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地区骑楼立面“西式化”特征与形成机制
——基于开平市典型骑楼街量化分析
2022-05-27柯登证
柯登证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2)
0 引言
骑楼是一种近代出现的底层有廊道可行人的沿街店屋式建筑,主要分布于我国北纬25°以南,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东南沿海城市,骑楼采用框架结构,墙身可灵活布置而不受结构限制,使立面造型和装饰得以自由发挥,山墙装饰、窗洞形状、墙身装饰纹理、壁柱形态等充分诠释建筑装饰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
目前学者针对骑楼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建筑单体层面主要聚焦在建筑构件与文化基因的关联分析,提出骑楼是近代岭南建筑文化对古代岭南建筑文化的继承创新,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吸纳整合,发展历程体现了建筑文化的理性自觉和文化转型;在组合形态研究方面,从制度管控视角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普遍认为骑楼界面是近代城市建设制度导控下的建筑现象,骑楼构建了岭南近代城市以旧城为中心的基本骨架。
已有骑楼立面的研究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不多;研究对象以骑楼个体形态为主,对骑楼相邻立面的组合特征、骑楼街巷层级的风貌差异研究尚不丰富。本文选取广东省开平市的骑楼街巷为研究对象,探索构建骑楼立面元素的评价体系。
1 研究对象与评价体系
开平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当地骑楼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本文以赤坎镇556栋骑楼、三埠区(新昌、狄海、长沙)798栋骑楼为分析对象,以上骑楼街均为民国时期开平市人气集聚的商业街,形成连续骑楼界面并具有典型的侨乡建筑风貌特征。
街道界面是体现城市生活记忆的空间元素,立面风貌具有很强的主观属性,为保证评估内容的系统性和评估标准的一致性,本文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要素构成、形态类别、规范性对比分析,从建筑细部构件出发界定分类评价标准,基于单体评价数据,关联扩展到骑楼组合风貌分析,形成“细部构件-单体样式-立面组合”3个层次的评价体系(见图1),通过使用同一套评分标准对大量骑楼进行梳理统计,可系统反映立面风貌的共性特征。
图1 立面风貌评价体系
1.1 细部装饰分类
按照立面的上中下分区,分别对山花及女儿墙、楼身装饰、窗户样式、柱廊装饰、阳台形态与装饰构件进行中式、西式、中西合璧式划分。
1.2 单体样式分类
以中西方经典立面样式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划分为仿古罗马式、仿古典主义式、仿文艺复兴式、仿巴洛克式、南洋式、仿哥特式、现代式、中式坡屋顶式、中式非坡屋顶式,如图2所示。部分骑楼立面呈现2种或2种以上的建筑风格,按照视觉感受选定样式较为突出的一类。其分类依据如下。
图2 单体立面样式分类
1)仿古罗马式 仿造古罗马建筑样式,底层骑楼为券柱式或连续券式。
2)仿古典主义式 建筑呈现明显的三段式构图,楼身以通柱贯穿。
3)仿文艺复兴式 模仿文艺复兴时期连续拱形窗和穹顶。
4)仿巴洛克式 模仿巴洛克风格,采用波浪墙、重叠柱、细腻复杂的壁画、动感极强的浮雕、运用贝壳的曲线。
5)南洋式 在女儿墙上开有1个或多个洞口,南洋地区普遍使用的立面形式。
6)仿哥特式 立面具有明显的垂直构图特征,立面上有强烈的垂直线条和拉长的拱形窗。
7)现代式 运用简洁、明快、实用的现代功能主义处理手法,采用现代材料及结构。
