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春夏时装周特别报道

2022-05-30

睿士 2022年11期
关键词:订货会秀场针织

来年春夏,如何以自我“存在”?

提前来到的春夏

时间回到2022秋冬系列发布前夕,春暖花开却万事暂停,本该在上海4月发布的时装只能形同虚设。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或许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时间点,可对于中国设计师而言却是一次较为艰辛的商业事件,订货会改成了线上,甚至有一些品牌在7月份还有一次线下的订货会。

可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之后,品牌们又要展开新一季的发布与订货会。相比于以往,本次2023春夏季度的开启会提前小半个月的时间,这就意味着设计与研发的时间会缩短,在本就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大环境下,他们的难处又多了一层。

本想将这次专题的探讨定在“上海”这个特殊的场域去讨论“男装”,可结合秀场以及线下订货会却发现这并非是一件易事。首先,无论是秀场还是线下订货会,男装品牌的占比比女装明显少;其次,或许是行业整体大势所趋,男装在本次上海时装周中表现简直可以用参差不齐来形容。不难想象,国外品牌为主导的趋势盛行下,再加之来自“国潮”“淘系品牌”的冲击,设计师们的男装多少显得“小众”,特别是在以辨识度高或性价比为首要的购物元素。

总之,我们不得不把“场域”扩大,同时也把类别扩大,比如女装品牌里的男装,比如不在场却又“存在”的品牌,看看他们是否有着不一样的观感。他们之中有的人选择留在更被年轻人熟悉与喜爱的Labelhood发布,有的去到了更“大”的秀场新天地红庭秀场发布,有的人选择只在订货会里默默与市场沟通,有的“离开”了上海这一场域,选择了发布时间更为提前的纽约、伦敦、米兰或巴黎去发布自己的2023春夏系列。

设计力量各有千秋

在2023春夏季度Labelhood的发布秀场,从9月24日起至28日为期五天的秀场发布会上,共有21个品牌发布了他们的春夏时装系列,像往常一样,Shushu/Tong依旧压轴登场在第五日,依旧以俏皮的少女形象呈现于观众。而打响本季系列发布的,是全新品牌M Essential Noir——知名设计师品牌M Essential的年轻线,向我们展示了延续自主线的新中式韵味,但又更具年轻活力的全新风格。OudeWaag在首日闭幕后,第二日的闭幕品牌则是近两年新起却被圈子里广泛谈论并喜爱的Louis Shengtao Chen,摇晃在秋千上包含矛盾情绪的少女相信出现在了你的社交媒体时间线当中。第三日的焦点来到Nan Knits,有别于一般针织品类,品牌以色彩斑斓的几何针织拼接的新针织风格回顾了复古未来,既适用于幻想中的未来、光怪陆离的现世,也可以是一片现实中宁静却阳光明媚的沙滩里。即便仅仅完成了三季系列,在创立品牌前,Nan就一直为国内外品牌提供针织设计与开发服务,从他的系列中不难看出,对于新针织的工艺的使用与再造上可谓炉火纯青。第四日,发布品牌的第二个系列,以被称为“东方玫瑰”的月季花为关键设计元素,让“新中式”更加热血与反叛,设计师二人组王颖超与刘炎松寻来走秀的朋友们,也更加像是闯入烟尘里的“青年团体”,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Aoyes同时也在涉足日本市场,他们眼中的新中式与“粗浅的柔软”颇为不同,他们对市场的认知也十分清晰,“这次我们带去日本(订货会)的色系是比较明快的,希望能先从色系吸引大家。对于我们想打造的年轻东方感获得了当地相关人士的认同,同时对于品质也获得较高的评价。另外我们也收到了主流百货的快闪店的邀约。日本市场一直都有在持续使用中式元素和东方元素的习惯,这从日本的知名设计师的设计中也能经常看到,我们能感觉国外的年轻人会更敢于尝试东方元素的设计。毕竟中国服装市场里的东方元素的刻板印象会让人感觉陈旧和老气,这会影响年轻人对这类风格的看法”。Aoyes方元素”的热血与反叛,来源正如王颖超所说,“还是植根于我们的东方文化,真正在身边的东西”。

