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2022-05-30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 2022年5期
关键词:细菌性苗种病原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审签:李清 审核:梁艳 分析员:阴鸿达

5月气温将逐步升高,全国普遍进入生产旺季。根据近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和今年天气情况,我们对5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

5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刺激隐核虫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虾肝肠胞虫病及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等。

1.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及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患病鱼鳃盖或鳍条基部出血,解剖查验发现肌肉点状或块状出血、肠壁充血、肝脾充血等症状。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II型,主要危害鲫、金鱼及鲫杂交变种,发病水温为22℃~28℃。患病鱼体色发黑,体表以广泛性充血或出血为主要症状,尤其以鳃盖、下颌、前胸和腹部最为严重。患病鱼鳃丝肿胀,濒死鱼鳃血管易破裂而出血,解剖后可见淡黄色或者红色腹水,肝、脾、肾等器官肿大、充血,鳔壁出现点状或斑块状充血。江苏、浙江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3.刺激隐核虫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俗称“白点病”或“海水小瓜虫病”,主要危害大黄鱼、卵形鲳鲹和石斑鱼等海水鱼类,发病水温为22℃~26℃。水体有机物含量高、水流缓慢、养殖密度过大等情况下可诱发该病暴发。患病鱼体表和鳃出现大量黏液、有许多小白点等,镜检小白点可见圆形或卵圆形、体色不透明、缓慢旋转运动的虫体。福建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4.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原为神经坏死病毒,主要危害石斑鱼、鲈、牙鲆和大菱鲆等海水鱼类,发病水温为30℃~32℃。患病鱼厌食,出现体色发黑、鱼体畸形、眼球浑浊外凸、腹部膨大、头部出血、间歇性乱窜打转、离群或侧躺于池底等症状。广西等省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5.锦鲤疱疹病毒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Ⅲ型(又称锦鲤疱疹病毒),主要危害鲤、锦鲤及其变种,发病水温为18℃~28℃。病鱼停止游泳,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鳃出血并产生大量黏液或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患病鱼在1d~2d内就会死亡。广西等省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1.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等,发病水温为18℃~30℃。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患病对虾停止摄食,临死时在池塘边水面游动。浙江、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1,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等,发病水温为16℃~32℃,对虾体长4cm~7cm时最易被感染。患病虾肝胰腺萎缩,肌肉发白,鳃和足发黑。浙江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3.虾肝肠胞虫病:病原为虾肝肠胞虫,主要危害对虾,发病水温为24℃~31℃。患病虾出现个体瘦小、肝胰腺颜色深、群体中体长差异大等症状。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4.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主要危害对虾。患病虾生长缓慢,表皮畸形。福建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审签:那立海

审核:徐立蒲 分析员:王静波

5月,北京地区天气迅速回暖,水温上升很快,平原地区池塘的水温会上升至18℃~25℃,甚至达到28℃。山区流水池塘的水温会在8℃~12℃。各种微生物滋生,病原将从上个月水霉病为主,慢慢转向细菌类疾病。山区因为水温低,水霉病还会时有发生。池塘养殖鱼类可能会发生烂鳃、肠炎、赤皮、打印、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疾病。

1.草、鲤、鲫鱼等品种:易发生烂鳃、肠炎、赤皮、打印等疾病。其中鲤鱼易发鲤浮肿病,鲫鱼易发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点关注平原地区,如通州、顺义、平谷等。

2.观赏鱼(金鱼)和锦鲤:易发生烂鳃、肠炎、赤皮等疾病。其中金鱼易发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锦鲤易发鲤浮肿病。重点关注朝阳、通州、顺义、房山等。

3.虹鳟、鲟等品种:易发生水霉病、烂鳃等疾病;虹鳟鱼苗易发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以上疾病重点关注怀柔、密云和房山地区。

1.鲤浮肿病和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

(1)预防措施

目前,没有治疗鲤浮肿病和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的有效药物,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购买检疫合格苗种,或从国家、省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阴性苗种场购买苗种,避免引入带病原苗种,否则防不胜防。

