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大藤峡工程“六个重要”新定位为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2022-05-27吴小龙
吴小龙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桂平 537200)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也是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图1),被喻为珠江上的“三峡工程”。工程开工以来,在水利部、珠江委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大藤峡公司)全力推动工程建设运行,目前,左岸工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右岸工程稳步推进,迈入建设与运行并行的新阶段。
图1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位置示意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大藤峡公司党组认真学习“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对表对标水利部党组关于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珠江委党组关于强化流域治理管理的总体工作任务,确立了“六个重要”新定位,着力将大藤峡工程打造成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重要结点、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的重要屏障、建设珠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中枢、区域电力安全的重要支撑、地方乡村振兴的重要水源,助推新阶段珠江水利高质量发展。
1 工程“六个重要”新定位的内涵要义
1.1 “六个重要”新定位的时代背景
a)从国家层面看。当前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亲自擘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重大战略,亲自谋划乡村振兴大棋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决定把珠江建设成继长江之后中国第二条黄金水道;同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水旱灾害防御、能源安全保障等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和经济发展全局的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照分析新时代的发展宏伟蓝图,大藤峡工程需要同国家治理的重大战略布局同频共振。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找准新定位,紧扣时代脉搏,谋党和国家之所需,更好支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从水利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新时代治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李国英部长在水利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将新阶段水利工作的主题确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重点抓好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等6条实施路径。对照分析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大藤峡工程同每条实施路径都密切相关,必须按照水利部党组、珠江委党组决策部署,找准新定位,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全面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
c)从自身层面看。大藤峡工程是以公益性为主的大型综合利用枢纽,自20世纪50年代起启动前期工作,至今已历时60余年,工程的定位和功能几经变更。2015年,主体工程开工,按照水利部批复的初步设计报告,工程的主要任务为防洪、航运、发电、补水压咸和灌溉。当前大藤峡左岸工程已投入使用(图2),2023年工程将全面完工并发挥综合效益,与此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推进,大藤峡工程的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地位愈发凸显。对照分析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大藤峡水利枢纽的战略地位和效益研究,找准新定位,理清发展思路,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图2 大藤峡工程俯瞰
1.2 “六个重要”新定位的目标取向
a)大藤峡工程是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受季风气候剧烈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水旱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藤峡工程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暴雨台风频发,洪水主要来源于红水河和柳江。红水河上游的龙滩等水电站对中下游洪水削峰能力有限,柳江没有控制性工程,尤其当红水河与柳江洪水叠加时,可能产生超标准洪水,1915年珠江发生大洪水,广州城被淹7天,广西、广东受灾人口600万人,2005年西江发生大洪水,广西梧州城被淹,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防洪是大藤峡工程的首要任务,也是必须牢牢扛起的政治责任。根据国务院批复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2012—2030)》,西、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保护人口1 600万,GDP达4 578亿元(2000年水平)。作为西、北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藤峡工程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工程全部建成后,该体系最后一块短板补齐,大藤峡工程与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可将广西梧州市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可将珠江三角洲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200年一遇,兼顾提高西江、浔江堤防保护区的防洪标准。
b)大藤峡工程是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重要结点。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是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加快完善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任务。水利部印发《“十四五”时期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实施方案》,3次提到大藤峡,要求加快工程建设,充分挖掘现有调蓄供水潜力,打牢国家水网之“结”;推进工程智慧化建设,加快大藤峡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广西大藤峡灌区前期工作,促进尽早开工建设。大藤峡工程是《珠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中的流域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可调配水资源量15亿m3,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龙滩水电站以下的区间枯水期雨洪资源,重复使用水库调节库容,可以将珠江三角洲及澳门地区供水保证率由65%提高到97%,在关键时期发挥关键性作用,确保粤港澳大湾区全年淡水供应。
c)大藤峡工程是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的重要屏障。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如何保障这个世界级城市群供水安全至关重要。大藤峡工程未投入运行前,应急调水需从1 000多千米外的天生桥一级、龙滩等水电站调水,到达珠江三角洲约需7~10天。大藤峡工程是西江干流距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的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水头到达珠江三角洲仅需3天,调水精度和工作效率均可大幅提升。大藤峡工程投入运行后,被珠江委确定为保障珠澳供水的第二道防线,两年来,先后应急调水5次,有效压制珠江河口咸潮上溯,发挥了流域控制性枢纽补水压咸的关键性作用,为珠江三角洲1 500万人送去了放心水。工程建成后,联合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还可将优质水资源输送至香港、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区域。
