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肌弹性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2022-05-30伍晓鸣董桂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口角面神经患侧

伍晓鸣 董桂芳 牟 霜 潘 瑜 蒋 瑶

周围性面瘫(以下简称面瘫)是一种常见病,患者常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目前针灸疗效评价多以临床症状的量表评分作为判定标准,存在主观因素的影响。肌骨超声可清晰显示面神经及受累肌肉的解剖位置、形态特征,其中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是一种定性描述和定量测量组织器官硬度的新技术。本研究应用SWE动态测量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肌的弹性参数,同时分析其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评估面瘫针灸治疗效果提供影像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9 月在我院针灸科接受针灸治疗的面瘫患者50 例,其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14~83岁,平均(51.2±16.5)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中西医关于面瘫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针灸治疗学》[2];②均单侧发病,病程<2 个月;③针灸治疗前及治疗 1、3、7、14、28 d 均行 SWE 检查。排除标准:①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②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肝肾疾病等;③有面部手术史;④就诊前接受过针灸治疗。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仪器与方法

1.SWE 检查:使用声科Aixplorer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 4~15 MHz;配置SWE 功能。患者取仰卧位,暴露颜面部,沿肌束方向纵切面检查双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探头以最小压力垂直于肌肉平面,调节增益至最佳图像状态;启动SWE 模式,选取感兴趣区,分别设定6 个固定的测量点,具体为:①额肌,瞳孔正中线眉线以上1 cm 处;②降口角肌,经口角向下颌缘作垂线,取交点与口角连线中点;③降下唇肌,过口角作垂线与下颌缘相交,取交点与口角连线的中点。均在患者放松状态下测量各表情肌的弹性模量均值,取样框即圆形感兴趣区统一为2 mm,默认弹性模量量程为0~460 kPa,均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所有操作均由同一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超声医师完成。

2.针灸治疗方法[3]:急性期(发病15 d 内)针灸治疗以驱风祛邪、通经活络为主;第1周取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第2 周取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穴位。恢复期(发病16~28 d)针灸治疗以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为主,取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印堂、水沟、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攒竹、鱼尾穴、迎香穴等穴位。

3.临床针灸疗效判定:参照文献[4],于治疗前及治疗1、3、7、14、28 d 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动态观评分-面神经静态观评分-并发症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满分为50分;评分越高,表示面神经功能越好。

三、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治疗前后患侧及健侧各表情肌弹性模量值比较

面瘫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1、3、7、14、28 d 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的弹性模量值均低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针灸治疗时间延长,患者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的弹性模量值逐渐增高,其中患侧额肌治疗 3、7、14、28 d 的弹性模量值均高于治疗前,患侧降口角肌治疗7、14、28 d 的弹性模量值均高于治疗前,患侧降下唇肌治疗14、28 d的弹性模量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健侧表情肌随着针灸治疗时间延长,其弹性模量值无明显变化。见表1和图1。

表1 面瘫患者治疗前后患侧及健侧各表情肌弹性模量值比较() kPa

表1 面瘫患者治疗前后患侧及健侧各表情肌弹性模量值比较() kPa

与健侧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1 d治疗3 d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28 d F值P值患侧健侧降下唇肌11.67±0.99 11.50±1.14 11.50±1.14 11.67±1.13 11.63±1.15 11.68±1.13 0.289 0.919额肌7.91±0.54*8.17±0.59*8.73±0.61*#9.58±0.63*#10.38±0.70*#11.28±0.96*#183.410<0.001降口角肌7.65±1.70*7.82±1.44*8.19±0.89*8.92±0.64*#9.65±0.53*#10.33±0.61*#50.290<0.001降下唇肌7.97±2.81*8.01±2.23*8.28±1.49*8.88±0.69*9.58±0.62*#10.11±0.87*#13.997<0.001额肌14.06±0.80 13.95±0.67 13.93±0.76 13.89±0.77 14.04±0.81 14.20±0.68 1.178 0.320降口角肌12.02±1.04 11.97±0.99 11.91±0.95 12.05±0.95 12.00±1.07 12.09±1.02 0.204 0.961

