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远洋渔业快速发展经验对舟山远洋渔业发展的启示

2022-05-30王立徐士元

中国水产 2022年5期
关键词:远洋渔业舟山市远洋

文/王立 徐士元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福州市、舟山市远洋渔业均为当地传统优势产业,两地也是全国远洋渔业重点大市和远洋自捕水产品主要输入口岸及主要集散市场,同时作为农业农村部批复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地,正全力加速推进远洋渔业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两地区之间既有区域竞争又有产业合作,“十四五”期间,在远洋渔业资源回运、市场建设等相关领域的后续竞争预期还将会不断加剧。近几年,舟山市远洋渔业面临发展瓶颈,福州市远洋渔业迅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值得舟山市学习。

一、福州与舟山远洋渔业产业发展情况对比

(一)生产规模上的差异

截至2020年,福建全省有远洋渔业企业28家、远洋渔船605艘,均居全国第三;2020年捕捞产量60.8万t,超过浙江省,跃居全国第一。其中,福州市作为福建省远洋渔业的主阵地和桥头堡,发展迅速,现有远洋渔业资质企业11家,大小远洋渔船451艘。2014年,福州市远洋渔业产量还只有23.6万t,7年后上升36.2%,2020年远洋自捕水产品达37万t(不含平潭县,连江县22万t),其中24万t回运福州市。福州市还有印度尼西亚以及太平洋岛国等四个海外养殖基地,2020年,远洋水产品口岸总进关量达到55万t。

而舟山市现有远洋渔船620艘,自捕水产品产量50万t,其中回运舟山本地40万t,加之外地企业回运舟山10万t,2020年远洋水产品口岸进关量为50万t。

(二)大型企业实力上的差异

在巩固优化传统过洋性远洋项目发展、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等渔业领域对外合作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培育发展,福州市已成功打造宏龙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大型综合民营集团型企业,以及福建正冠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福建四海水产有限公司等一批现代企业经营、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龙头规模实力企业。

福州宏龙、宏东两家航母型企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抓住印度尼西亚过洋性拖网渔船回国转产寻找出路的政策机遇,新建了近200艘大吨位的公海围网和抄网船队,仅宏龙集团一家,近三年就新建了55艘西南大西洋鱿钓渔船和60余艘公海围网船。公司积极拓展印度洋及北太公海大洋性远洋项目,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远洋自捕水产品产量快速提升,营造出产业发展新优势。2020年,正冠公司收购一条南极磷虾拖网加工旧船进行试生产,并启动建造一艘新的大型南极磷虾拖网加工船。福州市未来三年还将计划引进三艘金枪鱼大型围网船,远洋渔业经营层次和能力正大步提升。

舟山市远洋渔业企业大都小而分散,仅有大洋世家、平太荣几家大型企业,整体生产规模和综合经营实力等与福州市远洋渔业企业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

(三)综合经营实力的差异

福州市远洋渔业企业绝大部分是自主化经营,挂靠渔船比例不高,全国过洋性自捕水产品绝大部分从福州市进关,印度洋及北太公海围网远洋自捕水产品大部分也从福州市口岸回运输入,远洋水产品市场集聚优势明显。然而,福州市现有马尾港区岸线泊位紧张,近期口岸枢纽作用瓶颈日趋明显,六家远洋企业合作租赁经营的一个远洋渔船专用码头设施相对简陋,装卸效率不高,口岸竞争优势大打折扣。但目前连江粗芦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已完成控制性规划,并启动前期建设,第一期三个万吨级码头和一个6000吨级码头已开始招投标。2023年底前建成并投产后,福州市口岸远洋水产品集聚度将会进一步大幅提升,未来发展潜力和后劲很大。

舟山市现在多为挂靠代理的群众性远洋渔业,一些村民集资购买渔船挂靠到企业,企业依靠几条渔船便可成立一家远洋渔业公司,靠收取代理费、管理费盈利。舟山市远洋渔业企业多,但规模小、同质化程度高,缺乏综合性龙头企业带领行业发展,经营分散,使得渔货销售经常以船为单位,各自为政,容易引发行业内恶性竞争,导致渔货价格高低不一,市场秩序混乱,渔民丰产不丰收等。由此还产生了产权模糊、风险责任主体不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其他一系列问题。如今世界渔业资源竞争不断加大,国内沿海地区远洋渔业产业竞争激烈,舟山远洋渔业经营模式将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