控制养殖密度不宜过高;尽量与一定比例花白鲢混养。

投喂高质量饲料,并加强管理,避免残饵导致水质突变;投喂含免疫增强剂(酵母培养物、三黄粉等)饲料15d后,再投喂常规饲料1个月,依次轮换。

投饵区安装增氧设施,防止局部缺氧;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h~2h,阴雨天以及清晨水体氧气不足时开动增氧机;定期监测水质,避免溶氧缺乏。

定期对水体消毒,一般15d1次。使用消毒剂时,注意水质以避免水质突变,老水酌情减少消毒剂用量。

关注天气,在天气突变前停食、增氧;稳定水质,避免水质突变。

不要定期投喂抗菌药物、杀虫药物预防疾病;不使用强效改底药物,不倒池;谨慎采取应激管理措施,避免鱼体受伤。

养殖前拉动底泥,彻底清塘;养殖工具专池专用;尾水消毒后排放。

(2)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疑似鲤浮肿病和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发生,应立即向当地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报告,并送典型发病样品到有资质实验室诊断。同时紧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立即对养殖场相关鱼池采取隔离措施,限制养殖场病鱼的移动和运输,及时捞出病死鱼并用深埋法或化尸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工具专池专用,避免交叉污染;排放养殖用水需经消毒处理。

停止投喂饵料、停止用药、停止换水,打开增氧设备,保持水体中氧气含量在5mg/L以上。

发病4d~5d后,适当泼洒中药(三黄粉、大黄粉等)。发病的同池鱼,如同时患有其他细菌性疾病或寄生虫疾病,至少待发病10d以后再治疗。

2.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1)预防措施

消毒水:在孵化和苗种培育车间进水口处安装紫外线消毒仪或臭氧发生仪,对车间用水进行消毒。

消毒用具:孵化生产前,车间内全部容器、工具消毒后备用。

消毒受精卵:受精卵使用聚维酮碘消毒。

孵化管理:孵化过程中,及时收集卵壳。

对孵化车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外来人、工具等严格控制。

发现鱼有异常迹象,随时捞出处理掉,处理地点远离养殖用水。

(2)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疑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发生,应立即向当地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报告,并送样品到有资质实验室诊断。同时采取以下紧急控制措施:

发现发病迹象,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掩埋地点远离养殖用水,并使用生石灰等处理。

采取增氧措施,保持水体中氧气含量在8mg/L~12mg/L。

工具专池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鱼发病时慎用消毒剂或移动鱼,以减少应激。

对养殖排放水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减少投喂。可在饲料中添加大黄等药物投喂。通常发病持续7d~10d,之后死亡率明显降低。

审签:李铁庄

审核:李旭东 分析员:赵黎明

河南省5月气温将会有大幅上升,水温也将持续升高,养殖水温平均在25℃左右,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期。随着温度回升,投饵量增加,鱼类排泄物增多,水体负载力增加,各类病原体大量繁殖,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多发季节也随之而来。对此,广大养殖户要格外重视,加强水质调控,月初和月末分别做好鲤春病毒血症和鲤浮肿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的防控工作。

1.鲤、鲫、鲂、鲢、鳙鱼:易发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车轮虫病、孢子虫病和指环虫病等,鲤科鱼类精养区要重点关注鲤春病毒血症、鲤浮肿病和锦鲤疱疹病毒病。

2.草鱼:易发烂鳃病、肠炎病、草鱼出血病、三代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等,关注河南省各养殖区域。

3.斑点叉尾鮰:易发鮰肠败血症等,关注河南省各养殖区域。

4.中华鳖:易发腐皮病和白底板病等,重点关注豫中和豫西南中华鳖养殖区域。

(一)预防措施

1.严格消毒。一是苗种和池塘消毒;二是生产工具的消毒;三是食场的消毒。

2.科学投喂。坚持“四定”原则,每15d左右拌料投喂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等,增强养殖鱼类抗病能力。

