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现状调查

2022-05-30李青青蔡华娟马小琴叶红芳王宪王丽敏王彦茹

海南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本科生志愿维度

李青青,蔡华娟,马小琴,叶红芳,王宪,王丽敏,王彦茹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持续的、充满积极情感的心理状态,主要以活力、奉献和专注为主要特征[1],是预测学习效果的重要因子之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收获、学业成绩、核心能力等[2-5]。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基础上,从情感方面表现为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6]。其程度可以决定个体的职业行为倾向,是专业学习、学科发展和职业稳定的基础[7]。有研究表明,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5]。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公众心理造成严重冲击[6],同时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普通大学生不同,高校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即将踏上护理岗位的后备力量,双重角色为护生带来更复杂的情绪体验,更容易影响其价值取向与专业态度[7]。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积极的专业认同对学生的核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5],从整个医疗体系来看也有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事业的发展[8]。因此,研究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提高其专业认同水平,有效促进学习投入,对于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护理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聚焦后疫情时代的浙江省护理本科生群体,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专业认同感及学习投入现况,进一步探讨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为护理教育者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育措施提供实证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两所高校护理专业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本科生570名。纳入标准:全日制四年制在校本科护理专业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因休学、病假等不在学校者;海外留学生。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1)基本资料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专业背景、填报本专业原因、录取情况、疫情期间参加抗疫志愿者活动情况等7项内容。(2)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采用李海芬[9]对秦攀博[10]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进行修订后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共20个条目,包括四个维度: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5。该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总分2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专业认同度越高。(3)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采用许长勇[11]编制的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共14个条目,包括三个维度:活力维度、奉献维度和专注维度。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3。该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1代表几乎没有,2代表很少,3代表有时,4代表经常,5代表总是,总分14~7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学习投入程度越高。

1.2.2 调查方法于2020年10月~12月疫情期间进行问卷发放,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调查对象详细说明研究目的及问卷填写方法,取得知情同意后进行填写,问卷填写后由研究者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623份,回收594份,剔除所有答案相同及漏答的无效问卷24份,共计有效问卷570份,有效回收率为91.5%。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包括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不同背景下的专业认同得分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得分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所调查的57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中男生60名(10.5%),女生510名(89.5%);一年级194名(34.0%),二年级162名(28.4%),三年级214名(37.5%);生源地为浙江省内的392名(68.8%),浙江省外178名(31.2%);家庭中有医学相关从业人员的120名(21.1%),无医学相关从业人员的450名(78.9%);就读护理专业原因中由于好找工作的214名(37.5%),家人或他人意见92名(16.1%),看好专业发展的74名(13%),自己喜欢的50名(8.8%),调剂的60名(10.5%),其他80名(14.0%);第一志愿和冲刺志愿录取的189名(33.2%),稳妥志愿录取的285名(50.0%),保底志愿录取的92名(16.1%),转专业的4名(0.7%);疫情期间参与抗疫志愿者活动的50名(8.8%),想参与但没有机会参与的270名(47.4%),没有参与的250名(43.9%)。

2.2 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及学习投入水平情况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条目总得分为37~100分,平均(71.38±10.91)分,条目总均分为(3.57±0.55)分,处于中等水平,按照各维度的条目平均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其中认知性得分最高(3.73±0.57)分,其次依次是行为性(3.59±0.62)分、情感性(3.58±0.75)分和适切性(3.35±0.71)分。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家庭中有无医务从业人员、不同填报本专业原因、不同专业录取情况和抗疫期间志愿者参与情况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学习投入条目总得分为14~70分,平均(44.64±8.56)分,条目总均分为(3.19±0.61)分,处于中等水平,按照各维度的条目平均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其中奉献得分最高,为(3.32±0.65)分,其次依次是专注(3.23±0.65)分和活力(3.02±0.70)分。不同年级、不同填报本专业原因和抗疫期间志愿者参与情况的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背景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得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不同背景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得分情况比较(±s,分)

