组织的兴起,并且动员妇女起来参加国民革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广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妇女运动

[作者简介]苏爱荣,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广东广州 510055。

[中图分类号] D44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11-0056-07

早在1910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上,经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等人倡议,为纪念美国女工1908年3月8日罢工斗争,决定各国社会主义者每年举行国际妇女节,时间定在3月8日或其前后某一天。1921年9月9日至15日,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来自28个国家的82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来自保加利亚的女共产党人建议,应把国际妇女节确定在每年的3月8日。会议采纳了保加利亚代表的建议,通过决议将3月8日这天定为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成为各国妇女维护自身权利、争取平等地位的重要节日。

中国对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关注也很早,但是公开的纪念活动开展直到1924年才在广州第一次举行。本文试图考察大革命时期作为革命策源地中心的广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相关历史,分析其对促进中国妇女运动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以进一步推进妇女纪念活动史的研究。

一、研究现状综述

纪念活动研究是近年来历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有利于重新分析和认识相关历史问题及其地位,促进相关问题研究更加深入。因此,从纪念活动角度研究中国妇女运动史,无疑对推动中国妇女运动史研究不断深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1924年3月8日,中国第一次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在大革命策源地中心的广州举行,此后一直连续不断。但关于广州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关注并不多。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孔寒冰在《国际妇女节起源新考》中对1924年广州进行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进行了涉及,但对1925年、1926年的纪念活动关注很少。①随后,孔寒冰、许宝友在《国际妇女节考》一书中对三八国际妇女节如何传入中国以及1924—1927年国内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均有所涉及,并重点对1924年、1926年、1927年的广州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状况进行了研究,但没有对相关纪念文本及1925年广州的纪念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分析。②

此外,一些学术论文对此问题也有所涉及。余懿在硕士论文《解放与塑造:国民党的“三八”妇女节纪念(1924—1945)》中对1924—1927年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进行了研究,其中也涉及了广州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但其研究没有全面反映广州1924—1927年间的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的全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纪念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和贡献沒有得到全面反映。陈晗在《1921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研究》中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的类型与方式及其功能与作用,但对广州的1924—1927年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点到即止,没有作深入细致地考察。刘婷在《大革命时期广东地区党的妇女工作研究》中提到了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历史作用,但对纪念活动如何展开并未进行深入研究。陈丹玉、张棣在《国共合作推动中国第一次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之考察》中重点对1924年的广州三八节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进行了研究,但对其他年份的纪念活动状况没有研究。③曹晓辉在《大革命时期各界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探究》中对广州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也有所涉及。④因此,笔者认为1924—1927年广州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仍有研究的空间和必要。

二、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最早在广州举行的原因分析

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最早在广州举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特别是与国共两党对于妇女运动的重视密不可分。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妇女问题的决议案。《决议》分析了中国妇女所处的悲惨地位,指出,“无产阶级的妇女渐渐降到工钱奴隶地位”,“已陷在极惨酷的地位”,“许多半无产阶级的妇女,也渐渐要被经济的压迫驱到工厂劳动队里面去”。同时,“全国所有的妇女,都还拘囚在封建的礼教束缚之中,过娼妓似的生活,至于得不着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的权利,乃是全国各阶级妇女的普遍境遇”。因此,中国共产党除努力保护女劳动者的利益而奋斗——如争得平等工价,制定妇孺劳动法等之外并应为所有被压迫的妇女们的利益而奋斗。《决议》还指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目前为妇女奋斗的目标是:(一)帮助妇女们获得普通选举权及一切政治上的权利与自由;(二)保护女工及童工的利益;(三)打破旧社会一切礼教习俗的束缚。《决议》还强调,这些运动不过为达到完全解放目的必须经过的站驿,在私有财产制度之下妇女真正的解放是不可能的,前进,才能跑进妇女解放的正路。⑤

在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上,除了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党内合作方式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外,妇女问题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大会通过了向警予起草的《妇女运动决议案》(以下简称《决议案》)。《决议案》指出,在罢工运动中已表现了劳动妇女在阶级斗争中之重要与意义。因此,党不仅要号召男女工亲密团结,而且要扫荡男工轻侮女工之习惯与成见,并提出了办工儿院,或办女工夜学等推动劳动妇女运动的方法。《决议案》还指出,一般的妇女运动如女权运动、参政运动、废娼运动等,“亦甚重要”。因此要“应随时随地指导并联合这种种运动”,并提出了妇女运动的口号,包括“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职业平等”“结婚离婚自由”“打倒军阀”“打倒外国帝国主义”等,以引导占国民半数的女子参加国民革命运动。《决议案》还强调,为集中本党女党员之活动及系统地指导全国妇女运动起见,应设立妇女委员会。同时,要在全国妇女运动中树立一精神的中心,因此,应创办一种出版物,以指导并批评日常的妇女生活及妇女运动。⑥

