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泥狗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分析
2022-05-28顾晓红
顾晓红
靖江市实验学校天水分校 江苏 靖江 214500
民间艺术承载着民俗文化,是影响民族审美及精神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及文化特征。靖江泥狗是我国众多民间艺术的典型艺术形态,在靖江当地,“泥狗子”被人们视作趋吉避凶的护身符,与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一样,是一种典型的传统艺术,在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非常少见。随着社会发展的加深,部分民间艺术逐渐面临消亡,这为中华民族带来的,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小学美术教学标准中提出,增加美术教学的民族艺术部分,引导学生积极认识、传承民间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底蕴,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
一、靖江泥狗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
靖江孤山泥狗,在当地也被人们称为“叫鸡”(如图1所示),距今已有超过200年的理念,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品,靖江孤山泥狗的主要造型是一只小狗,所以被人们称为了“泥狗子”,在制作中由手工艺人用孤山的黄泥制作而成,黄泥具有干而不裂、无杂质、黏性强等特点,所塑的泥狗经过揉捏、捶打、筛漏等工艺拥有非常高的质量,加上彩绘等独特的艺术处理,外部美观、声音清亮。
图1 靖江孤山泥狗—“叫鸡”
靖江泥狗也被称为“泥狗子”,在当地有着丰富的传说背景,有的人说因为孤山镇的第一任县令属狗,县令清正廉洁,受到百姓的喜爱,为了纪念他,当地人塑造了“泥狗子”;也有人说,在靖江当地闹过瘟疫,从天而降一只神狗救了人们,为此,人们塑造了一只“泥狗子”来感谢天狗。
自二十世纪以来,文化融合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而美术教育中,“西化”情况逐渐严重,对于民间美术的融合度不足。“泥狗子”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民间文化的承载体。所以,将民间美术融入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入的认识到民间美术形式和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的目标,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靖江泥狗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应用意义
靖江泥狗自身带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是由民间艺术不断实践而来的。所以,靖江泥狗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具有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两个层面。首先,在学校所开设的“泥狗子”美术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让学生充分体会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传统艺术审美,提升文化传承意识,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价值观,积极加入到传承传统艺术的队伍中。例如,组织学生制作“泥狗子”互相交流(如图2所示),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所以,这种欣赏及理论综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拓宽教学的视野,帮助学生深入研究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从而使美术教育体系的文化内涵、根基更加坚实宽广。
图2 学生制作“泥狗子”
我国美术教育的灵魂在于民族精神和民俗特色,能够为人们提供充分的精神价值及艺术价值。在精神层面来讲,“泥狗子”具有浓厚的人文背景,承载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站在材料的角度上来看,“泥狗子”所用的材料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便于取材。把这种艺术资源应用在美术教学中,是对美术理念的抒发和表现,将人文、技术等特点充分集中在美术教学资源中。当前,无论是艺术研究,还是教育出版等方面,对于“泥狗子”的研究力度还是较为浅显的,教师们更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研究。所以,将民间泥塑艺术教育内容渗透在美术课堂,可以充分用艺术的独特性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涵,并增加美术教学的特色性,对于教育教学来讲具有独特的作用。
三、靖江泥狗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深,部分民间艺术逐渐面临消亡,这为中华民族带来的,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而靖江泥狗凭借着民间艺人们的丰富经验和灵巧技能,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不仅外观独特,还具有深厚的内涵及深远的寓意,在欣赏这些作品期间,要充分体会“泥狗子”的文化背景,了解其艺术特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们认识“泥狗子”,从而为教学奠定基础。并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思考,来探究“泥狗子”的身世背景,融合教育实践,让学生们亲身体会“泥狗子”的制作,利用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感受“泥狗子”的民间美术文化,从而让学生们从认知、识别、理解到实践,全面深入的了解民族泥塑文化的内涵,生成民族文化自信、自豪感,实现民族艺术的传承弘扬。
(一)从生活角度出发,为“泥狗子”教学应用奠定基础
生活是创造艺术的来源,艺术最终也将回归于生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融合“泥狗子”教学,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生们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等,用各种方式拉近学生和“泥狗子”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教师讲解人与狗在生活中的案例、真实故事等,让学生们联想到宠物狗、军犬、看门狗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狗”,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想象陪伴自己的玩具狗,学生们可以充分感受生活中与“狗”息息相关的事情。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并为学生们讲解“狗在动物界中与人类关系的独特性。”如,介绍狗是在人类的选择下,通过一代一代的驯化、培育而演变成为今天的宠物狗。而狗的家族非常庞大,有不同的种族、颜色,不同的狗可以帮助人类完成不同的事,如表演、比赛、科研等等,是动物界中与人关系最亲密的动物。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观看关于狗类的视频、欣赏音乐等,然后组织学生们用最简单的方式绘制一只狗。
经过教师的组织后,学生对于“狗”的认识将会加深,并认为狗并不是一种简单常见的生物。在思考狗时会融入一定的文化意识。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讲解传说故事,如讲解靖江泥狗救人的故事,还可以讲解传说中知县属狗,为人清廉,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而制作泥狗的事。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逐渐加深对狗的认识,并了解泥狗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拉近民间美术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们感觉民间美术离自己并不遥远,从而对挖掘民族文化内容产生兴趣,为教学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泥狗子”的身世背景
