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书写彰显文化自觉 理论解读提升文化自信
——2021中国红河音乐舞蹈学术高层论坛综述
2022-05-27段蕴格
段蕴格
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时值建党百年之际,全国文艺工作者秉持关注红色经典,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文艺工作与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性,以学术语言共同探讨文艺经典时代价值体现的当下。2021年5月22日至23日,由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云南省舞蹈家协会、红河学院主办,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承办、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协办的“2021中国红河音乐舞蹈学术高层论坛”在红河学院文鼎楼报告厅举行开幕。国内多所艺术高校的学者专家、硕博研究生齐聚于此,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简短的开幕式由红河学院副校长陈继扬教授主持,他首先对各位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其后,红河学院校长于干千教授、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张艳梅局长、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会长申波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与协办方进行了致辞,继而,相关领导与专家为红河学院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办学”专项项目“哈尼族民间音乐舞蹈传习基地”揭牌,由此,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红河学院学科建设特色化发展的筚路征程,并将共谋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云南舞台创作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对于云南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的影响研究”“新学科背景下的高校美育工作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乐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应用研究”等多个议题安排了两个主旨发言会场、六个专题分会场的讨论。会议期间,红河学院还呈现了他们将地方民族乐舞引入课堂教学的成果展示晚会。在本场晚会结束的同时,现场又举行了非遗“八人谈”活动,来自不同区域、学科背景的八位专家、学者,分别就“非遗”的相关话题进行了即兴的对话。两天的会议档期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多彩,给与会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笔者由于只能针对议题的个人兴趣在各会场之间穿梭听会,现就目光所及,选择部分交流内容予以书写,以做学科发展的点滴记忆。
一、主旨发言专家学术智慧的点点滴滴
会议的开场发言人是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张延杰教授,她所分享的主旨发言议题是《新文科背景下的舞蹈美育研究》。作为学报的常务副主编,张教授结合多年在学报的办刊经验,以从业多年对艺术类学术文章的审核标准、选用刊载的专栏设置、标题内容等信息为例,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学术写作标准以及所需具备的批判性视角,同时,张教授结合舞蹈美育的学科概念,对当下如何开展群众性舞蹈美育的系列思考进行了深度阐释,特别就职业舞蹈教育与社会舞蹈推广的话题进行了辩证的梳理,体现出一位学者所具有的责任意识与学术担当。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国家用乐作为一种机制的存在,一直是学界研究不同朝代制度文明中持续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项阳研究员在其发言中重点指出:上升到国家用乐知识系统的构建,以礼乐(仪式音乐)、俗乐(非仪式音乐)为主脉;在传统音乐类别随着历史进程不断裂变并逐渐融入民间礼俗的历史现象。项教授进一步认为:作为一种传统的赓续,云南的民间音乐同样存有制度的痕迹:例如土司制度下的音乐载体,其乐文化传统的功能意义和乐学传统的深层内涵在云南音乐俗化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这种音声形式所汇聚成社会生活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构成了一种丰富的礼俗传统。但由于种种原因,云南学界对其存在的价值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同样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江东研究员以《云南舞蹈印象》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首先,江教授对云南舞蹈创作在几十年间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江东老师看来,创作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身体实践,技术行为本身不只是创作者针对肢体外在审美层面的选择,背后更是潜藏着创作者的思想、体现出创作者的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的舞蹈创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激发出许多优秀的剧目,证明了云南舞蹈的存在价值,但若要推出更高质量的作品,云南的舞蹈从业者还需在如何深层次把握当代艺术造型特征、转换舞蹈语汇观念、提升舞台表演身体技巧等多方面下工夫,折射出来自京城专家对云南舞蹈学科发展所寄予的厚望。北京舞蹈学院的张朝霞教授则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对广场舞的当下状况进行了分析。张教授指出:作为集聚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的“人体表达方式”,正是广场舞的普及,使得不同民族风格舞蹈中的生命力非旦没有失语,反而以各种形式进行传播,更为可贵的是,在这样的空间,个体不需要太多的技术修饰即可平等参与,展现生命的存在意义。其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广场舞加强了民众的精神凝聚、提升了生活的质量,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其开展学术关注,更体现出别样的人文关怀。
上述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省外专家对于民族歌舞乐中的相关解读体现出积极的一面,这种积极性主要体现在聚焦于更广阔的思考当中:不仅关注到民间乐舞推广的立场,更从这种立场背后的意义延伸到与城市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的相关艺术形式,使我们拓展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音乐舞蹈学科更为开放且具备前瞻性的学术视角,留下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话题空间。
二、各路学者学术分享的鲜活呈现