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国的妇女运动,中共中央成立了妇女部,由向警予担任首任部长。作为大革命策源地的广东,广东区委也成立了专门领导妇女运动的机构——妇女运动委员会,蔡畅、邓颖超、区梦觉先后担任书记,委员有蔡畅、邓颖超、区梦觉、高恬波等。团广东区委也成立了妇委,书记区梦觉。在中共中央和广东区委的领导下,广东的妇女运动逐渐发展并掀起了高潮。

除了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重视之外,国民党也对妇女运动给予了充分关注。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作为国民党政纲之一。⑦并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妇女部,以促进妇女运动的发展。孙中山对妇女运动也有相当的认识。1924年4月4日,孙中山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上发表演说,强调,“要把我们民权主义中所包括男女平等的道理,对二万万女子去宣传,在女子一方面建设民国的国基”。⑧而以何香凝等人为代表的国民党中的女党员也对妇女运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以不同名义举办各种妇女训练班,如妇女运动讲习所、妇女运动人员训练班等,推动了妇女运动的不断发展。

正是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领导下,广东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广东作为大革命策源地的地位日益巩固。同时,妇女运动也在国共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从而为在广州进行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奠定了基础。

三、集会纪念——纪念大会的召开与巡行请愿

广州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采取了多种方式,其中集会纪念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这与当时作为大革命策源地中心的广州纪念活动的发达程度密不可分。对此鲁迅曾深有感触地说:“在广州,我觉得纪念和庆祝的盛典似乎特别多。这是当革命的进行和胜利中,一定要有的现象。”⑨通过集会纪念,有助于扩大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影响,宣传妇女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妇女运动重要性,吸引更多的妇女投入到妇女解放运动中,并进而加入到国民革命的行列,从而推动国民运动的发展。

(一)1924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

1924年1月29日,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何香凝提出在党中组织妇女部案,大会决定提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办理。⑩1月31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妇女部,曾醒任首任部长,开始推动妇女工作的开展,动员广大妇女参与到国民革命中来。

1924年3月4日,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曾醒发出号召,“召集广州市妇女各团体”,于8日“举行热烈示威运动”,以警醒妇女群众联合起来奋斗。并决定3月5日在执信学校邀请各团体代表举行筹备会,筹商一切。?3月5日的筹备会由何香凝主持,到会代表数百人。会议商讨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及巡行办法、时间、地点及经过地,并调查加入团体数目以便预备队旗号数。?同时决定于3月7日分乘汽车在市内散发传单。集会地点定在第一公园,并请教育厅及教育局转知所属各校女生参加巡行,同时通知市内军警保护。?

3月8日上午11时,纪念大会在第一公园举行。巡行总指挥沈慧莲,总务长唐允恭、纠察员廖冰筠、伍智梅等。赴会者有执信学校、高师学校、法政学校、市政学校、女子职业传习所、保姆学校、图强学校、女司机补习班等30余校,女生约千余人。大会由何香凝主持,廖仲恺和曾醒等发表演说。演说完毕后进行游行,参加者手持“要求平等教育权”“要求妇女劳动权”等标语条幅,由公园起程,巡游市内各路,派发传单。“而各女校学生,多纷乘汽车十数辆,高竖各种旗帜,风驰电掣,备极豪兴。”?巡行者皆“表露奋斗之意”。高师及政法等各校女学生所组织的女权运动同盟,也于是日散发传单,并派出演讲队,宣传收回女权之必要。?

(二)1925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

1925年的纪念活动也得到了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的高度重视。1925年3月5日,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在惠州会馆召开新闻记者会,到会者有广州民国日报社、共和报社和觉悟社等20家。记者会由唐允恭主持,她在发言中表示,希望各报纸将妇女日之意义详细说明,让一般人明了此意义。随后由宣传部代部长陈扬煊报告妇女日宣传计划,希望新闻界高度重视妇女日的宣传。中央党部工人部则致函各工会,号召广大工人宣传妇女运动的意义与工人的关系。?女权运动会则于2月28日在广东大学召开职员会议,决定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当天乘汽车派发传单,并于是晚在广大礼堂演白话剧筹款,为发展该会前途之用。并发行特刊一种。?