3.生态防治。控制养殖密度,适当稀养;种植水生蔬菜,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等调理水质,注意增氧。

4.免疫接种。对草鱼出血病和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可以提前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和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

(二)治疗措施

1.鱼类病毒病:可用水产多维和中西药合剂调理肝肾,内服大黄等中草药制剂。

2.鱼类细菌病:细菌性疾病可外用次氯酸钠溶液或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内服药物建议先做药敏试验。

3.鱼类寄生虫病:车轮虫病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三代虫病、指环虫病可用甲苯咪唑或精制敌百虫粉;孢子虫病可用盐酸氯苯胍粉。

审签:杨雪松

审核:王 俊 分析员:莫 茜

5月,四川省气温上升明显,平均气温一般在18℃~28℃,昼夜温差较大,水产养殖正式进入苗种繁育生产期。随着气温和水温的逐步升高,水产养殖病害进入全年第一个发病高峰季——“大麦黄”(谷雨至立夏)。根据近年四川省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情况,5月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并做好防控准备。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对象为鲫、鲢、鳙、鳜、加州鲈、草鱼等,具有病程较急、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历年来对四川省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各养殖区应重点防控。

2.细菌性烂鳃病:鱼种和成鱼均可感染,水温20℃以上开始流行,是一种较常见鱼病,危害对象广泛,包含草鱼、鲫、鲤、鳜、加州鲈、斑点叉尾鮰等,各养殖区域应重视。

3.锦鲤疱疹病毒病:病原为疱疹病毒Ⅲ型,发病高峰温度为18℃~27℃,只危害鲤、锦鲤及其变种,可感染鱼苗和成鱼,主要通过鳍和表面皮肤进行水平传播,死亡率高达80%~100%,各鲤鱼养殖区应重点防控。

4.车轮虫病: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适宜水温20℃~28℃,水质不良、密度过高是本病主要诱因,斑点叉尾鮰、鲶鱼、鲤鱼、草鱼等养殖品种及观赏鱼类均可寄生,四川省各养殖区域均有分布。

(一)加强苗种管理

强化苗种产地检疫,防止引进携带病原的苗种,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发生;做好苗种消毒,防止苗种带入病原微生物,苗种投放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鱼体因受伤导致感染病原菌。

(二)加强饲养管理

投喂饵料坚持“四定”原则;做好水体、饵料及饵料台的消毒工作;加强水质管理,合理调节水质;保持良好养殖环境,增强鱼体抗病力。加强巡塘,密切注意鱼池、鱼类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关注天气、水质变化,防止因天气突变引起鱼类浮头或泛塘事故发生。

(三)科学规范用药

坚持以防为主,一旦发病需药物治疗时,要按照使用说明书科学针对性用药,严禁使用假、劣兽药以及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

审签:裴建明

审核:田飞焱 分析员:孟 霞

5月,处于“立夏”和“小满”节气,江西省气温和水温逐渐升高,是养殖鱼类摄食旺盛期,随投饵量增加,排泄量也增多,养殖水体残饵也增多,造成养殖水域有机质增加,进入鱼病的高峰期,此时期应加强提高鱼类免疫力,做好各类病害的预防控制工作。结合历年情况及生产实际,现将5月易发疾病预测如下。

1.草鱼:易发生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等,重点关注主养区域及投放鱼种消毒不彻底、养殖密度较大的精养区域。

2.鲫鱼:易发生水霉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黏孢子虫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等,重点关注投放苗种区域。

3.鲈鱼:易发生水霉病、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投放苗种区域。

4.黄颡鱼:易发生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虹彩病毒病、爱德华氏菌病、水霉病等,重点关注丰城、新余等主养区域。

5.小龙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肠炎病、纤毛虫病、黑鳃、软壳、脱壳不遂等病(症)。

