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在控制预算松弛领域的应用架构及实现途径

2022-05-30陈鸣

商业会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区块财务信息

陈鸣

(空地互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335)

预算管理因其具有资源配置、控制监督等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预算管理也因“预算松弛”存在而被诟病,对预算松弛的解决多从抑制行为动机、加强沟通等角度提出建议,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全新机会,它具有安全可靠、真实一致、去中心且去信任的特点,能有效解决预算松弛的根源——信息不对称。本文就区块链技术在控制预算松弛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实施路径展开研究。

一、预算松弛的概念、成因及传统应对

(一)预算松弛及相关观点

预算松弛是指人为制定的预算与合理的预测之间的估计偏差。预算松弛反映出一种高估费用和资源消耗、低估收入和生产能力的现象,且该现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估计偏差的刻意性,即参与者通过刻意地运用其参与机会与能力而实现的有利于其自身的估计偏差;二是估计偏差意在实现预算的功能异化,即参与者出于自利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引发的功能失灵。

预算松弛在国内外的预算管理实践中广泛存在。一些基于权变理论和组织松弛理论的观点认为,预算松弛有利于组织对抗不确定性、适当减轻经营者压力,以及适应各种变化。本文认为,以上观点有失偏颇。首先,预算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工具,如何科学高效地分配资源是预算的首要功能,而预算“容错空间”的存在本身意味着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与不高效,从而影响预算计划功能发挥作用。其次,预算作为业绩评价的标准,也会因预算松弛的存在而有失客观,影响预算的激励功能发挥作用。再次,预算松弛虽然客观上可以应对不确定的变化,但组织需要的是对抗风险的缓冲,而非个人层面操作尺度的灵活。更何况,预算松弛所代表的“不诚实”的企业文化对每位员工及整个企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塑造都会起到深远的负面强化作用。长远来看,预算松弛增加了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使得组织关键资源浪费、组织中的个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懈怠,对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预算松弛的成因

预算松弛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挖掘其成因才有助于解决。针对预算松弛的成因,许多学者进行了持续、大量的研究。总的说来,预算松弛的形成可概括为三要素:动机、机会与能力。

首先,预算松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动机。动机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外部环境不确定或内部目标不清晰时规避风险的需要(高严等,2009、2011;郑石桥等,2008)。第二,个体与整体目标不一致时对个体利益的追求。第三,预算目标难度高以及应对棘轮效应的自我保护。这些动机均归属于理性经济人的自利行为,从委托代理视角看,预算松弛实为个体理性产生的集体不理性,属于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代理成本。

其次,预算松弛的形成与预算松弛的发现或检测能力相关。Merchant(1985)研究发现提高对松弛的检测能力可以抑制松弛,即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行为,包括投资信息系统、加强监督、频繁或彻底进行业务审计等。也有学者针对预算松弛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在预算参与的前提下,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预算松弛这一必然现象,而预算松弛又会进一步加剧信息不对称程度。

最后,预算松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机会,即预算参与。通过参与预算设定过程,有动机的下级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能力影响预算的制定,因此预算参与会被下级视为一种利好。理论界对于预算参与程度的高低与预算松弛程度的强弱的关系仍存在一定争议,一些观点认为高度的预算参与会导致高度的预算松弛,但也有一些观点认为高度的预算参与会产生低程度的预算松弛。事实上,这种认为高度预算参与会降低预算松弛倾向的论点,均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如Merchant(1985)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具有相对可预测的技术环境,而Onsi(1973)则是考虑通过包含积极沟通在内的高度参与来减少压力。

(三)传统的应对预算松弛的措施

在改变动机方面,一些学者提出预算单位内部可以通过改进激励模型,如建立长期股权激励制度、将预算作为辅助性评价指标与业绩挂钩等方式来缓解预算松弛问题;或上级单位通过提供财政补贴、降低预算难度等方式来抑制预算松弛。也有学者建议从声誉、道德等角度出发,希望通过道德教育、价值判断等软性约束方式抑制预算松弛。然而,正如Schiff和Levin(1970)指出的那样,这些对业绩评价问题很重要,但本身不能解决松弛问题。只要代理关系存在,代理成本就不可能消失,只要有人参与,自利动机就必然存在。因此,从抑制动机角度出发,只能尽可能做到对预算松弛的缓解,无法做到对这一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应对预算松弛,可从第三个要素——能力入手来采取措施。信息不对称在预算松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被认为是导致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根源。在控制信息不对称方面,学者普遍认为需要通过一定努力加强信息沟通。已有的建议包括通过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方式获取更多信息;通过改善报告制度、设立预算审查专项小组以便使处于信息弱势的高级管理层获取所需信息等。这些建议均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但受限于时间与费用等资源的约束,无法得到广泛的、常态化的应用。

二、区块链技术在控制预算松弛领域的应用架构及实现途径

(一)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及优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区块链这一全新的变革性的技术的诞生与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全新思路。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账本技术,它是一个全网共同记录和存储的数据库,内容包含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数字资产在内的一切价值物,覆盖每一笔数据的认证、记录、登记、注册、存储、交易、支付及流通,支持所有数据的记录、传递、存储、分析和应用。区块链通过一系列开创性的技术应用与机制设计,能够嵌入预算管理,完美解决预算松弛问题。

(二)区块链技术在控制预算松弛领域的应用架构

1.区块链的基础架构。其基础架构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以及应用层组成。区块链技术去信任、去中心的特性能从根本上减少组织摩擦并且提高效率,因此可以广泛地服务实体经济领域,包括基于信息透明和共享的供应链金融、数字信用等领域,以及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数字财务。见图1。