3月8日当天,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在九曜坊召集广东各界妇女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是日广州妇女参加示威巡行者500余人。广州妇女解放协会、新学生社女社员、民权社妇女运动委员会、女权运动会等团体参加,要求政治、法律、教育上的平等。广州街头出现了一群群的演讲队,同时还有汽车队巡行全市,传单似雪片般纷飞。贴有许多标语,如保护女工、女子与男子政治上及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自由。?国民党中央妇女部还组织27支演讲队到市内以及市郊的工厂、剧场演讲。?

广东党团组织也以外围组织新学生社的名义举行庆祝活动。3月7日晚上,新学生社女社员30余人召开纪念会,请俄国女同志演讲,并讨论组织妇女解放协会事。3月8日纪念大会当天,全体女社员组织演讲队出发演讲,并以新学生社名义发出传单6种。?

(三)1926年的三八國际妇女节纪念

为开展好1926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广东党团组织积极筹备。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之前一个星期,广东区委就指定蔡畅、王一知、杨复南、谭竹山、黄平、陈志文、区梦觉等人组织“三八”筹备委员会,进行一切筹备事宜。还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前一两天派出代表和妇女解放协会的代表到各处进行演讲。并积极参与到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组织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筹备中,为三八国际妇女节的顺利举行,贡献了力量。

1926年2月27日,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召集全市各女校各女团体,在中央党部秘书处召开三八国际妇女节筹备会议,到会团体30余个,并成立了纪念大会筹备会。会议决定召开纪念大会,并组织巡行及请愿;并于7日晚及8日晚开游艺会以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提高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影响。会上,蔡畅还报告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意义和历史。

3月8日,工学各界100多个妇女团体约万余人齐集广东大学操场。何香凝主持纪念大会,妇女解放协会代表蔡畅、省党部妇女部代表刘衡静、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刘少奇、俄国女士玛玛夫人、妇女运动大同盟代表钟婉如、女子师范代表钟慧霞等相继演说。与会代表高喊“中国妇女解放万岁”“全世界妇女界解放万岁”“国民革命成功万岁”等口号。纪念大会做出了《统一广东妇女运动的决议》,并以广东各界妇女纪念“三八”节大会之名发出《致国际妇女书记部电》。纪念大会还做出决议,联合各界妇女组织妇女大联合会,联合前往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请愿。散会后,全体与会人员集体前往国民政府请愿,要求实行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妇女决议案。

(四)1927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

为筹备1927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国民党省、市妇女部召开了联席会议讨论筹备广州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并成立了广州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筹备会,决定组织演讲队,于3月4日、5日、6日连续三天赴市内各学校演讲,“作普遍广大之宣传,以唤起一般妇女群众谋自身之解放”。广东省教育厅也发出通知,要求各学校女生参加该地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大会。广州河南(今广州市海珠区)则成立了广州妇女纪念三八妇女节河南分会,负责派出各团体参加纪念大会,并到省、市党部和省、市政府请愿。广东妇女解放协会也召开执委会议,通过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等相关提案。

1927年的广州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在中山大学操场举行。当天虽然下雨,仍然有4万多妇女群众参加了纪念大会。省党部、国际妇女会日俄美法各国妇女代表、广东团组织代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代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省妇女部,省立、市立各校女生等都参加了大会,“会场内挤拥异常,为广州空前未有之妇女群众运动大会”。会上,广东团组织代表、国际妇女会美国代表等都发表了演说。演说完毕后出发巡行并到省党部、市党部、省政府、市政府请愿。大会还发出了《大会之请愿书》和《大会告女同胞书》,号召广大妇女团结起来为自身权利而奋斗。

与此同时,省港各界劳动妇女也组织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筹备会,并于3月7日在太平戏院举行省港劳动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大会。是日3000余人到会,大会报告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意义,省妇女部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妇女协会、工代会、省港罢工委员会等代表到会演说。