董瀚教授针对云南民族乐舞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多年教学的经验,与会分享了《音乐人类学的理解与应用实践》的讨论。她以音乐人类学的视角,更立足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立场,汇报了她所带领的团队正在开展的工作。作为一种学术与田野的结合,董教授希望她们即将开展的工作,对于如何以学术的视角反哺民间文化活态传承的尝试,对于解决当代音乐人类学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会有所启发。刘丽教授分享的话题则立足云南民族舞蹈的体化实践开展思考。刘教授主要基于多年的评论实践与学术思考,认为真正的舞台艺术精品应具有正确的导向性、精湛的艺术性、广泛的群众性与风格表达,由此论及舞台创作如何与云南文化积淀的实际相契合。刘教授接着指出:有必要多重分析现实主义维度下的舞台创作形式,把握艺术观念和学术逻辑的关系,以此在舞台创作中建立彰显不同舞蹈话语表达的风格体系。黄凌飞教授带来的题目是:《云南民族传统乐舞缘于“地方感”的多元记忆之“场”研究》。在黄教授看来,作为一种生态智慧,云南的民间乐舞多以特别的方式代表着一种社会分享和社会参与,是一个保持身体体验和思想相统一的过程,即,通过“身—声—意”以表达文化所指的身体实践,将更大程度地展现不同民族的族性语言如何鲜活地通过身体语汇贯穿与民俗仪式的不同环节之中。徐梅教授以《云南花灯歌舞的传统表达与当代建构》为题,对云南花灯歌舞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多维度的细致梳理,以深入浅出的思考完成了对本土艺术元素的捕捉,探讨了花灯歌舞艺术传统表达与当代教学传承的互动关系。冯国蕊副教授在其研究报告中,综合铜鼓音声与身体律动的展现,对云南富宁彝族铜鼓乐舞的音声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田野个案与历史人类学的梳理,论证了铜鼓作为通天神器,构成“知觉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性”的逻辑表述,在冯博士看来,作为文化持有者,铜鼓乐舞是以身体律动的衔接过程而构成了仪式中神圣性声音境域的延伸,如果脱离了特定的语境,铜鼓肢体音声所承载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我们知道,云南各民族的民间乐器具有丰富、多元和独特等特点。杨琛副教授根据多年开展民间管乐器制作与研究的习得进行了汇报。其主要运用音乐声学测量的方法分析相关数据,继而在乐器制作的相关过程中完成推论。洪江教授的议题针对释奠礼乐在云南的传承过程,求证了清朝年间庙学释奠礼乐的传承影响以及国家向边地实施礼乐教化的过程。洪江教授特别指出:古代临安(今建水县)释奠礼乐中的部分乐舞内容,均体现出与云南府及清代直省高度一致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在新时代社会语境的影响下,目前仍有迹可循,意在说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融是新时代语境下不同学科寻求发展的必然要求。云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马居里教授,作为宗教学领域的专家,针对宗教仪式与民族乐舞传承的话题进行了交流。他认为,民间仪式与民俗,实际上是综合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综合表达,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民间神性乐舞作为群体活动,重现族群的历史记忆,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将个体与群体进行有效连接成为辨识民族的文化符号,由此凝聚文化认同感。云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马翀炜教授依托民族学的视域,以哈尼古歌为个案,综合多年田野经历,认为民间乐舞作为文化产品,在其个体变化的过程中或可发现,哈尼传统文化以村社集结的乐舞为起点进行自我调适,是彰显各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
三、新文科背景下的话语探讨
在人文学科领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既可以持评判态度,但更应该加强研究、增强问题意识。而如何认识中华传统的“乐教”与当代“美育”的关系问题,正是认识音乐舞蹈如何从学科内部的“职业教育”向外部“综合素养提升”延展性拓展的重要指标。师向宁教授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提出了美育工作应当与学科技能教学相结合,落实在学生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体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在公共审美的过程中实现引导社会成员获得文化自信以及心理构建的目标。申波教授以《“文化认知为基础”的民族审美文化的价值判断与学术实践》为题进行了发言。他指出:“艺术教育不等于美育教育”,人文学科作为传播人文精神的学术重地,还应具有忧患意识。在保障传统优质基因传承的同时,应该思考如何在学术观念与传播方式急剧变化的当下完成文化意义的超越与社会价值的创造性转换。申教授接着指出,音乐学科的发展应立足多元化的交流思路、倡导不同学术观念的相互碰撞,以构成新文科视域下的薪火相传。
四、永远指向未来的学术思考之路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理解云南乐舞为何被“制造”出诸多关于乐舞活动中不平庸的中心意向似乎不太容易,但此次关于云南少数民族中的乐舞文化交流却给与会议中不同学科丰富的文化滋养与学理反思。学者们开始从音乐研究、舞蹈研究中抽离出来,重新建构什么是“音乐”,什么是“舞蹈”,既而引发有关美育传播等诸多方法论的问题。可透视出一种现象,会议所针对各个学科下的影响中,学者们的研究立场所呈现出最大的挑战,不仅仅在于建构概念,而是概念中的隐喻。即:除了研究这些不同事项,还要研究事项背后的文化背景。从笔者自身民族音乐学科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们已经深切的感受到来自人类学科的关照以及所主导的方法论暗含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个案当中。它使我们的学者坚定地树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多元一体的同时,又会局促于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对象,因而形成“暗把金针度与人”的关系状态。在此,我们不得已更换思路,试图寻求问题的本原,深入自身文化传统中,理解不同音乐存因,解决过去研究当中不断被我们忽视的因素。
实际上,每一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就是一次彰显学者智慧结晶的表达空间、更凝结着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对于各自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与融合。正如本次高层论坛的主要策划者、云南音乐评论学会的会长申波教授在会议总结时指出的那样:“学术需要碰撞,更需要相互交流与欣赏,才能彼此成就。”无数实践证明,学术研究需要环境的养育,继而产生群体的合力。同时,如何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并完成不同学术资源的共享,特别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营造探索云南乐舞艺术的良好氛围,以弘扬云南本土优秀的文化传统,本次高层论坛来自二十余所不同院校、科研院所的近百位学者的学术聚会,恰恰为这样的思考搭建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为“学术书写彰显文化自觉、理论解读提升文化自信”这一办会初衷勾勒了圆满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