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布专栏李叶:面朝大海,开一家拼布小店
2022-05-28艳光
文/艳光
开一家拼布小店,每天拿起针线做做手工,冲个咖啡,吃块蛋糕,和朋友们说说笑笑—正所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这,便是李叶(图1)正在过着的幸福生活。从东北的哈尔滨,到南方的珠海,拼布一路伴随李叶经历空间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坚定地成为她幸福人生的重要伙伴。
图1 李叶
“拼布让时间变得有意义”
接触拼布之前,李叶喜欢十字绣,绣了很多年,正打算开一家十字绣的小店。就在此时,一个朋友问她对拼布感不感兴趣,李叶就跟着朋友去到上海学习拼布,哪知一下子就爱上了拼布。也是在上海学习拼布期间,李叶在上海的一次拼布展会上认识了金媛善老师,自此开始跟随金老师学习拼布。
于是,回到哈尔滨后,李叶的小店开成了拼布和十字绣的手工店,开店的李叶说她每天都很快乐。“甚至在接触拼布之后,我都有一种感觉,觉得以前三十多年都白活了,而且现在觉得,每天的时间是有意义的。”
在哈尔滨开手工店五六年之后,李叶全家移居珠海。只是在珠海的前两三年,李叶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来开一家类似的手工店,这让李叶很沮丧,她说自己那段时间心情特别不好,“那时候回去看金老师,还跟老师哭,弄得老师也掉眼泪……觉得自己原来是一个拥有很多很多财富的人,然后到这边一下子就变成乞丐了,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拼布相关的东西……”
后来,金老师到珠海讲课,李叶做了助教。在跟学生们互动的过程中,李叶重拾信心和希望,“当时很多学生都报名来学拼布,金老师讲了四天课,也在学院做了演讲,场场爆满,这更加坚定了我做拼布店的决心。”
“当时在珠海,除了小孩的家长之外,好像也不认识别的人了。店又开起来之后,就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很喜欢做手工,天天都到这里来,一块聊聊天,喝喝咖啡,做点拼布,就非常开心—这个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重要。然后我心情很好,精神状态也很好,做出来的拼布作品也会有相应变化,相对来说,对比色会强烈一点,会喜欢用那些比较欢乐的、温馨的颜色。”
回想起这段经历,李叶总结说:“所以如果不是中间失去过那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可能也体会不到现在的快乐。”
遇见拼布,享受美好;度过波折,重拾快乐。对李叶来说,拼布是一种爱好,是一种陪伴,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同她一起度过开心和不开心的日子,让时间变得有意义,让她更懂得所求所想,乃至珍惜和感恩所拥有的。
“时间的‘馈赠’”
虽然做着喜欢的事情,过着理想生活,但其实李叶用来做作品的时间并不宽裕。有两个小孩,同时一个人经营着小店,做作品更是一种坚持,甚至是一种信仰。
李叶的代表作《彝族之山》(图2),荣获2014年完美杯中国国际手工艺大赛最佳设计奖。
图2 《彝族之山》
“这件作品的灵感源自一条以三角形拼出来的色彩缤纷的彝族百褶裙,它的美丽与古老的彝族文化击中了我的心。彝族崇拜太阳、大地、大山与河流,以三色为尊。黑色象征大地,红色象征着火与生命,黄色代表温暖的阳光与收获。作品想要表现在多彩的太阳下,围绕着黑色大地的重峦叠嶂的群山。作品用黄色棉线以恩师独创的倒三针的针法贯穿整幅作品,以表现金色阳光的光芒、富足与收成,自然的馈赠与人的辛勤相辅相成,生生不息。”
《彝族之山》制作的过程中,李叶怀着二胎宝宝,七个月的时候做疏缝,李叶形容那种感受十分酸爽,但总算赶在生宝宝之前完成了作品,想来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再不久前,我们处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景德镇的十大瓷厂出于繁盛阶段。那个时间段,大批量的陶瓷生产属于流水线作业。时至今日,这些瓷厂所生产的茶杯、酒器、文具等器物也还深受喜爱。然而,我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当时的陶瓷器物已经满足不了当下人们的审美要求。现如今的高档酒店,无论是碗、碟、茶杯、酒杯甚至装饰,都充满了艺术效果。
不过李叶说她的作品用时都很长,一是因为时间有限,只能通过坚持每天都要缝几针来积累;一是不想糊弄,虽然没有专业背景,但还是希望每一个作品做出来自己都能比较满意,能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对她来说最重要。
说到喜欢的用色和材质,李叶说她这几年偏爱蓝色系、绿色系和黄色系,但是颜色的偏爱会逐年变化。布料方面,“喜欢棉布,纯色或印花都喜欢,真丝系列也好喜欢,但驾驭不好,希望有机会能再多跟老师学习。铺棉我比较偏爱无胶铺棉,压线立体好看,带胶的略微死板,我是那种里布也要用美布的人,哈哈。”
李叶的作品,散发着一种平实、熨贴的温暖,让人深感踏实,像是在纷乱的草丛中发现了一束馨香的小花,带来满满的舒适与慰藉,足以鼓励人继续前行。
秋天的手拿包(图3),“这个包包看似随意拼配,却是我喜欢的色彩,因为有毛边的设计,画纸型需要考虑到成品效果尺寸的变化,改了三版才成功。”
图3 秋天的手拿包
缝纫机罩(图4),“这台Juki缝纫机是个奖品,因此为它设计了这个作品。雾霾蓝的天空下,两棵相互依偎的大树,默默地进行着光合作用,默默地净化空气散发氧气,看着都觉得呼吸顺畅!然后用正面挖下来的布放在背面做装饰,不浪费心情更好。”
图4 缝纫机罩
“擦手纸的家”(图5),“总觉得洗手间不够美,随手制作了拼布外盒,再点缀一朵向日葵,花心里包了咖啡粉,淡淡的咖啡味道还能吸潮。”
图5 擦手纸的家
腰包(图6),“因为买得都不合心,所以给老公做了腰包。按照他的需求用帆布和皮料做成,已经三年了,一年一个。”
图6 腰包
收纳包(图7),“给儿子做的七巧板随身收纳包。”
图7 七巧板收纳包
拼布手机壳(图8),“一个拼布人怎么能没有拼布手机壳呢?选取喜欢的颜色随意拼接就好啦!”