四、文本纪念——各种纪念专刊的发行

除了召开纪念大会、进行巡行请愿和公开演说外,文本纪念也是广州在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中采取的重要方式。广州本地的各大报纸、杂志围绕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一主题,大量发行各种纪念专刊、特刊、特号,以此推动社会各界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宣传男女平等思想,并动员广大妇女为自身权利而奋斗,起来参与到国民革命中,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广东团组织的外围组织新学生社发行的《新学生》杂志于1924年3月1日出版的第十五期即为“国际妇女纪念号”,发表了曙晖的《“三八”国际妇女纪念与中国妇女运动》、章明的《妇女问题与国民党》、季岳(即刘尔崧)的《妇女运动与劳工运动》、余熟的《中国女子教育与女子解放》、珍的《女子为甚么要参政?》、蕙的《敬告女同胞》、沈学修的《妇女运动要注意妇女教育》、章明的《怎样去干妇女运动》等9篇文章。

1925年3月1日,《新学生》杂志再次发行纪念号。发表了《国际妇女节底历史的意义》、丁心的《国际妇女日与中国妇女解放》、罗毓文的《国际妇女日与民族革命运动》、愿的《妇女婚姻问题》、尚真的《我对于中国妇女运动底希望》、沈春雨的《中国妇女对于国际妇女节应取的态度》等文章。女权运动会也发行了一种纪念特刊。

1926年3月8日、9日,《广州民国日报》连续两天发行“妇女问题专号”,发表了刘蘅静的《妇女解放与职业运动》、杜群英的《妇女的地位与经济》、湘芷的《妇女职业与妇女地位》、卓庆坚的《“三八节”告妇女群众》、陆君珏的《妇女日的感想》、家骏的《“三八”的感言》等6篇文章。另外还有作为社论的天籁的《妇女节中的革命妇女》和曾平澜的《“三八”节與中国妇女运动》;作为时评的浩秀的《妇女界在“三八”纪念中应有之觉悟》。

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妇女运动委员会的《妇女之声》杂志也在1926年3月11日发行了纪念号,刊登了刘嘉彤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与妇女运动》、郁的《“三八”节的一点小小感言——劳动妇女》、秀文的《妇女界应积极起来促成国民会议》、榖良的《国际妇女日与妇女问题》、梁颀的《纪念“三八”与今后妇女的责任》等文章,并介绍了广东省内各地妇女纪念三八节的情形。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的机关刊物《光明》也发行了“三八节特号”。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1926年编印的《革命史上几个重要纪念日》中,内有《国际妇女日宣传大纲》、天籁的《妇女节中的革命妇女》《莫斯科世界革命大联合妇女部三月八日对全世界农妇们的宣言》等3篇文章。

1927年3月1日印行的团广东区委的机关刊物《少年先锋》第二卷第十六期即为“国际妇女节纪念特号”,发表了青柏的《今年的“三八”》、春媛的《十七周年的生辰——并略论及一年来的广东妇女运动》、列宁的《妇女底解放》等文章。

1927年3月8日,《广州民国日报》继续发行“妇女节特号”,主要文章有古有成的《三八纪念与妇女界应有的努力》、杨绍坚的《“三八纪念日”妇女应有之觉悟》、洽光的《“三八”节的意义和我们应有的工作》、兆蓉的《三八节告妇女同胞》、张耘的《国际妇女日与中国妇女解放》、碧梧的《过去的一年——为纪念三八而作》。3月9日,又接连发表了吴崑玉的《妇女运动的途径》、姚毓琼的《给被压迫妇女们的一封信》。

除此之外,广东区委的机关刊物《人民周刊》和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工人之路特号》等也发布了不少文章,阐述三八国际妇女节和妇女运动的重要意义。

五、广州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的历史作用与评价

大革命时期广州举行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国共两党都积极致力于妇女运动,促进了广州妇女运动的兴起和开展,也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妇女运动的兴起。通过纪念活动,不仅宣传了男女平等的思想,还积极发动妇女参与到国民革命之中,将妇女自身的解放与国民革命成功联系起来,调动了广大妇女参与妇女运动和国民革命的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革命的进程。

(一)宣传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1924年为了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国民党中央妇女部所发出的口号就有“要求妇女劳动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工价权,女子参政权,及一切妇女应得之权”“要求女工保护、生育保护、儿童保护的立法”“八小时工作”等口号。在前文文本纪念所述文章中,蕙指出,妇女除了经济上的平等外,还要实现政治上与男子的平等。杜群英也提出,只有提高妇女的地位,实现地位平等,改善妇女的生活实现经济独立,才能真正提高妇女的地位。湘芷也提出:“我们要彻底的解放,便先要职业平等,经济独立,才可以达到目的。”由此,争取男女在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成为妇女运动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号召废除传统观念对妇女的歧视与束缚