特征分类专业认同各维度平均分总均分F/t值P值性别-0.184 0.854年级5.922 0.003生源地3.066 0.002家庭背景3.485 0.001填报本专业原因15.959 0.000专业录取情况7.350 0.000抗疫志愿者参与情况男生女生大一大二大三浙江省内浙江省外有医学相关人员无医学相关人员好找工作父母他人意见看好专业发展自己喜欢调剂其他第一志愿、冲刺志愿稳妥志愿保底志愿调剂转专业有参加没有参加想参加但没机会认知性3.78±0.63 3.72±0.56 3.79±0.53 3.81±0.54 3.60±0.60 3.76±0.59 3.65±0.52 3.82±0.57 3.70±0.57 3.74±0.59 3.57±0.58 3.82±0.49 4.02±0.51 3.74±0.42 3.59±0.61 3.80±0.61 3.70±0.54 3.76±0.45 3.65±0.65 3.38±0.43 3.79±0.62 3.63±0.58 3.81±0.54情感性3.51±0.75 3.58±0.75 3.64±0.82 3.64±0.70 3.48±0.72 3.67±0.75 3.38±0.71 3.78±0.69 3.53±0.76 3.53±0.83 3.61±0.60 3.86±0.54 4.32±0.47 3.21±0.63 3.25±0.67 3.79±0.76 3.58±0.71 3.41±0.71 3.22±0.75 4.08±0.48 3.84±0.71 3.49±0.74 3.62±0.76行为性3.54±0.66 3.60±0.62 3.68±0.65 3.60±0.62 3.52±0.59 3.61±0.61 3.58±0.64 3.71±0.62 3.57±0.62 3.54±0.66 3.50±0.64 3.77±0.50 4.03±0.37 3.61±0.59 3.42±0.60 3.72±0.65 3.58±0.57 3.53±0.55 3.41±0.70 3.92±1.06 3.69±0.63 3.49±0.59 3.68±0.64适切性3.41±0.59 3.34±0.72 3.43±0.74 3.38±0.70 3.25±0.68 3.40±0.70 3.24±0.71 3.54±0.69 3.30±0.70 3.35±0.74 3.25±0.61 3.55±0.63 3.8±0.57 3.14±0.73 3.16±0.70 3.50±0.73 3.36±0.64 3.10±0.67 3.12±0.79 4.38±0.72 3.67±0.71 3.24±0.63 3.39±0.75 3.56±0.55 3.57±0.55 3.64±0.58 3.61±0.51 3.47±0.53 3.62±0.55 3.47±0.52 3.72±0.51 3.53±0.55 3.54±0.59 3.50±0.47 3.76±0.41 4.07±0.35 3.42±0.43 3.35±0.56 3.71±0.58 3.56±0.51 3.45±0.44 3.34±0.58 3.95±0.69 3.75±0.55 3.47±0.50 3.63±0.57 8.732 0.000

表2 不同背景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得分情况比较(±s,分)

表2 不同背景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得分情况比较(±s,分)

特征分类学习投入各维度平均分总均分F/t值P值性别-0.901 0.368年级5.806 0.003生源地1.781 0.075家庭中有无医学相关人员1.816 0.070填报本专业原因10.931 0.000专业录取情况0.645 0.631抗疫志愿者参与情况男生女生大一大二大三浙江省内浙江省外有医学相关人员无医学相关人员好找工作父母他人意见看好专业发展自己喜欢调剂其他第一志愿、冲刺志愿稳妥志愿保底志愿调剂转专业有参加没有参加想参加但没机会活力2.95±0.67 3.02±0.70 3.10±0.76 3.05±0.69 2.92±0.64 3.04±0.71 2.97±0.66 3.07±0.71 3.00±0.69 2.92±0.70 2.93±0.55 3.20±0.67 3.58±0.70 2.87±0.69 3.00±0.71 3.02±0.82 3.04±0.67 3.07±0.49 2.86±0.68 3.20±0.423 3.09±0.87 2.88±0.61 3.13±0.72奉献3.29±0.54 3.32±0.67 3.43±0.72 3.34±0.67 3.20±0.56 3.35±0.66 3.24±0.64 3.42±0.64 3.29±0.65 3.22±0.63 3.15±0.64 3.55±0.64 3.78±0.62 3.21±0.63 3.25±0.67 3.31±0.76 3.33±0.59 3.33±0.54 3.29±0.73 2.90±0.12 3.57±0.68 3.17±0.58 3.41±0.68专注3.13±0.66 3.25±0.65 3.35±0.67 3.23±0.69 3.15±0.58 3.28±0.66 3.15±0.62 3.35±0.67 3.20±0.64 3.17±0.64 3.17±0.57 3.45±0.62 3.66±0.78 3.14±0.63 3.13±0.56 3.31±0.74 3.22±0.63 3.26±0.48 3.12±0.64 2.88±0.14 3.39±0.80 3.14±0.55 3.30±0.69 3.12±0.56 3.20±0.62 3.2±0.67 3.21±0.62 3.09±0.53 3.22±0.62 3.12±0.58 3.27±0.61 3.16±0.61 3.10±0.60 3.08±0.50 3.40±0.60 3.68±0.62 3.10±0.61 3.13±0.58 3.21±0.72 3.20±0.57 3.21±0.43 3.09±0.63 3.00±0.82 3.35±0.72 3.06±0.52 3.28±0.65 10.199 0.000

