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媒体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022-05-27吕佳沁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筑师网红建筑设计

吕佳沁

(安徽建筑大学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 230022)

0 引言

如今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媒体的存在,通过媒体,建筑以照片、影像等形式被展示,人们可通过互联网随心所欲地浏览全世界的建筑。互联网的发展影响着建筑的不断改变,其向社会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均有所改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网红建筑”的诞生便是受到互联网影响。研究重点论述新媒体环境下建筑的传播,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新媒体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 媒体的发展概述

1.1 媒体的起源

人类文字的起源至今存在争论,其实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壁画的痕迹,而后人通过这些画迹了解到了前人的生活状态,故这些画迹是记录早期人类的载体,是最早的媒介。如人们在拉斯科洞穴里发现了距今万年的画满牛马等动物的壁画,从中了解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景(见图1)。

图1 拉斯科洞穴壁画

图像对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人们的生活习性进行较细致的描绘。云南沧源的岩画距今已有3 000多年历史,虽然绘制的人物技法简单、粗略,造型古朴,但整体的构图内容丰富,向后人展示了东方大陆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

1.2 媒体的发展与更新

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信息只能耳口相传,故此时期由于信息传递的局限性导致建筑的风格较单一。随着文字的出现,耳口相传的局限被打破,建筑得以传播。随后,工业革命爆发,机械化推动了新的媒体产生。这一时期,相机拍摄成为记载文明的主力军,图像的真实感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建筑的质地。电子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图像信息。直至今日,互联网已主导着信息的传播。

2 新媒体对建筑传播的影响

2.1 新媒体增进了建筑的传播速度

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建筑的传播速度,而建筑的快速传播又反馈到建筑设计。借助互联网,建筑师早已不再局限于特定渠道去获取信息。通过网络,各种信息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可随时随地传播。相较于之前的纸质媒体,互联网给建筑发展带来巨大优势。伴随着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等平台的出现,大量有关建筑的信息被广泛传播。建筑自媒体大量活跃,其推送的高水准、高质量的文章,让人们了解很多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信息。在多元化传播的时代,足不出户也可以随时了解当下最前沿的建筑作品。

2.2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1)交互性 互联网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在有了各大交流平台之后,建筑师与大众之间可以随时随地相互交流,建筑师的设计不再是仅凭本意,而是在创作中不断吸取公众的建议,从而设计出“亲民”的建筑作品。互联网构建的开放平台极大地增加了大众之间的交互频率。以知乎为例,搜索“建筑”关键词可找到与建筑相关的话题,并可以在网络上与热爱建筑的人交流。

2)传播大众化 艾柯曾经说过,建筑本质上是大众传播。当建筑建成后会久居城市当中,而居民与之接触的频率则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也会受到建筑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位置越靠近市中心,居民与之接触的频率越大,反之则越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建筑传播变成了群众与建筑师双向的信息传递,通过与建筑师的不断交流,大众越来越了解到建筑在时代所承担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倡导建筑社会化,即让建筑传播走到群众中去,让大众参与到建筑设计中来,将建筑设计变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如2006年,建筑师赵磊曾在《南方都市报》开设了首个“建筑评论”专栏,其目的就是让“建筑”更好地得到普及。2013年,联合创办了“有方空间”,其志将建筑推向大众。在创办后,“有方”将传统媒体的视角转化为自媒体运营,并将自媒体和线下互动结合。

3 新媒体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3.1 建筑设计思维的转变

互联网的出现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建筑设计的思维和方式。新时代,建筑师需要适当利用新媒体广泛宣传自己,向公众传播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公众也是建筑交流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交流的影响下,建筑师对他们过去的理解有新的认知。公共意识形态的变化也将促进建筑师设计观念和方法的变化。

