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心理咨询融入思政教学?

2022-05-30王春光

心理与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思政情感

王春光

近年随着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开展,教师的立德树人思想意识也有所重视和提高,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内容层面,结合专业树立“三观”上,思政对专业的引领面体现不明显;方式层面,课程思政在具体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较少;而情感层面,硬融入不能引发学生情感关注与共鸣,造成一些专业课加入的思政元素有贴标签之感。

心理咨询理论为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指导

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育人主力军,在协同育人中,“不仅要挖掘课程、学科中思想政治资源,优化、改革教学方法”,还需要从人这个基本的命题出发,从认知、思想、意识、情感的源头找出路,问究竟。教与学的主体对象都是人,对于教与学过程的评估而言也反映在师生认知、情绪情感与意志上的发展变化。如何做到知识、价值观念与学生自我“三观”的碰撞及整合,这需要教师学习和应用心理咨询技术,依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性,为学生营造学习的团体心理氛围。在师生积极互动的班级团体心理场域下,激发引导学生,学生才更易亲师信道,课程思政育人才会成为润物无声、无为而为的自然之事。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萨提亚冰山理论是当今非常有影响力和公认的科学理论,其衍生的技术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论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以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为例,可从七个层次来解读人的心理结构、内在运行机制和对应的动作内容,可以根据此理论蕴含的心理学规律指导课程思政的教学。

图1 萨提亚冰山理论示意图

图中由下及上的顺序,即从第七级到第一级的层级顺序代表着由内到外的心理发生发展过程,行为是外在表现,而课程思政中价值观的形成与转变处于第四层级,也就是观点层面。学生时代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而学生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和世界的深刻变化,再加上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现实问题的焦灼,这就意味着课程思政的教学仅从信念、假设、预设立场、主观现实、认知等角度进行阐述,势必会导致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不佳。学生三观的改变,应从观点层面之下的第五、六、七层着手,从学生对自己、对别人的期待,自身的渴望与归属感及生命的意义感、自身的存在感等追求上做好引导与启发,才能使课程思政内容入耳、入心、入脑,进一步统整学生对学科的认同、对价值文化的认同,进而在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上层层推进。

心理咨询技术参与课程思政助力教学

心理咨询技术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与应用,在解决人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课程思政的教学可从以下两方面借鉴心理咨询的技术與原则。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心理咨询中各学派都非常重视咨访关系,认为咨访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咨询的成败,其实师生关系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根据心理咨询的技术,班主任、辅导员可把学生档案、家长访谈、学习调研、日常观察、心理问卷等测评形式的结果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分析学生具体情况,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并初步形成学生学情、家庭、心理的评估,并把必要的学生档案及评估结果传达给每一位授课教师。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学科兴趣、心理状态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更深刻地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并针对性地给予每一位学生更多的关爱、理解及接纳,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精准的“三全”育人。

2教学过程

教学中将学科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红色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整合到课程中来,例如:(1)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三观的形成。(2)通过倾听、鼓励和情感反应,提升课程思政情感认同。(3)通过开放式提问、重复技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等,引发学生对学科内课程思政内容的探讨和思考。(4)结合诸学科、课程自身的特点,适度引入心理剧、叙事、空椅子等技术,激发学生感受性和情感共鸣。

心理咨询技术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具体而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自我意识”章节为例,教师可在课堂导入“我的自画像”活动,并通过同学们自我介绍环节,提出“我是谁”的问题引发思考。在分享环节,教师可以应用自我开放技术,即首先根据自己的“自画像”讲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等与学生分享,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程。然后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展开“我是谁”(每人讲出20个我是……,20个我将来要……)团体心理教学活动,在倾听、包容、接纳、不指责、不批评、不评论、保守秘密的团体契约下,鼓励每一位学生表达出真实自我。过程中,教师积极与每一位学生共情,在所有同学分享后,教师做总结并引出自我的分类,进一步引发讨论,明确现实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探索自我的各种角色。

在此基础上,对于学生在各种思潮和社会现象中表现出一些不当的价值观,通过团体活动“价值拍卖”的形式展开讨论,并一一点评,积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通过团体叙事“滴水入海”结合倾听、鼓励等技术,厘清个体与他人、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满足学生归属感的需要,使其现实自我、社会自我与理想自我之小我,自觉统一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我中来;通过心理剧《重走长征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并通过提问、面质、指导等技术,引导学生了解当今的社会需求及专业要求,使理想自我与新时代社会需求相结合。

基金项目:2020年度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宋贝,张正华.基于行为主义心理理论与咨询技术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21,7(24):43-47.

[2]实用认知心理治疗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03. 457.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思政情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