此外,在上海时装周的另一主秀场新天地红庭,许多我们熟悉的品牌也来到这里,Gar?on By Gar?on、8on8、Xu Zhi、Staffonly等,向更大范围的观众与圈层发出自己的声音。Gar?onBy Gar?on以“太阳照常升起”为题,继续为我们呈现明媚少年的形象。他是一位出门狂野去的少年,属于迷人夜晚,也或者说黑夜里这样一位少年的出现也让黑夜变得迷人——他迎来了宽广太阳之下的奇妙霓虹,像是一道粉色的光射入生命里,那是属于Gar?on少年的意趣。印染、切割、手钩、刺绣、涂鸦等繁质工艺铺陈,将柔软的颜色重构,形成了入世且无畏的风格。但为何之前阳光下温暖的少年,在这次更像是一位青春夜晚里的狂欢者?设计师唐大耘打趣道:“大概是不想再睡午觉了,太阳男孩们想要出去玩闹的心很大,所以这一季想要表现出更多面自由的形象,就像霓虹的颜色是绚丽多彩的。”金色与粉色的亮片鋪满在短装无袖的上衣与短裤上,细小的半圆切割工艺平整有序地运用到了每一个色块印染的面料上,“飞起来”的衣衫边缘,皆是少年们童心未泯的奇趣。系列中运用到的精湛结实的水洗牛仔面料又让品牌、系列的成熟度再上一层楼。而丰富的色彩与牛仔面料同样于红庭秀场发布的8on8秀上出现,设计师Leo Gong回顾本季订货的选品特点说道,“来8on8选购的店铺一直都会倾向于丰富的色彩搭配。除每季主打的秀场款外,一些有代表性的针织和牛仔品类也一直受到青睐”。上世纪80年代的复古廓形夹克与复古运动风潮融入现代城市场景,为春夏衣橱在保留经典衣着轮廓的同时增添趣味。我们熟悉的Xu Zhi选择了更加轻盈的形象去呈现其2023春夏系列,薄纱与羽毛的运用代替了以往大量的编织,暖色系如米白色、淡绿色的使用让人可以在视觉上如沐春风,而本次除了羽毛元素作为服装上的装点,还特地加入了大量的各色水钻扣饰,在工装背心上,在短裤上,与金属感面料相融合,碰撞出千禧年的复古风潮。在订货会的现场,设计师陈序之在各色水钻前停驻片刻,最终轻描淡写地说,他也不知为何突然将这么多的水钻运用进系列里,他甚至还考虑过加上更多的水钻。那一刻,仿佛呼应了另一位设计师向媒体人的反问:为什么一定要问“灵感为何来源于这个”?其实很多时候,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想到了,喜欢了,就这么去做了。而后发布的Staffonly也颇耐人寻味,品牌的“奇趣的办公正装束”顺应了大时代的命题,一直向我们提出了新式居家办公的理念——游牧办公,无需通勤的设置,给职场人留出更多的自由时间。看似居家/非办公室的办公模式免去了上下班的通勤之苦,却也模糊了工作时间/私人生活的界限。模特们最终躺在秀场巨大的装置上,这一幕也传遍了发布会那晚的社交媒体。不仅如此,在服装的设计构造上,许多细节更像是平面装置一般落在了服装上,不规则的拼接与解构试图将办公概念深入。当然,我们也不禁审视了一下,时装人们的居家办公的装束是否过于居家,毕竟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只是穿着得体无趣的睡衣而已。

此外,还有一些我们熟悉的常在上海时装周期间发布的品牌,本季虽在上海之外,却也在时装周中。不仅是发布时间十分接近,同时他们也参与到了上海的订货会中。好比我们熟悉的Susan Fang就选择重回伦敦发布、却也参与到了上海的Roomroom订货会中,同样在Roomroom出现的还有在纽约发布新系列的Private Policy,和阔别时装周行程一年选择在巴黎发布静态展的Caroline Hu。本季,Susan Fang选择在英国伦敦的百年历史的泳池发布2023春夏系列,在结合过往工艺的基础上创造新工艺,让品牌服装的工艺语汇更丰满。印花依旧是在水中绘制成的抽象大理石样式纹路,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季系列中所见的数百种印花完全由与设计师相隔万里的母亲绘制而成。擅长使用纱布面料的设计师Fang在纱布印染,并在绘制而成的面料上裁成一组组不同宽度的面料,并纯手工折叠出多层不同大小、不同抽象印花的立体“空气印花”。“空气印花”再通过设计师巧妙的编排方式,爬满美丽霓裳,或横向,或呈波纹散开,再造斑斓梦境。Private Policy选择在纽约青少年文化发源地的Fire House Lafeyette举办新系列发布,结合了不对称格纹、鸽子印花,以及我们熟悉的机能感的挖空细节,延续品牌经典的设计风格,为全新系列注入一股“下班后的午夜魅力”。而不定期发布的Caroline Hu继续专注于半高定式的时装语境,系列发布的时间地点定于黄昏的巴黎——压抑与肃穆正是这一季的主要情绪,激发设计师在本季服装系列里探索全新建筑感体积廓形,再以悲鸣的情绪、灰蒙的色调,向观众讲述她的见闻所感,同时,品牌在时装系列中引入浪漫主义特色的硬朗建筑感体积,并同样以她标志性的缩褶绣工艺,甄选的精致网纱,雕刻情绪。除了“留白”的白色丝绵叠层体积感裙装,那些看似是上了色,实则是运用工艺将宽面料叠层工艺,并在每一片面料上缝制黑色或是灰粉色的面料,才得以达到立体上色的视觉效果。

