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朱熹的道德修养观

2022-05-29陈阅师如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朱熹

摘要:朱熹为了有效防止人心流于私欲,主张“主敬”“穷理”同时并进的道德修养工夫。主敬是内在心性涵养,指的是专一收敛;穷理指的是对事物之理的认识与把握。通过“穷理”“主敬”的修养工夫来提升理想人格,为修齐治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朱熹;道德修养;穷理;主敬

朱熹看到现实世界人欲充斥,个体的行为不能合乎礼仪规范,要解决人心私蔽可能造成的危害,朱熹要求进行道德修养,使“心与理一”,提出“穷理致知”“持敬涵养”双重修养之道,主张“以德修身”使人心完全符合于道心,使个体在日常行为中能够符合道德规范,以造就理想人格。

一、朱熹道德修养论的基础

人性論是朱熹道德修养理论的依据。朱熹的人性论继承了二程“性即是理”的思想,认为“继之者善”是天理,“成之者性”是此天理于人心安顿处即性。认为: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禀得来后便谓我所有[1]。

本然之性即是理,人性是天赋予的,这个天理在天称作命,落于人物之中称为性,性只是特殊的存在形式。在整个宇宙中,人物皆禀德天理,皆是善的,因此不可说人生而为恶,为不善,“人生都是天理”“理无有不善”因为天地毕竟只是一理,亦只是一善。既然如此,现实中的人何以有“恶行”以及如何去恶为善,就是朱熹所要解决的问题。

张载首创“气质之性”,认为“性于人与不善”,之所以不善的根源是先天“气质”。朱熹充分吸收张载思想,承袭深化张载所提出的“气质之性”的概念,对人的“气质之性”给予独特的解释。朱熹认为人物未生之时,只有天地之理,禀得天地之理则形成了为人的本性,此天地之理即是本然之性,这便是“性即理”的明确表达。所谓“在天曰命”是指还未曾与气质之性结合的天地之理,故不能称作人性,当这个天地之理与气质之性相结合时才能称为人性。但在现实中一切直接的人性都不是性的本来面目,因为纯然至善的理坠落形气之中,就会受到气质的干扰或“污染”被遮蔽住,因此不能或只能显示微弱的光明,而由于气质之性的影响,现实的人才会出现种种“恶行”。

朱熹认为“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2],人物之生都是得理禀气的,由于禀气清浊厚薄不同,才使得人性出现圣愚之万殊。纯粹至善的理先天地具备于人心之中,天地之性就是人的本然之性。由于此纯粹至善的理与人的外在表现现象并不总能做到一致,人心始终包含着不符合理的念虑,所以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来修身,从而使得个人意识活动完全符合社会道德,受到性理的统摄。朱熹为了克服人欲之蔽提出在修养境界上要作到“心与理一”。

二、道德修养论面临的挑战

朱熹看到现实世界人欲之私充斥,人的行为不能合乎礼仪规范,究其原因在于人心与道心之二分。“心,一也。操而存,则义理明而谓之道心。舍而亡,则物欲肆而谓之人心。”朱熹把人的知觉分为人心与道心,符合仁义等道德规范的知觉称为“道心”,而仅仅满足于个人情欲的知觉称为“人心”,需要注意的是,虽发源不同,但人心道心都是人知觉之心,“只是一心”。

道德意识直接发源于“性命之正”即性理,各种情欲发于“形气之私”,不加管控的情欲就会流于不善,即是“危”。潜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善良意志神秘难测,称为“微”。人都是形气与性理的结合,道心察觉的是义理,人心所察觉到的只有自身利益私欲,所以道德修养要修养扩充道心,使人心完全符合道心符合义理。

心蕴含众理,所发的道德之善源于心,所发情欲之私流于不善也是出于心,没有一事不是发于心。所以朱熹提出道德修养旨在养心,不养心则会产生私弊流入私心由形气产生的各种意念是完全服务于个体欲望的,所以谓私心,若任凭私心发展而不加以管控调节,不仅会对个人德性修养造成一定阻碍,成为“小人”;进而也会对社会的整体利益造成危害,流于“危”。

解决人欲可能造成的危害,就要进行道德修养,实现人心完全符合于道心,使“心与理一”,在于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要使得个体念虑完全符合社会道德利益的途径就是道心管控人心。道心为主宰就会“危者安”,个体欲念在道德意识的统摄下发用,个人欲望受到道心完全管控。“破此人心之私,而道心之大之公自见”,管控人的私欲使人的行为活动完全符合社会道德礼仪,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指向。