二、福州与舟山远洋渔业行业管理情况对比

福州市远洋渔业行业管理相对宽松,远洋企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及自觉履约能力相对较好,远洋渔业发展上下氛围良好,行业服务到位,管得不多,但违规出事的却很少。纵观福建远洋渔业当前行业管理现状,主要有三方面明显特点。

(一)企业主体责任方面

福州市突出企业自主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门槛相对弱化,当地远洋渔业行业权威人士认为,抓好远洋渔业涉外和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必须做好的本职工作。远洋企业落户前,无须征求乡镇街道相应意见,不用每年与乡镇街道签订涉外安全责任,远洋渔船出航签证报关前也无须渔业部门进行船只安全检验。远洋外籍船员管理方面,目前没有行业备案与管理,还处于企业自发佣工状态,有问题有困难,企业想办法自行解决。

(二)省、市层阶管理方面

主管部门法定职能与管理权限相对匹配,应急反应快、效率高,并且态度明确,远洋渔船在境外作业,情况特殊,应区别于国内捕捞渔船管理具体措施。一是福州远洋渔业项目申报,由远洋渔业企业向福建省海洋渔业局审批窗口直接申报,省级出函给市级海洋渔业局征求意见,三天内无书面意见,视同同意申报。二是福州远洋渔业企业资质年审和履约评分申报,由企业直接向省级申报,市县区不具体参与。三是福州市远洋专项资金补助申报,中央资金补助(油补、舰船更新)由远洋企业直接向省级申报;省级资金由企业直接向市级申报;市级远洋资金由企业直接向县区逐级申报;县区远洋补助资金由企业向县区渔业主管部门申请。四是省级负责涉外应急处置、安全事故调查处罚,市局配合省级做好相应管理。五是船网工具指标申报,由福州市远洋渔业企业从县区逐级向省级提出申请;县区主管局主要负责船网工具指标申请申报、远洋资金补助申报,提供企业日常服务,组织开展一年1次~2次的远洋企业安全台账检查。

(三)龙头企业带动引领方面

龙头企业以福州市远洋渔业协会为平台,抱团合作,向上级政府呼吁争取优惠扶持和便利口岸政策、解决行业发展困境难题,成效明显,极大提高了行业凝聚力和行动力,为福州市营造远洋渔业良好发展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疫情防控期间,福州市口岸防控措施非常严格,远洋渔船人员上岸和渔货进关面临巨大困难,福州市五家远洋龙头企业联合,由企业领导人集体出面找省市相关领导反映情况,困难很快得到解决,目前福州市是我国沿海远洋渔船人员及渔货准入最为便捷、高效的口岸之一。渔业主管部门不参与疫情防控管理,卫健防疫部门和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具体工作,远洋渔业船员可以在福州市内三个指定口岸上岸。福州市政府还出台了远洋渔业企业纾困政策,给予进关渔货一次性30元/t冷冻费补助及冷库电费补助。

与福州市以省级管理为主导、市级管理为辅助模式的高效率相比,舟山市远洋渔业行业层层严管,日益强化的县区属地管理下沉模式,使得舟山市疫情防控期间的防疫管理不够人性化,远洋渔业企业在日常事务处理过程中对政府的依赖性较重,各种问题频发的情况值得深入剖析与研究。

三、福州市与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扶持政策对比

2021年7月10日,福建省政府发布《关于推动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闽政办〔2021〕31号),预期每年省级补助资金1.2个亿,并明确总体目标,到2023年,渔船总数达650艘,年产量达60万t以上,自捕水产品运回国内比例达65%以上;培育15家以上产值超亿元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远洋渔业企业,国家级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初具规模,全产业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管理规范、生产安全、布局优化、体系完善的现代远洋渔业产业,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根据福建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渔港建设的若干意见》(闽政〔2020〕2号)文件精神,2021年~2023年,福建省计划安排省级补助资金,支持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省级补助资金为项目核定总投资39693万元的65%(省级财政55%、省级预算内投资10%)即25800万元,目前已下达11790万元,还需安排省级补助资金14010万元,充分体现了福建举全省之力加快打造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决心。福州市已连续三轮出台市级财政资金扶持政策,第一轮(2015年~2017年),每年补助5000万;第二轮(2018年~2020年),每年补助6700万元,第三轮(2021年~2023年),计划每年补助7000万,主要用于资源回运补助以及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市、县区地方配套补助。

