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里的养生奥秘

2022-05-29程建明

东坡赤壁诗词 2022年3期
关键词:午休陆游长寿

我们有幸生活在新时代,因为日子过得好,人人都希望长寿。其实,长寿的秘诀很多,只是我们平常关注太少。我退休后,在市诗词学会(东坡赤壁诗社),学了几年诗词,发现许多养生之道,就藏在古代诗词里。于是,我一边抄录,也一边半信半疑偷着实践。迄今两三年了,竟颇有收效。所以,我把它写出来,同大家分享。

先说梳头。我原以为,梳头是女士的“专利”。男人头发短,乱了,用手指理理就可以,对个人形象,并无大碍。其实,宋代诗人陆游在《杂赋》诗中说:“病叟胸中一物无,梦游信脚到华胥。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 这首诗告诉我们,梳头是一种养生方法。从此,我每天晨起,第一件事,不是喝水吃饭,而是用木梳梳头百余下。实践证明,梳头,不仅能滋养头发,防止脱发,还能放松大脑,刺激穴位,人的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就健康了。从中医学角度看,人体的头部,有很多穴位,联接人的各条经络,通达人的五脏六腑。因此,坚持常梳头,可以帮助头部,加速血脉通畅,对大脑能起到按摩作用;对全身,能获得血脉通畅的效果。

再说食粥。小时候,在物资短缺年代,一日三餐食粥,后来见粥生厌。可诗人陆游的《食粥》诗,却这样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他的诗说得很明白,世人都想长寿,都想寻找长寿方子,却没想到,最简单的养生方法,其实就在眼前。最简单有效的,莫过于食粥。陆游的诗,让我豁然开朗,到了冬季,我家每天或早或晚,一定要食-餐粥。有时白米粥,有时小米粥,有时白米红薯粥,或青菜粥,有时到超市买原料煮八宝粥。别看清粥寡淡,却养胃,上一碟小菜,咸香适宜,入口香柔,可谓冬季养生佳品。煮粥有诀窍:三分米,七分水。我从煮粥中,还悟出了做人亦应三七开的道理:处事,要三分为己,七分为人;对朋友,要三分认真,七分宽容;对家庭,要三分爱,七分责任;对文章,要三分看,七分品;对喝酒,要三分醉,七分醒。总之,三分、七分,就是人生。

三说喝茶。我原来的习性,若不觉得渴,是不肯喝茶水的。宋代大文豪苏轼有首饮茶诗,题曰《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诗中写道:“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诗的大意是:诗人在杭州任职时,遍游佛寺,一天饮了七盏浓茶,兴致勃勃。他把自己比作菩萨,并说饮了茶,药也不用吃了。这说明,饮茶文化自古在我国就盛行。不仅因茶味清香,提神醒脑,还因茶能解腻。常喝茶,还能防止过度肥胖,可延年益寿。自此,我尝试着喝茶,且成习惯。现在,每天要喝上十多杯。如遇到主人客气,他一直倒,我就一直喝。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吃完油腻的食物,给自己泡上一杯绿茶,独自斟品,确能消食,解腻,防疲劳。喝茶,还能使人从中得到不少启示。比如,茶,就两种姿态:浮、沉。喝茶,也就两种姿式:拿起,放下。故有人精辟地总结:人生如茶。它暗暗提醒我:沉时坦然,浮时淡然。要拿得起,更需放得下。养生之道,贵在善忘。忘却烦忧,才能内心晴朗,卸下枷锁,方能邂逅美好。心里无忧,身体才无恙。

四说午休。人年轻时,精力特旺盛。加上生活节奏加快,-整天都忙忙碌碌,经常忙得连午饭都忘记去吃,更别提午间要小憩一会儿。诗人陆游在《午梦》诗中写道:“苦爱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由此可推断:陆游吃罢午饭,必要午休。他认为,在休息中,可暫时忘却尘世烦恼,休养生息,起来后,便能神清气爽。这与伟人列宁所说“不会休息的人也不会工作”,可谓同出一理。受此诗影响,我现在一年四季,每天雷打不动必午休。时间是15分钟至半小时,极爽。午饭后小睡一会儿,让大脑得到休息。这不仅能消除-上午的疲乏,还能暂时忘却烦恼。学会让大脑休息,才能让它更好地工作。午休好了,下午会劲头十足,事半功倍。

五说旅游。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其实,人生就是一场边走边忘的旅行。清代诗人袁枚的《老行》诗说:“老行千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总觉名山似名士,不蒙一见不甘休。”此诗是说,诗人喜爱游耍,凭借一身胆量,行走千里路程,也不觉劳累。总想见见天下名山,就如同去见天下名士,不见到,总感觉心有不甘,枉来人间一遭。对啊!前两年疫情肆虐,大家都宅在家中,哪儿也去不了,想看看祖国的秀美河山,却没机会。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感到很郁闷。其实,我们每个人,无论是上班族,还是退休佬,每年应找个时间,或利用年休假、节假日,出去旅游,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享受短暂的安宁,定会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豁然开朗。尤其是长期居住城市水泥森林中的人们,更应多外出旅游,放飞心情。因为,人生处处是风景。我几乎年年、季季,要外出旅游几趟。时间,有长有短;地点,有近有远。用观赏的心情,去看待人世间的一切。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即使疫情期间,我每天仍要出门,倒倒垃圾,或在院内散散步,让身体充分活动,比蜗在家中,要强得多。人的精神状态,会完全不-样。忙有价,闲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最后说常笑。俗话说:“笑-笑,十年少。” 可见,笑是不要投资,且不要回报高的养生方法。明代名医龚廷贤,出生中医世家,曾任太医院官吏。其医术极为高超,经治者服药辄愈,在京城享有“医林状元”的美誉。他写了首《摄养诗》:“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用今天的话说:若想延年益寿,先要敛气保精,以养其内在精神;食毋过饱,少量饮酒;还要经常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笑口常开。若处于逆境,亲朋冷漠,也要从容面对,忍着,耐着,自在逍遥。果如此,自会乐享百年。难怪有人发微信说:“长寿有三妙:喝水走路加欢笑;快乐有三窍:舍得放下加忘掉。” 纵观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所有人,我明显感觉到,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我们应记住:生活再难,别忘了微笑;日子再苦,别少了乐观。

在品古诗的同时,我了解到,像白居易、陆游、袁枚等“诗坛寿星”,不仅才情横溢,且通晓医道。我还了解到,白居易生来体弱,但他却活到了75岁高龄。陆游80岁,仍然眼不花,耳不聋,身体还十分硬朗。这在当时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南宋时代,简直就是奇迹。所以,我特信他们。但愿我们每个人,都笑口常开,心情舒畅,找到自己的养生之道。

只有我们身体健康了,才能享受人间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程建明,原任东坡赤壁诗社常务副社长,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午休陆游长寿
长寿的人具有的特质
长寿秘诀
走路是最好的长寿药
光影视界
凡尘多少事,都付一梦中
世界最长寿的人
疯狂编辑部之午休时间
除夜雪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初夏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