8)中国传统式 分为坡屋顶式和非坡屋顶式,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符号、材料,立面简洁,无明显西式构件,具有明显中国本土建筑要素和建筑文化的意蕴。
1.3 样式规范性评价
以西方典型建筑规格特征为标准,确定评价的因子并赋予相应权重,各项因子得分乘以权重后加权求和确定评分。细部构件规范性评价,本文以柱体为例,界定柱头、柱身凹槽、细长比、柱础、台基、雕刻形态的标准样式(见表2);对组合立面的协调性评价,从相邻立面线条的连续性、廊道高度统一性、整体协调性进行判断,以案例对标的方式评估。
表2 细部构件规范性评分标准(柱式)
2 开平骑楼立面特征分析
2.1 细部构件特征
从开平骑楼中西式构件比例来看,中式构件占比43.5%,西式构件占比39.2%,中西合璧式立面占比17.3%。作为类比,笔者曾以同一评估分类标准调研广州老城区骑楼立面,其中式、西式、中西合璧式立面比例分别为50.1%,27.8%,22.1%。两者对比可见,侨乡地区对西式元素的使用偏好与接纳程度更高。
2.2 单体样式
通过统计开平骑楼单体立面样式风格,仿巴洛克式立面占主导。仿巴洛克式立面在八类立面样式中占比高达39.8%,巴洛克风格以华丽、炫耀的风格被誉为欧洲奢华文化的代表,装饰线条细腻、复杂,巴洛克式线条在骑楼阳台、山花、门窗中得到大量使用,除在装饰线条上讲究细腻多变,部分骑楼在建筑结构上通过凹凸阳台的曲线变化突出建筑的活力与动感,堪比西方经典巴洛克式建筑,其立面造型与我国传统民居存在较大差异,易造成视觉上的冲击,以展示该店铺所售商品货真价实、质量上乘的商业形象,提高店铺门面档次。
其他立面风格中,占比第二的风格为我国传统立面样式(占32.7%),以中式吉祥寓意的线条作为装饰;而仿文艺复兴式(占比14.5%)、南洋式(9.9%)、仿古罗马式(占2.1%)、仿古典主义式(1.0%)四类立面总占比仅为27.5%,其中仿文艺复兴式立面的一大特征是连续使用拱形窗与穹顶,这种立面形态需要多开间的空间,开平的多开间骑楼较少且楼顶山花以中式为主,故模仿该类风格的骑楼立面较少;仿古典主义式立面的主要特征是柱体风貌突出,因当地人认为柱体密集就如监狱形态,一般仅使用一对柱体作为装饰。
2.3 立面规范性评价
2.3.1 细部构件规范性
以柱体规范性为研究对象,发现其模仿西方经典柱式存在“重视形状,忽略标准”现象:当地骑楼柱头形态、雕刻均与西方原型极为相似,雕刻、柱头的相似度评分分别达到95分和93分;但在柱身凹槽数量、柱体细长比方面则与样式标准存在较大偏离,得分仅有72分和75分。以爱奥尼柱式为例,开平骑楼的柱头均能塑造为经典的2个券涡和盾剑饰母题,但柱身并未做到标准的24道凹槽,细长比也未按照标准1∶9~1∶10的比例控制。从展示效果来看,相较柱头形态及柱体雕刻,柱体细长比、凹槽数量对视觉感官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当地工匠在建设过程中并未严格遵照标准样式进行建设,而是选取最核心的部分进行模仿。
2.3.2 单体立面协调性
1)特征1:细部构件呈“适应性创新”
开平对标准建筑构件形态的模仿与创作是多元化的,在积极接纳西方建筑文化的同时,结合地域文化对西方建筑构件进行改造、创新,创作出新式的立面形态。开平骑楼街的部分立面元素既非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也非西方标准构件,通过改变传统构件的比例、形态及外露方式,形成开平特色的新骑楼。以柱体创作为例,为简化立面与施工难度,部分骑楼把塔司干柱体与墙体整合为一体,形成圆柱造型镶嵌入墙的装饰立面。
2)特征2:单体立面呈现“多元风格混搭”
开平有很多骑楼立面同时采用西方建筑2种或2种以上的经典风格。部分骑楼与欧洲传统建筑的形态、装饰具有极高相似性,甚至在同一个骑楼出现多种西方建筑风格,如屋顶采用中国式坡屋顶,而柱体则采用古希腊柱式;山墙使用巴洛克式浮雕,而楼身则使用欧洲古典主义的通柱。若按照经典的建筑理论对骑楼立面进行评价,可以说属于“四不像”,立面样式不正规,充分反映中国乡土文化主动接纳西方文化的历史。
2.3.3 组合立面协调性