2.3 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相关性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各维度与学习投入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系数为0.199~0.578,其中行为性因素与学习投入相关系数最大,见表3。

表3 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得分的相关性(r值)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学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本研究发现浙江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属于中等水平范围,这与以往研究结果[5,8-10,12-13]一致,但高于李海芬等[10]、王雪[13]的研究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高于一般大学生,并高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得分。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中,医护人员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临危不惧,向社会充分展现自身职业素养,使得民众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14];同时,疫情爆发后,一批批优秀的医疗工作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在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下,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护理专业价值,专业认同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1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般资料中,浙江省内生源、因自己喜欢填报的护理专业、第一志愿和转专业录取、家中有医务工作者、疫情期间参与过志愿者活动的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专业认同总均分相对较高。其中原因可能是浙江省内学校与医院各方面条件更为优厚,同时对疫情有更高质量的管控,以及优质的医疗护理环境,从而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更高;家庭中有医务工作者的学生,从小耳濡目染,比普通家庭更了解医护职业的现实现状,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对护理职业的责任与义务、学习任务、医患关系等现状可能具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其专业认同感更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一系列的国家医疗管控措施,全社会的无私奉献和支援,也给学生上了最生动的重大疫情防控的实践案例课,部分学生敢于参加“战疫”,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践行志愿者精神,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提升了自身价值感,因此疫情期间当过志愿者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相对更高。提示今后在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加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适当增加志愿者活动,在提升学生自我价值的同时促进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从各维度来看,护理专业情感性方面得分较高而适切性方面分数相对较低。除疫情影响外,随着社会大众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加之护理人员薪酬逐年增长,社会地位日益提高[16],所以护理专业学生在情感维度得分与以往相比有所提高。适切性反映护理本科生排除外在因素的影响,单就自身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来审视自己是否适合就读该专业,以及是否具备就读该专业的条件[9]。统计发现,53.6%的同学是出于好找工作或他人意见选择护理专业,只有8.8%的学生因自己喜欢而选择护理专业和0.7%转专业的学生,此类学生护理专业认同适切性得分相对较高,而10.5%调剂录取的学生适切性得分相对较低。专业学习上的原始自驱力缺失叠加专业特性与学习者素质的匹配性矛盾,毫无疑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适切性分数低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适时引导学生理性填报高考志愿,摈弃对家人朋友意愿的盲目遵从和“好就业专业”的盲目跟风,鼓励个体深入了解报考专业,认清自身的兴趣和优势所在,做好就业方向的大致规划。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主体要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专业实践参观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护理专业,提高专业认同感;适时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推进个体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的有效融合。

3.2 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在学习投入方面,本研究发现浙江省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与以往研究结果[17-18]一致。大三年级相对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投入较低。由此可见,此阶段的护理本科生,对学习的认知比较理性,普遍能以热情、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但不同年级仍存在区别,这有可能与高年级学生存在学习倦怠有关。从具体维度来看,护理本科生学习热情较高,但在学习持续与专注方面略显不足。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使用都对学生学习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疫情爆发时期,浙江地区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大幅度增加,学生不恰当使用网络资源易出现网络行为失范亦或网络成瘾现象,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业及人际交往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9]。智能手机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学习专注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学生频繁使用手机,常常游离于与学习无关的资源中,易导致注意力分散,专注度下降。针对此,在课堂上,教育者可以通过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课堂互动,优化考核评价方式,从而有效减少学生使用手机时间,同时,引导学生将更多精力投入知识的获取上,提高学习投入度。

3.3 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呈现出中度正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明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越强,学习投入程度越高。专业认同强的护理本科生,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对于护理专业有更深的情感,对护理专业了解更深入,越能以良好的心态、高效的学习方法专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这与护理专业学习的活力、奉献和专注度都有一定关联性。

综上所述,后疫情时代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呈中等水平,但较疫情前有明显提高,且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护理教育部门可加强与医院护理部门的合作,邀请疫情期间奋战于一线的优秀护士开展护理学科发展及优秀护理事迹相关讲座,加强学生对护理专业认同的引导,增加护理本科生对护理专业的价值感知,从而提高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水平,进而提升护理本科教育的质量,培养护理人才。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采用了方便抽样且仅针对浙江地区的两所高校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样本的代表性,难以全面反映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现状,但目前尚无专门针对疫情后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研究的报道,本次调查结果仍可为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及学习投入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未来研究拟扩大调查范围,采取随机抽样,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并结合质性研究,进行追访调查,全面收集具有连续性的信息,使研究结论更具有推广性。

猜你喜欢

本科生志愿维度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光的维度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人生三维度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