1.加强水产苗种检疫,从源头控制疾病。养殖业者要从正规苗种场购买苗种,确保不携带病原,保证苗种质量。

2.投放苗种前,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防止鱼体受伤。

3.投喂时要控制投喂量,减少残饵,保持食场清洁。防止水质恶化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4.小龙虾在5月左右易出现各种综合病症,需做好规范化管理。多关注水草状况,有没有挂脏、发黄、黑根、烂根等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日常及时补肥和解毒,加强投喂,使用优质饲料,死亡小龙虾要及时捞出,作深埋处理。

5.科学预防。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方针,做好杀虫杀菌同时,定期进行补菌、改底、培藻,调好水质、培育好藻相工作,做好水生态平衡,为水生动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审签:邵东宏

审核:康鹏天 分析员:高文慧

5月,随着气温、水温逐步升高,养殖水体中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繁衍加快,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水质恶化和一些水生动物疾病频发,养殖户要密切关注气温、鱼类摄食情况的变化,强化日常管理,加强水质调控,保持水体和底质的相对稳定。虹鳟鱼正是生长旺季,在做好细菌性病害防控的同时要做好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根据分析,5月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

1.草鱼:易发生水霉、赤皮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白银、酒泉、临夏、庆阳、平凉等地区养殖场。

2.鲤鱼、鲫鱼:易发生水霉、竖鳞、赤皮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兰州、白银、酒泉、临夏、庆阳、平凉等地区养殖场。

3.鲢鳙鱼:易发生打印病。重点关注区域为酒泉、白银和庆阳地区的养殖场。

4.虹鳟、鲟鱼:易发生烂鳃、肠炎病,重点关注区域为陇南地区文县汉坪嘴水库、卓尼九甸峡水库和临夏州刘家峡水库。

5.虹鳟、金鳟、七彩鲑:易发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重点关注区域为永靖县、永昌县、永登县、临夏县、景泰县、武山县、临泽县。

1.苗种管理。做好苗种产地检疫的核查与自查,严防外地调运时引进携带病原的苗种,从源头上遏制疫病的输入及发生。苗种入池前用3%~5%的盐水浸泡鱼体5min~10min,杀灭体表病原菌。苗种入池后用二氧化氯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保持鱼类生长适宜的水体环境。苗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尽量避免造成鱼体机械损伤。

2.池塘管理。养殖池塘可采取干塘曝晒、平整池底、池堤除草和彻底消毒杀菌等措施,有效减少各类病害;带水清塘,用生石灰150kg/亩全池泼洒。经过消毒的池塘一般要暴晒7d,待毒性消失后投放苗种。

3.日常管理。开春后,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苗种入塘放养时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水质调控、加强池塘管理,及时加注新水,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4.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预防方法及染疫处理。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养殖设施、运输工具、养殖工具、养殖用水等进行消毒,对病鱼实行隔离饲养,限制病毒扩散蔓延。饲料中可添加维生素C、大黄、五味子等中草药,增加鱼体免疫力。对已经感染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养殖场,应立即进行隔离养殖;生产工具、运输工具严格消毒;死鱼深埋,不得随意乱弃,病鱼不准外运销售。

5.传染性胰脏坏死病防治方法。不用带毒亲鱼采精、采卵,可用聚维酮碘溶液等对鱼卵消毒,发现患病鱼要及时隔离,病死鱼需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疾病暴发时,尽量减少养殖密度。在患病早期用聚维酮碘溶液,每千克鱼体重用1.64g~1.91g,拌饵投喂,每日1次,连续15d。

6.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请及时按相关程序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

审签:杨质楠

审核:蔺丽丽 分析员:孙宏伟

吉林省5月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水温也不断上升,后期可达20℃以上。此期间应注意的病毒病包括鲤春病毒血症、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草鱼出血病等,还应关注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以及黏孢子虫、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鱼虱等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等。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监控,以免发病后造成经济损失。现将常见病症及其防治方法分析如下。

