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

2022-05-30王欣媛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赶考”之路。这一时期,党中央聚焦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深入持久的自我革命。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纯洁党的队伍;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纠正党内不正之风;严明纪律规矩,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做好审查和管理干部工作;坚持发扬民主,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通过自我革命,发扬了党密切联系群众、勇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带动了党风的好转,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发扬民主

[作者简介]王欣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 100000。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严惩腐败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1949—1956)(课题批准号:19JDSZK152)”。

[中图分类号] D2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11-0044-04

只有坚持自我革命,才能确保党能够在复杂的执政环境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经受住各种危险考验,确保党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即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一个很重要且紧迫的问题。为了防止党员干部被腐蚀,巩固来之不易的红色政权,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如何继续推进自我革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纯洁党的队伍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牢固树立理想信念要求党进行自我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党员队伍迅速扩大,党组织获得快速发展。当时,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不久,各项工作制度尚未建立,新增加的党员中“很多人的思想作风极为不纯”。同时,部分老党员老干部中也存在着骄傲情绪、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对此,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提高党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1950年底,整风运动基本结束。为了解决党内思想不纯等问题,中共中央决定于1951年2月继续开展整党运动。

在整党运动中,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作了《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总结报告,提出了共产党员在党执政后必须具备的八项条件,特别强调了在接收党员时不能降低党员条件,而是更加提高党员的条件。对于具备以上各项基本条件的人,“还必须向他们进行共产主义与共产党的教育,以便在更高的水平上提高他们的觉悟,然后才能接收他们入党”。 ①对此,中共中央于1951年2月作了《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要求全体党员都应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配合理论学习,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1952年4月和1953年4月,《毛泽东选集》第二、三卷先后出版。《毛泽东选集》前三卷的出版,极大地提高了全党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积极性。党员干部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了理想信念,端正了思想作风,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党员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中国共产党及时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整顿了基层党组织,纯洁了党的队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到1953年6月,“共有32.8万人离开了党的组织。其中,属于混入党内的各种坏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的23.8万人被清除出党,9万余人不够党员条件自愿或被劝告退党”②,党的基层组织得到深度净化。整党整风运动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执掌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新国家、新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纠正党内不正之风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自身问题,勇于刀刃向内,决心严惩贪污腐败行为。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伴随着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大大小小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案件逐渐暴露出來。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就被一群腐化的堕落分子侵蚀着,这促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下定决心“向自己开刀”,清除党内的“毒素”和“毒瘤”,保持党的肌体健康。毛泽东更提出需要在全党进行一次大清理,彻底揭露一切大、小贪污事件,以消除很多党员被资产阶级所腐蚀的极大危险现象。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指出,“为贯彻精兵简政、增产节约的中心任务,必须进行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坚决斗争”,要求对贪污腐败行为进行揭发检举,并按情节轻重,给予程度不等的处理,对浪费行为进行斗争,并制定惩治办法,对官僚主义分子以失职论处,决不宽恕。在大规模的反腐败斗争中,毛泽东更是提出让人民群众都行动起来,雷厉风行、大张旗鼓地检举贪污分子。于是,人民群众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来。这一时期,党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反腐败斗争中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这场反腐败斗争还及时抓住重大典型案件进行严肃处理。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张子善的公判大会在河北省保定召开。刘青山、张子善在革命战争年代都经受过严峻的考验,为中华民族独立和新中国的成立建立过显著功绩。然而却在胜利面前、在和平年代逐渐腐化堕落,最终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对党内腐败分子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对党保持自我净化、保持肌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轰轰烈烈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新三反”运动。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新三反”运动。之后,全国各地各部门的“新三反”运动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一方面,各级领导机关及负责干部要认真检讨官僚主义作风,给下级同志作出表率;另一方面,对于典型的反面事例,要公开地、果断地加以处理。可以说,“新三反”运动及时地遏制了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和基层干部的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现象的蔓延,提高了党组织和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开展“新三反”运动的同时,党继续同贪污浪费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54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國务院监察部党组《关于“三反”后所发生的贪污情况的报告》,强调对已经发生的贪污案件,各级党委应该及时进行严肃认真地处理,以加强纪律,教育干部。在重视对干部的思想教育的同时,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把检查和克服官僚主义作风作为经常的重要工作。