结合小学美术教学标准来看,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在于增加民族艺术部分,引导学生积极认识、传承民间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底蕴,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通过组织学生们进入图书馆,利用网络进行“泥狗子”资料的查阅收集,有助于让学生们加深对“泥狗子”的认识。在网络、图书中有丰富的图文资源,学生通过观察阅览,可以对“泥狗子”生成初步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将查阅的资料带入到课堂中,部分学生家中有“泥狗子”的实物,可以组织学生们将实物带入到课堂中,并通过独立或小组的形式,写出一份关于自己调查资料的报告,并讲解自己的想法、看法等。
传统“泥狗子”具有丰富的表现题材,无论是鸟类,还是兽类,或是虫类,都可以用“泥狗子”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具有神秘的造型特点,拥有丰富的艺术思想。例如,燕子、乌龟、老虎,甚至有双头龙等带有神话色彩的泥塑,可见“泥狗子”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学生们查阅后,会被小小的“泥狗子”而惊艳,并了解“泥狗子”的特性。“泥狗子”的独特性较为丰富,主要体现在形态、外观、意象等较为抽象的内容中。首先,形态上方圆结合。其本身是“方”和“圆”的融合体,头部的造型轮廓为圆形,而身体、四肢则呈方形。具有方中求圆、圆中求方的精神内涵;其次,在外观上稳中求动。其表面形态看似不可动摇,实则包含着一种生动的气势,象征着永远不倒的毅力;再次,意象上铿锵果敢,不拖泥带水,也象征着传统劳动人民的生活精神。
学生们通过查阅后,可以充分感受“泥狗子”的独特精神内涵,并感叹中华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我国在很多地区都有泥塑的民间艺术,但普遍都是白底玩具,而“泥狗子”以黄泥的“黄”为基调(如图3所示),涂上红、白、青、黄等颜色的装饰(如图4所示),带来视觉的冲击,也透露着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丰富性。
图3 以孤山黄泥为原料制作
图4 涂上不同色彩装饰
(三)开展教学活动,深化“泥狗子”民间美术文化
学生们对“泥狗子”的文化背景、艺术含义等有了基础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内容,此时对于“泥狗子”的兴趣是浓厚的,教师要充分抓住教学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并组织学生们进行创作。例如,将班级的窗台作为展示台,或在班级最后布置一个展示台等,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泥狗子”的展示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想和能力,进入到“泥狗子”的创作中。首先,可以围绕“泥狗子”进行讨论思考,找到自己的创作思路,这样一来,既方便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能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让学生获得实践的快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中进行讨论,为“泥狗子”创编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故事,提升作品背景的生动性。随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分发一块黄泥或陶泥,让学生们利用已经具备的水粉颜料开展创作。在创作期间,教师要适当提出要求,如所塑造的“泥狗子”,必须可以与它的故事有所关联,例如“泥狗子”驮着人类,可以将“泥狗子”的形象塑造得高大一些,艺术创作中自身带有特征鲜明、夸张等创作手法,不需要太夸张,但是需要充分体现出“泥狗子”的特点。在学生们创作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们将作品阴干即可。通过将民间泥塑艺术教育内容渗透在美术课堂,可以充分用艺术的独特性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涵,并增加美术教学的特色性,对于教育教学来讲具有独特的作用。
其次,为了加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绘制“泥狗子”,并设计宣传海报。如果一直让学生们模仿绘画,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泥狗子”丰富文化背景、艺术内涵的认识,所以需要学生们动脑思考,积极创作,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艺术形式的创新。通过绘制“泥狗子”,可以锻炼学生们的绘画能力、技巧,还能实现传统民族艺术的传承等。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们绘制完“泥狗子”的形象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思考的故事内容,让学生根据所绘制的“泥狗子”形象进行丰富,在作品中显示出故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在设计期间,教师还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学生设计出美观、和谐的作品,为学生的美术学习、艺术创作奠定基础。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学生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到靖江泥狗的文化背景故事,以及其丰富的民间美术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力、自豪感。
(四)形成“泥狗子”美术特色课程融合,实践非遗进校园
当今社会互联网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中小学的美术学习掀起了变革风潮,综合学习成为未来美育的学习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民间美术学习的课堂,传承的不仅是造物者的意识与技法,还有中华民族的生命意义与民族血脉,以及挖掘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凝聚的工匠精神、生命智慧和造物精神。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最重要的是从青少年抓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进校园进课堂。靖江教育界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非常重视。2019年之前,靖江市中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就在着手开展非遗进校园背景下的民间艺术与艺术特色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并申报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体卫艺专项课题。在此之后,依托于课题打造出特色校园文化的同时,建立起美术特色教育课程基地。而我们对于美术特色课程的融合,拉近了民间美术和学校美育的距离,拓宽了民间美术进入校园的教学思路。
结语
总体来讲,靖江泥狗是我国的独特民间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及艺术内涵。靖江泥狗也称孤山“泥狗子”,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继承着靖江人民的艺术精神,和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一样,是一种典型的传统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国际艺术文化大融合的影响,我国传统民族艺术已经逐渐淡化,而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积极融合到美术教学中,让青少年们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弘扬并传承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加强学生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