图1 面瘫患者(女,51岁)患侧额肌治疗前后SWE图

二、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面瘫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7、14、28 d 患侧面神经功能评 分 分别为 21.60±0.68、21.82±0.67、28.32±0.98、34.84±0.89、38.30±0.99、40.60±1.03,随着针灸治疗时间延长,患侧面神经功能评分逐渐升高(F=214.49,P<0.01);其中治疗3、7、14、28 d 面神经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针灸治疗7 d时评分上升速率最快。

三、弹性模量值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面瘫患者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治疗前及治疗1、3、7、14、28 d弹性模量值与其面神经功能评分均呈正相关(r=0.704、0.739、0.815,均P<0.001)。见图2。

图2 面瘫患者患侧额肌(A)、降口角肌(B)、降下唇肌(C)的弹性模量值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讨 论

面瘫是一种因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累导致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常见的后遗症是口眼联带运动,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运动时引起另一肌肉运动,面部额纹变浅,眼睑不能闭合、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绝大多数为单侧发病。目前面瘫常采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及手术治疗等方式,但整体治疗效果有限[5-6]。针灸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成为面瘫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其疗效评估和随访观察均以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依据,缺乏影像学相关数据。肌电图常用于定性判断面神经电生理损伤程度,但对肌肉、神经损伤程度无法定量,导致临床诊断、评价疗效及预后难度增大。而传统的X 线、CT 及二维超声等检查技术仅在肌腱韧带及肌肉发生明显形态学改变时用以鉴别诊断,无法早期评估其机械力学特性,往往错过面瘫患者的最佳诊疗时机。MRI 技术在诊断肌肉及韧带的损伤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其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长,临床动态随访观察受限。SWE 是一种评估组织、器官硬度的新技术,不仅克服了静态、准静态弹性成像的探头施压力大小、频率等人为因素影响,还具有重复性好、快速等优点,能敏感、定量检测组织器官超声征象和肌肉弹性改变,提高对肌肉骨骼系统早期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时机和方案,同时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也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应用SWE 技术评估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弹性变化。

有学者[7]将面瘫的病程分为3 个时期,即急性期(1~7 d)、静止期(8~20 d)、恢复期(21~70 d),面瘫患者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症状在2 d 内达到高峰,面瘫后7 d 为急性期,也是最佳治疗时间;若发病14 d 后面瘫症状仍无恢复迹象,建议行预后评估检查,以适时采取减压手术;发病28 d 面瘫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则提示预后差,需进一步治疗。本研究应用SWE 技术检测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及治疗 1、3、7、14、28 d 表情肌(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的弹性模量值,同时评估相应时间点表情肌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发现,面瘫患者治疗前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弹性模量值均低于健侧(均P<0.05),表明患侧表情肌松弛。随着针灸治疗时间延长,患侧表情肌(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的弹性模量值逐渐增高,表明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面瘫导致的肌肉松弛,有助于恢复肌肉的弹性。同时,随着针灸时间增加,患侧面神经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从临床角度证实针灸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与SWE 表现相一致。表明针灸治疗可兴奋面神经,增强肌纤维收缩,加速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渗出物吸收,从而改善神经冲动传递,促进纤维再生,恢复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功能[8]。

本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面瘫患者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针灸治疗前及治疗1、3、7、14、28 d 弹性模量值与其面神经功能评分均呈正相关(r=0.704、0.739、0.815,均P<0.001),表明基于 SWE 技术的弹性模量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面神经功能变化,即早期弹性模量值越低,面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患者针灸治疗7 d 时患侧肌肉张力上升速率最快,而在治疗7 d 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才开始明显上升。表明在针灸干预下,面瘫后7 d 内是改善患侧表情肌肌张力的最佳时机。与以往研究[9]报道一致。可见,SWE 不仅可为面瘫针灸治疗过程中肌张力改变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还可为针灸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应用SWE 可动态监测面瘫患者针灸治疗过程中面部表情肌的弹性变化,为针灸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参考依据。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偏少,且患者针灸治疗后未进行长期随访,仅分析了病灶最大径的弹性图像,未分析检测部位的正交切面,后期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口角面神经患侧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及中央区淋巴结廓清治疗的疗效评估与研究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视角与口角
单纯性中耳畸形多平面重建CT检查和手术结果比较
两代人的不同
肌电图监测技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