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2022-05-29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作物农药栽培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存在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仅加剧了生态环境污染,也浪费了农业资源。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还可保护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更倾向于选择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1]。本文分析了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必要性

1.1有助于提升农业栽培技术水平

中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一直是经济体系的支撑力量,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户对于绿色农业等理念缺乏一定认知,在农作物栽培中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有毒物质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使得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降低了农作物品质。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能够有效转变农户对无公害栽培的认知理念,对于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有着推动作用[2]。无公害栽培技术不仅能提升农作物产量,也能提高农作物品质。

1.2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农作物生长基础是生态环境,农作物与土地、微生物、植物会形成生态圈,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中,过度使用化肥、药剂等有毒物质,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利于农作物的可持续发展。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作物生产的协同发展[3]。

2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实施原则

2.1全程系统化原则

在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过程中,需遵循全程系统化原则,强化无公害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合理规划农作物施肥、喷药等环节,在农业生产全过程均需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保证农作物生产、运输、流通环节的规范运转,增强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经济价值,激发农户对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应用积极性,实现政策制度和经济利益的双重驱动,推動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落实[4]。

2.2技术标准化原则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传统种植经验和科学技术融合的技术手段,能够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上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品质,因此,在农作物无公害技术管理实施阶段,需严格控制技术应用要求及标准,确保为农作物种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技术,因此,需注重技术标准化原则,针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种植条件,制定规范化操作流程,充分发挥出无公害栽培技术的优势[5]。

2.3生产有序化原则

由于技术壁垒和农作物本身属性差异,无公害栽培技术会存在应用差异性,如果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种植农作物,会影响农作物品质,限制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要遵循生产有序化原则,针对农作物属性、种植环境及无公害栽培技术成熟程度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有序推进。

3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管理存在问题

3.1管理技术不标准

中国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起步较晚,管理技术不标准,制约了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需借助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实现农作物的高标准、高品质、规模化生产,进而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但中国农业种植分散化,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无公害栽培技术缺乏一定认知,导致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管理中标准化和科学化不足,无法凸显市场经济价值,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

3.2化肥使用过度

在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农户会大量使用化肥促进农作物成长,忽视了农作物成长特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加之化肥用量配比不科学,导致化肥使用过度,影响土地酸碱性,对土壤造成危害,出现土壤营养流失、农作物生长环境遭到破坏等现象,降低了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基于此,对于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管理尤为重要,管理人员需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合理使用化肥,实现农作物无公害种植。

3.3农田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发展,工业垃圾严重破坏和污染了农田土地,工厂污水排放、工业垃圾不规范处理使得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也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4农药残留过多

在农作物无公害栽培过程中,会严格使用农药或杀虫药,降低农药使用量,避免出现农药残留等问题,影响无公害农产品品质。在传统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为了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会大量喷洒农药,极易导致农药残留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农产品营养成分,还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可以对农药喷洒进行有效管理,针对农作物生产环境和病虫害情况制定详细的农药喷洒计划,保障农产品安全[6]。

4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4.1加强农作物无公害栽培基地建设与管理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相比于传统的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生产环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作物生产环境和种植地选择都会影响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需加强农作物无公害栽培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借助标准化的种植流程和良好的环境发挥出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种植优势和经济优势。选地时,需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水质等,选择无污染的土地作为种植地,确保土壤营养成分符合农作物生长需求,同时做好排水、灌溉等措施,防止农作物受到不良天气影响,及时防涝、浇灌。其次,种植人员需创建一个无污染的农作物栽培环境,提高无公害农作物产量及品质,对种植基地周围可能出现的污染源进行排查,并针对污染源进行隔离和污染处理,消除污染隐患。针对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整改,禁止工业废水、工业垃圾随意排放、堆积等,保障种植基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对种植基地周围的生活区域和工业区域进行动态跟踪,对周边废气、废水、垃圾等进行动态监测、评估,严禁工厂废水流进田间,垃圾及时清理等。最后,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对无公害栽培基地进行科学环保的灭菌处理,针对感染病虫害的农作物采用深埋和焚烧处理方式,确保农作物健康成长。

4.2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应用在农作物发芽环节,此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种植人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等方式。农业防治是通过选择优质良种、合理轮种、种植基地科学化管理等方式来提升农作物病虫害抗性,增强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生物防治指借助不同物种间的生物链结构,采用天敌来消除病虫害,例如在田间养鸡、养鱼等生物,降低虫害影响,其粪便也能充当绿色肥料。物理防治指采用诱虫灯诱杀害虫,或调节棚内温度、光照、通风条件来抑制病虫害发生[7]。化学防治是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尽可能选择低毒量、低残留的药剂,优选高溶解型农药,防止二次污染土壤,严格控制用量,主要适用于病虫害严重区域。在病虫害防治中需做到预防为主,重点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式来消除病虫害。

4.3加强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提高无公害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能够为农作物营造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充足的生长发育空间,因此,种植人员需针对无公害农作物生长情况和周边环境,合理浇水施肥,选择无污染的水源,避免工业废物污染水源,在灌溉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空气湿度、农作物生长特点等,选取合适灌溉量,在夏季规划好浇灌次数,在雨季做好防涝排水工作,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也为无公害农作物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8]。在施肥管理方面,改变秸秆焚烧等污染环境的土壤增肥技术,并采用精细化管理技术,合理控制使用量,大力推进农作物轮种方式来改善土壤肥力,并鼓励使用人畜粪便、发酵植物等肥料,在提高土壤肥力的情况下保障生态环境,确保无公害农作物的绿色生长。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不仅能满足当前低碳发展战略,也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品质,需积极发展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并做好栽培管理工作,提升无公害栽培水平,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盖琳.浅析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的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1(1):50-51.

[2]宋延亭.刍议农作物栽培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1(12):21-22.

[3]吴相国.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管理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5):10-11.

[4]王玉建.探究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0):141-142.

[5]王海龙.浅析农作物栽培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0(11):35.

[6]陈志刚.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27):5-6.

[7]刘娜.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实践[J].农业与技术。2021,41(22):71-73.

[8]陆开峰.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29):63-64.

(內江职业技术学院张玉婷)

猜你喜欢

农作物农药栽培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新型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内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草莓的立体栽培
趣味象声词
第十八届全国农药信息交流会
关于召开“第一届中国农药行业HSE培训班”的通知
2013年第一批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名单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