1.草鱼:易发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赤皮病、寄生虫病(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锚头鳋、鱼虱)等。

2.鲤:易发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鲤浮肿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寄生虫病(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锚头鳋、鱼虱)等。

3.鲫:易发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寄生虫病(黏孢子虫、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锚头鳋、鱼虱)等。

4.鲢、鳙: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烂鳃、寄生虫病(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中华鳋)等。

(一)预防措施

在水产动物养殖的过程中,对病害要坚持以防为主,做好防控是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

1.养殖池塘应做好工具消毒;及时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定期用氯制剂、碘制剂或生石灰等对池水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环境;适时开机增氧等。

2.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关注天气变化,减少应激反应,加强巡塘,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3.提高饲料质量,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免疫多糖等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控制饲料投喂量,不过量投喂。

4.拉网、运输、放养等尽量规范操作,减少鱼体受伤,避免细菌侵入。建议拉网、运输、放养后及时对池塘使用碘制剂等消毒剂进行预防。

5.购买经过检疫的鱼苗、鱼种,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传播,鱼苗投放前用食盐或者高锰酸钾浸浴消毒。

(二)治疗方法

1.病毒病

目前没有用于治疗病毒的有效药物,只能以预防为主,或注射疫苗提高鱼体免疫力。

2.细菌性疾病

发病养殖池应使用聚维酮碘、次氯酸钠溶液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对水体进行全面消毒,使鱼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三黄散等药物拌饵投喂,或可添加维生素、免疫增强剂等添加剂,改善水质,控制水环境等方面用药。

3.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首先应从病原处着手治疗,先杀虫再杀菌。使用有针对性的国标杀虫渔药全池泼洒。间隔1d~2d后,使用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消毒,防止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避免鱼病暴发时造成大量损失。

渔药的使用,要针对不同的养殖品种、不同的规格、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水温、pH值、溶氧、盐度等)使用不同的药物,或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合理使用渔药,避免盲目用药、滥用药等。

审签:蒋 军 审核:魏泽能

分析员:魏泽能、魏 涛

安徽5月天气进入春末初夏,大部分地区气温将升至20℃~28℃,养殖水生动物渐入生长旺期,水温升高,病害增多,但死亡率较低。

1.鲢鳙鱼:易发生锚头鳋、中华鳋等,偶发细菌性出血败血症(暴发性出血病),重点关注沿江、环巢湖、沿淮池塘养殖区域。

2.草鱼:易发生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锚头鳋,偶发细菌性出血败血症(暴发性出血病),安徽省池塘养殖水域均予以重点关注。尤其是搭配投喂部分草料的池塘,因水温上升,草鱼食量(草)增大易引发肠炎,安徽省池塘养殖水域均要予以重点关注。

3.鲫鱼:易发生锚头鳋、孢子虫等,偶发细菌性出血败血症(暴发性出血病),安徽省池塘养殖水域均要予以重点关注。

4.鱼苗:鱼卵易感染水霉病,夏花培育易感染车轮虫病,重点关注苗种繁殖场。

5.河蟹:幼蟹易发生纤毛虫病,二期脱壳不遂,可能引发肌无力(环爪),重点关注宣州区、当涂县、无为县等区域。

6.克氏原鳌虾:易发黑鳃病;需要关注甲壳溃疡、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虾肝肠胞虫病;2022年白斑综合征检测阳性率较高地区宜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预防,除黄山市、淮北市外,其他十四个市皆需重点关注。

7.甲鱼:温室甲鱼移往外塘的季节,易发溃疡病,重点关注蚌埠市、芜湖市等甲鱼养殖重点地区。

1.加强塘口巡查、保持水质清爽;定期监测氨氮、pH值,加强管理,合理投喂。虾蟹池要做好水草的维护和管理,小龙虾达到上市规格能捕尽捕,降低密度,减轻重要疾病的危害。

