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以境,言短意长
2022-05-30孔娜
孔娜
内容提要:意境是一首诗的精华,也是诗人借以抒情达意的一种载体,因此,探索分析古诗意境的方法,来提高初中学生古诗鉴赏能力。
关键词:意境 体味心境 题眼
诗歌的艺术真谛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妙处,这就是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一首诗的精华,也是诗人借以抒情达意的一种载体。
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少篇章千百年来一直盛传不衰、历久常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意境悠远。然而,由于时代相隔久远,社会制度绝然不同,古人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等等,都与今人不同,这就给我们学生赏析古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探索一个分析古诗意境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是大有必要的。本文就如何赏析诗歌意境,作一粗浅的探索。我以为分析古诗意境,大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抓住诗人之境,设身处地体味诗人创作之意
想要领会诗歌意境的关键所在,就要了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想活动。这是作者深入生活、认识生活、概括生活、表现生活的过程。读诗时设身处地地体味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就便于理解诗的意境了。
如陈之昂的《登幽州台歌》千百年来得以传颂,该诗意境博大,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陈之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但他连连受挫,报国宏愿化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歌,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之绵长;后一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之辽阔。在此背景上,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独怆然而涕下”油然而生。读着这首诗,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国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千百年来人们深深为之激动。
抓住诗人之境,设身处地体味诗人创作之意,理解陈之昂此时的心境,就不难看出诗歌所创造的慷慨悲凉的意境了。
二、把握诗中的形象,领会形象所包涵的深意
“文学之所以成為文学,就是因为它是通过形象来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和影响生活的,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更是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去创造深邃的意境的。离开了形象,诗歌就失去了它的艺术魅力。正因为形象是创造意境的重要艺术手段,所以诗人往往寓感情、志向、哲理于形象之中。把握了形象并领会了其内在的深刻涵义,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全诗的意境了。譬如李贺的《马诗》,通过咏马、赞马、叹马,借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而又生不逢时的慨叹、愤懑。如第五首: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壮,渴望在祖国辽阔的原野上纵情驰骋的骏马形象。显然,诗人是以马自喻,借马自喻,借马托意的。诗中所描绘的骏马的境遇和期望正是诗人自己的生活和理想的写照。李贺少年聪慧,有奇才,史谓其“七岁能辞章”。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在当时曾引起文坛的惊异。正当青春年少的李贺,一腔热血,满腹才华,希望被人当作骏马看待,以便一展雄才,为国立功。然而他怀才不遇,政治上备受压抑。首先是因避家讳(其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不得应进士考,因而失去了进身之路。尤其是,他生活在一个国家民族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时代。唐王朝统治集团淫靡奢侈,极端腐败,他们任人唯亲,压抑贤才。有抱负有才华的李贺,始终得不到当权者的器重,最终只能屈居“奉礼郎”的卑微职位,并且还不断受到小人的排挤。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不能不在诗人心底激起感情的波澜,于是,他把满腔愤懑凝聚于笔端,刻画了一个威武雄壮、志在千里但又不为当权者所欣赏的骏马形象,以抒发他渴望为国建功而又不遇于时的慨叹和愤懑。正是这骏马形象及其所包涵的思想意义,创造了全诗的开阔意境。
三、揣摩诗眼,理解诗眼在诗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何谓“诗眼”?宋人魏庆之在他的《诗人玉屑》中解释说“诗句以一字为工,谓之诗眼”。 正如《诗论杂记》所说的那样:“一字妥贴,则全篇生色”,“一字可以追魂摄魄也。”可见,诗眼是指诗中最精彩的、形象鲜明的、生动传神的那个字。一首诗,有一个传神的诗眼,就能使全诗溢霞流彩,显示出活力和精神,创造出深邃迷人的意境,给作品带来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诗眼创造意境,比较典型的如宋人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和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前者用一“闹”字,写尽了春意盎然的情致:红杏怒放,扬芳吐艳,蜂蝶围着枝头杏花,或止或飞,忙忙碌碌,真是有色、有味、有声、有情;后者一“弄”字,给全诗所描绘的景物,平添了动态之美和无限妩媚的风情,将一幅明丽清新的图画,突现在人面前,令人赏心悦目。
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声,是此诗最精彩的一笔,而其中的“到”字最为传神,它准确地写出钟声有远及近地感觉,尤其是客子对钟声地的特殊感受。这一声声,一下下的钟声,好似撞击在诗人的心头,增加了诗人的烦恼,强烈的衬托出诗人孤独、凄凉、彷徨、苦闷的心情,突出了全诗幽静、清寥而又新鲜深远的意境。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难怪古人往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意境是一首诗的精华,也是诗人借以抒情达意的一种载体,一首诗中有无意境,意境的高下与不同都影响着诗歌的好坏。因此,对于诗歌意境的探求,也是我们打开诗歌宝藏的密码。
主要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2)陈铭《意与境——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三昧》,江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