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作文的 模板和技巧

2022-05-30马红红

课外语文·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丑石珠子补丁

马红红

★叙事作文是高中写作中最常见的体裁,有的学生拿到这类题目后迟迟动不了笔,不知道写什么事,或不知道从何说起,以及怎么去写。对此,我整理了以下模板和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什么是叙事作文

叙事作文,是记叙文的一种。通常,叙事作文的六要素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涉及的人物,引发事件的原因,事情发生的经过、结果。叙事作文的核心是“事件”,以事件来贯穿全文。

二、连学霸都入坑的写事作文套路和技巧

(一)提高生活敏感度,让灵感泉涌

“事”从何来,是叙事作文的常见难题,也让不少高中生头疼,总觉得无事可写。这个问题的根源是生活内容不够丰富,对生活的敏感度较低。通常,生活敏感度高的人,能写出好的叙事作文。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第15课《我与地坛》(节选)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因为患病,所以常年坐轮椅或躺在床上,行动上很受限,可他对生活的敏感度很高。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视角下的晨雾、骄阳、老柏树、草地、虫鸣、鸟儿,表达出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二)巧用“五感法”,告别无话可说

“五感”,指的是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运用到叙事作文中,就是通过描述五种不同的感受,让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其中,“视觉”指眼睛看到了什么,“听觉”指耳朵听到了什么,“嗅覺”指鼻子闻到了什么气味,“触觉”指用手摸到后有什么感觉,“味觉”指舌头尝到了什么味道。我们来看下面这段文字:

看着眼前诱人的苹果园,树上都结满了果子(视觉),我激动不已。苹果红红的,就像婴儿的笑脸,拿在手里,沉甸甸,滑溜溜的(触觉)。微风在呢喃(听觉),果园发出的清香扑向我的鼻尖(嗅觉),让我欲罢不能,“咔嚓”,我终于忍不住咬了一口,口腔里满是果汁,又脆又香又甜(味觉)。这里面不光倾注了父亲的心血,更装满了父亲对我们这些孩子的满满的爱。

试想,如果这段文字不采用“五感法”,只是单调地写“苹果园结满了果子,倾注了父亲的心血,装满了父亲满满的爱”,不仅篇幅很短,而且内容也不够立体和丰富。

(三)来点创意,与陈词滥调说“拜拜”

摆脱陈词滥调是指,我写的,别人想不到;别人写的,我不再写。其实,这里面也是暗藏小玄机的,稍微来点创意,立马不一样。

1.一条珠子

一条珠子,是指你所采用的叙事作文材料,有详有略,无论怎样安排,都要把这些材料像一条珠子一样串联在一起,尤其将看似不太相关的两件事或多件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让全文看起来如同一条珠子活灵活现。比如,题为《梦中的花补丁》,我们可以这样来穿“珠子”:

灯火已熄,躺在床上沉沉入睡,梦慢慢浮现,与忙碌的现实相叠……

梦中,你依旧穿着那身花补丁的衣服,在厨房里……

梦中,你依旧穿着那身衣服,花补丁尤其亮眼,坐在阳光里纳鞋底……

梦中,你还是那身花补丁的衣服,抚在我的枕旁,抱着我……

我多想醉在梦里,这样至少您还活着。

我梦中的花补丁啊,是我此生最难解的思念!

文中的重要线索是“带花补丁的衣服”,这里其实采用了借代手法,指代作者怀念的一位逝去的老人,而每一段落所要记叙的事情也都以“花补丁”开头,来贯穿全文。

2.一线悬念

悬念法,通常设置在开头,来制造某种气氛,避免了文章的单调,可以达到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效果,引发读者想一探到底的阅读欲望。这里重点介绍几种开头制造悬念法:

(1)结果前置法

结果前置法,是指文章一上来就先写出事件的结果,让读者心生怀疑,着急读下去,一探原委。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像《同志的信任》的开头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来制造悬念:

1935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鲁迅先生在预先约定的地点,会见了一个陌生的女青年。互通姓名之后,来客拿出一个小小的纸包,还有一封已经有点磨烂和破损的信,头尾都没有具名,开头没有写收信人的名字,末尾没有写发信人的名字。