除了上述三种品牌,还有一些品牌也是上海时装周日程表上的重头戏,好比选择在别处独自办秀或是静态展的Jacques Wei、Zhong Zixin、Penultimate,或是将更多精力放在订货会上的Ming Ma或Jun Li。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贡献了精彩的创意与时装,而不同的形式让他们更精准地与自己的追随者与客户对话。正如Nan Knits的设计师Nan向我们说的那样,“脱离商业的时装是不可持续的”。

如何“ 存在”是共同命題

许多创作者,无论是我们正在谈论的时装设计师还是艺术家,并非是因为感受到了“被需求”才去“存在”,去创作,更多时候是想要发声才“存在”。依旧记得当Fabric Qorn还在筹备第一季时,设计师坚定地说自己创建品牌的目的在于他“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衡量时装品牌的“存在”呢?时装设计师是否感受到了“被需求”的感觉?而他们最终所发出的声音是否与当初的信念一致?每一季结束,设计师们必然会看到他们的媒体报道与订单,他们又是如何做出反应的?是否会去衡量系列的好或者坏?我们也向设计师们发出了这些问题。

虽然市场多变却又是必争之地,但大部分设计师与品牌都以自我为先,“自我衡量为首,市场反应再来”。Aoyes设计师之一王颖超简明扼要地说道。对于已在国内外办过多次发布会与订货会的SusanFang而言,她似乎也从未有过一个明确“衡量”的概念,“我的角度一直是我做这件事情是不是有意义,我做这件衣服,这个配饰是否有意义,如果只是一个市场的复制品,可能这个地球不需要多余的这件衣服,如果是富有创意,和现在的社会或人们的潜意识是有连接的,那是可以跟文化或我们的未来或者内心世界产生意义的。我回忆起来我们可能一直是先去制作我们觉得有意义的事,然后感受到‘被需求。”即便是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了许多商业的机会,她也依旧在商业发展中保持真我。“其实最核心的应该是我觉得整个系列、作品、呈现是否有完整的主题,达到新的创新,完全挑战自己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其实这样的衡量每一季的压力会更大。”面对刁钻的市场与一直期待“新”的媒体人,Fang如是解释自己的存在方式。而即便是市场,她也有着不同的“战场”,在伦敦走秀,在上海与巴黎参加订货会的她有着自己的观察,“我觉得这一方面国外和国内的市场比较类似的是需要在社交媒体多产生互动才可以更直接地产生销售。其实现在国外和国内市场都是很喜欢创新以及对价格相对比较敏感,国外的可能更注重独特性。我觉得巴黎的showroom会根据自己的客户群去寻找适合的品牌,这一点可能跟国内的更像,但是国外的买手可能一般都是比较大的集团,更系统一些,买手们也都会很有热情”。与Susan一样,Private Policy也一样持续在国外发布,通常也在纽约的办公室进行订货会,而今次,他们在巴黎寻找临时沿街场地,做快闪店和订货会二合一的临时Private Policy店铺,同时也与Susan一样选择了Roomroom作为上海的订货会,设计师Haoran向我们说道国内外买手的异同,“国外的买手相对更加以文化和概念为主导,一旦下定决心支持的设计师品牌,便会做长久的支持。而国内部分店铺则是销售主导的形式,通常店铺对品牌的忠实程度比较低,对‘爆款的选择优先度较高。”同时,他们也会根据国内外的市场,做出差异化的调整,“国内的大货版型偏短,而销往欧美的版型偏长。另外深耕国内市场后发现中国消费者比较偏爱硬质且厚实的T恤面料,我们也在基本款的面料上进行了自己的开发”。在行业内有着丰富经验的Nan Knits设计师Nan逻辑严谨地说出三个季度下来的观察,“每一季我们会结合不同的反馈以及数据尽可能客观地去衡量,也会听取不同意见与声音。笼统来说,会从以下多个层面去做比较与分析:创意和概念展现;表现手法与个人风格提炼;材料选择与制作工艺,当然也包括一些商业层面的维度,例如:品牌意识与媒体传播;实际的销售数据和用户体验与反馈等。比较像是在学校里给学生打分,每个指标获得从A到E其中一个分数,最后得到一个综合得分。每一季会和以往的产品做比较,会看有哪些进步,也会总结接下来要如何去提高”。庆幸的是Nan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它是新颖的,也是十分清醒与理智的。“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进步,一定会出现一个和我们一样希望去不断革新和探索针织优势的这样的一个品牌。我们一直推崇和探索我们的‘新针织,这种新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和美感的‘新,还在于开发与生产方式的新,在我眼中,整个服装产业,没有一个工艺门类像针织这样高度智能化,自动化,针织全成型技术的发展能真正意义上将人的双手从繁复的密集劳动性服装生产中解放出来,针织的逻辑是绕线成圈,圈亦可被分解成线,这种循环往复,易于分解回收,又可被重构。随着针织科技的不断发展,‘可持续时尚不再是一个伪命题,会对人类未来的生活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诚然,这些是来自设计师视角,另一边厢则是与品牌又爱又恨的买手们的视角。普遍的情况是,无论线上线下的买手店里还是在我们的购物清单里,其实更多的是国外的品牌。大部分人还是会去关注大牌们出的新款,或是哪个经典款又出现在了谁身上,又或者哪些极具潜力的“小众品牌”又成为时下流行——我们的设计师往往会出现在这个名单里。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中国设计师们到了2023年春夏季度,在国内市场是否已经具备了与外来品牌一样的竞争力?资深国内买手店SND的创始人WillZhang给予我们积极的答案,虽然市场还能见到大部分来自欧洲的品牌,但是中国设计师的品牌已经具备了与他们一样的竞争力,“像是Louis ShengtaoChen、Oude Waag、Pronounce和Uma Wang这类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其实,在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同样面对着不稳定性,但疫情发生时的第一次时装周后,很多设计师或者同行会认为不稳定性给了国内设计师品牌很好的机会——正是由于无法出国,国内的买手店们与消费者把目光聚集在了国内的品牌上。但当时间快进到如今的“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下滑,是否国内市场的目光又会重新回到国外呢?“经济问题是当下每一个行业都无法绕开的难题。的确在2020年的时候整个市场给了中国品牌很多的机会,中国设计师品牌的订单量也是非常高的,让(国内)时尚行业看起来空前的繁荣。两年后对SND来说出现的问题是买手店行业同质化非常的严重,我们重新思考了该如何去应对。”Will Zhang分析道。而同质化,不难想象,就是各个买手店铺的选货以及品牌不外乎就是那些熟悉的国内外品牌,最终很容易变成店铺之间价格战之类的恶性循环,而店铺的竞争,甚至也会影响到品牌的发展,好比一些店铺就会要求出独家款,这无疑增加了品牌的生产成本。