1)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无论是前期的策划,还是建筑结构选型乃至设计过程,建筑师都应在获取信息后对其进行分析,基本上是通过小数据采样和工作经验累计得到相关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建筑师汇总和获取各种与建筑相关的研究对象数据的方式。随着建筑师的思维大数据化,获取的信息更加全面,从而在分析数据时弥补了小数据采样过于单一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可能性。借助GPS、手机信号、手机支付等数据,可以精准收集到人们的行进路线、行为变化和规律等,并根据路径的人流量、人流的停留点等科学地完成设计。如在2016年万科车公庙项目中,出入口的开口位置由小库科技利用流量数据分析设计。

另外,大数据除了海量性,还有持续性的优势,由于数据源源不断地积累,能让大众行为随着时间而变化,传统数据收集方法难以实现。大数据具有不反应性。即当人知道自己被研究或监督,则会做出改变。利用大数据,此问题得以解决,因为行人察觉不到大数据对其的观察,则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大数据的优势是传统数据无法比拟的,因而能产生更好的效果。随着建筑师逐渐转化为大数据性思维,建筑界现象级的问题将得到更好的处理。

2)新媒体思维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网红建筑、网红建筑师出现在大众视野,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出现,有些建筑师频繁地出现在各个直播平台或者各大公开媒体上,与社会各界积极交流,巧妙地运用各种理念和表达技巧,通过曝光来吸引大众的目光。如建筑师张海翱受邀浙江卫视节目《漂亮的房子》展示作品《草原之家》,短期内其热度便突破8亿,各大平台先后推送相关信息,人们积极参与讨论,其热度先后19次名列前十,影响范围之广不言而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建筑”因互联网传媒的崛起而崛起,耳熟能详的有安徽钢琴屋、河北天子酒店、哈尔滨大剧院等(见图2)。由于互联网的传播性极高,越来越多的甲方甚至地方政府都通过网红建筑来宣传自己,网红建筑已直接将作品和传播合二为一。故在营销方面,甲方和网红建筑打造者是利益共同体。

图2 哈尔滨大剧院

在新媒体时代,建筑早已不是独立体,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的同时,建筑也通过媒体传播它的设计者,建筑师已然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无形中背负起重要的传播任务。如今,建筑师在研究建筑问题时,如果以公众为研究对象,那么其作品将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3.2 设计方式的转变

1)线上设计 互联网的出现孕育着建筑设计平台的构建,建筑师可通过网络实现线上设计,这是对互联网平台的有效利用。作为一种有效网络,它将相关平台联系在一起,实现共享信息。建筑师首先是把自己的作品以及理念说明发布到网上。不同的建筑师其创作特点不同,也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平台给予直观呈现,客户可以在线上自主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建筑师,并在线进行联络沟通。线上设计平台给予了建筑师自我推销的手段,而客户则根据自己所需在这些作品中进行筛选,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是非常便捷的方式。在线上达成共识后,随即可以线下见面并最终完成设计。

2)交互设计 传统媒体的特点是单向,即发布者将信息传输给接收者,导致接收者是单方面接受发布者的信息,无法及时反馈自己的想法,难以达成共识。而互联网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该局面,双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发布者也可以获得公众的声音,从而形成有效的信息周期循环。在不断交互过程中,建筑也逐渐变得贴近生活,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人与建筑的交互或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都反映出建筑设计的交互性。在了解建筑的功能及意境等信息后,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感受回馈交互信息,设计师作出响应,调整设计并完成交互,建筑设计在此信息循环中不断完善、积累和加强。

3)智慧建筑 智慧建筑是集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大成之产物,随着建筑理念和实践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建筑、环境不断融合,智慧建筑应运而生。

智慧建筑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建筑以及周边环境良好组合,并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提供安全、高效、舒适、环保、节能的建筑生态系统。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体验,让居住空间更安全、更舒适。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通过网络和大数据把建筑中的各个系统相关联,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整个系统变得更加和谐。

4 结语

在媒体不断更新的时代,虽无法预知未来会是怎样的媒体主导信息的传播,但每个新媒体时代都可以促进建筑设计的发展。在万物互联的当今,探索新媒体对当代建筑设计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建筑师网红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小小建筑师
我要当网红
猴子建筑师
“网红”数学课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