d)大藤峡工程是建设珠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中枢。大藤峡水利枢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水运出海的咽喉要道,是珠江-西江经济带上的关键节点。工程未建成前,航道等级均在4级以下,最大通航为300 t级船舶。工程建成后,库区渠化二级巷道140 km,通航吨级提升至中国内河航运最高等级3 000 t级规模,结合航道整治,3 000 t级船舶可直抵柳州、来宾,船闸通航效率大幅提升,达到当前同类型船闸通过能力水平(图3)。船闸通航两年来,过闸船舶近4.1万艘,核载量8 480万t,带动超50亿元产业高质量发展,极大提高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图3 船闸通航
e)大藤峡工程是区域电力安全的重要支撑。珠江是中国径流量第二大河,被誉为水能资源“富矿”。在国务院批复的《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中,大藤峡水利枢纽被确定为10个水电梯级开发的最后一级。因调节性能好、发电能力强、电能质量高、社会效益大等突出特点,历来备受关注。大藤峡水电站总装机1 600 MW,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后将成为广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主力电站,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60.55亿kW·h,同比火电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20万t,减少烟尘排放量40余万t,将助力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目前,左岸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发电量超64.5亿kW·h,有效缓解广西电网调峰矛盾,右岸5台机组正加快安装,确保年底前右岸首台机组投入运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能源。
f)大藤峡工程是地方乡村振兴的重要水源。桂中地区是广西重要的粮食和糖料蔗生产基地,然而,受山脉走向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这里也是全国有名的旱区,当地群众饱受缺水之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藤峡工程建成后,助力乡村振兴,补齐水源短板,可为水库下游发展自流灌溉提供水源保障,也为库区周边发展提水灌溉节省电费,并改善库区沿岸农村生活用水条件。据测算,大藤峡工程可解决桂中120.6万亩耕地、138.4万人干旱缺水问题。目前,库区的十八山提水泵站一期工程通过单位工程验收,大藤峡公司正全力配合做好水库下游的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建设,这些续建、配套工程完工后,将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2 为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1月,水利部出台强化流域治理管理重大改革举措,提出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四个统一”重点任务。珠江委工作会议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水利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钉钉子精神做好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各项工作,确保“四个统一”要求在珠江流域落实落地。
作为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的建设管理者,大藤峡公司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树立流域“一盘棋”思想,准确把握“六个重要”工程新定位,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好、运行好工程,为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a)加快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全面发挥综合效益。2022年是大藤峡工程建设攻坚之年,大藤峡公司党组确立了“四攻坚、两确保”年度工作目标。“四攻坚”具体为“4·30”挡水、围堰拆除、61 m蓄水验收、右岸首台机组发电四大工程建设攻坚目标;“两确保”具体为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确保数字孪生大藤峡初见成效两大运行管理目标。将按照坚守安全红线、筑牢质量底线、紧抓进度主线、严控投资上线的“四线”建设原则,坚持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三化”管理要求,凝心聚力推动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2023年12月工程全面完工奠定坚实基础。
b)强化运行管理,满足多目标任务需求。坚持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三化”管理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确保工程及下游防洪安全;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顾全流域大局,坚决服从珠江委水量调度指令,精细化水资源配置, “一个流量、一立方米库容、一厘米水位”地精准调度水库,守牢珠澳供水保障第二道防线,确保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加快主坝鱼道建设,开展生态调度和生态监测,强化增殖放流和过鱼管理,保障生物多样性合理用水需求;统筹抓好枢纽调度、船闸通航、机组发电等工作,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c)推进智慧赋能,加快打造数字孪生示范工程建设。2021年12月,大藤峡工程在全国水利行业率先启动数字孪生工程建设,以打造南方河流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杠杆的总体目标,确定了数字孪生大藤峡“一台双赋三化四预”的总体思路和架构,建设一个数字孪生平台,对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运营管理双向赋能,支撑公司管理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开展“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研究与应用。按照规划,数字孪生大藤峡工程建设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于2022年汛前完成,构建模型服务平台,初步打造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等“四预”功能的防洪体系;二期建设计划于2023年底前完成,基本建成大藤峡数字孪生工程,实现数字孪生场景下的工程安全管理和库区岸线管理;三期建设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建成大藤峡数字孪生工程,实现智慧化运营和精细化决策支持。
d)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打造优秀现代企业。大藤峡公司党组在全面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将“十四五”总体发展思路确定为:“建设一流水利工程,打造优秀现代企业”,并提出“提高站位、强化建设、抓好管理、防范风险、夯实保障、实现提升”等6项举措。具体来讲,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思想站位、工作站位“三个站位”,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三大建设”,筑牢大藤峡公司发展根基;抓好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公司内部管理“三项管理”,推动大藤峡公司发展行稳致远;防范安全风险、廉政风险、财务风险“三类风险”,有效应对危机挑战;夯实改革创新、对外协调、合作共赢“三重保障”,有力支撑大藤峡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大藤峡公司影响力、法人治理能力、职工幸福感“三种提升”,彰显凝聚力向心力。在建好大藤峡工程的前提下,打造优秀现代企业,确保建设运行安全高效,公司长远稳健发展。
新时代,新作为!公司党组将坚决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及珠江委党组决策部署,锚定“四攻坚、两确保”年度工作目标,坚决打赢“4·30”挡水、围堰拆除、61米蓄水验收、右岸首台机组发电四大攻坚战,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确保数字孪生大藤峡工程建设初见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