1924年为了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国民党中央妇女部所发出的口号就指出,要“排除纳妾及一切多妻制度”“排除卖买女子为婢的习惯”“排除养媳的习惯”“废除娼妓制度”等。在前文文本纪念文章中,天籁指出,妇女们除了帝国主义压迫之外,还受了男子们的压迫。有了这两重的压迫,则妇女们除了和男子们一般的要打倒帝国主义,还要将那蔑视妇女人格的阶级打倒,然后才能够使妇女们的地位升高,实现男女平等。卓庆坚在《“三八节”告妇女群众》中分析了传统观念歧视与压迫妇女的种种表现,认为“妇女们深染宗法社会习惯,中了古圣先生的毒”。洽光则指出,妇女要出来争自由,求解放,一定要推翻几千年传统的制度,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礼教。张耘则指出了婚姻方面封建传统对妇女的种种不公以及社会方面旧礼教对妇女的束缚,认为这使得妇女成为男子的附属品,进而导致了政治上、法律上的不能同男子享受同等权利。

(三)促进了妇女运动的统一和妇女组织的兴起

在前文文本纪念文章中,曙晖指出,全国妇女运动的大联合是妇女本身利益奋斗的途径。章明也提出,要使未觉悟或未彻底觉悟的妇女觉悟起来,使已起来的妇女勇敢去做妇女运动,妇女群众团体有马上组织之必要。王一知也在《三八国际妇女日》一文中指出:“要促成妇女运动的统一,使得全国的妇女团体联合起来,使妇女的势力得以集中,而容易发展。所以我们应组织一个全国各界妇女联合会。”郁也强调,不团结起来,没有组织的群众是无力起来自求解放的!要解除劳动妇女的痛苦,要增厚国民革命的势力,非亲身走入劳动妇女群众去训练去组织不可。洽光也认为,应该把他组织起来,因为组织很重要,没有组织,一切都没有,才不致散漫而无方,组织坚固,力量很大,则势力澎涨。在三八纪念活动影响下,“广东的妇女运动,随此日另辟一新途径。”1925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通过了组织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的决定。5月10日,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在广州正式成立,以“促进妇女地位,谋妇女的健全人格”为根本宗旨,共产党人夏松云任执行委员会主任,并在各地成立分会。三八纪念活动唤醒了许多妇女起来革命,妇女界踊跃要求加入各种妇女团体。

(四)动员了广大妇女起来参加国民革命

1926年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通过的《统一广东妇女运动的决议》指出,妇女运动是革命运动的一部分,要使妇女成为国民革命运动的一个重大的势力。王一知在《三八国际妇女日》中提出:“妇女最后的解放一定在无产阶级解放之后,共产社会之下才能得到真正解放。妇女在革命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这一天应该号召一般的妇女群众参加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及其工具,以谋我们第一步的解放。”蓝裕业在文章中也指出,“必须极力唤起各阶级妇女,为本阶级利益而参加此斗争”,跟随全国各阶级民众一齐奋进,推倒共同之敌人,然后国民革命早日成功,中国人民得到第一步之解放,同时妇女亦得到第一步的解放!粤女在《三八》中也提出,“三八”節的真正意义是将劳苦的女工农妇组织起来,实行革命,这是得解放的出路。王一知还以笔名“知”发表文章,指出,妇女本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是革命运动中的一大势力,革命运动若无妇女群众参加和拥护,革命就很难成功,至少也得延长革命的时间。因此,更要注重妇女运动,引导妇女群众参加国民革命。曾平澜在文章中也指出,妇女应急起参加国民革命,得回一切权利。浩秀也提出,妇女的解放是要依靠劳工解放,解放的第一步,就是参加国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与军阀,进而谋社会革命之胜利。家骏在《“三八”的感言》中也强调,国民革命要全民的力量,就须妇女齐来参加,才可使国民革命力量增大。妇女们速来参加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也易成功。古有成也强调,做妇女运动的同志们,必须到乡间去,唤醒农妇,组织农妇,扩大力量,起来参加国民革命。

结论

在国共合作的局面下,国共两党都对妇女运动给予了高度重视,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大革命时期广州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的举行,大大提高了社会对妇女运动重要性的认识,也促进了广大妇女的觉醒和政治认识的提高。通过对妇女问题的研究与宣传,提高了妇女对参与革命、参加国民革命的兴趣,动员了广大妇女参与到国民革命中来,从而加速了国民革命的进程,巩固了广东大革命策源地的地位,也使广州成为这一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中心。

[注释]

①孔寒冰.国际妇女节起源新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1):88-92.

