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美术“居家课程”建设
2022-05-30黄燕青
黄燕青
摘 要:“双减”背景下的美术教师,不仅是美术课程的实践者,更是美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在“双减”背景下,美术“居家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入手,设定板块时间,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通过设计、开发、实践美术“居家课程”,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向生活延伸、拓展,让学生过上幸福的美术“居家生活”。
关键词:小学美术 双减政策 美术课程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作为美术教师,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不仅要在美术教学研究上下功夫,更要在美术课程开发上动脑筋。过去,教师往往只是美术课程的执行者。在“双减”时代,要求教师不仅是美术课程的实践者,更是美术课程的设计者与开发者。
一、美术“居家课程”开发:整体性的路径
开发美术“居家课程”的思路应当是整体性的,应当立足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换言之,美术“居家课程”的建设思路,应摒弃那种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方法,应立足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整体性设计美术“居家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的普遍学情与具体学情。所谓普遍学情,是指“学生学习美术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认知倾向、行为特质等”。为此,教师可以将美术“居家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每一个学段可以设计不同的主题内容,也可以设置相同的主题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僅如此,在观照全体学生,构建宏观的课程中,教师还要观照学生的具体学情,尤其要观照美术学习后进生、学困生。要为这些学生开发设置专门的“居家课程”。比如,同样是造型表现,同样是劳动主题的绘画,低年级学生可以安排《我爱做家务》,中年级学生可以安排《同学们爱劳动》,高年级学生可以安排《劳动人民最光荣》。当然,整体性设计开发美术“居家课程”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教师可以结合其他相关内容进行开发,如结合“节日课程”“时令课程”“季节课程”“地域课程”等。通过这样的一种融合、渗透,让学生的美术“居家课程”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让美术“居家课程”真正成为一种跨界课程。
整体性设计开发美术“居家课程”,要让学生、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其中,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主人。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群、QQ群等,了解学生学习美术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让美术“居家课程”的设计开发,能真正从学生具体的学情出发,具有一种“生约”“网约”的特性与特质。
二、美术“居家课程”开发:板块化的时间
学生的美术“居家课程”开发,不仅要从整体上进行实际谋划,更要从时空上予以保证。一般而言,美术“居家课程”的实施地点就是在学生的家庭里。当然,相比于学校课程,美术“居家课程”具有一种泛在性,实施时间应以“板块化”的时间为主,以“零散性”的时间为辅。板块化的课程时间编排,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居家课程”完成情况的评价。
在板块式的时间安排中,教师还要统筹规划,将时间区域合理划分。一般而言,教师的指导、评价不超过总板块时间的三分之一,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低于总板块时间的二分之一,还有六分之一的时间可以让学生用来展示。当然,板块式的时间安排,并不是让学生的“居家课程”学习机械化、刻板化,而应由美术学科特点所决定。尤其是美术相关内容的创作,需要有一定的“板块时间”,才能有所成效。“慢工出细活”,只有在板块化时间之中,学生才能静心创作。同时,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留有充足的“盈余时间”让学生进行审美、游戏等。当然,对于一些“大任务”“大主题”的课程设计、开发,教师可以将板块时间延长。比如,可以采用“长程两段”的时间安排方式,所谓“长程两段”,是指“学习+创作”。这种板块时间相对来说可能更长,可以“一周一个主题”或“两周一个主题”等。在“居家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完成预设的课程,而且能“创生”一些新的富有个性的课程。这种板块化的时间设定,能保证学生“居家课程”的丰富开展和创新实践。
“双减”背景下的美术“居家课程”的开发,丰富、充实了学生的居家生活。而板块式的时间设定,有助于学生开展综合性的美术“居家课程”学习。当下,美术课程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美术学科范围,挣脱了传统的美术学科边界的藩篱,呈现出一种综合、融通的趋势。板块式的时间,赋予了学生美术“居家课程”实践的时空,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能居家开展美术自主性的学习。
三、美术“居家课程”开发:灵动的形式
相比于学校的美术课程,美术“居家课程”的实践更灵活,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家庭及周边等活动场所的资源,开发居家学习课程。可以将学校的校本特色、社区特色、地域特色等融入“居家课程”的设计开发之中,尤其是发掘校本、社区、地域的特色资源、素材等,为学生的美术“居家课程”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融合各种新媒体、新技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电脑创作,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电脑美术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居家的语文、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将之融入美术课程之中,从而形成一种跨界性的融合课程。作为教师,要赋予学生开发设计课程的权利,给学生搭建开发设计课程的平台。比如,有学生的奶奶善于剪纸。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开发剪纸艺术课程,将剪纸与美术课程“混搭”,形成“纸艺”课程;又如秋天到了,笔者引导学生将秋天的树叶与美术课程“衔接”,开发设计“树叶的拼贴”课程等。这种将地域性课程、其他学科性课程及生活性课程融入美术“居家课程”、嵌入美术“居家课程”的做法,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美术“居家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美术“居家课程”开发的兴趣,而且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能让学生以“美术的眼光”观照生活,以“美术的大脑”考量生活,以“美术的双手”创造生活。
对“双减”背景下的“居家课程”的开发,教师要注重课程整合,发挥课程整合的规模效益;要注重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的适切性,这种适切性不仅指课程开发既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征,还能切入学生美术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能发展。“居家课程”的建构,应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靠、学有所乐。
在“双减”背景下,对学生的美术“居家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师要及时跟进、积极反馈、主动评价。不仅要展开师评,更要引导学生展开自评、互评。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将学生的作品放置在网络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接受“公众的审视”。通过积极的反馈评价,让学生不断优化自我美术课程的开发,提升自我课程实践的品质。这样的课程反馈与评价,能让学生的美术“居家课程”形成“家校共育”的一体化教育格局,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力,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姜颖.“空中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3):125-126.
[2]张琴.基于线上居家云课程资源探求教师专业发展[J].江苏教育,2021(48):56-59.
[3]郝喜梅.简析“空中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0(36):145.(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