其實这不只是买手店所遇到的问题,“同质化”与“行业疲软”现象在设计师们之中在更早的时候已经暴露。纵观本次的秀场与订货会,大家似乎都趋于“保守”,有将设计辞退换造型上阵,也有将过去几季热销版型换了印花与面料重新呈现。这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对于品牌发展而言,也不是上海时装周的特有现象,国外品牌亦是如此。同时,潮流依旧在给予机遇的同时带来危机,输送流行趋势的同时也传播同质化的信息。好比“Y2K”风潮至今未灭,大家也只是将个人特色在大趋势下做出因地制宜的改变。正如Zhang所说,“今年被发现到的新品牌数量很少”。当然,这也会出于买手店们的一个顾虑,在经济大环境下滑的情况下,“这是一件可以被理解的事情,在当下去投入心血对年轻设计师来说都会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

没有人能够在此刻,一个密布冲突与未知的时间点,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情急之下,有的人交出一份稳定的答卷,以“重访”的名义继续深耕;有的人交出一份冒险的答卷,做一次奇异的梦,若不成功就当虚惊一场…… 但可能还远未到公榜之时。面对未知的时代,市场的变数,借用LeoGong的思考与众同行共勉,“人们对于生活和社会一次次的打压和失望才是让所有人缩手缩脚不作为的根本,也正是因为大家不敢作为才导致了市场的萧条。如此恶性循环在当下是很难被改变的。作为设计师我们能做的也只是不忘初心,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对生活留有热情,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希望”。

猜你喜欢

订货会秀场针织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树叶订货会
超级秀场 笑口常开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超级秀场
纱线与针织
秀场直击
中国女鞋之都8·18冬靴订货会 成都女鞋再放异彩
中国女鞋之都秋冬女鞋补单订货会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