②孔寒冰,许宝友.国际妇女节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8-138.

③陈丹玉,张棣.国共合作推动中国第一次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之考察[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3):86-90.

④曹晓辉.大革命时期各界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探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1(03):43-49.

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60-161.

⑥建黨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66-267.

⑦孙中山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21.

⑧孙中山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36-937.

⑨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M]//鲁迅杂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218.

⑩昨日国民党大会情形[N].广州民国日报,1924-01-30(03).

?广州妇女团之活动[N].广州民国日报,1924-03-05(03).

?妇女节之女权运动[N].广州民国日报,1924-03-06(06).

?国际妇女日之运动[N].广州民国日报,1924-03-07(06).

?国际妇女节之大巡行[N].广州民国日报,1924-03-10(06).

?三月八日广州举行国际妇女节运动[M]//广东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1991:77.

?广州之国际妇女节[J].妇女周报,1925(77):6-7.

?妇女节庆祝大会之筹备[N].广州市商会报,1925-03-02(05).

?石宝.国际妇女日的广州[J].醒狮,1925(25):3-4.

?民国十三年三月至十四年十二月中央妇女部工作摘要报告[J].妇女之声,1926(06).

?团广州地委学生部报告[M]//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5年(甲1),1983:145;团广州地委报告(第十一号)[M]//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5年(甲1),1983:148-152.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关于广东各地举行“三八”妇女节纪念会情形给中央的信[M]//广东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1991:228-229.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关于广东各地举行“三八”妇女节纪念会情形给中央的信[M]//广东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1991:229-230.

“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情形[N].工人之路特号,1926-03-09(03).

广东各界妇女纪念“三八”节之集会[M]//广东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1991:232.

三八妇女节纪念会筹备进行[N].广州民国日报,1927-02-21(09).

通令学校女生参加妇女节[N].广州民国日报,1927-03-01(09).

妇女界对国际妇女纪念节之筹备[N].广州民国日报,1927-03-04(06).

广东妇女协会之执委会议[N].广州民国日报,1927-03-07(06).

广州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开会之热烈情形[N].广州民国日报,1927-03-09(04).

省港劳动妇女筹备纪念“三八”节[N].广州民国日报,1927-03-02(04);省港劳动妇女纪念“三八”节[N].广州民国日报,1927-03-09(06).

妇女节庆祝大会之筹备[N].广州市商会报,1925-03-02(05).

蕙.敬告女同胞[J].新学生,1924(15).

杜群英.妇女的地位与经济[N].广州民国日报,1926-03-08(04).

湘芷.妇女职业与妇女地位[N].广州民国日报,1926-03-08(04).

天籁.妇女节中的革命妇女[N].广州民国日报,1926-03-08(06).

卓庆坚.“三八节”告妇女群众[N].广州民国日报,1926-03-09(04).

洽光.“三八”节的意义和我们应有的工作[N].广州民国日报(副刊),1927-03-08.

张耘.国际妇女日与中国妇女解放[N].广州民国日报(副刊),1927-03-08.

曙晖.“三八”国际妇女纪念与中国妇女运动[J].新学生,1924(15).

章明.怎样去干妇女运动[J].新学生,1924(15).

王一知.三八国际妇女日[J].人民周刊,1926(04):10-11.

郁.“三八”节的一点小小感言——劳动妇女[J].妇女之声,1926(11).

邓颖超.民国十四年的广东妇女运动[M]//广东妇女运动史料(1924—1927年),1983:12-13.

王一知.三八国际妇女日[J].人民周刊,1926(04):10-11.

蓝裕业.三八节与中国妇女运动[N].工人之路特号,1926-03-05(04);蓝裕业.三八节与中国妇女运动(续)[N].工人之路特号,1926-03-06(04).

粤女.“三八”[N].工人之路特号,1926-03-08(04).

知.空前之妇女大运动[J].人民周刊,1926(06):1.

曾平澜.“三八”节与中国妇女运动[N].广州民国日报,1926-03-08(02).

浩秀.妇女界在“三八”纪念中应有之觉悟[N].广州民国日报,1926-03-08(10).

家骏.“三八”的感言[N].广州民国日报,1926-03-09(04).

古有成.三八纪念与妇女界应有的努力[N].广州民国日报(副刊),1927-03-08.

猜你喜欢

纪念广州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广州路壹号院
忘不掉的纪念
我与广州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