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性文化对庙塔建筑的影响
——以文峰木塔和蒙城万佛塔为例

2022-05-27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黄云峰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3期
关键词:塔身文峰佛塔

文/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吴 玥 黄云峰

0 引言

佛塔在古印度原是作为供奉佛骨舍利的象征性建筑,随着佛教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佛教信徒们对于兴修佛塔趋之若鹜[1]。文峰木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而古代西北地区的建筑类型多样。蒙城万佛塔又称兴化寺塔、插花塔等,是皖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佛塔。皖北地处中原,中原地区佛塔建筑的建造年份较早,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当地建筑受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而极具特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导致2座佛塔的建筑造型、内部结构、空间场所和装饰细部各异。通过调查研究,探析地域文化对庙塔建筑材质、结构、造型等方面的影响。

1 地理位置决定材质与结构体系

1.1 地理位置

文峰木塔位于陕西省三原县文峰寺内,陕西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空气干燥,四季少雨,便于木材保存。当地山峦遍布,植被覆盖率高,为文峰木塔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建筑用材。

万佛塔地处中部平原地区,蒙城县境内有芡河、涡河、北淝河、茨淮新河等运河,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境内蕴藏大量矿产资源,如黏土、灰岩、铁矿等,同时靠近灵璧县等天然石材储备量发达的区域,为万佛塔的建造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与材料基础。蒙城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季多,梅雨季节尤其湿润,空气潮湿不利于木材保存,故该地区少有古代木塔保存至今。

1.2 材质

建筑材料选择受地理气候条件制约。不同于山西应县木塔采用纯木质建造,文峰木塔的主体部分采用木质材料建成,而第一层和台基则由石材建成。就地取材的木材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使木塔在陕西特定的环境下具有耐久性(见图1)。木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的优点[2],但因其有易遭受虫害、水淹、火侵,我国少有木质结构庙塔保存至今,而文峰木塔见证了黄土高原400多年历史。

图1 文峰木塔

蒙城万佛塔为纯砖塔,砖石建筑的耐久性远强于纯木质建筑。蒙城县地处平原,不易发生地质灾害,故该地区砖石建筑抗震性差的弊端则不会显现。虽经历时代变迁,万佛塔至今保存仍相对完好(见图2)。

图2 蒙城万佛塔

1.3 结构体系

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建筑最适合的结构体系,万佛塔是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文峰木塔是砖石基础纯木质主体的楼阁式塔。

蒙城县万佛塔在北宋年间建造,塔在兴化寺内西侧,又称兴化寺塔。万佛塔是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塔身高42.6m,底层周长25m,塔梯自下而上等比例逐步缩小至塔顶,由塔刹、塔身、塔基、地宫四部分组成[3]。万佛塔内采用混合结构,有穿心式、回廊式、壁内折上式的楼梯[4],形式多样,结构复杂精巧,由楼梯可上至11层,塔内11层以上未设楼梯,且空间狭窄逼仄,勉强仅能容纳1人。万佛塔地处平原,地势平缓且远离地震带,距离涡河也有一定距离,不易发生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为其由砖石结构搭建打下基础。

文峰木塔位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南约5km的安乐乡中王堡,始建于明朝,是陕西省境内唯一现存木质古塔。文峰木塔又名中王堡木塔,是明工部尚书温纯捐俸倡建的楼阁式塔。文峰木塔共有3层,六角攒顶、四重檐且犄角高挑。塔身高24m,在4m高的砖石塔基上搭建,与北侧大殿的砖砌坡道连接。塔身内有台阶可供人上至2~3层,各层均有回廊可供人休憩和观赏。我国西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木质结构韧性好、质量轻,故文峰木塔具有较强的恢复力与抵抗力,抗震性能良好。

2 地域文化决定造型风格

2.1 形态比例展现建筑风格

文峰木塔高24m,底径约13m,平面为六边形,高宽比为1.85∶1。蒙城万佛塔高42.6m,底径8m,平面为八边形,高宽比为5.32∶1。

对比2座木塔可知,文峰木塔整体造型敦厚、大气,具有北方建筑的特点,蒙城万佛塔造型灵动,代表南方建筑的秀美、端庄。

2.2 整体造型风格对比

我国不同区域的阁楼式佛塔各具特色:西北地区佛塔庄重古朴、华南地区佛塔简达大方、华东地区佛塔灵动飘逸、华北地区佛塔华丽高贵[5]。万佛塔与文峰木塔整体造型风格均十分符合当地特色。

万佛塔塔身内外均镶嵌赭、黄、绿色的三彩琉璃砖,砖上多雕刻3尊佛像,从左到右依次为迦叶、释迦牟尼、阿难,少量砖上仅雕刻1尊释迦牟尼像(见图3)。全塔身共有约8000尊佛像,故被人们称为“万佛塔”。万佛塔塔身平面为八角形,无台基,轮廓呈抛物线形[6]。底层由下往上逐渐收缩,形状既如宝剑直插云霄,又如雨后春笋挺拔灵动。塔刹与塔身有8根铁链相连,铁链上挂有风铃,微风吹过,风铃轻轻作响。

图3 万佛塔琉璃砖

万佛塔不同于其他楼阁式砖塔,还有2,3,4层平座,用仰莲瓣代替斗栱起承托作用[7],使佛塔具有独特且精致的造型,每层飞檐翘角下雕刻着极具当地特色的花纹式样,代表当时大众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文峰木塔为四重檐、六角攒顶,塔身由6根通顶的粗柱支撑,最底层的柱子镶嵌于墙内,四周设回廊构成下檐。不同于万佛塔以仰莲瓣代替斗栱,文峰木塔由“永定柱”支撑,飞檐挑起,整体造型更庄重、敦实。塔身四周设有格子窗,并设回廊供人驻足,回廊上飞檐下悬风铃,敦厚的塔身与飘动的风铃形成鲜明对比(见图4)。相较于万佛塔精致的雕刻和秀美的装饰,文峰木塔的装饰造型简单、朴素,塔身敦厚、大气。

图4 文峰木塔飞檐

3 地域性历史文化建筑保护

文峰木塔作为陕西省境内唯一现存木质古塔,在清朝、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均被修缮过,基本保持原有风貌。木质材料的特殊性使现阶段的修缮维护更多的是对木材进行保养和加固,在保存原有材质的基础上,让木塔更持久地矗立于西北大地。

蒙城万佛塔建成后经历自然侵害和人为破坏较为严重,故对其进行抢救性修缮,底层周围被掏空的地方均用砖填实砌牢,同时进行抽水、清淤、深挖等,建造的八角形石墙可更好地保护塔基,使其免于被湖水侵蚀[7]。如今的古塔虽经历历史冲刷,但仍挺拔秀丽,在公园内与湖水相映成趣。

目前,文峰木塔和万佛塔已与城市公园融为一体,成为当地居民日常游憩的目的地。保护古代庙塔建筑不应只将其留存,而应通过各种方式使其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让古建筑焕发新色彩。

4 结语

千年庙塔建筑留存至今,是人类历史难得的瑰宝,不仅对我国古建筑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佛教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研究对比文峰木塔和万佛塔的材质、结构及造型等方面,可知地域性文化历史背景对庙塔建筑产生多方面影响:地理位置决定建造材质与结构体系;地域文化决定造型和风格;近现代的合理保护与修缮使古塔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塔身文峰佛塔
近30年国内外篮球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政府援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修复项目举行启动仪式
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秘密
透视:雪糕叠叠乐
中东省兰陵县尚岩镇初级中学红色文峰文学社
佛塔画(大家拍世界)
天然佛塔
大雁塔
阅读理解两则