2018年,浙江省政府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远洋渔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8〕89号)提出,到2035年,远洋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明显提升,基本实现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强省的目标。提出要建好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升远洋渔船装备水平,保障生产安全,加大财政支持,拓展融资服务渠道等。2020年,舟山市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舟山市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舟政办发〔2020〕74号),加大对远洋水产品交易、加工,新渔场、新品种开发,人才队伍建设,龙头企业培养等各方面的财政补助政策,确定到2024年,舟山市远洋渔船规模达到700艘,远洋渔业捕捞、物流、加工、贸易及远洋特色小镇旅游等全产业链产出达到800亿元,建成全产业链发展的远洋渔业中国第一强市的目标。2020年9月,舟山市政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远洋渔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8〕89号)精神,出台《新时期舟山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0-2024年)》(舟政办发〔2020〕85号),明确了舟山远洋渔业未来五年的行动计划,在舟山市远洋渔业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支持措施,提出重点发展舟山远洋渔业的全产业链,推动舟山市远洋渔业由产业“低小散”向集聚集群集约发展转型。

总体来看,福建省和浙江省对远洋渔业的发展都是比较重视的,省市级都有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但近几年,浙江省对舟山市远洋渔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逐渐弱于福建省对福州市的支持力度。

四、舟山远洋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向上争取更大力度的省级政策支持

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远洋企业主要集中在这里,省级层面主管部门对企业日常管控力度大,且产业扶持要素资源多,财政支持力度大,值得浙江省借鉴与学习。虽不同于福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有天然区位优势,但舟山市仍是浙江省远洋渔业的主心骨城市,要积极争取更多省级政策支持,争取省级补助额度每年提高到1个亿以上,并且资金下达由省市统筹管理。

(二)明确远洋渔业的主导管理机构级别

2020年,农业农村部出台的《远洋渔业管理规定》明确提出,远洋渔业产业管理以省级为主,市县区协同管理,省级统筹更有利于避免远洋渔业市、县域不良竞争。基于当前浙江省省级渔业管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可以强化舟山市级层面行业管理,对省市区远洋渔业协会进行有效整合,提升行业服务支撑能力。远洋渔业船只人员在外生产,行业管理手段有限,平时涉外应急处置和口岸检查、项目审批关联的都是省、市职能部门乃至农业农村部,县区主管局及乡镇街道平时向上对接少,发挥不了大的监管作用,层层管理、流于形式的管理模式,容易相互推诿责任,并加重企业负担,给企业经营带来难度,还滋长了企业过度依赖政府的不良心理。

(三)加快扶持大型远洋渔业龙头企业

福州市远洋渔业发展具有鲜明产业特点,企业实力足、自主经营能力强,特别是宏龙、宏东两家大型综合民营集团型企业,行业地位突出,在中央及省级相关政府部门面前有一定的影响,为福建省及福州市争取远洋渔业有力扶持政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福州市行业内部企业抱团凝聚力大,参与度高,行业服务周全,舟山市应支持舟山本地鱿钓企业兼并重组,集团化运作,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生产,并且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支持市外有实力的企业收购舟山市中小型远洋渔业企业,推动船队自主化经营,培养综合性的舟山市远洋渔业龙头企业。

(四)加快远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福州市已构建了成熟发达的全国远洋水产品口岸通关、集散交易市场体系以及全国第二大水产品展会——福州渔博会等专业平台,虽然目前受制于岸线码头泊位短缺的硬件劣势,远洋水产品资源集中度稍落于舟山市,但在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将于2023年底建成并投产,未来发展潜力和后劲很大。舟山市应加快舟山国家远洋渔业生活物资补给码头等基础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回运有力扶持政策虹吸效应,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打破港口装卸天花板,24小时卸货,进一步提高码头卸货量,并在市场建设、鱿鱼加工原料收购、海上加油、运输、生产生活物资补给以及劳动力佣工、金融服务、船舶修理等平台性服务上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提升舟山市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硬件和软件功能,保持现有全国领先优势。

猜你喜欢

远洋渔业舟山市远洋
《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
远洋渔业“监管提升年”行动启动部署视频会在北京召开
农业农村部:印发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到2025年总产量稳定在230万吨左右
好惨好惨的事
“两横一纵”远洋综合补给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王安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节选
舟山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船期表
汪洋: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 努力建设远洋渔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