2.5月中下旬用生石灰消毒一次。必要时养鱼池塘可使用杀虫剂杀灭寄生虫,养蟹池塘杀灭纤毛虫。

3.需要捕捞、转运和放养时,操作中要尽量仔细,避免鱼体受伤;鱼种下塘时用3%食盐水消毒,温室甲鱼使用聚维酮碘消毒后下塘。

4.5月下旬适当开启增氧机,保持池塘水体良好的溶氧水平。

审签:朱凝瑜

审核:梁倩蓉 分析员:郑晓叶

5月气温、水温不断升高,养殖水体中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繁衍加快,同时养殖品种进入生长旺盛期,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不断增加,残饵和排泄物增多,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水质恶化和水生动物疾病频发。

1.淡水鱼类:易发生肠炎病、烂鳃病和寄生虫病(锚头鳋、小瓜虫、指环虫)等。

2.大黄鱼:易发生内脏白点病、刺激隐核虫病、虹彩病毒病等。

3.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病毒性疾病、虾肝肠胞虫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等。

4.河蟹:易发蜕壳不遂症。

5.中华鳖:易发生溃烂病、穿孔病等细菌性疾病。

1.淡水鱼类肠炎病、烂鳃病、寄生虫病

定期做好水质消毒工作,抑制病原滋生。日常管理掌握好投饲量,保证饲料新鲜且营养全面。细菌病可用过氧化钙或国标渔用含氯、含碘消毒剂消毒水体和食台,发病池塘应适当减少投喂量,并及时开展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科学筛选治疗用药;国标渔药氟苯尼考、甲砜霉素以及大黄、五倍子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可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治疗,中华鳋、锚头鳋、指环虫等使用国标渔药敌百虫全池泼洒有一定治疗效果。

2.大黄鱼细菌性疾病、刺激隐核虫病

预防可适量投喂渔用维生素C、控制放养密度、做好网箱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网箱内水流畅通、水质良好。刺激隐核虫病发病时可采用低盐度或淡水处理,定期用过氧化钙泼洒,以免附着包囊孵出重新感染,出现内脏白点病可拌料服用盐酸多西环素等抗菌药物治疗。

3.南美白对虾

采购经检测不携带病原、体质健壮的苗种投放,合理控制放苗密度,加强水质管理,加强巡塘、观察,池水变色要及时调控,遇到暴发性流行病时可暂时封闭不换水。定时、定量、多点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饵料,补充营养,减少应激,提高水中钙离子浓度,防止蜕壳不遂;定期监测水质。

病毒性疾病:以预防为主。定期做好水体消毒工作;上茬发病的池塘要重点处理,干塘曝晒10d~15d,进水少量湿润塘底后,全池撒水产用含氯石灰清塘,3d后进水。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保持水体洁净,pH值保持在8.0左右;每10d用聚维酮碘溶液对池水泼洒消毒一次,以减少池中致病菌。

虾肝肠胞虫病:水平传播是养殖池塘中该病原传播和感染对虾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彻底清塘并放养优质苗种,保持合理养殖密度。

4.中华绒螯蟹蜕壳不遂症

选用钙源丰富的优质饲料,5月~10月蜕壳盛期每隔15d~20d,每亩水体用过氧化钙10kg~15kg加水调配全池泼洒,以提高水体钙离子浓度,防止蜕壳不遂。

5.中华鳖溃烂病、穿孔病

要注意天气变化,密切观察其摄食情况和行为变化。气温升高后,将鳖从温室转入外塘养殖时,要注意操作、减少应激。发生细菌性疾病,水体用三氯异腈脲酸、聚维酮碘或溴氯海因粉消毒,同时根据药敏结果在饲料中拌喂有效抗生素治疗。并选用优质饲料,适当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以增强体质。

猜你喜欢

细菌性苗种病原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江苏:全面推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延安市宝塔区苹果白粉病大发生原因及对策
河北省农业厅督导检查沿海三市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工作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