图8 拼布手机壳
尽管小时候就很喜欢画画,但是李叶并没有受过美术相关的专业训练,她说自己做起拼布来,会有比较吃力的部分。
“比如在色彩搭配和制图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像有些人会电子制图,我就都是手画的,做设计的时候都是靠手绘。配色也是,都是把布剪成小片来摆放,会失败很多次。包括我现在在做的一个作品,刚开始制作的时候,也是靠用小布片一片一片去摆,最后顺眼了才放在一起。这样的方式因为可能需要做很多尝试,所以会浪费很多布料,会做很多无用功,比较花时间。没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艺术功底,确实会比较吃力。”
但是李叶的设计方法其实很具参考性,尤其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拼布爱好者来说,先有一个大概的想法,然后形成一个整体的形象概念,再用小布片来实际搭配看效果,通过调整,达成“设计稿”,虽然会相对耗时费力,却不失为一种实操的好方法,而且相较于设计图,实样更加直观有质感。
通过拼布分享快乐
李叶描述自己的拼布生活,充满了快乐,听着她的讲述都会感受到她明媚的心情。她说:“我希望让每一位走进店里的人都能认识拼布、知道拼布的可创造性和色彩搭配的快乐,能坐下来和我一起尝试制作拼布。就像金老师说的,拼布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在我这里更是心灵的寄托和港湾,能为志同道合的爱好者们提供这样一个地方,大家相聚在一起,喝咖啡、做拼布,互相学习,互通有无,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李叶说自己的性格里有很拖沓的部分,做事比较磨蹭,她还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拖沓李天王”,谐音“托塔李天王”。但是因为热爱拼布,拼布是她强烈想去做的事情,所以会克服拖沓,协调好其他事情,留出时间给热爱。
“我觉得这对我个人成长还是挺好的,就是时间要安排得紧凑一点,做什么事要利索一点,比如小孩和家庭这些肯定要安排好,然后行动迅速起来,把其他也都安排好,这样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拼布。这样的话,虽然时间有限,但就等于增加了生命的宽度,然后觉得自己体验了更多的人生快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通过开拼布店将自己拼布的快乐分享出去是一个路径,李叶还到当地一些小学和幼儿园普及拼布知识和工具,给孩子们上体验课。
“珠海的部分小学开有布艺兴趣课,都是免费的,孩子们自己选,布艺课一直非常抢手。我去小学展示大型壁饰作品,也带一些非常精致的刺绣和公仔、包包等,通过成品展示和APP让孩子们了解拼布的起源、发展以及制作过程,介绍现今拼布在国内的发展状况,也介绍我们的组织拼布协会,还会介绍国内外每年举办的拼布展会,希望孩子们能去看看。”
“到幼儿园给孩子们介绍拼布工具(图9),我带了线轴、剪刀、顶针、指套等手缝工具和缝纫机给孩子们展示,还带了不同的织物给孩子们感受,现场还给孩子们制作了民族头饰,孩子们可开心了。”
图9 李叶在幼儿园展示拼布工具
李叶在拼布中的快乐和幸福感极具感染力,好像她在分享拼布时比那些被分享者更开心,仿佛能看到她说起拼布时眼里闪烁着的光芒。
李叶的拼布小店,不同于拼布教室教授课程,她的小店主营材料包,同时自己做咖啡和蛋糕,以此平衡收支。由此,立足小店,围绕拼布和手工艺,“亲手”拼制出喜欢的颜色和质感,那种安稳踏实的“富足”生活就在大海边蔓延—阳光灿烂,春暖花开。
很多时候,人们找到钟爱的事物,并且有强烈的行动冲动,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幸福。正如色彩斑斓的拼布有着无数种拼接可能一样,拼布人的生活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貌,拼布这门艺术在拼布人的手中灵巧变幻,散发出奇光异彩,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最后,愿我们都能在纷繁世界中寻得一份真切踏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