三、朱熹的道德修养工夫

朱熹为了解决人心流于私欲之蔽的危险,提出个体德行修养论即“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主敬以立本,穷理以进其知”双重修养方针。个人要进行“穷理致知”之道德修养工夫;秉持“持敬涵养”之道德修养精神。修养工夫要求学者穷理致知进而涵养身心,使道德修养成为个体自我实现的目的。此外朱熹还提出了“力行”“诚意”“克己”等道德修养工夫条目,影响深远。

(一)“穷理致知”

“穷理致知”修养工夫首先要求学者读书穷理以求知。“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所以然之故”指的是世间万物之所以成为自身背后的道理原因,“所当然之则”是指世间万物运动发展以成就自身所应当依照的标准和道理。朱熹认为要在尊重事物道理规范的前提下,不断探求事物蕴含的道理。

“穷理者……知其所以然故志不惑,知其所当然故行不谬。”穷理工夫的关键就在于知万物之“所以然”,达到志不惑而乐循理,知事物运行规范准则的“所当然”以达到行为的不迷失。然而朱熹更为看重知其“所以然”者,“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所以然底便是源头处。”知“当然之则”指的是人如此这般行事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而知“其所以然”指的是行为规范如此的源头和终极依据。

(二)“持敬涵养”

朱熹认为个体在修齐治平的修身目标中都要有主敬的态度,认为“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1]。“敬字工夫”“先立乎其大者”指以主敬而言,“主敬以立其本”主敬工夫是道德修养的基础。一般来说,有两种尊重,有的不发,有的发,所谓的不尊重,事物认为尊重也是“敬”存在于已发与未发两种状态下。主敬、居敬不仅指在未发上专一收敛,也存在于已发时的随事主一。一事未了,便不另起一事,不得受外界事物所干扰,有所主。心广大如天地,无事不在无事不容,外事纷繁杂乱,心若无主“随物走了”则会流于“昏昧”“不明”“放纵”,只有将心在理上,才能“湛然安静”“随事而应”。敬是贯穿已发未发,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此外,朱熹也看到,对于普通人来说,道德规范只是一种外在的行为约束,人心自有各种欲念参杂,所思所行不能时时符合道德规范,甚至是对立冲突,若一直压制欲念,虽可做到行而明,但仍不免有勉强之意,并提出“克己重行”的修养工夫。如何把道德法则完完全全内化于个体,使个体达到高度自觉,使道德践履对人兼为一种感情享受。朱熹认可程颐“真知乐行”思想。循理的知即所谓“真知”,程朱所谓真知乃真切之知,与深知意同,而仅仅知循理则只是所谓“常知”“浅知”。只有达到真知,方能所思所行循理不失、乐循不勉。

(三)“克己重行”

朱熹提出“克己”二字,在晚年十分重视“克己”工夫。“人生而静之上”是未发之时,此时仁义礼智德性全备“仁无不统”;等到已发之时,会受到干扰产生出许多欲望,因此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朱熹认为“重行”即致知力行,先要有明白其中的理,而后为之践履。

致知后要力行,就是说要把所得到的知推及并落实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终极目标上,付诸到各个具体实践条目当中。但这还只是具备了成为圣贤的基本条件,还不可称之为圣贤。致知后要力行,付诸到各个具体实践条目当中,只有无论何时何处都能够践行所当然之理,才是真正达到圣贤的状态。朱熹提出“知先行后”说,指出个体首先要弄清楚事物之理然后依据所得之理来行事才能无偏差。“曰:‘义理不明,如何践履?’……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今人多教人践履,皆是自立标致去教人”[1]。就致知与立行关系来说,人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道德的人、道德的行为、道德的原则,然后躬身力行才能成就道德人格。

朱熹的道德修养工夫,重视“穷理致知”“持敬涵养”双重工夫,同时躬身实践,通过个体修养打破心中之理与天地之理的隔阂,从而达到“心与理一”。这样才可以“与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不枉“人以眇然之身,与天地并立而为三”,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结语

修齐治平是自先秦以来一直传承不变的一种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自《大学》提出治国修身思想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把其作为自己的修身目标。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境界;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人使命历来为后人所敬仰。朱熹的修养工夫无不处处体现着强烈的济世情怀,这种修养目標在当今社会无比珍贵。

面对当代社会问题,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使得社会成员得以健康和谐稳定的发展,妥善处理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朱熹提出的“主敬涵养”“穷理致知”“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克己”“无私”等修养工夫对个人修养和发展、提升理想人格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20.

(作者简介:陈阅师如,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吕留良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朱熹
朱熹“撤广告”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春日
朱熹“撤广告”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道德修养”类母题素材提分速成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朱熹治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