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流世俗 不争势利

2022-05-29宋志刚

走向世界 2022年17期
关键词:贤者齐威王齐国

宋志刚

淳于髡(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10年),齐国东莱(今山东龙口)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齐之赘婿,齐威王拜其为政卿大夫。其博学多才、机敏睿智、滑稽善辩,为齐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永载史册的卓越贡献,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淳于髡的生平事迹及趣闻轶事,主要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之中,并为《滑稽列传》之首。“滑稽”一词,古代是指言辞流利、正言若反、思维敏捷、没有阻难之意,现代则演变为诙谐、幽默之意。《史记·滑稽列传》主旨: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等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

一次,淳于髡出使外国顺利归来,齐威王很高兴,在后宫办了酒席,召淳于髡喝酒。酒宴中,威王问:“先生能喝多少才醉?”淳于髡回答:“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还能喝一石呢?”淳于髡说:“在大王面前赏酒,执法官在旁边,御史在后边,我心怀恐惧,不过一斗已经醉了。如果家里来了贵客,我小心地在旁边陪酒,不时起身举杯祝他们长寿,那么喝不到二斗也就醉了。如果朋友故交突然相见,互诉衷情,大概可以喝五六斗。如果是乡里间的盛会,男女杂坐,无拘无束,席间还有六博、投壶等娱乐项目,我心中高兴,大概喝到八斗才有两三分醉意。天色已晚,酒席将散,酒杯碰在一起,人们靠在一起,男女同席,鞋子相叠,杯盘散乱,厅堂上的烛光熄灭了,主人留髡而送客,女子薄罗衫轻解,微微地闻到一阵香气,这个时刻,我心里最欢快,能喝一石。”

最后,淳于髡点明了说这番话的用意:“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滑稽列传》)意思是说,享乐的追求是无穷尽的,一味地追求享乐,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以此来讽谏齐威王,希望他能明白“极之而衰”的道理。齐威王听从淳于髡的劝告,自此停止了通宵达旦的喝酒,将更多的精力用到处理朝政上。他整顿吏治,选贤任能,在不长的时间里,使府库充实,国力强盛,齐国大治,最终开创了“复霸”的局面,取代魏国成为当时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淳于髡也被委任为“诸侯主客”,专司礼仪,接待来宾。之后,齐国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出面作陪。

淳于髡运用“隐语”向齐威王进谏或与别人进行辩论的记载在史籍中还有很多。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还是借喻讽谏,参与政治。而且他的微言妙喻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思想观点,是稷下之学中宝贵的思想财富。

孟子要离开齐国时,淳于髡问他:“你身处三卿的高位,却下不能救济老百姓,上不能辅佐君王,所谓的‘仁者’就这样跑了,对得起你的工资吗?”

孟子将伯夷、伊尹和柳下惠扯了出来说道:“我是臣子,不以贤事不肖,伯夷就是这样干的。周旋于汤、桀之间五次,那是伊尹。不厌恶污君,不推辞做小官,那是柳下惠。他们三个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仁’。君子只要心中‘仁’就行了,又何必事事一致呢?”

淳于髡很不屑,继续责问:“鲁缪公的时候,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但鲁国不断失地。这样看来,所谓贤者对国家有什么用?”

孟子说:“虞不用百里奚而被灭亡,但到了秦缪公那里却成就了霸业。不用贤人就会灭亡,有了贤人却不会任用,他怎会不被削弱呢?”

淳于髡随即否定了孟子自己标榜贤者的话:有本事的人必然展现出来,做事情不见功效的人,我还没看到过呢。所以根本没有贤者,如果有,我肯定认识他。

孟子说起孔子在鲁国做司寇的故事,孟子也知道那时孔子不被重用,在祭祀的时候,鲁君失礼,祭祀用的肉迟迟不上,于是孔子也故意无礼而去。孟子说,不知道的人以为孔子是为了几块熟肉闹情绪,其实孔子是被别人无礼对待。所以孔子愿意以微罪辞行,而不是苟且留下。

孟子似乎是说自己像孔子一样被无礼对待,因此离开齐国,但圣贤的行为,滑稽如淳于髡者又怎会明白呢?

公元前349年(齐威王八年),楚国发兵大举进攻齐国。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带上赠送的礼品黄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帽子的带子都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嫌所带的礼品少吗?”淳于髡说:“怎么敢呢?”威王说:“那是为什么呢?”淳于髡说:“刚才臣子从东方来,看见大路旁有人在祭祀神灵祈福消灾,拿着一只猪蹄,一盂酒,祷告说:‘易旱的高地粮食装满笼,易涝的低洼田粮食装满车,五谷茂盛丰收,多得装满了家。’我见他所拿的祭品微薄,而想要得到的却很多,所以在笑他呢。”于是齐威王把赠送赵国的礼品改为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淳于髡到了赵国,交涉十分顺利。赵王给他精兵十万,战车一千乘。楚国听到消息,连夜撤兵离去。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曾说:“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岂不亦偉哉!”高度评价了淳于髡在齐威王称霸中所作的贡献。

不流世俗,不争势利。《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这句名言,既是司马迁阐明作《滑稽列传》的理由,更是对淳于髡崇高品质的真实写照。2020年7月,淳于髡被评为“烟台市十大历史名人”之首(按历史年代排序)。

Chun Yukun (386-310 B.C.), a native of Donglai(today’s Longkou) in the Kingdom of Qi, was a well-known statesman and thinker in the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a son-in-law who lived in the home of his wife’s parents in the Kingdom of Qi. King Wei of Qi hired him as a minister of political affairs. Being knowledgeable, talented, astute, wise, humorous and eloquent, he made transcendent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Kingdom of Qi as recorded by history and left many popular historical anecdotes.

Chun Yukun’s life and anecdotes were mainly recorded in Sima Qian’s Historical RecordsHumorous Figures (Huaji Liezhuan) in the top.

猜你喜欢

贤者齐威王齐国
田忌赛马
蜗牛的故事
老马识途
远水救不了近火
贤者与魔镜
田婴巧荐王后
田婴巧荐王后
竭其力以事父母
秉笔直书
嗜好可以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