一开始就写鲁迅先生会见了一个陌生的女青年,接过一个纸包和一封信,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心生疑问:纸包里装着什么东西?信上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这个女青年又是谁?可谓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2)反常行为法

反常行为法,是指文章一上来就写一个人不正常的行为,来制造悬念,引人多思。比如题为《追随》,可以这样开头:

从岸边往下望,水,深不见底,此刻的风,也疯狂地肆虐着。她蓬乱着头发,早已看不清她的脸。只见她呼天抢地,“噗通”一声扎进了水里,世界突然静止了。

这样的开头,很明显不是正常人的行为,吓人一跳,让人很好奇:这个女人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为何一头扎进水里?后来怎么样了?所以,读者会义无反顾地读下去,这也正是“反常行为”制造悬念后的写作效果。

(3)大小连环法

大小连环法,是指在开头连续制造悬念,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的思绪不等缓过来,马上进入又一次的紧绷状态。说白了就是大小悬念应接不暇,环环相扣。比如,题为《救星》的开头:

“咔……” 急速的刹车声顿时划破了寂静的山林。“哎,车又坏了。”司机无奈自语道。“啊……”前方亮光一闪,司机的眼睛被闪到了。

很显然,第一个悬念是“车坏了”,紧接着,来了第二个悬念“前方不知道又是什么状况”,可以说呈现出了步步紧逼的节奏。

不过,开头设置悬念一定要注意,要简明扼要,不写与悬念关系不大的内容,悬念的点要集中;下文要围绕悬念一步步解开谜底。

3.一点微光

一点微光,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手法,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意义深刻。这就需要我们在“小”的画面、事情和“大”的哲理和感悟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然后将两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通常,可由物联想到人,由个人联想到整个社会,由自身经历联想到社会进程,由当下的事联想到未来等。

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选修课《小二黑结婚》(节选),就是以“小二黑结婚”来否定传统婚姻观,展现农民对自由的追求;我们看到农民丰收的喜悦,就联想到“世界需要每个人的双手来打造”的道理;我们看到秋天的落叶,就联想到“人如同落叶来世间一趟,应不辜负此生才对”等深远话题。

(四)有的放矢,告别没有中心

没有中心,就不能称为文章。高中叙事作文不仅要交代清楚六要素,还要突出中心。下面几个套路可借用。

1.反复法

反复法,指重要的话在文中反复提及,让读者难以忘怀。比如,有一篇满分作文叫《北京的符号》,文中反复出现“请救救北京的符号”这句话,共提及三次,一次是在文章开头,一次是在文中,还有一次在文章末尾,不仅结构完整,还突出了中心思想。

2.渲染法

渲染法,指利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老人与海》(节选)中写道:

他们在海里走得很顺当,老头儿把手泡在咸咸的海水里,想让脑子清醒,头上有高高的积云,还有很多的卷云,因此老头儿知道还要刮一整夜的小风。老头儿不断地望着鱼,想弄明白是不是真有这回事。这是第一条鲨鱼朝它扑来的前一个钟头。

其中“高高的积云”“很多的卷云”就渲染了老人忐忑的心情和內心的狐疑,以及对大海的敬畏之情。

3.逆光法

逆光法,指逆锋起笔,欲正故反。如涉及写人,故意先写人脾气不好、长相不好看等缺点,先贬抑,后文中再突出主题,表达真实的情感。

比如,贾平凹《丑石》中的文字: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作者实际上是要写丑石之美,但是先“逆光”说它的丑,通过“美丑”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吸引读者。

一篇优秀的高中叙事作文,无论是点题、结构、语言、中心思想等,都需要有一套独有的写作技巧,但最终的目的是要将事情讲清楚、写清楚,升华中心,进而提升作文档次,获得高分。学习了以上相关套路和技巧,相信你心里已经有了数。

猜你喜欢

丑石珠子补丁
与树一样大的珠子
健胃补丁
绣朵花儿当补丁
较量
补丁奶奶
摆珠子
丑 石
猜珠子
丑石 未经雕琢的璞玉
大病医保期待政策“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