三、严明纪律规矩,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做好审查和管理干部工作

党的纪律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标尺,是全体党员都应坚守的政治底线。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战胜困难、规避风险的重要保障。正是因为党有着严明的纪律规矩和严格的党规党纪,才能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和组织力,才能拥有坚强的政治力量和群众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月,党中央成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朱德担任书记。到1950年底,全国大部分县以上党委都建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各级纪委均设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1952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纪律检查工作的指示》,强调地方党委必须重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接受各级党委的领导,负责检查各级党组织及党员的行为,对违规违纪的党员予以严肃处理。1954年1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处分党的组织及党员的批准权限和手续的规定》。同时,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控告、申诉案件的若干规定》。这两个“规定”分别就纪律处分的程序、批准权限、申诉案件的原则和范围等作了明确规定,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这就更需要在对审查和管理干部方面严格把关,把政治硬、作风好、本领强的干部有意识地使用起来。审查和管理干部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党的自我革命的状况,决定着党的事业的发展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十分重视对干部的审查和管理工作。195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强调在考察干部技术水平的同时更要重视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因而,中共中央对全国干部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审查,对于每个被审查的干部,在审查之后都及时作了适当处理。在人事管理方面,中共中央提出在干部审查和管理工作中建立正规的人事制度,严格执行组织手续,并强调审查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反对只重视能力与技术,忽视个人品德和政治觉悟。对于违反了党纪国法的党员,中共中央也作了明确的指示,即针对受刑事处分的共产党员,要根据情节轻重,有些应被开除党籍,有些可以不被开除党籍,但是必须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这一系列严格而周密的纪律制度,为新中国成立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制度保障。

四、坚持发扬民主,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

习近平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③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解决党内矛盾、净化党内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党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锐利武器。批评与自我批评更容易使党员发现彼此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党提供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具体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成功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蚀,保证党的肌体健康。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读者来信中的有益的批评,凡报纸刊物能判断其为真实者,应当加以发表。批评在报纸刊物上发表后,如完全属实,被批评者应即在同一报纸刊物上声明接受并公布改正错误的结果。”④在此,中共中央特别强调,假如被批评的党员或者干部拒绝表示态度或对批评者加以打击,那么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应作出严肃处理。

该《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公开开展批评的专门决定。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党在全国执政后,自己的地位在提高,党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听不进党内党外的批评与建议,很可能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和错误,从而危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中国成立之初,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所面临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在干部队伍中,新干部和留用干部占干部队伍的大多数,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接受教育和改造。老干部中的大部分人不熟悉新区的工作,加之部分老干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满。这样就使得干部队伍中发生并发展了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作风。官僚主义的通病是缺少调查研究,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官僚主义是贪污浪费的温床、保护伞。堕落腐化是官僚主义的恶性发展。如果党没有勇气直面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不敢以革命的决心向官僚主义开刀,那么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更有丧失执政的可能。

该《决定》发出后,人民群众的来信增加了不少,报刊上陆续登出了对党员的批评与意见,部分党员干部也在报纸上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着重分析了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性,明确规定“党的团结的唯一中心是党的中央”,要求党的干部“把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作为自己言论和行动的标准”,增强全党团结的教育。《决议》明确规定了增强党的团结的具体办法,即扩大党内民主,充分发展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尽最大努力避免一切可能避免的缺点和错误,使党的事业得到顺利的进展。“对于党员的缺点或错误进行批评,应当区别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方针。”⑤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讲究原则性,也要讲究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深入。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聚焦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开展整风整党,整顿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素质,纯洁党的队伍;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提供重要保障。今天,认真学习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系统总结党自我革命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深入进行提供启示借鉴。

[注释]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0.

②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72.

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7.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65.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12.

猜你喜欢

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运营商“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