为评价组合立面的协调性,对各单体骑楼线条的连续性、廊道高度统一性及整体协调性进行评价。廊道高度是各骑楼组合衔接的重要元素,底层廊道高度基本决定了楼身窗户、檐口的高度,统一的廊道高度能使骑楼组合的街巷立面规整有序。为便于对比,选取开平赤坎镇的西堤路与广州恩宁路为参照,如图3所示,广州骑楼街的街道线条统一性十分规范,廊道高度基本一致;开平赤坎镇骑楼街立面线条极其丰富,直线、折线、曲线交替变化,单体与单体间水平线条高度差异较大,出现檐口位置不对齐、楼身窗口水平高差大、柱础高差不对称、柱廊高度差异大等特征。
图3 檐廊空间与立面线条对比
3 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3.1 影响因素
1)华侨文化包容性强 华侨是西方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20世纪随着中国开展洋务运动、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辱及外国先进技术的流入,侨乡地区对西方文化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对西方文化的包容性更强。
1862—1949年,华侨在广东投资的房产与商业比重高达64.91%,同时带回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筑工艺和设计方案。华侨作为出资者对骑楼立面装饰风格有话语权,归国华侨普遍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心理,认为西方进口商品是高档品牌,商店立面也趋向使用西方样式以展示“仅此一家,绝无仅有”的商业形象。
2)骑楼风貌受行政管制影响小 行政规章对骑楼形态的管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1929年8月26日广东省政府指令建设厅发布《广东省各县市开辟马路办法》:“改造各县墟市,当开辟马路为要图……现据各县市呈报进行情形,特多歧异,兹为划一章制……指令通各县市遵照办理”,统一全省马路立面设计及改造路旁房屋的规则。而开平骑楼在20世纪20年代已大规模建设,由当地宗族筹备建设骑楼并颁布相关的规程,因宗族制度的规范性远没有政府制度系统和全面,所以开平骑楼在立面形态上更多元化。
3.2 形成机制
开平骑楼立面在模仿西方建筑的基础上,结合施工条件与地域文化进行创作修改,其设计与建设机制可总结为“二次选择模式”。
早期由华侨对骑楼样式风格进行“第一次选择”。早期远赴海外的华侨在异乡拼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在中国传统故土情节的推动下,华侨积极出资参与家乡商铺与祖屋建设,以各种方式提供了外国建筑的图像或明信片,或是托人带回图纸,并对建筑具体的造型提出要求。这是远在他乡的华侨对骑楼立面样式的“第一次选择”。
当地亲人与工匠对立面形态进行“二次选择”。华侨身在海外,因此骑楼的建设一般委托家乡亲人与工匠筹备,工匠根据华侨所提供的图纸或明信片,从建筑技术的可行性、建筑立面的协调性及美感认识出发进行修改,绘制出初步图纸。家乡亲人对图纸提出修改意见,由工匠确定骑楼最后的设计形态(见图4)。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工匠与当地亲人对骑楼立面进行“二次修改选择”,融入更多地域文化与设计元素。
图4 开平骑楼建设的“二次选择模式”
4 结语
骑楼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城市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平骑楼早在广东省政府推广城市管理制度前已建设,促成骑楼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华侨的支持及当地民众开放吸纳的态度,立面形态具有浓厚的“西式化”特征,反映了民间自下而上的发展驱动历程。本文通过分类评价、量化分析的方式研究立面风貌,从系统的角度更清晰地认识地域建筑特征,以期为未来历史建筑精细化更新保护提供实证研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