图1 区块链的基础架构

2.区块链技术嵌入控制预算松弛的应用架构。

第一层:结构化处理。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之一,是认知的不对称。在预算过程中,受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的限制,蕴含着极高价值的非结构化预算数据长期未得到重视。而区块链技术融合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文本处理、深度学习、数据清洗、数据集成等能力后,可以使传统的自由格式的数据被充分的结构化。针对存量非结构化数据的结构化处理具有明显的好处——一劳永逸:一次处理之后是不限次数的重复利用。而无论存量还是增量的非结构化数据,经过结构化处理后将跨越认知障碍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层:内部应用。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之二,是时空的不对称。理论上行为即数据,但在传统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下,很难实现预算真实信息的实时同步,时间的不对称必然导致空间的不均衡。一方面,预算参与的其中一方占据着信息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即便在一个组织内部,处于利益共同体的部门之间也存在着普遍的信息不对称。事实是,依赖人工操作则无法保证数据质量,多口径的数据录入无法保证数据一致,通过系统对接则无法保证数据实时共享,而跨组织的信息沟通更是受到信任与保密的挑战而困难重重。而区块链技术,在将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之后,将通过内部应用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方协作的数据计算,以及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共享,区块链技术将有效解决信息时空不对称的难题。

第三层:流程应用。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之三,是权责的不对称。这一点尤其在组织之间表现明显。以往出于对敏感信息的保护,很多信息无法在组织之间传输共享——毕竟共享为对方带来收益而为自己带来责任。而区块链技术融合零知识证明机制,将使得敏感预算信息在被保护的前提下得到共享,“可用不可见”不仅意味着信任关系与合作关系的重塑,更意味着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和有序流动。区块链技术通过其去信任能力,带来信息流通的流程变革,将有效推动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

(三)区块链技术在控制预算松弛领域的实施路径

1.企业内系统构建——打造私有链。在组织内部,要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预算场景,须在合约层、应用层进行私有链的定制化设计。首先在合约层须构建包括智能合约、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文本处理、深度学习、数据清洗、数据集成等在内的能力。其次,在应用层须搭建业务节点与预算节点,用于点对网的数据维护与更新检查,通过集体维护的方式将个体影响降至最低,并实现业务信息与预算信息的同步。经由业务节点录入的信息,通过合约层的处理后,同步至预算节点,用于信息的后续读取、处理与共享。

2.企业间数据共享——构建联盟链与公有链。以私有链和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预算组织之间联盟链的构建以及更广泛的公有链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发挥区块链技术在控制预算松弛领域的作用。一方面,已知的行业间及上下游的海量信息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这一定程度上是受限于信息分享意愿。而进一步思考,信息分享意愿的限制是受“可用须可见”的传统思维影响,信息分享意愿的不足的根源是信息分享能力的不足,区块链技术能为我们带来“可用不必可见”的独特能力,在行业间、上下游之间安全地共享信息变成可能,从而为解决预算松弛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可能还有未知的海量信息未被知晓、未被利用,这样联盟链、公有链的价值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减少预算松弛度。

3.全员参与、全流程跟踪、全业务覆盖的数字预算平台的优化。“全员参与”受人力财力物力及技术的限制,很难真正落实。通过数字预算平台的建立,来自私有链的所有节点都将真正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全流程跟踪”不仅要求涵盖预算从编制、分析、控制、考评到改善的全流程,还要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均纳入管理。通过信息的全网共享,显著改善预算事后才能算账的窘状。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得到改善,事前控制从此必然可行。“全业务覆盖”也是全面预算实施的薄弱环节之一。对于投融资等专门决策预算及资金、资产负债等财务预算,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就在于信息获取。而私有链、联盟链及公有链的参与,实现了信息广范围的同步与共享,高效率地实现了预算管理全覆盖。

三、区块链技术在控制预算松弛领域的挑战与保障

(一)挑战

在技术层面,区块链的处理性能已可以通过闪电网络与侧链技术来突破,也可以通过并行架构、无状态证明技术等来提高其扩展性,但去中心化程度与高效率的矛盾,至今仍是无解之题。其次,对于企业来说,做出要花费一定的人财物资源进行新技术应用的决定本身,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对于迎接挑战的组织,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会产生不适。无论是新的财务内部业务流程与机制的建立,还是企业间联盟链的运作与收益分配机制,都面临着层层困难。同时,“区块链+财务”的相关应用,还受限于跨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的支持资源不足的限制。

(二)保障

首先,坚定的信念是技术成功应用的前提。数字时代,企业必须正视现实,坚定地推进技术进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实现组织内的认识高度一致。

其次,有效的监管是技术成功应用的保障。区块链技术若要得到广泛的应用,需要强有力的法律监管来保证技术规则的精确,也需要完善的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安全与合作的存续。因此,针对技术应用、行为认证、隐私保护、联盟运作等进行规范制定与实施细则建立势在必行。

最后,高素质人才是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数字中国”的建设对财务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技术的不懂财务,做财务的不懂技术”已经无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与业务知识已紧密融合。培养跨专业的、懂技术又懂财务的复合型的人才,才能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供足够的支持,才能为财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四、结论与建议

预算功能的发挥因预算松弛的存在而受限。本文深入分析了预算松弛存在的成因,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预算松弛的有效方案,并构建了其技术应用设计与实施路径。区块链这一颠覆性的变革,对于财务工作者而言,并不是要颠覆行业,而是可以借助此优化行业的一个技术手段。虽然区块链技术被广泛视为现实问题的战略性解决方案,但当前在财务领域存在着与区块链技术应用信息并不匹配的现实。随着技术、理念的进步,监管的完善以及资源的投入,区块链作为弥补信息不对称的强有力技术将充分发挥出其特长,用于解决预算管理的痛点,实现预算领域的信息变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将显著改变财务的工作方式,提高财务信息管理水平,升级财务信息生态结构。

猜你喜欢

区块财务信息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订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